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質災害防控工作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質災害防控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我縣地質環境特征和工程建設活動強度,結合歷年汛期氣象資料,預測我縣地質災害多發時段主要集中在5-10月。7-10月為汛期,當連續大雨3天以上時,引發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突發性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二、地質災害分布情況

      縣地勢相對平緩,強降雨發生頻率較低、降水量較少,地質災害較少發育,地質災害危害程度低。但受區域地形地貌、地質構造的影響,縣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泥石流、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紅沙崗鎮區和西大窯礦區。遭遇強降水時,西大窯礦區和野芨里鐵礦開采區有可能發生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紅沙崗鎮的黃蒿溝、石井子溝、紅柳溝和西道溝等4條洪水溝下游是工業園區和牧民新村,將會發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三、災害重點預防區段

      根據《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依據地質災害發育的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發育現狀和人類工程活動等情況及危害性,選擇以下地質災害隱患點作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

      1滑坡、崩塌災害重點防治區。各采石廠和露天煤礦開采區為滑坡、崩塌災害重點防治區。汛期前要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和巡查工作,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的群測群防責任制,將監測、預防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

      2地面塌陷災害重點防治區。西大窯和紅沙崗礦區為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對已經發生地面塌陷災害的采空區要劃定范圍,設立警示標志,開展監測。

      3泥石流重點防治區。紅沙崗鎮區和工業園區是泥石流重點防治區。要加強汛期降水監測,發現險情,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地質災害防范時段

      根據地質災害的形成特點和主要誘發因素,確定各類地質災害隱患的重點防范期。

      一)泥石流。泥石流的形成與大雨、暴雨同步。根據我縣的降水特點,確定7-9月為泥石流的主要防范期。

      二)滑坡、崩塌。崩塌的形成受多種因素影響。降水誘發的災害具有稍滯后于降水的特點,確定79月為主要防范期;人為因素和其他自然因素造成的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情況比較復雜,全年防范。

      三)地面塌陷。縣已發生的地面塌陷災害主要是地下采礦引起的其發生、發展與采礦的強度、開采規模、開采形式等有關,礦區應加強日常監測與預報、預警工作,全年防范。

      四、地質災害防治要求

      一)災情速報。發現險情征兆或災情時,各鄉鎮和基層國土所要立即采取相應避讓措施,并在1小時內分別向縣防災應急指揮部和縣國土資源局上報地質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人員傷亡及采取的防災措施。縣國土資源局應第一時間內向縣政府和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報告,及時啟動地質災害防災應急預案。

      二)搶險救災。地質災害發生后,轄區鄉鎮和基層國土所在繼續監測有可能再次出現險情的地質災害和次生災害的同時,要立即組織當地群眾進行搶險自救。縣防災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在接到災情報告后,根據災情立即啟動防災應急預案,組織搶險救災,確保抗災救災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加強領導,靠實防治工作責任

      各鄉鎮、部門和單位要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主要負責同志對本轄區、本行業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負責同志具體負責,進一步健全領導責任制和主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專人負責制,科學編制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要從以人為本、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認真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各項規定,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各基層國土所要推行地質災害防治“五到位”工作,即對轄區內居民建房中的地質災害危險性簡單評估到位,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人員聯系到位,地質災害隱患點組織巡查到位,地質災害防災宣傳材料和防災明白卡發放到位,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人員到位,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精心組織,加強汛期巡查排查。

      要繼續堅持汛前巡查、汛期排查、重點核查制度,及早發現災害隱患點,及時將其納入監控預警范圍,落實防災工作措施,切實避免突發災害造成重大損失。汛期內,各鄉鎮和基層國土所要對轄區內學校、居民點、交通干線、重要工程等進行巡查。對納入防災預案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嚴密觀測,不僅要逐點查看隱患點變化情況,還要檢查隱患點防災責任和防災避險措施的落實等情況。對人工建設活動形成的地面切坡,按照“誰破壞,誰負責”原則,督促業主依法履行地質災害防治義務,維護好邊坡,防止和減少人為工程活動造成地質災害的發生;對建設工程可能遭受、引發或加劇地質災害的必須按照“三同時”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原則,加強監督管理,從源頭上減少地質災害的形成或發生。通過巡查工作,不斷細化防災預案,使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扎實有效。

      三)落實預案,抓好地質災害預防。

      各鄉鎮和基層國土所要認真編制年度地質災害危險(隱患)點防治預案,按照“預案進社區、預案進企業、預案進農戶”要求,對已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制定防治預案,全面落實監測責任人、預警信號、撤離路線等防治措施,連同防災避險明白卡,一并發放到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手中;交通、水務、建設、教育等部門根據縣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分別制定交通干線、水利設施、市政設施以及學校周邊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礦業權人要根據所在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制定本礦區防治方案,落實各項防治措施,扎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四)加強監測,完善群測群防網絡。

      要進一步完善縣、鄉(鎮)村(礦)組(點)群測群防網絡,強化預警預報系統建設,切實做好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工作。對可能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地質災害的重點區域,要確定專門人員,嚴密監測并及時預警;要把日常巡查與重點防范跟蹤監測結合起來,日常巡查每季不少于1次,重點防范期巡查每周不少于1次,暴雨時期實行晝夜24小時監測,并做好監測記錄;實現監測人員動態管理,針對鄉村基層干部變動情況,及時調整責任人、監測人,并加強對新增人員的培訓,確保基層防災工作有人管,應急搶險措施能落實。要開展以機構、人員、預案、監測、經費保障等為主要內容的地質災害防治“十有縣”創建活動,建立和完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落實地質災害監測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提高群測群防效率和水平。

      五)加強宣傳,強化地質防災意識。

      要加大力度,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和業務培訓,向地質災害監測人員、隱患區群眾普及地質災害監測方法和防治知識,使廣大人民群眾掌握基本的地質災害識別、監測、預報知識和避讓措施,提高群眾防災、避災、救災意識。通過向防災責任單位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向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發放“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明確鄉鎮、村、社、礦山企業的地質災害防治責任人、監測人,讓群眾了解防災監測人電話、預警信號、避災撤離線路等。各責任單位要在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顯著位置設立警示標志,提高過往群眾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識。

      六)完善制度,提高應急反應能力

      按照《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各鄉鎮和基層國土所要進一步完善汛期值班、監測預報、汛前檢查、險情巡查、災情速報、應急調查、領導到場、妥善處置等制度,制定每個危險區(段)和隱患點的應急方案,明確預報預警方式、躲災避險路線和自救互救方法,并落實到單位和人戶,做到應急工作責任、人員、措施“三到位”要因地制宜組織開展應急避險演練,確保一旦災害發生,能高效有序地組織搶險救災工作,確保受災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要建立完善應急工作機制和應急專家隊伍,保證一旦發生災情或險情,能及時有效進行判斷,迅速做好應急處置。對新發現的地質災害危險點和已發生的地質災害點要及時開展應急調查,防止災害發生或災情進一步擴大。

      七)密切協作,形成抗災防災合力。

      國土、發改、建設、交通、水務、教育、氣象、安全生產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做好城市、公路沿線、學校、旅游區、礦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形成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合力。國土部門要認真履行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職能;發改部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各類建設項目的審批管理;建設部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城鎮規劃、建設的審批管理,及時制止和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章建設;交通部門要加強工程建設中地質災害隱患的防治;水利部門負責水庫(壩、渠)等水利設施地質災害的排查、監測和防治工作;教育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校舍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監測及治理工作,并將地質災害防治科普德育列入中小學生安全常識教育內容;安全生產部門要加強對礦山安全生產、尾礦庫(壩)安全檢查;氣象部門要做好氣象信息的收集,會同國土部門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

      八)加強督查,狠抓防災工作落實。

      縣應急辦公室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督查,日常督查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建設、責任書簽訂、方案預案制定、隱患點公示、警示牌設置等情況;汛期督查各鄉鎮、各成員單位搶險救災領導機構、搶險救災隊伍的組建情況;搶險救災裝備以及救災物資準備情況;監測工具、通訊工具、報警系統的完好狀況;執行地質災害巡回檢查、預警預報、速報及值班制度等情況;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及“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發放情況,確保災情或險情發生時,能及時有效處置。要強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追究,對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中,遲報、誤報、瞞報地質災害險情災情,貽誤搶險救災時機、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嚴肅追究相關領導的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 亚洲视频一区网站|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亚洲av色影在线|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亚洲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av无码东京热亚洲男人的天堂 | 亚洲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男人天堂2022|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