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知識筆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下文將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胸腔積液病人作為研究的案例,探究在胸腔積液的臨床治療中,采用胸腔閉式引流方式治療,同時輔助相應的護理干預,觀察其臨床應用效果。現將結果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胸腔積液病人作為研究的案例,將其隨機劃分為實驗組和比較組,每組各32例。實驗組中,女15例,男17例,年齡從45~80歲不等,平均年齡(62.5±5.1)歲;比較組中,女16例,男16例,年齡從46~81歲不等,平均年齡(62.8±5.7)歲。兩組病人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病癥等基本情況方面,沒有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兩組病人都給予相同的胸腔閉式引流手術治療方案,比較組病人運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實驗組病人運用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服務,其主要內容及方法如下:一是術前護理干預。手術前,護理人員應實時監控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征,如心率、呼吸,及血壓等,如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醫生,并采取相應處理。同時指導病人健康的飲食結構,告知病人禁止食用高脂高鹽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及高蛋白食品,以保障術前的營養充分。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加強與病人的溝通交流,了解其內心需要,并盡量滿足,同時給予相應的心理輔導,以緩解其焦慮、抑郁情況,從而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及護理工作;二是術中護理干預。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輔助病人正確的,同時保障手術全程的無菌操作。此外,為了緩解病人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要告知病人手術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項等,以讓其有個心理準備;三是術后護理干預。手術后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病人的各項體征,同時密切關注引流裝置情況,防止其發生脫落牽拉情況,并保障其引流的通暢。如引流管發生阻塞,及引流速率超過95ml/h等情況,要及時報告醫生,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1]。
2 結果
實驗組病人運用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后,其日均引流量達到 ( 885±51) m l,平均引流時間達到( 3.9±1.0) d,在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方面,只有1例(3.12%)病人出現切口感染;比較組病人運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后,其日均引流量達到 ( 432±58) m l,平均引流時間達到( 5.2±1.5)d,在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方面,只有5例(15.62%)病人出現切口感染,有2例(6.25%)病人出現局部感染,還有3例(9.38%)病人出現心律失常,其并發癥發生率高達31.25%。實驗組病人在以上情況方面,都要明顯好于比較組病人,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骶尾部壓瘡 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 護理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三期壓瘡一旦發生,采用傳統換藥治療,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植皮或肌皮瓣轉移的條件。我院2005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處理Ⅲ~Ⅳ期骶尾部壓瘡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齡35~83歲,平均53歲,外傷性截癱25例,中風后偏癱7例;面積最大49~150cm2,平均84cm2。
1.2 手術方法。①清除創面的壞死組織、膿液。②壓瘡的深度和形狀修剪VSD材料(醫用聚乙烯醇泡沫)。③把已經準備好的帶引流管的VSD材料置入創面,確保VSD材料與全部創面充分接觸,不留空隙。④周圍皮膚,取出薄膜(醫用聚氨酯薄膜)覆蓋封閉創面,薄膜的覆蓋范圍要包括至少2~5cm的創緣健康皮膚,薄膜妥善包裹封閉引流管,保證創面封閉。
1.3 結果。這32例患者使用封閉式負壓引流最長3個月,最短15天后創面肉芽組織生長良好,感染控制,經Ⅱ期游離植皮或肌皮瓣局部轉移覆蓋創面,一次成功消滅創面。
2 護 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焦慮是困擾壓瘡患者的主要心理問題。給予針對性護理,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狀態,有利于疾病的治療與康復。大多數壓瘡病人長期臥病在床,有的高位截癱,有的中風后偏癱等,生活質量低下,心情悲觀,有的患者經傳統換藥治療,效果不佳,對本手術方法持懷疑態度。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休養環境、減少刺激,促進睡眠,護理人員經常與患者交談,耐心細致講解手術的方法與優點,說明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及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使患者及時調整心態,緩解心理壓力,樹立自信心,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1.2 術前準備。①術前檢查:耐心講解術前檢查及準備工作的目的及意義。②營養支持:貧血者給予輸血,低蛋白血癥患者給予靜脈滴注入血白蛋白、血漿等,指導患者進食營養豐富、高蛋白、高熱量、富含豐富維生素飲食[1],全麻病人術前禁食8小時、禁飲4小時。③備皮:術前一日剃除壓瘡周圍20cm范圍的體毛后用肥皂水清潔干凈,術晨再次清潔,創面行0.5%碘伏換藥后行棉墊覆蓋。[2]
2.2 術后護理。
2.2.1 :全麻未清醒病人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部分截癱患者無需麻醉,取側臥位或平臥位均可。平臥時骶尾部褥瘡創面之上及骶尾部之下的身體,各墊一塊海綿軟墊,將骶尾部創面騰空,保證創面及引流管不受壓(我們曾氣圈使骶尾部騰空,但發現此方法影響骶尾部周圍的血液循環及易使引流管受壓,所以棄之不用),麻醉清醒后,每2小時協助翻身,原則上保證創面及引流管不受壓。
2.2.2 病情觀察:由于壓瘡患者大多長期患病、體質虛弱,術后要注意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全麻未醒病人注意觀察呼吸道是否通暢,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2.2.3 負壓封閉引流的護理:①回病房安置后,接通負壓吸引裝置,調節負壓值為-125~450mmHg[3],創面較大時,負壓值要偏高一些,一般大于-225mmHg,以保證創面的每個點都能接受-125mmHg以上的均衡負壓。②觀察并記錄:負壓引流物的性質和量。③引流有效的標志:VSD材料塌陷緊貼創面,內管形態凸陷。④保證引流管引流通暢,防止引流管被壓迫和折疊,經常觀察引流管有無堵塞,若引流管中的血液凝固成一段干涸的引流物堵塞管腔,使VSD材料鼓起,管形消失。這時可逆行緩注生理鹽水浸泡,待適成阻塞的引流物變軟后,重新接通負壓源吸出。⑤注意觀察有無漏氣,最常見的漏氣部位為引流管封閉處以及三通接頭連接處,創面邊緣有多量液體滲出而負壓作用未達到處,皮膚皺折處,并根據原因作針對性處理。⑤每天更換負壓引流瓶時,為防止引流管內的引流液體回到VSD敷料內,先用血管鉗夾閉流管,關閉負壓源后,更換引流瓶,更換完畢,重新調整負壓。
2.2.4 加強機體抵抗力:褥瘡患者大多長期患病,身體虛弱,很多有低蛋白血癥,除靜脈滴入人血白蛋白、脂肪乳等營養藥物外,應鼓勵病人合理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具有豐富維生素易消化食物以增強抵抗力,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和創面修復。
2.2.4 大便的管理:本文有25例患者大便失禁,由于靠近骶尾部,大便處理不當,有可能污染創面。正確的方法是及時清理大便后用濕毛巾輕輕擦拭貼膜及創面周圍皮膚,避免用水浸濕創面周圍皮膚,特別是貼膜與周圍皮膚連接處,防止清潔皮膚時貼膜邊緣卷起與脫落。
參考文獻
1 魏賢芹等.3~4期大面積壓瘡的綜合治療[J].中國康復,2004;19(1):44
【關 鍵 詞】護岸;復雜地形;物模試驗;塊體穩定重量;結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C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工程概況:
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是隸屬于大連市城建局的國有事業單位,于2006年入選為國家首批5A級景區,成為中國旅游知名品牌,是遼寧省僅有的二個國家5A級景區之一,同時也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旅游資源。但是,隨著旅游行業的高速發展和國內外游客旅游需求的不斷提升,公園在景區規模、旅游設施的檔次功能等諸多方面已漸顯落后,不適應城市旅游業整體發展的需求。為此,2010年年初,市政府即決定將虎灘灣環境改造工程列入大連市政府2010年城市建設重點項目。
2010年11月,大連老虎灘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委托我院開展《大連虎灘灣環境治理改造項目水工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本工程岸線總長3371.62m,其中外海東側護岸長1231.61m;外海西側護岸長945.48m。護岸工程主要技術指標表如下。
護岸工程主要技術指標表表1
二、設計計算
在進行斜坡護岸護面塊體設計時,我院依據了《防波堤設計與施工規范》(JTS 154-1-2011):
在波浪正向作用下,且堤前波浪不破碎,斜坡堤堤身在計算水位上、下一倍設計波高之間的護面塊體中,單個塊體的穩定重量計算公式:
式中W——單個塊體的穩定重量(t);
——塊體材料的重度(KN/m3);
H——設計波高(m);
KD——塊體穩定系數;
——水的重度(KN/m3);
——斜坡與水平面的夾角(°)。
護面層厚度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h——護面層厚度(m);
n'——護面塊體層數;
c——塊體形狀系數。
斜坡護岸護面塊體的穩定重量和護面厚度計算結果見表2。
斜坡護岸護面計算表 表2
在報告的編制過程中,為優化總平面布置方案、論證水工結構的安全性,建設單位特委托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進行了波浪整體物理模型及三維穩定性試驗。
根據試驗要求,結合試驗場地及設備能力綜合考慮,選取模型幾何比尺為56,亦即波高比尺為56,周期比尺為7.483。模型實際占地 規模45m(長)×40m(寬)。模型布置及水深地形圖見圖1。
圖1 模型布置及水深地形圖(長 45m,寬 40m)
模型地形采用樁點法復制,平面尺寸及高程按幾何相似原則制作。場地平面尺寸用全站儀放樣確定,按1.0m×1.0m布設樁點,平面尺寸偏差控制在0.5cm以內;地形樁點高程用水準儀精確控制,偏差在±1mm以內。模型填沙后用水泥沙漿抹平壓光。直立式方沉箱采用塑料板模擬,圓沉箱結構采用PVC管材模擬,高程用水準儀控制,偏差在±1mm以內。模型中設置了消波和導波設施,以消除不利于試驗的波浪反射和擴散現象。
斜坡堤護面塊體采用膩子灰與鐵粉配制,重量偏差與幾何尺寸誤差均滿足試驗規程要求。模型中各種重量塊石按重力比尺挑選,質量偏差控制在±5%以內。由于模型試驗采用的是淡水,而實際工程為海水,在計算模型塊體重量時考慮了這種影響。東西護岸采用架設斷面 板的方法進行擺放,不同重量的塊體和塊石分不同顏色分區擺放,以便于試驗觀測。
試驗采用單向不規則波進行。單向不規則波的模擬采用頻譜模擬。試驗首先考慮采用《海港水文規范》(JTJ213-98)中推薦的波譜。在規范譜中有兩個參數來決定其適用條件即H*和P。其中H*決定采用深水譜公式還是有限水深公式;P值決定每個公式的適用范圍。當0.5≥H*>0.1為有限深度水域,此時P要滿足1.27≤P
工程后各方向重現期 50 年波高 H13%分布見表3。 東西護岸斜坡段控制浪向均為 SE 向,東護岸最大波高為 6.34m; 西護岸為 7.58m。
工程后各方向重現期 50 年波高 H13%表3
護岸穩定性試驗內容包括 SE、S 和 SW 三個方向不同水位下重 現期 50 年波浪作用下,護岸護底塊石和斜坡段護面塊體的穩定性。 根據《波浪試驗規程》的規定,每個工況的波浪作用時間不少于2小時(原體值)。試驗結果表明,除西護岸接岸段外,東西護岸斜坡段大部分岸線原設計護面塊體在設計波浪作用下可以保持穩定。
西護岸接岸段(長約 150m)設計方案為 15t 護面塊體。試驗發現,SE 向浪作用下,接岸段護面塊體嚴重失穩(見圖2)。該段水下地形坡度較陡,-12m 至-5m 區間內存在一坡度約為 1:5 的陡坡, 并且岸線與東南向浪有約 60°的夾角。通過增加護底重量和加大塊體至 21t 后,穩定性仍不能滿足要求,破壞型態類似。
圖2西護岸接岸段 15t 護面塊體失穩
考慮到接岸段的特殊地形及復雜波浪形態,設計將護面塊體重量改為20t,在斷面底部設置2 排20t 扭王字塊作支撐的基礎上,再增加3排 35t扭王字塊。試驗發現,-12m 至-5m 陡坡區域的 3 排支撐35t塊體,最外 1 排失穩,其他部分保持穩定。為安全起見,在該陡坡區域再增加4排35t塊體作支撐,即局部設置7排 35t塊體作支撐,長度約60m。試驗結果表明,接岸段斷面保持穩定(見圖3)。
圖3護面塊體改為20t,底部支撐增加35t扭王字塊
四、試驗結果分析
斷面失穩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護岸與天然岸線交界處有波能集中現象,二是水下陡坡對波浪有一定的反射作用。低水位時,波浪在陡坡附近破碎,形成強烈的破碎流,在波谷的倒吸作用下,底部塊體首先失穩,然后擴大到上層塊體。 三是接岸段東南 30-50m處有凸出地形,擾亂了破碎流,形成明顯的旋渦。
參考文獻:
[1]《大連虎灘灣環境治理改造項目水工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7)
[2] 《大連虎灘灣環境治理改造項目護岸工程波浪整體物理模型及三維穩定性試驗研究報告》(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2011.6)
[3] 《防波堤設計與施工規范》JTS 154-1-2011
【關鍵詞】VSD負壓封閉引流術;大面積皮膚軟組織缺損;圍手術期的護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41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9-2496-02
維斯第(VSD)是指用內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敷料,來覆蓋或填充皮膚、軟組織缺損的創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對之進行封閉,使其成為一個密閉空間,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負壓源,通過可控制的負壓來促進創面愈合的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法。適應:大面積皮膚缺損、撕脫傷、脫套傷、開放性骨折合并軟組織缺損、肌腱外露/骨外露;慢性骨髓炎合并創面經久不愈和;骨筋膜室綜合癥。陳舊性燒傷創面、新鮮的燒傷創面,一期不能植皮的、糖尿病性潰瘍。禁忌:癌性潰瘍傷口、活動性出血傷口的患者。
1.資料與方法
患者:男性,50歲,于2010年1月11日7時入院。因胸部及左小腿被重物砸傷致左踝關節開放骨折伴全脫位,足背動脈損傷入院。
2.手術方法
于2010年1月11日7時入院后在連硬外麻下行“腓左踝關節開放性脫位清創縫合,腓骨骨折復位鋼板內固定,內踝骨折克氏針空心釘內固定術”。術后發現左小腿外踝傷口創面有較多分泌物及壞死組織,外踝處鋼板外漏。于2010-1-28在連硬外麻下行“左踝左小腿清創VSD引流術”,術后給予持續負壓吸引。使用VSD技術時[1-2]。我們需要對創區進行嚴格清創,徹底止血和消毒。盡量縮小皮膚和軟組織缺損的范圍。如果伴有骨外露,需要將外露的皮質表面鉆孔數個,鉆透雙側皮質,以用來提供血液營養,營養新長出的新鮮的肉芽組織,使得周圍肉芽組織逐漸覆蓋外露的骨骼和肌腱。達到最后愈合的目的。在傷口表面進行覆蓋VSD敷料時,需要按照創區的形狀來,修剪VSD敷料并縫合。用半透生物膜封閉傷口和VSD敷料,要超過傷口邊緣并和周圍的皮膚緊密貼和,使開放型傷口變成閉合傷口,連接VSD敷料的硅膠管,另一端通過則三通管與負壓吸引裝置連接[3-4]。
3.護理
3.1心理護理:一般這種患者都是經歷了突發外傷打擊,常表現是心理很受傷,表現極度的悲傷、抑郁、悲觀、甚至恐懼。而且患者的情緒容易波動大,變化快。容易發脾氣、不配合家人和醫療人員的工作。所以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我們每一位責任護士都應當積極的做好心理護理工作,要以微笑面對患者,主動熱情的和患者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如傾聽患者的受傷的經歷,讓患者通過傾訴釋放內心的壓力和抑郁。同時護士對患者表示同情和關心,通過日常的巡視病房的機會,多鼓勵患者和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介紹必要的相關的知識,如手術的具體過程、手術前和手術后需要注意的事項對患者和疾病相關的疑問給予全面、細致的解答,解除患者的顧慮。同時我們也可以組織新來患者和經過治療成功患者之間的交流,使他們互相傳遞經驗。增強認同感和心理安慰,以此來減輕新來患者的心理負擔,以更好的心態、以更加積極態度來配合我們的治療和護理。同時我們也應當注重不同患者的個體差異。根據患者不同的差異特點,給予個性化的心理護理,以更好的適應各種治療。
3.2治療護理:在治療過程中必須時時保持密封有效的負壓狀態,使滲出的組織液能有效的經過VSD敷料過濾,將有活力吸附在組織上的組織細胞保留下來,將失去活力的組織細胞和過多的組織液通過留吸引管被及時的吸出,這樣就可以時時保持創面保持清潔鮮活的狀態,從而加速血液的循環,這樣才能加速新鮮肉芽組織的生長,在植皮后成活率才能提高。負壓維持時間我需注意:1)、一次性負壓密封引流可維持有效引流5-7天,一般在7天后拔除/更換;2)、對于大面積骨外露、肌腱外露、內植物外露,考慮到周圍肉芽爬行速度,一般行VSD法3-4次,時間達15-30天左右。3)、對污染比較嚴重的創面,如碾挫傷、散彈槍擊傷、爆破傷等,一般行VSD術2-3次,時間可能長達15-20天。4)、植皮后用VSD法加壓打包,負壓狀態需要維持12-15天。5)、負壓引流的壓力范圍:-125mmHg--450mmHg(-0.017Mpa--0.060MPa)對于的肌腱和骨骼周圍可以在1周內就能生長出新鮮的肉芽組織,從孔道中長出新鮮的肉芽組織會逐漸爬行和周圍肉芽組織匯合,逐漸覆蓋創面。為患者的左小腿外側行皮瓣轉移修復提供有利條件[4]。
3.3術后患肢護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易壓迫的部位,如背部、骶尾部等處,應經常更換患者,用墊圈、被子等將其墊高、懸空,防止維斯第(VSD)護創材料的引流管被壓迫或折疊,因而阻斷負壓源。②應選用透明的吸引瓶,并經常更換。在更換吸引瓶時,為防止引流管內的液體回流到維斯第護創材料內,先鉗夾住引流管,關閉負壓源,然后更換吸引瓶。③注意觀察材料是否塌陷,引流管管型是否存在、有無大量新鮮血液吸出。當發現有大量新鮮血液被吸出時,應馬上通知值班醫生,仔細檢查創面內是否有活動性出血,并做出相應的正確處理。④維斯第(VSD)護創材料內有少許壞死組織和滲液殘留,有時會透過半透膜散發出臭味,甚至維斯第護創材料上出現黃綠色、綠膿色、灰暗色等各種污穢的顏色,這并非創面的壞死組織所致,不會影響VSD的治療效果,一般無需再做特殊處理。
4.結果
2010-1-28在連硬外麻下行“左踝左小腿清創VSD引流術”,術后給予持續負壓吸引,嚴密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及引流液情況,每日更換引流瓶等護理。2010-2-3左踝部腫脹消退,肢端血運VSD引流通暢,引流液少,給予拆除VSD創面材料及引流管,為左小腿外側行皮瓣轉移修復提供有利條件。住院時間45天。
5.討論
在持續負壓吸引6天后,左踝部腫脹消退,肢端血運VSD引流通暢,引流液少,給予拆除VSD創面材料及引流管,為左小腿外側行皮瓣轉移修復提供有利條件。所以VSD具有有效的覆蓋和保護創面,能起到良好抑菌作用,減少機體組織對毒性產物的重吸收,降低再污染的危險;及時的引流又能有效的清除壞死組織,和過多的滲出液,起到改善局部的微循環,刺激肉芽生長的作用;還能有效的消滅死腔,縮小創面[7]。通過以上分析負壓吸引具有以下特點:①全方位接觸創面,避免了以往點狀接觸創面所導致的引流局限的問題,整個創面“零聚集”。保證了能隨時將創面的每一處的壞死組織和滲出液,及時排除體外。②多孔引流管被PVA海綿包裹,不易產生堵管而出現引流不暢。③可控制的負壓,促進血流量增長和蛋白合成,促進肉芽生長,加快創面愈合;同時為全方位的主動引流提供了動力,減少機體組織對毒性產物的重吸收,避免了二次打擊,使壞死組織、水腫滲出物、代謝產物以及其它毒性產物被徹底清除。④創面用半透膜覆蓋,干燥,無滲出,隔絕了創面與外環境接觸的感染機會。保證了創面內和皮膚的水蒸氣正常透出,將開放創面變為閉合創面;可以持續封閉引流3~15天,避免換藥的痛苦和護理困難。⑤節省了抗生素的應用,同時減少了住院時間,節約總醫療費用。并且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操作簡便,易于掌握。有臨床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裘華德,王彥峰.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腹部外科的應用.中華醫學雜志,1998,22(3):119-120.
[2]王彥峰,陶世明,陳務民,等.應用醫用泡沫材料負壓封閉引流治療復雜創面染.中華實驗外科雜志,1997,14(5):312.
[3]陳巧玲,棚煥霞,黃萍.應用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大面積感染創面的觀察及護理.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6,12(10):114.
[4]徐琰,姚文章,黃顯凱.負壓封閉引流(VSD)治療損傷感染創面的臨床觀察[J].創傷外科雜志,2001,3(4):311-312.
[5]趙萬秋,錢火紅,張秀瓊,等.封閉式負(EOI)流對組織愈合的影響及對策[J].西南軍醫,2006,8(3):68-70.
Comparison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Master of Nursing Admissions
Direction and Curriculum and Employment Contact
ZHANG Hongping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 & Nurs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23)
Abstract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relationship not only in Nursing research direction and employment but also in curriculum and employment between Nursing master degree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studying abroad, in order to point out deficiencies 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nd it also hop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master degree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nursing master degree; research direction; curriculum; employment
我國自1992年開始招收護理學碩士研究生以來,護理碩士教育蓬勃發展,碩士點不斷增加,特別是2010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置護理碩士專業學位,2011年3月,國務院學位辦頒布新的學科目錄設置,護理學成為一級學科,這些更高的平臺為護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至2014年,全國已有79所大學招收護理碩士研究生。但我國護理碩士研究生起步晚,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足,現將中美護理碩士招生方向及課程設置與就業聯系幾個方面進行比較。
1 護理研究生招生方向與就業聯系
1.1 美國護理研究生招生方向與就業聯系
美國護理研究生招生方向與就業聯系美國護理碩士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使受教育者能在高層次的臨床實踐、管理和學術領域中擔任高級實踐護士、護士指導者、護理專家以及護理學教師。護理研究生的培養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護理碩士,以培養專科護理人才為重點;另一種是護理科學碩士,以培養護理科研人才為重點。護理碩士的學位教育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興起,70年代是其高速發展期,培養類型以護理碩士為主,培養的人才主要為面向臨床和社區從事護理服務的有一定處方權的高級實踐護士,包括開業護士、高級助產護士、高級麻醉護士、臨床護理專家、高級個案管理護士5類專門性人才。
1.2 我國護理研究生招生方向與就業聯系
我國護理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由1992年正式開始護理研究生教育,第二軍醫大學和協和醫科大學為國內第一批護理碩士招生學校到2014年全國已有79所大學招收護理碩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專業設置方向廣泛,專業設置方向共333個,主要集中在臨床護理(15.13%)、護理教育(13.44%)、護理管理(17.65%)和社區護理(14.29%)。研究方向側重于管理、臨床和社區人文,基礎研究很少,有點偏離科學學位的培養目標。這種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護理專業的學科發展,對課題申報及科研研究也有一定的阻礙,同時對護理專科的發展和護理學科地位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我國護理研究生招生方向與就業方面聯系不是很緊密。201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置護理碩士專業學位后,很多院校及附屬醫院增加了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的招生,但醫院里并沒有相應的職位給予,與此相反的是臨床護理碩士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如回到臨床科室工作,可能工作性質和護理中專畢業的學生相同。一些護理管理者可能也存在一些誤區,認為護理崗位不太需要高級護理人才,從短期成本――效益分析,他們更偏愛護理專科等應用型人才。還有很多學校招收社區護理的研究生,但學生畢業后在社區就業的很少。這些都造成護理碩士招生方向和就業方向沒有必然聯系。
2 護理研究生課程設置與就業聯系
2.1 美國護理研究生課程設置與就業聯系
美國碩士課程設置極具護理專業特色,在美國大學護理協會聯合會和美國國家護理聯盟評估委員會的監督指導下,已形成較完善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核心板塊:研究生核心課程、高級實踐護理核心課程和專科課程。還是以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為例,護理碩士專業課程設置見表1,因為開業護士的課程比其他的護理碩士方向多10多個學分,針對成人、老年、家庭三個專業有不同的科目,比較難,在我國因國情不同,近期不可能引進,所以表1沒有列出它的課程設置。
由表1可以看出,各護理研究生招生方向的課程設置除共同必修課程一樣以外,其他課程不完全一樣,課程設置與招生方向相匹配。護理行政管理需要學習管理類課程,護理教育就要學習教育類課程,臨床護理專家就需要學習針對專科的高端專業知識,同時結合有不同的實習方向。各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既有共性又有個性,針對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學習課程,不同的實習課程。同時也可以看出,課程設置的時候,就已經考慮了以后工作可能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培養。護理碩士課程設置與畢業后就業結合緊密,學生畢業后可以勝任相關工作。
2.2 我國護理研究生課程設置與就業聯系
目前,我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相應的課程設置方案還沒有得以構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曾經建議護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專業基礎課包括高級健康評估、藥物治療學、病理生理學、循證護理、醫學統計學和臨床流行病學;公共課包括政治理論、外語等;學術活動包括參加學校和醫院學術講座、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會議交流等;專業課包括高級護理實踐能力培養。建議中詳細設置了專業基礎課,但是沒有給出具體的內容,更無必修課的設置內容,這對于護理專業碩士的培養來說仍然還是一個盲點。
各高校因院校師資及教學資源情況差別較大,所以基本上屬于自行設置教育課程。然而,課程設置的專業性普遍不強,關鍵點還在于缺乏護理專業應有的核心課程,目前暫時無法滿足學科發展和研究生個人發展的雙重需要。另外,有相當多的護理院校的專業學位和科學學位課程設置方案幾乎雷同,很難區別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個性化要求及其特點。與就業的聯系也就無從談起。
3 思考與建議
(1)護理研究生招生方向應該與就業方向掛鉤探索建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目前,我國在一些領域出現了從事高級實踐活動的護士,如糖尿病臨床高級護士、傷口/造口臨床高級護士、重癥監護、手術室高級護士等,那么在國家層面應該對他們進行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并且對從事高級實踐活動護士的受教育水平提出明確的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具有高級實踐水平護士的可持續性發展。目前國家層面還沒有做到這兩點,這無疑于阻礙了護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與職業資格制度的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