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宣傳文化建設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村宣傳文化陣地應包括鄉鎮宣傳文化站、廣播站、電視管理站,村屯文化室、圖書室、籃球場、宣傳廚(欄)等用于農村、農民文化、體育活動和宣傳的場所。本文的宣傳文化陣地著重指鄉鎮宣傳文化站產權所有的地域。
一、基本情況
*區原轄11個鄉鎮1個辦事處,現轄8個鄉鎮1個辦事處,62.1萬人。目前沒有區級宣傳文化中心,橋圩、湛江、八塘、木梓、木格、東津、等6個鄉鎮有宣傳文化站(其中八塘是1998年中央文明辦支助興建,湛江、木梓、木格、東津、瓦塘等5個是2001年自治區宣傳部和文明辦支助興建,2003年底全部投入使用),現有總建筑面積5100平方米。覆蓋人口59.34萬人,占全區人口的91.3%。新塘鄉、瓦塘鄉、江南辦事處目前還沒有宣傳文化站。
二、*農村宣傳文化陣地建設的思考
對現還沒有宣傳文化站的鄉鎮,下一步工作重點應放在宣傳文化站的選址和建設上。主要考慮是:
一)依托市“玉貴走廊”精神文明示范帶*段的建設,用3~5年時間,通過采取中央和自治區支持一點,各級財政投入一點,群眾捐助投入一點,社會、部門掛鉤幫扶一點的“四個一點”方式籌集資金,建設宣傳文化站。
二)從今年始,先把324國道上的橫嶺鄉宣傳文化站建設所需資金爭取列入區級財政預算,作為啟動資金,配合“四個一點”和其他渠道來源專項資金使用,使“玉貴走廊"沿線上鄉鎮全部建有宣傳文化陣地。
三)發動全社會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對宣傳文化站建設的支持。就*來說,橫嶺、新塘兩鄉非公企業比較多,企業規模小,大多又集中在鄉政府周圍,(按預計離未來宣傳文化站比較近),企業文化活動可依托鄉宣傳文化站進行,職工學習、培訓場地等也可與鄉宣傳文化站聯合舉辦,達到資源共享目的。而平悅、思懷兩鄉遠離市城區,鄉宣傳文化站的建設可動員掛點聯系單位,文明單位等采取“多幫一"的形式,集中資金,共同建設。
三、對已建成的宣傳文化站管理、發揮作用的思考
如何使已有的6個鄉鎮宣傳文化站發揮職能作用,成為農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課堂,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載體,成為加強農村文化網絡建設的重要環節7.結合*各鄉鎮宣傳文化站的實際,我認為應著重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規章制度建設,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
隨著鄉鎮宣傳文化站的建成使用,必須通過建立規翠制度,來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
一是規范宣傳文化活動內容。根據*市“玉貴走廊’’精神文明示范帶建設要求,可把活動內容規定為開展思想道德建設、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豐富群眾文體生活等。每年年初,組織各鄉鎮根據當前中心工作、當地主要工作和群眾需要,確定年度活動具體內容,將確定的具體活動內容制表上墻。做到年有計劃、月有安排,各項活動不問斷開展,使宣傳文化站成為農民群眾追求健康生活的好去處,追求知識的課堂、追求藝術的園地、追求富裕的良友。
二是明確產權歸屬。*各鄉鎮宣傳文化站現在全部由鄉鎮黨委統一管理,鄉鎮黨委副書記或宣傳委員兼任宣傳文化站站長,擔任法人,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把宣傳文化站推向市場或對其資產隨意侵占、挪用、拍賣、轉讓、調撥等問題。下一步,隨著鄉鎮經濟的發展,還應要求各鄉鎮注入新的資產、資金,使宣傳文化陣地不僅不萎縮,反而進一步擴大規模,增強社會效益。
三是制定完善有關管理制度。在宣傳文化站建立如下幾項制度:資金管理制度,設立專門賬戶,對購置設備、日常支出、活動經費等進行詳細登記,實行??顚S?;建立器材設備管理制度。對圖書、光盤、文體器材、電教設施等所有物品建檔造冊,做到物有所歸、物有所存、物有所管、物有所用;建立活動管理制度,規定禁止在各種培訓班、講座、報告、文體活動中傳播封建迷信、偽科學、消極思想和文化糟粕,禁止搞電子游戲廳、網吧、營業性歌舞廳等商業經營活動;建立人員管理制度,對站長及各類工作人員的職責、責任都作出明確規定,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所有制度上墻公示,接受有關部門和群眾的監督,使各項管理工作逐漸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二)大膽創新用人辦法
建成的宣傳文化站要發揮其應有作用,有人辦事是關鍵。如何保證人員到位到職?除明確宣傳文化站站長由鄉鎮黨委有關負責同志擔任外,還可在每個站配備一個事業編制的專職工作人員,同時再向社會公開招聘1至2名政治意識強、文化水平高、有一定組織協調能力的工作人員,工資可由鄉鎮財政解決大部分,由文化站管理出效益的資金中補充一點。每個鄉鎮宣傳文化站大體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3人左右,保證日常工作有人管、有人做。不定期對這些人員進行了崗前、崗中培訓,使農村基層宣傳文化隊伍隨著宣傳文化陣地的建成和使用,日益壯大,并成為廣大農村宣傳文化工作的生力軍。
三)探索投入機制
宣傳文化站的日常工作經費和人員開支由當地鄉鎮財政負責外,還可“以文補文”。如為林業、農業、水利、人口與汁劃生育、黨校等部門下鄉搞科技、法律等培訓提供場所,充分利用各部門的有關資金,拓展資金投入渠道。隨著宣傳文化站作用的發揮,許多部門將會前來利用這一陣地,用這種辦法吸納社會資金,不失為一條好途徑。此外,還可“以服務補文"。充分利用配套的電腦網絡為當地農業規模化生產基地、非公企業等進行人員培訓,提供信息服務,開展對外宣傳,互惠互利,從中爭取一些單位在財力、物力上的支持。
四)堅持“三貼近”,以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宣傳文化陣地作用
建設好、管理好宣傳文化陣地的最終’目的在于更好地使之發揮職能作用。應當對已投入使用的宣傳文化陣地積極弓I導,使其成為農村宣傳文化工作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真正發揮作用。
1、充分依托鄉鎮宣傳文化站,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把著力點放在弓l導各宣傳文化陣地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改變農民思想觀念問題上來,努力將其辦成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陣地。通過組織各宣傳文化站圍繞宣傳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開展一系列工作。向農村發放“崇尚科學、反對邪教”、“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等宣傳廣告畫,組織各鄉鎮宣傳文化站舉辦有關思想道德教育培訓班,農村政策講座班??偨Y在抗擊非典的斗爭中,各鄉鎮宣傳文化站利用墻報、板報、宣傳櫥窗、有線廣播等手段形式,向群眾宣傳有關政策法規、防預知識,破除生活陋習,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好經驗、好做法,并加以延伸到其他專項宣傳活動中去。
2、充分運用宣傳文化陣地,大力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的脫貧致富本領。弓『導各宣傳文化陣地在這方面做文章、下功夫,努力將其辦成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課堂。根據農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和其它各類科技知識講座,為農村培育大批經濟致富能人。運用現有電腦網絡、窗口向農民傳播急需的信息。以橋圩信息中心運行機制為示范,向群眾和非公企業老板提供市場、人才、技術等信息,幫助農村開發經濟建設項目。弓i導群眾在當地建企業、建農業科技園、養殖基地等,弓f導農民外出創業,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3、充分利用宣傳文化陣地,組織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和弘揚當地民間藝術和地方民俗文化,如橋圩夕陽紅文藝隊、湛江八音隊、橋圩和八塘舞獅隊、木格客家話小調等。通過民間社團,組織文藝演出,舉辦群藝會和各類體育比賽。此外,還可以由鄉鎮宣傳文化站出面到市、縣文化館站聘請教師,定期對各鄉鎮、村的文藝愛好者進行培訓,組織他們建立鄉村舞獅隊、鑼鼓隊、文藝演出隊,幫助農村培育文藝骨干,壯大農民文藝隊伍。培育農村文體社團和農民文化隊伍形成,從根本上改變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貧乏的狀況,使農村的文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促進農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