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淺談課題的管理學習感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日,在《教師論壇》年第二期上讀了教育科學研究所寫的題為《淺談課題的管理》文章,很受啟發。我想談談點滴收獲,與大家分享。
目前中小學課題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重兩頭輕過程;二是重管事輕管人。文章認為,建立“規范、高效、科學、有序”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實現課題管理的全員化、全程化、全面化推進,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從資料管理、人員管理、運作管理三個角度談課題的規范、有效管理。
其中,有幾個觀點給我印象較深。
一、創設良好的氛圍。
氛圍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教師的意識和行為,增強教師內心的自我認同感。氛圍的創設包括展示舞臺的提供、民主氛圍的營造和學習平臺的搭建等。我們要鼓勵每位教師從自己研究的角度出發進行展示,此間,要注意形成一種民主參與的氛圍,讓教師敢于說話,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要允許失敗,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存在,以便讓參與者真正融入研究之中去。“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灰,對擊始發靈光”。民主氛圍營造好了,才能真正有思想火花的迸發和教育智慧的激蕩。
我想我們平時課題管理要滲透以人為本的理念,只有將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放在首位,注意優勢互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研究團隊的合力作用。
二、鞏固課題研究的主陣地
課堂教學無疑課題研究的主陣地。文章認為:
①嚴格備課環節。讓教師時刻提醒自己,備課是教學的起點,也是課題研究首要關注點。
②緊抓課堂教學。以課堂為載體進行研究性教學,號召課題組成員平時把每堂課當成研究課來上。
③完善聽課環節。要求課題組成員每月至少相互聽課3節以上。聽課具體要求包括聽前及時熟悉教材,聽時及時記筆記和思考,聽后及時交流心得。
④開展教學研討。每周進行一次“上課——說課——聽課——評課”教研活動,同時圍繞課題,在總結、交流、深化研究中,探究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每學期組織一次課堂教學大賽,以教學示范課的形式外顯和物化研究過程。
三、樹立課題研究需不斷深化的理念。課題在研究過程中是不斷完善、不斷拓展的。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問題也在不斷呈現,敏銳地捕捉這些問題并及時生成新的研究視角是滾動發展的一個切入點。同時,深化研究也需要不斷地借“他山之玉”來厚實自己的研究。無論子課題,還是總課題,都是在經驗、吸收、得失、反思過程中不斷完善的,他人的成功經驗往往有助于拓寬自我研究思路。在交流研討中,互相吸納對方的成功經驗,及時拓寬了自己的研究思路,為自身課題的進一步深化尋找到了新的生長點。這樣,課題的借鑒吸收過程中,又綻放出新的活力。
我們的課題研究只有扎根實踐土壤,著力解決實際問題,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切實提升教師的實踐智慧,才能勃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如果你感興趣,不妨找來細細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