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農辦扶貧工作調查與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是一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區縣,也是全省26個欠發達縣(市、區)之一。全縣58萬人口,農業人口就有48.6萬人,597個行政村中,省級低收入農戶集中村就有289個。年時全縣共有低收入農戶31828戶73838人,扶貧增收的任務非常繁重。根據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年開始,我縣全面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積極探索加快發展奔小康的新路子,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產業扶貧、下山移民、來料加工、金融扶貧等方面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本文就當前我縣扶貧工作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在措施和政策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議。
一、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以來,扶貧工作的做法與成效
年底,全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158元,年均增長13.6%。4年來,省市縣三級財政共投入扶貧資金6855萬元。已有19200戶低收入農戶家庭人均純收入超過4000元,占全縣低收入農戶總戶數的80%(基數不包含低保戶、五保戶),消除了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農戶。具體成果如下:
1、加強特色優勢產業培育,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五年來,我縣山區鄉鎮堅持因地制宜,特色產業發展迅速。到年末,全縣共有茶園面積7.58萬畝,茶葉產值1.8億元,比2007年2.8萬畝7500萬元分別增長了170%和140%;山地蔬菜面積2.51萬畝,產值8122萬元,比2007年面積增長43%,產值增長66%;中藥材面積2.24萬畝,產值1.83億元,比2007年增長56.4%;筍竹面積14萬畝,產值2060萬元,比2007年增長560萬元;水果面積9.9萬畝,產值1.8億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15.1%和74.7%。目前,我縣的幾個欠發達鄉鎮基本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如的高山蔬菜、茶葉和的茶葉與果木,南屏的楊梅和中藥材,龍溪的淡水養殖等。
2、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五年來,全縣共投入改善基礎設施的各類扶貧資金12.4億元,其中完成201整治村,11個全面小康示范村,5個整鄉整治建設,2個中心村已通過省級驗收;新建山區公路和機耕道路3580公里,改善水利灌溉條件15000畝,完成小流域治理12.563平方公里,山塘水庫除險加固265座,改造產地農貿市場35家。這些基礎條件的改善,為改變貧困鄉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加快下山搬遷和城鎮化建設,推進城鄉聯動發展。截止年末,我縣在建下山移民安置區(點)15個,總占地面積1304畝,已完成下山移民安置區安置8809戶30390人,其中幸?;ㄔ芬怨⒎堪仓孟律揭泼駥偈仁讋摚玫绞∈蓄I導的充分肯定。鎮小區與新村、鎮朝陽小區與新村、鎮新村、鎮新村等幾個整村移民安置區也基本形成。下山移民工作從宣傳發動、政府推動轉變為群眾自覺行動和迫切要求,有力推動了城鄉協調聯動發展。
4、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全面提升農民素質。通過實施“千名干部當教員,十萬農民提素質”工程,我縣在各重點產業鄉鎮舉辦了茶葉、山地蔬菜、果木、中藥材等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轉移就業培訓以及相關技能培訓等。近幾年我縣勞務輸出年均14萬人左右,進城務工經商已成為山區農民一大主要收入來源。-年,實施轉移就業培訓12700人次。
5、發揮結對幫扶作用,爭取多方力量支持。五年來,省、市有關單位、路橋區以及縣級有關單位下鄉結對幫扶4300人次,完成項目350個,共投入幫扶資金1985.76萬元,主要用于山區鄉鎮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和安置就業等。
6、來料加工業成為低收入農戶增收的重要途徑。到年底,全縣經紀人共750名,有2.15萬戶4.5萬人從事來料加工;有來料加工專業村18個,來料加工點236個,年加工收入4.2億元,初步形成了以汽車飾品、木珠為主的坦頭來料加工基地,以襪業為主的來料加工基地,以燈飾為主的福溪街道、泳溪來料加工基地,以工業用布為主的來料加工基地,來料加工業務遍及全縣15個鄉鎮街道。
7、積極探索金融扶貧工作。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向銀行融資,共有39家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總額達4758萬元,如按年息3%全部貼息,總貼息資金達80多萬元。新辦8個資金互助組織試點村,入股農戶860戶,互助資金總量331.3萬元,累計發放借款333戶252.6萬元。引導低收入農戶發展“短平快”的種、養、殖項目,對有致富意愿和發展項目的農戶實施小額信貸支持。發放小額信貸1009.6萬元,貼息24.6萬元。以上幾項金融幫扶舉措直接帶動低收入農戶4600多戶。
二、當前扶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業扶貧存在的問題。在這一輪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中,我縣289個省級低收入農戶集中村,每年安排20%左右實施產業發展項目,這種女散花、普降細雨的做法,也暴露出不少問題:一是點多錢少時間短,扶貧成效看不見。過去4年,我縣共補助省市縣三級產業扶貧資金1557萬元,扶持項目498個項目,平均每個項目僅3.13萬元,村級產業發展補助資金最多6萬元、最少1萬元,扶持時間都是一年,效果不明顯。二是存在扶貧資金移用現象,很難真正扶到農戶。由于近年村級基礎設施投入較大,幾乎所在村都出現村級集體經濟虧空問題。幾萬元的扶貧資金到村后,很容易產生移用,填補集體經濟不足。三是村級不愿意做產業扶貧項目。發展農業特色產業需要好幾年的努力,周期長、見效慢;相反,搞村莊整治、建集體屋,效果立竿見影。許多村干部都不愿發展特色產業,更樂意搞村級基礎設施建設。
2、下山移民存在的問題。一是移民補助標準太低?,F行省下山移民補助資金人均5600元,根本無法完成山區農戶搬遷。而且按現行的一戶一宅政策,還要求拆除舊房。因此,這樣的補助標準,對于沒有經濟實力的,補了也移不下;而對有一定經濟能力的,移下來了也不差這點錢,寧可不領取補助也不愿拆除舊房。二是安置區建設滿足不了山區群眾的購房需求。安置房“一房難求”是我縣下山移民工作的真實情況,如幸?;ㄔ匪钠诿?0戶申請購房者只有1戶可通過抽簽分到安置房。三是移民安置區(點)基礎設施建設沒有專項補助資金。創建一個縣級下山移民安置小區,公共基礎設施投入每戶平均至少10萬元,創建一個鄉鎮級下山移民安置小區,公共基礎設施投入每戶也需要3萬元以上,但現在財政沒有這塊專項補助資金。四是征地困難、成本高。下山移民搬遷村世居在高山與偏遠地區,一般在中心村及其它地方沒有土地,想調換其它村的土地建房難度十分困難。移民小區往往是規劃選址在集鎮或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線附近,容易與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形成沖突,使下山移民建設用地有指標而無法落實的情況。
3、來料加工存在的問題。一是來料加工檔次較低。目前來料加工雖然品種數量多,但普遍檔次較低,大都停留在原始的粗放型加工階段。二是無序競爭較為嚴重。我縣經紀人在洽談業務時存在相互壓價的現象,直接影響著加工戶的加工收入和來料加工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三是省財政以獎代補資金靈活性不夠。這兩年我縣連續在義烏舉辦來料加工培訓與業務洽談會,召開結對幫扶推進會,效果顯著,但在審計中認為不能有此項開支。
4、金融扶貧存在的問題。一是村級資金互助組織本金、工作經費太少。中央級互助組織僅補助30萬元,省級20萬元,入股農戶想貸款人數多,不能滿足。資金互助組織是非營利組織,按照資金互助組織實施辦法,年度農戶貸款占用費收益只能30%用于資金互助組織工作經費。經對我縣已開展的6個試點村了解,年占用費收益在7000至10000元。只有2000至3000元的工作經費,僅只能解決日常的辦公用費和交通費,而涉及理事會審批、監事會監督、財會人員做帳入帳、資金審計等工作都是無償服務,長此的無償服務,將影響資金互助組織的運行。二是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擠占產業扶貧資金。根據政策,產業扶貧資金可用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這一來,每年總有不少合作社擠進來,一個企業或合作社,拿幾萬元項目補助,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對企業的發展壯大效果很小。
5、結對幫扶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幫扶形式相對比較單一,大多以投入到公益性的基礎設施項目較多,而一些深層次項目偏少,缺少造血型、互惠互利的幫扶合作。二是極少數結對雙方疏于聯系,結對工作流于形式。如省級幫扶單位路橋區橫街鎮與鎮結對,年全年都沒有實際幫扶行動。
三、推進下一輪扶貧工作的幾點建議
1、以創建扶貧基地為抓手,尋求產業扶貧新突破。在走訪與調研中看到,有些村的產業都已成規模,村民收入都比較高,而且發展有后勁,產業前景好,農民嘗到甜頭,發展產業的信心比較足。而一些產業空白村,村民的收入就比效低,發展缺乏后勁。通過這幾年的實踐與探索,認為尋求產業扶貧新突破,創建扶貧產業基地是一條值得一試的發展思路??傮w思路是扶貧基地建設要突出農戶直接參與建設,讓農戶直接受益,這也正是扶貧工作的本質要求。初步的工作目標是今后5年內,在我縣低收入農戶集中村培育15-30個扶貧產業基地,努力做到扶一個成一個。扶貧產業基地在低收入農戶集中村范圍內篩選,條件是農戶要求迫切,村兩委班子團結、責任心事業心較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及良好的發展優勢,與所在鄉鎮產業發展要求及相關部門產業規劃相一致,符合一鄉一品產業發展格局,集中連片,面積在50畝至500畝之間,每個基地參與農戶在30戶以上。補助周期根據所發展產業生長特點,從種苗到投產的正常生長周期作為補助期限,一般扶持期限在3-5年;補助環節包括:種苗培育選購、基地土地開墾整理、路渠坎井建設、農藥肥料、生產性用房、電力設施、加工設備、保鮮冷庫、產品包裝設計印制、技術咨詢與培訓、運輸車輛、宣傳促銷廣告等。
2、把中心村移民小區建設作為重點,尋求與農房改造有機結合,推進新一輪移民工作。
一是提高補助標準,減輕移民戶負擔。下山移民工作中有個怪象:一方面,補助標準偏低,移民進度不快;另一方面,又有大額移民資金在縣級財政賬戶撥付不了。究其原因就是移民指標過多、人均補助標準太低,因此,建議省里減少每年移民數量、提高補助標準、鼓勵自發移民。二是建議省級財政安排下山移民安置區(點)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補助資金。我縣好幾個移民小區建成后,公共基礎設施沒跟上,嚴重影響村容村貌、影響村民生產生活,如鎮的圳頭小區、鎮的小區;另幾個小區道路硬化后,負債累累,單憑村集體經濟十幾年都無法償還,如鎮小區和鎮的新村、上七新村。三是建議把下山移民與農房改造有機地結合,把中心村農房改造項目作為下階段下山移民工作的重點。的幸?;ㄔ芳捌渌傂^靠土地價格政策性優惠來吸引山區農民,但近年小區由于征地等原因很難啟動。若把下山移民與低收入農戶集中村農房改造有機地結合,將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做法。我縣選了幾個低收入農戶集中村試點,感到很有成效,這是加強資金整合、加快移民進程,深受鄉鎮、村兩級歡迎的做法。當前在實行的農房改造項目,財政補助每戶達到6-7萬元,而農戶建房成本要達到20-30萬元,如農戶能同時享受下山移民補助,則可減輕農民建房成本,既推進了農房改造進程,又改善了山區農戶生活條件,也達到扶貧的真正目的。建議能就此項工作作出明確規定。
3、加強業務培訓,發展電子商務,促進來料加工業的快速發展。
近年,我縣成功組織來料加工經紀人赴樹人大學和義烏黨校參加業務對接會和培訓班,舉辦經紀人與客商業務對接活動,收到理想效果。為了既能推進工作又使資金用得合理合規,建議省里對來料加工補助資金使用范圍適當調整,對培訓與業務洽談活動給予支持。開展電子商務是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隨著全民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襪業、汽車用品等來料加工行業的經營方式也悄然發生了改變,經紀人紛紛將汽車用品、襪子放到了網上賣,并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益。經營戶呂道宗的包芯絲襪銷量高居淘寶網第一名,登上了淘寶網的首頁。大家都十分看好這一新興產業,我縣打算在建一個襪業電子商務城、在坦頭建一個汽車用品電子商務城,抓住機遇做大做好。因此,建議對發展電子商務給予政策支持。
4、加強金融扶貧兩點建議。一是增加資金互助組織支持力度,建議每個資金互助組織資金額度達到50-100萬元,并委托銀行機構管理?;ブ鷧f會根據成員借款用途向銀行推薦名單,銀行根據互助組織推薦名單,對借款成員信貸和還款能力,對擔保人資格進行審核,或對借款成員抵押的房產、林權進行評估,確定借款成員名單,然后按銀行同期利率發放借貸。這樣既可解決互助組織工作經費短缺、會計人員建帳困難,又可減少互助資金風險。二是建議對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從項目直接補助轉向增加金融貼息扶持,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銀行貸款加快自身發展,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對國家扶貧龍頭企業、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縣級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作用明顯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憑當年銀行貸款合同、付息憑證、貸款項目績效及利息付款憑證,按年利率不超過3-5%貼息。
5、進一步做好結對幫扶。省教育廳牽頭13家單位組成的省級幫扶工作組,5年來為山區發展做了大量工。省教育廳在石梁鎮集云村探索出“分紅送股”模式,為今后扶貧工作提供了新途徑。建議下一輪結對幫扶工作中,繼續由教育廳聯系我縣,將路橋兩個鎮換成農林大學和省農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