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民生工程安排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民生工程安排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政局民生工程安排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根據省政府《關于印發2009年民生工程安排意見的通知》(贛府字〔2009〕12號)要求,市政府決定在連續兩年大力實施民生工程的基礎上,2009年繼續精心實施民生工程。為此,今年全市財政安排3億元,著重圍繞八個方面,集中辦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60件實事。

      一、努力擴大就業和促進創業

      1.進一步擴大就業。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84萬人,其中“4050”人員新增就業0.17萬人,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1人就業;將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農林水事業人員、未安置的城鎮退役軍人在內的各類事業人員統一納入失業登記范圍,享受相關的就業扶持政策。

      2.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1萬人,其中省內轉移0.49萬人。優先安排返鄉的外出務工人員。

      3.加強就業培訓。安排982萬元,培訓21529名農村勞動力,其中772萬元用于省內工業園區新招工免費培訓13900人。免費為下崗失業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城鎮復員退伍軍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培訓1.1萬人,其中創業培訓0.1萬人。

      4.擴大小額擔保貸款規模。完成小額擔保貸款1.13億元,以創業促就業,其中0.68億元用于支持個人創業,0.45億元用于支持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對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適當提高限額、延長年限。

      5.幫助殘疾人就業。免費培訓600名殘疾人,為殘疾人購買公益性崗位90個,殘疾人就業率達到66%。

      二、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6.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根據國家的統一部署,按照略高于全國平均調待增幅的標準,從2009年1月1日起,全市城鎮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增加140元。

      7.擴大養老保險覆蓋范圍。重點擴大個體工商戶、非公有制企業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全市城鎮職工參加養老保險人數達到13.22萬人,增加1.32萬人。養老保險基金征繳總額為1.68億元。

      8.推進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試點。出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辦法;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0.15萬人。

      9.提高失業保險統籌水平。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達到8.1萬人,增加0.23萬人。事業保險基金征繳總量為1544萬元。

      三、不斷提高社會救助水平

      10.提高城鄉低保對象補助標準。財政增加安排417萬元,將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差標準增加10元,由55元提高到65元。財政增加安排548萬元,將城市低保對象財政月人均補差標準增加15元,城市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差由140元提高到155元。

      11.提高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財政增加安排7萬元,將1172名分散供養人員的供養標準每人每年提高60元,由1200元提高到1260元;將3665名集中供養人員的供養標準每人每年提高60元,由1800元提高到1860元,集中供養率繼續鞏固在80%。

      12.完善國有企業“老工傷”人員傷殘津貼制度和提高上世紀六十年代精簡下放老職工救濟金水平。對因國企改制,又未納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的國有企業“老工傷”人員,其補辦傷殘津貼所需費用,由同級財政給予補助,納入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適當調整因工致殘人員傷殘津貼待遇;精簡下放老職工救濟金每人每月增加30元。

      13.提高部分困難企事業退休職工生活補助標準,妥善安置破產改制省屬企業職工。按每人每月20元增加城鎮大集體困難企業中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的退休職工和國有農場、林場、水利困難企事業單位中未參加養老保險且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的退休職工生活補助。

      14.提高城鎮“三無”特困群眾供養標準。財政安排資金70萬元,將城鎮“三無”特困群眾(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撫養義務人或撫養義務人無撫養能力)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

      15.完善城鄉臨時救助。財政安排110萬元,用于對因臨時性、突發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難群眾實行臨時救助。

      16.改善孤殘兒童、流浪未成年人的生活條件。新建1個市級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

      17.繼續實行計劃生育獎勵制度。根據國家政策規定,財政安排67萬元,對符合國家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條件并經確認的扶助對象約934人,每年發給720元獎勵扶持金。

      18.建立因自然災害死亡人員撫慰金和去世特困群眾遺體火化免費制度。財政安排資金20萬元,按照每人5000元的標準,撫慰因自然災害死亡人員家屬;財政安排26萬元,對去世的特困群眾遺體免費火化。

      19.增加企業軍轉干部和部分退役軍人生活補助,適當提高義務兵優待金標準和退役士兵自謀職業補助水平。財政安排資金109萬元,按每人每月30元增加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和參戰人員生活補助(已于2008年10月1日開始執行);提高企業軍轉干部解困標準;增加1953年前參軍后復員到企業工作的退役軍人生活補助。

      20.建立居委會和“三院”工作人員補貼制度,增加離任老村支書、村主任生活補貼。財政安排102萬元,對居委會工作人員給予工作補貼;財政安排40萬元,對敬老院、福利院、光榮院“三院”中不屬于行政和全額撥款事業編制的人員給予工作補貼。對上述單位主要負責人,無正式編制且擔任主要領導職務時間較長,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達到退休年齡并退離后,由財政發放一定的退休補助,參加新農合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承擔的繳費,全部由財政負擔;財政增加安排離任老村支書、村主任生活補貼40萬元。

      21.財政安排23萬元基層司法法律援助專項資金,用于對困難群眾實施法律援助。

      四、大力加強醫療保障和食品藥品安全

      22.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參保職工達到10萬人,增加1.2萬人;其中國有困難企業職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到2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征繳為0.7億元。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使用率達到90%。

      23.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設。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保持100%,并將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基金使用率達到90%。積極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市級統籌率達到100%。

      24.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全市人均籌資標準100元,其中財政安排80元,農民參加合作醫療人數為65萬人,統籌基金使用率達到85%,參合農民住院一次報賬率達到90%以上。

      25.擴大城鎮職工工傷保險覆蓋范圍。參保職工達到9.13萬人,增加0.13萬人;其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達到2.15萬人,增加0.15萬人。

      26.完善城鄉困難群眾大病醫療救助制度。財政安排2376萬元,將城鄉低保邊緣戶和新增四類優撫人員納入城鄉醫療救助范圍,受益困難群眾達到5.5萬人,并適當提高報銷標準。農村醫療救助市級配套資金為16萬元,縣級配套資金為158萬元,資金使用率達到90%。城市醫療救助市級配套資金為47萬元,縣級配套資金為142萬元,資金使用率達到90%。

      27.擴大全市兒童一類疫苗免費接種范圍。確保全市以鄉為單位,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免費接種覆蓋面達到100%,“五苗”常規接種率達到90%,新增疫苗接種率達到80%。

      28.推進城鎮居民公共衛生服務制度。向全市城市居民中的60歲以上老年人、0-3歲兒童、孕產婦、35-60歲婦女、低保對象、殘疾人等六類人群,發放220萬元的公共衛生服務卡,并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水平,讓更多的城鎮居民免費享受更好的公共衛生服務。

      29.幫助殘疾人康復。為全市4290名貧困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其中,為1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為60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實施醫療救助,為60名貧困肢體殘疾人安裝普及型假肢,為30名貧困聾兒提供一年聽力康復訓練費用補助,為3500名貧困殘疾人配發輔助器具。

      30.完善優撫對象看病就醫制度。實行方便、簡捷的“一站式”醫療管理服務模式,確保1-6級殘疾軍人和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基本醫療費用保障率達到100%,其他重點優撫對象基本醫療費用保障率達到80%以上。

      31.開展取消醫院藥品加成試點。為推進醫療改革,降低群眾看病負擔等問題,財政安排851萬元用于取消億元藥品加成改革試點。

      32.建立鄉鎮衛生院人員經費保障機制。財政安排1200萬元,對鄉鎮衛生院人員基本工資由差額補助轉為全額保障。

      33.建立村級醫生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制度。財政安排180萬元,對依法取得了村醫生證書或執業助理醫師等資格、經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注冊后在村衛生室執業并完成公共衛生任務的醫生,按每人每年10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

      34.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檢測工作。財政安排食品藥品檢測專項資金45萬元,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檢測,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

      35.加強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市70%村衛生室(所)、80%鄉鎮中心衛生院、85%縣級綜合醫院、70%縣級中醫院、80%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能力達到國家建設標準。全市村衛生室(所)達到建設標準的新增68個。鄉鎮中心衛生院達到建設標準的新增2個,縣級中醫院達到建設標準的新增1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達到建設標準的33個。

      五、積極發展教育、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

      36.增加城鄉義務教育發展經費。財政安排專項經費,支持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大班改小班”建設;支持農村中小學配套設施和農村中學實驗室建設;向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免費提供地方課程通用教材。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全市免學雜費學生數達到14萬人。免費提供教科書學生數為14萬人。

      37.擴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范圍。將“對本省每年考取公辦大學的特殊困難家庭學生每人一次性補助5000元”的政策擴大到國家統招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使享受此項政策學生總數達530人;將“對全省公辦學校高中階段特殊困難家庭學生每人每年補助800元”的政策擴大到民辦普通高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使享受此項政策學生總數達2230人。助寄宿生活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為9238人。資助中等職業教育(含技工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達到11800人。

      38.資助城鄉困難家庭子女入讀技工院校。資助全市130名農村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初、高中畢業生以及城市低保家庭、殘疾人家庭、“零就業家庭”、“4050”人員子女入讀技工院校,政府給予每人一年補助學費2000元,每人補助兩年。

      39.加大城鄉義務教育績效工資和特殊津貼支持力度。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義務教育績效工資專項補助和對邊遠地區教師發放特殊津貼。

      40.加大高校助學貸款風險補償金支持力度。財政安排助學貸款風險補償金,支持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貸款需要。

      41.繼續推進農村文化“三項活動”。財政安排229萬元,用于全市農民群眾免費看電影、看演出,開展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文體活動。其中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1場電影,每個鄉鎮每年購買文藝演出4場,每個鄉鎮組織開展文體活動每年4次。全市開展送戲下鄉場次達到132場,農村電影放映達到4032場,自辦文體活動達到132場。

      42.提高農村寬帶網絡覆蓋率。全市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數343個以上,寬帶網絡覆蓋率達到90%以上。

      43.推進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籌集資金72萬元,用于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44.啟動“村郵戶箱”工程,逐步解決郵件及時報送到戶的問題。

      45.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全市投資建設1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成41家“農家書屋”。

      46.向公眾免費開放博物館和紀念館。財政安排“兩館”免費開放經費補助93萬元。

      47.加強基層體育健身場所建設。籌集資金32萬元,在10個行政村開展農民體育健身場所工程建設試點。

      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

      48.擴大廉租住房保障。政府新增廉租住房租賃補貼戶數達到5149戶,投資新增廉租住房5697套,面積達到28.49萬平方米。

      49.進一步推進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市中心城區完成經濟適用住房面積5萬平方米,建設套數達到710套。財政安排經濟適用房建設獎勵資金150萬元。

      50.建立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救助制度。財政安排100萬元,為農村困難群眾尤其是多災易災地區抗災能力弱的困難群眾危房提供救助,為其新建、重建住房151戶。安排專項資金,對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危房改造。

      51.積極推進城市(林區、墾區)棚戶區(危舊住宅區)改造,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

      七、著力推進扶貧開發

      52.繼續抓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幫助全市1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實施村級扶貧規劃。

      53.啟動小水庫移民的解困工作。

      54.積極開展農業產業化扶貧。財政安排6萬元扶貧項目貸款貼息資金,用于扶持產業化扶貧龍頭企業發展和產業化基地建設。

      八、切實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5.加大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建設力度。籌集資金,解決1.36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56.加大農村沼氣建設力度。籌集資金增加農村沼氣用戶7100戶,財政補助標準由800元增加到1200元,總數達到2.5萬戶,讓更多群眾用上清潔能源。

      57.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向農村群眾免費提供房前屋后等地育林苗木,美化鄉村環境,增加農民群眾收入。

      58.推進新農村建設。財政安排4290萬元用于推進新農村建設,其中新增157萬元主要用于區域性鄉鎮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建設。

      59.加大農村電網改造力度。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58.7公里、低壓線路38.2公里,改造低壓用電戶電表1800個,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

      60.加強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新開工建設8座渡改橋項目,新建360公里農村水泥公路,使全市行政村通暢率達到100%;新建22個鄉鎮客運站、100個農村客運候車亭;全面啟動111.9公里通鄉油(水泥)路建設,提升縣鄉公路的技術等級;繼續對新農村村莊整治示范點改路材料進行補助。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 亚洲欧洲久久av|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宅男天堂在线观看无病毒|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最新| 亚洲1234区乱码|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国产亚洲成人在线播放va| 亚洲男人天堂2017|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