首頁 > 文章中心 > 表達愛情的詩句

      表達愛情的詩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表達愛情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表達愛情的詩句

      表達愛情的詩句范文第1篇

      【關鍵詞】《運河謠》 《來生來世把你愛》 民族歌劇 情感表達

      中國的大運河和萬里長城一樣,被評為世界上宏偉的古代四大工程之一。國家大劇院此次創作的歌劇,就是同這條綿延了上千公里的人工運河有著極為緊密的關系。這部歌劇的名字就叫做《運河謠》。

      《運河謠》以京杭大運河為故事背景,由印青作曲,廖向紅指導,黃維若、董妮編劇,雷佳、王宏偉、孫礫、王莉四位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冠軍領銜主演,通過精彩的演繹,將劇中人物在運河上跌宕起伏的命運以及悲歡離合的劇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充分詮釋了民族歌劇的藝術價值和魅力。而劇中的經典唱段《來生來世把你愛》更是氣勢恢宏、感人至深。

      一、第一部分:烈焰激流把你護(1-17小節)

      “啊!烈焰為我飛騰,激流為我澎湃”,從這句歌詞以及伴奏的音階走向來看,該部分類似于“引子”,也為全曲奠定了極具戲劇沖突且高亢悲憤的感情基調,這也是“水紅蓮”發自內心的吶喊和抗爭(譜例1)。

      譜例1:

      以強有力的整小節主音(F商五聲)開始,極具推進力的伴奏,以及“沸騰”“澎湃”的側重之意,使得演唱者在演唱這部分時多加了解人物內心的憤慨和抗爭的心情,不但要熟悉曲譜、與藝術指導聯系密切,同時要提前做好準備,以便在長音和情緒高漲時能夠表達得準確到位。因此,在第1小節的第4拍和第4小節的六連音處,演唱者最好要吸氣,同時藝術指導要提前讓其做準備,不要著急搶拍,給演唱者造成不必要的緊張心態。

      之后的7-14小節,情緒可稍有緩和,一句“又是歡喜又是悲哀”體現了一種內心的矛盾和不舍的情感。“水紅蓮”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希望以死來解救“秦嘯生”,能夠讓他脫離苦海,充滿了對他至死不渝的堅貞愛戀,堅定從容中又有割舍不下的那份情,足以塑造她剛烈的女性形象。因此,在14-17小節,以“此一去,龍游歸大海!”的壯志豪情,同時伴有一個長達3拍的小字二組降b,是引子部分一個強有力的升華,表達了內心的堅定信念和與惡勢力對抗的決心。隨后6小節的伴奏,使全曲的氣氛稍作緩和,承上啟下并指向了具有“敘述”性質的第二部分。

      二、第二部分:至死不渝把你惦(23-52小節)

      此部分可分為兩段,一段是23-40小節,另一段是43-52小節。

      第一段,可看作是平行的兩句體樂段(23-31小節與32-40小節)。該部分在旋律上有所變化,比較舒緩,注重描繪一種情景和內心的述說,并不像開頭的“引子部分”那樣的慷慨激昂(譜例2)。

      譜例2:

      相對舒緩的旋律線條和較長的時值,在演唱此部分時,要更加注重表達內心對“秦嘯生”的掛念不舍和堅貞不渝之情,同時也是在描述自己愿意也更向往為“秦嘯生,重新再來”的堅定信念。因此,在演唱時可投入一些“哭腔”,表達回憶艱辛歲月,渴求美好生活,而又不能如愿以償的凄慘境地,一種無奈和“心塞”油然而生。第二段(43-52小節)則轉入F徵調式,更以“但愿得天可憐見,你無病無惡,無禍無災”來表達“水紅蓮”對“秦嘯生”的惦念和“最后道別”。值得一提的是,53-56小節回到了F商調式,但是速度有了極大提升,類似“進行曲”節奏型的伴奏織體,又一次營造了緊張的氣氛,讓我們熱血沸騰,同時也直奔主題,引出第三部分,即“來生來世把你愛”。

      三、第三部分:來生來世把你愛(57-80小節)

      此部分是“水紅蓮”堅定信念與“秦嘯生”來生來世愛情的完美詮釋。在演唱時,多加注意“心意永不改”以及“秦生啊,我來生來世都把你愛”等強烈的字眼,在突出主題情感的同時,又一次把“水紅蓮”敢愛敢恨,對愛情堅貞不渝的美好形象完美呈現,此時可以提高咬字的強度并飽含深情。71小節一拍半的休止讓全曲在這里戛然而止,隨之“都把你愛”速度的突慢,加之四次重復“都把你愛”直至結尾,同時也出現了全曲最高音“High C”,更增加了“水紅蓮”堅定的信念和對愛情的堅守。在74和79小節,都出現了時值較長的高音降b,尤其是79小節,演唱者要充分準備好,以便應對長達7拍半的“愛”字,并將全曲在一片響徹天地間的“把你愛”中震撼收場(譜例3)。

      譜例3:

      結語

      表達愛情的詩句范文第2篇

      【關鍵詞】語音意象 漢字意象 典故意象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2(a)-0021-01

      1、語音意象

      語音意象是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根據漢語語音相同或相近的特點,使詩句產生明暗兩層含義,一層是字面含義,一層是暗含的意義,而后一層意思才是作者表達真意所在。語音意象體現了很強的文化內涵。

      1.1 “柳”,“留”的諧音雙關

      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枝以送別友人,借“柳”、“留”諧音,以表達依依惜別之深情。這一習俗始于漢而盛于唐,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托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如漢代《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詩。后世就把“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典故的出處。

      1.2 “絲”和“思”諧音雙關

      絲與思諧音,比喻情深誼長,至死不渝。李商隱的名篇――《無題》詩中有這樣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首詩寫女子對情人刻骨銘心的思念和至死不渝的愛情。其高明之處是在于巧用諧音,通過“絲”諧音“思”,巧用諧音,以蠶絲諧情思,以燭淚喻相思之淚,春蠶吐絲,連綿不斷,吐之既盡,命亦逐亡,蠟燭流淚,流之既干,身亦成燼。表明女子對愛情執著不渝,至死方休,其情足可以感天地,泣鬼神。這些諧音雙關的妙用把強烈的愛深厚的情表達地形象具體、生動感人。

      1.3 “蓮”和“憐”,“藕”和“偶”諧音雙關

      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南朝樂府《西洲曲》)“蓮子”即“憐子”。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思歡久,不愛獨枝蓮,只惜同心藕。”(《讀曲歌》)芙蓉即蓮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種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莖,這兩個例子利用“蓮”諧音“憐”,“藕”諧音“偶”而構成雙關,含蓄地表達出對戀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我國一些傳統的習俗,也是利用諧音雙關來體現民俗文化的意蘊。例如在新婚床上撒紅棗、花生、桂圓、蓮子等,以“棗”諧“早”,“生”與“生”同音,“桂”諧“貴”音,“子”同“子”同音,取“早生貴子”的吉意,表達對新婚夫婦的美好祝愿。

      古典詩歌語音意象屬于漢文化的一個范疇,作為一種諧音文化,它反映的是一定的風俗習慣和社會風尚。它在歷史上也是變化發展的,不僅在古代詩歌中出現,而且到現在也沒還沒消亡,它擔負著傳承文化的大任,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國粹。

      2、漢字意象

      2.1 月亮

      月是我國古代的象形文字,作為我國古代詩詞中的常用意象,詩人借明月來表達思念之情,如杜甫詩《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這兩句也是借明月,寄托對友人的懷念。如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2.2 水

      水在中國古代詩歌里往往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李煜詞《虞美人》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相見歡》有“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用東流之水來比喻亡國之君的李煜愁緒之長愁緒之多,寫出了亡國之君的無限哀傷。秦觀《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也是借流水來抒發離愁之情,以水喻愁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式。

      漢字的象形特征對于詩的意境的營造,還是大有裨益的。漢字意象正是借助一個個代表物象的詞語,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

      3、典故意象

      中國古詩詞之所以難理解,最大的難點是因為這些意象富含獨特的中國文化,而這些富含獨特的中國文化的意象更難以被西方人理解,我們把這些富含獨特的中國文化的意象叫做典故意象。常見的典故意象有長亭、紅豆等。

      3.1 長亭

      長亭是陸地上送別的場所。李白《菩薩蠻》寫道:“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柳永的《雨霖鈴》中有“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的詩句;李叔同《送別》詞有:“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很顯然,長亭在中國古典詩歌里已成為陸上的送別之所。

      3.2 紅豆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南州記》稱為海紅豆,史載:“出南海人家園圃中”。《本草》稱其為“相思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寫生于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在唐時流傳甚廣,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

      3.3 寒蟬

      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

      表達愛情的詩句范文第3篇

      在《庭桔》中又用“漸漸”來描繪霜雪的融化,新穎而形象。孟浩然在詩中運用疊字的地方非常多,收錄于《全唐詩》的孟浩然詩句共有266首,而用到疊字的就多達39首,54處。疊字的運用使詩歌顯得新穎而具有表現力,同時,也賦予了詩歌復沓美,抑揚頓挫,層疊起伏地精練了詩的語句,造就了詩歌優美的神韻。虛詞的運用是孟浩然詩歌的又一重要特點,有時在一個五言聯中就用到四個虛詞。而他的虛詞使用非常到位,能非常準確地表達他的思想,更加細膩地抒發他的情感。例如在他的五言聯“上人亦何閑,塵念都已舍”中,“亦”“何”“都”“已”都是虛詞,準確而生動地表現出上人拋開紅塵,逍遙出世的境界,詩人的贊美之情溢于言表。孟浩然對虛詞的使用在他的作品中多有體現。實詞是表現詩歌內容的主要構成,在篇幅固定的情況下,虛詞的增加自然會造成實詞的減少,對詩歌內容的表達也會減少,孟浩然詩風平淡也源于此。但是要指出的是,虛詞和實詞運用數量的不同,還會造成詩歌語言在氣勢、韻律和節奏上的不同。

      二、孟浩然詩詞的結構藝術

      語言結構的不同是一個作家獨特語言風格的重要表現,孟浩然詩歌的語言也有他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孟浩然的詩句中經常使用多個動詞構成句子,有時在一句五言詩中會同時使用三個動詞。如在他的《早發漁浦潭》中,“飲水畏驚猿”就使用了“飲”“畏”“驚”三個動詞,還將“飲水”前置,使用了倒裝句的方式。動詞在詩句中高密度地使用,充分而又準確地表現出了吟誦對象的靈動和幻化,可以更加細膩而生動地塑造事物形象。使用倒裝句也是孟浩然詩歌的一個特點。他的倒裝句豐富多樣、變化多端。他常常把句中的某些名詞前置,而改變成別的假性句式。例如,他在《姚開府山池》的“館是招賢辟”中將“館”和“樓因教舞開”中的“樓”字前置,形成了假性句式,讓詩句變得更有力量,更具變化性。而將賓語前置,用定語作為賓語的句式更是孟浩然詩句的一大特點。他在《自洛之越》中將“山水尋吳越”中的“山水”提到句首,而將原來的定語“吳越”用作賓語,形成了一個主謂賓完整的假性句式。他有時候會將一句話的某一部分前置,單獨成句,然后與剩下的部分形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如《送吳宣從事》中將用作賓語的“平生一匕首”前置,然后與剩下的部分“感激贈夫君”形成一個完整的詩句。而《醉后贈馬四》中的“四海重然諾”本來是定語,現在被放在句首,而將主語留下,又省略了系動詞和標語,形成了一個主謂賓完整的假性句式:“四海重然諾,吾嘗聞白眉”(意思是我聽說白眉也就是馬良是天下最講信用的人),這種句式在詩中也很少見到。當然,這是我們按照現代語言的語法方式來進行分析的,孟浩然在當初作詩之時未必是如此構思,我們只是為了把問題分析得更簡潔明了。然而,把要強調的部分前置,將其放在突出位置,用倒裝句的方式來加強語氣,也使詩句更有力量,變化更多。這種句式在孟浩然的詩作中運用得非常廣泛、精妙絕倫。

      三、孟浩然詩詞的創作藝術

      語言是思想的傳遞者,是用來表現內心世界的,孟浩然的詩句中運用到很多的語言技巧,充分地表達了他的思想和內心,也體現了語言的魅力。運用比興手法增強語言氣勢、增加語言的感染力,也是孟浩然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他在《秋登蘭山寄張五》中開頭就以“北山白云”起興,進而引發對隱者的描繪。暗用陶弘景“嶺上有白云”的意境,又寫到隱者的“只可自怡悅”,格調新穎,意境優美,是首難得的佳作。在《贈蕭少府》中這樣寫少府的清明廉潔:“欲知清與潔”,然后用明月比興:“明月在澄灣”,貼切新穎,歌頌之情流露其中。運用暗用比興的敘述方式,將正義與比興巧妙融合,堪稱絕妙。他的《臨洞庭上張丞相》中,前四句描繪了洞庭湖的美麗景色,用洞庭湖的浩瀚與洶涌表達了詩人的廣闊胸襟和博大情懷,比興之妙不言而喻。后面則使用兩個比喻句:“欲濟無舟楫”和“徒有羨魚情”,用無船渡河和無鉤釣魚表達了仕途坎坷,為官無門,空懷一身抱負卻不能施展,無法報效國家的惆悵與苦悶,也含有希望得到張說的舉薦,能入仕為官的意思。比興,讓詩句顯得婉約含蓄而寓意深遠,是一種巧妙的詩歌語言藝術。孟浩然在詩歌創作中還經常用夸張和想象,寓實于虛,使詩句更加真實,具有感染力。夸張和想象是詩歌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表達方式。夸張和想象一般都是言過其實、虛幻縹緲的,但是孟浩然卻將它們化虛為實。“云夢掌中小”是孟浩然在《登望楚山最高頂》中的名句,意思是站在望楚山的頂上,看到云夢澤只有手掌般大小,是為了襯托出望楚山之高。其實唐代時期云夢澤早已經不復存在,那孟浩然又是怎么看到它像手掌般大小的呢?這就是一種化虛為實的手法,用以襯托所描寫的對象,加強語氣。“鯤飛今始見”是他《曉入南山》中的句子,意思是在南山上終于看到了傳說中的鯤飛。而實際上,鯤只是傳說中的一種動物,現實中根本沒有,這其實是孟浩然運用化虛為實的方法把它描繪成親眼所見,來加強詩句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四、孟浩然詩詞的思想藝術

      表達愛情的詩句范文第4篇

      一、詩歌的寬度和厚度

      就寬度而言,是由詩歌中所呈現的意象關系的藝術化組合所展現的萬千氣象。就是讀者把詩人筆下呈現出的意象當作觸點,由此用想象聯想把它們發散成了線,聯結成了網,這個用想象聯想構建的空間可能容納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時間跨度,也可能是縱橫十萬里的空間跨度。詩中的片言只語,可以是詩人的思緒萬千,可以是自然的萬水千山,可以是世事的滄海桑田。

      鑒賞者要建構詩歌“寬”的維度,還是“以史為鑒”的方法好,把祖上傳下、周邊賜予的好詩的共性概括出來當做跳板,踩著它們“過河”。我們都知道屈原、李白、杜甫、蘇軾偉大,都知道李煜、李商隱、李清照杰出,但他們究竟因何而偉大因何而杰出、優秀?若不去悉心作一番解構功夫,僅僅用他們的作品是天才之作等形而上作解釋,那他們將始終是我們望洋興嘆的海市蜃樓。因為每個朝代都有若干被稱作天才的詩人,但真正得以流傳的卻如鳳毛麟角,甚至幾百年才被記住一個。

      以大見大,運用宏大物象建構開闊的時空關系,這是構建詩歌“寬度”的好方法。好詩都是以大見大、以開闊彰顯開闊、以柔美體現幽思。以大見大是借助大自然的壯闊博大來昭示內心世界的壯闊博大,做到大自然的律動與作者內心世界合二為一,這在豪邁奔放的性情、言志類詩歌更為常見。

      如“以氣象勝”的李白就善用天象建構恢弘的詩力場,以表達自己恣肆的浪漫情懷:“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又如,杜甫擅用“地象”起興,把潦倒一生的悲苦落魄掩于其中,自然廣接,盡顯厚重渾然“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而蘇軾的豪放詞,也是盡得天地造化高遠曠達: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以上句子也是均摘自一首詩的開頭,讓詩力場瞬間得以引爆,由于物象顆粒比較粗獷,物象之間自然拉開的距離比較大,開篇便把讀者的想象視野引入無邊無際的開闊空間,依然取自天人合一的物象關聯,和唐詩宋詞一脈承傳。所以,在如此寬宏雄偉的詩歌開頭我們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構建出詩歌的寬度,讓學生們在無限遐想的情況下逐漸展開,再從詩歌的整體以及了解此詩與詩人的背景,最后得以全面地看清詩歌的本質。如此下去,才能成熟地進行詩歌的鑒賞。

      詩歌的厚度,是一種形象化的提法。所謂詩歌的厚度也可以理解成詩歌的豐富性,既是內容的,也是形式的。當然,要達到詩歌的豐富性,首要的前提條件就是使文字站立起來。也就是說詩歌的表達必須是形象化的,具有立體感,這也是一切文學藝術形式的基本要求。

      漢文字具備了象形表意聯想功能。豐富的漢民族歷史人文哲學又使漢文字增添了更加渾厚與韻長的美學的意義,每個字、每個詞的后面就是一部歷史與哲學,古代詩歌中的用典就是鮮明的例子。

      現代詩歌的形式突破了古典詩歌對于字數與句數的嚴格限制,具備了表達更加豐富內容的前提。同時這種突破又造成了詩歌散文化的趨向。這也是現代詩歌較之于古典詩歌不容易被人記取和傳誦的原因之一。如果從嚴格的詩歌美學去思考,不論是古典詩歌還是現代詩歌,無不要遵循精煉與形象化的詩歌要素。也就是說,無論詩歌表達內容如何豐富,都必須通過精煉的文字從而形象化地表情達意,做不到精煉、形象,也就不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詩歌。

      二、詩歌鑒賞中“厚度”的構建

      對于詩歌的厚度也即豐富性,大致可歸納為:思想的豐富、情感的豐富、表現形式的豐富和表達技巧的豐富。

      詩人不是哲學家也不是思想家,但詩人不能夠沒有哲學的大腦和思索者的目光。現代詩歌中不乏這樣的詩句,例如北島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樣閃現著人類思考靈光的經典性詩句。

      情感的豐富主要體現在人性的豐滿上,我國的古典詩歌具備了豐富的人性之美。人類基本的愛恨情仇、人性的現實追求和倫常宗教意義都在古典詩歌中有充分而完美的表達。早期的現代詩歌也延續了這種傳統,比如五四新時期的白話詩歌,各種流派紛呈,就是這種豐富人性的體現。

      如《致橡樹》這篇詩歌。它熱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詩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獨立的姿態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說是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征形象。這組形象的樹立,不僅否定了老舊的“青藤纏樹”、“夫貴妻榮”式的以人身依附為根基的兩性關系,同時,也超越了犧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給予的互愛原則,它完美地體現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現代品格:真誠、高尚的互愛應以不舍棄各自獨立的位置與人格為前提。這是新時代的人格在觀念上對前輩的大跨度的超越。“橡樹”的形象象征著剛硬的男性之美,而有著“紅碩的花朵”的木棉顯然體現著具有新的審美氣質的女性人格,她脫棄了舊式女性纖柔、撫媚的秉性,而充溢著豐盈、剛健的生命氣息,這正與詩人所歌詠的女性獨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為表里。

      在藝術表現上,詩歌采用了內心獨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誠、開朗地直抒詩人的心靈世界:同時,以整體象征的手法構造意象(全詩以橡樹、木棉的整體形象對應地象征愛情雙方的獨立人格和真摯愛情),使得哲理性很強的思想、意念得以在親切可感的形象中生發、詩化,因而這首富于理性氣質的詩卻使人感覺不到任何說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豐美動人的形象所征服。

      表達愛情的詩句范文第5篇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滿堂灌”現象嚴重,學生被動接受,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不高。“學講練”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改善課堂教學生態,讓學生學得更加主動、有效,使教學活動更有目的性、實效性。

      二、例談“學講練”模式在不同課型中的運用

      (一)單元整合課

      比如豪放飄逸的李白詩專題總結――探討李白豪放飄逸的詩風,有教師設計如下。

      自主先學環節:(課前教師布置學習任務)1、學生通讀本專題李白的四首詩,標出每首詩中設置的主要意象,分析運用的手法,蘊含的情感,結合積累的李白的其他詩句,體會李白詩歌豪放飄逸的詩美特點。2、讀“補充材料”,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李白“豪放飄逸”風格形成的原因。

      交流展示環節:小組交流,整合完善,做好記錄,班內展示。

      1、“豪放飄逸”表現在哪些方面?結合四首詩,從意象設置、手法運用、情感內涵等角度解讀豪放飄逸的表現形式。

      第一小組代表登臺為全班同學講解――“豪放飄逸”的意象設置: 迷人的仙境,皎潔的月亮,蕭蕭的戰馬,奔騰的黃河。學生能結合意象的特點把握詩人的情感,分析透徹到位。

      第二組代表登臺展示本組學習成果――“豪放飄逸”的手法運用:奇特的想象,大膽的夸張,巧妙的擬人,并結合相關詩句分析修辭效果。

      2、分析李白“豪放飄逸”風格形成的原因。

      第四小組展示:

      (1)從時代背景分析,盛唐思想解放、激揚向上的時代氛圍是李白詩風形成的土壤。

      (2)結合龔自珍的評論“莊、屈實二,不可以并,并之以為心,自白始;儒、道、俠實三,不可以合,合之以為氣,又自白始也”,析李白的思想對其詩風形成的影響。

      (3)從詩人讀書、游歷的經歷解讀其詩風形成的原因。

      探究質疑環節――作品與爭鳴

      有人評價《將進酒》:豪放是外殼,憤激是內核。有人評價《月下獨酌》:題本獨酌,詩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說,反復推勘,愈形其獨。因此,有人說其實李白并非真豪放,有人說李白是真正的豪放飄逸,你怎么看?學生獨立思考兩分鐘后,自由發言。

      練的環節――我的思考

      請以“我眼中的李白”為話題,寫一段文字,表達你對李白的感情和認識。

      (二)散文新授課

      在“講練教”模式下,我是這樣設計《江南的冬景》教學環節的。

      第一環節:整體感知――理散文思路。

      問題一:文中哪些段落描寫江南的冬景?問題二:用文中一個詞概括江南的冬景的總體特點。問題三:請為展現江南冬景的幾幅畫面命名,它們各有怎樣的特點?教師以第五節為例,學生再為2、7、8、9段擬名。

      第二環節:重點品讀,賞江南冬景。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7、8兩段中所賞句子,各小組派一代表PK、打分。然后每位學生將自己對所愛句子的賞析寫在紙上,小組交流后推薦代表在全班展示。這些賞析中或指明手法或結合景物色彩抓意象特點,或分析意境作用及手法表達效果。

      (三)加試名著課

      名著加試題一般考察學生是否閱讀和理解是否到位。學生公認《飛鳥集》魅力無窮,語言清新優美,思想深邃。但是詩歌太多,有些讀不懂,所以有學生就不愿多讀了。那么怎樣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呢?我做了這樣的設計與安排。

      第一環節:知其人――東方詩哲。

      學生了解詩人及詩作。

      第二環節:誦其詩――清新雋永。

      課前讓學生邊看詩歌邊聽錄音,將325首小詩瀏覽一遍,順手用不同的標志畫出自己或體會深刻或有疑惑的詩句。然后讓全班每個同學都參與到朗讀展示這一環節中來。我把詩歌內容分成自然、真理、愛情、女性、人生、世界六大主題,每小組一個。然后小組成員根據主題找出相對應的詩句。小組再按不同的方式朗誦所選詩句。時間大約兩分鐘。他們在練習朗誦時,教師要巡視指導,單獨朗誦和齊讀相結合,男生和女生朗讀相結合。從課堂配樂朗誦氛圍看,效果顯著,外校老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儼然是一場全班的詩歌朗誦會,班里人人都是自然的歌者。

      第三環節:品其思――蘊含哲理。

      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積累和人生體驗,任選一句自己感受最深的詩句在全班鑒賞。為了便于他們好講,課前他們將這些詩句寫在黑板上。果然,每組代表分析極精彩,從中發現了豐富的人生哲理,體會深刻,講解動情,令聽課老師佩服。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 亚洲JIZZJIZZ妇女|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老熟女五十路老熟女bbw|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亚洲av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