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加強項目建設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緊密聯系實際,帶領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創新工作理念,以把*建設為*西南經貿重鎮、構建和諧*為目標,堅持科學發展,突出爭先進位,以新農村建設和提高農民收入作為工作中心和工作重點,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全面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鎮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20*年工作總結
1、招商引資成效明顯,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為保持我鎮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大力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升,我們將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要務,調整招商策略,整合招商資源,千方百計、想方設法,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截止目前,已新簽招商項目2個,協議資金總額達1000萬元,分別是*市*木業和*制衣,*木業協議資金500萬元,到位資金500萬元;*制衣協議資金500萬元,到位資金100萬元。從而,全鎮民營工業達到111家,其中市級規模企業5家,規模以下企業12家,個體企業93家,元至11月完成工業總產值11500萬元,實現國地兩稅154萬元(其中國稅127萬元,地稅27萬元)比同期100萬元增長54%,工商收入35萬元,提前完成全年的稅收任務。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00萬元。新增規模企業2家,即*木業和鑫月圣純凈水公司。
在建項目進展順利。*村等九個村的土地治理項目,總投資3000多萬元,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治任務。完成了*、*、*、*等四個村9.4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設,共投資200多萬元。完成了*、*、*、*等村三改一建工作任務,建沼氣池400口等。完成有線電視村村通800戶。
2、落實惠農政策,農業增效顯著,農民增收明顯
始終堅持結構調整富民的思路不動搖,突出農業“三大板塊”,以基地為龍頭,以協會和專業合作組織為紐帶,帶動農民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生態農業等優勢產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年油菜種植面積突破32000畝,中稻播種面積穩定在28000畝,棉花種植面積達8121畝,百分之百地實行了糧棉油種植優質化。意楊、水產、畜禽等產業發展較快,新增成片林645畝,溝渠林1505畝,造林折合面積達2150畝,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900畝植樹造林任務的220%;全鎮水產品產量達2505噸,比上年增長93噸,同比增長3.8%;全鎮新增存欄50頭生豬養殖大戶6戶,建150模式標準養殖場3個。全鎮出欄8500多頭,存欄7800多頭,家禽出籠12萬只,存籠27.8萬只,禽蛋產量1100噸。*崗養殖小區,依托養殖協會和專業合作組織,今年出籠2.66萬只,存籠9.55萬只,雞蛋產量達250多噸。全年人平純收入可達4680元,比上年人平增收478元。
把惠農政策的落實,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通過落實政策讓農民真正的得到實惠。一是落實“三資”補貼257.7萬元,8月底通過“一卡通”一次性全部發放到戶。二是落實油菜種植補貼31.5萬元。三是做好母豬保險工作。據統計,63戶共220頭存欄母豬辦理了保險業務。四是收繳水稻保險保費10.4萬元,落實中稻漬災理賠資金4.1萬元。
20*年度在全市率先完成水利建設工程任務,并順利通過驗收,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20*年度水利建設先進單位”。去冬今春,全面掀起了大型渠道(紅旗渠、中心渠)疏洗工程、通村公路建設工程、“一村一渠”及小農水建設工程、高產農田整理項目工程高潮,共完成水利建設工程總土方188.75萬方,其中:水利建設土方38.75萬方,占市計劃的194.1%;高產農田整理項目土方150萬方。
3、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民生工程有序進行
全鎮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步伐加快,為民服務的手段不斷增多。新投入資金10萬元進行改造,擴大接待面積,增加服務內容,提高滿意程度新建了全市一流便民服務中心。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一是狠抓民生工程,關愛弱勢群體。全鎮五保供養對象188人,實現集中供養142人。全鎮城鄉困難居民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其中391戶873享受了農村低保,120戶368人享受了城鎮低保。拿出3萬元幫助貧困大學生入學。因雪災造成的157戶危房和倒房戶,已予重點補助并進行了房屋重建或維修。多方籌資18萬元對福利院兩棟平方進行了重建,完善了老人活動室、醫療室,院辦公室。按照創建省級模范福利院的條件全方位的進行整改落實。同時還積極參與四川地震救災工作,全鎮干群共為災市捐款48960元,捐贈棉被150床。
二是夯實計劃生育工作“三服務”機制,明確村兩委成員的分工負責和孕情包保責任,營造了濃厚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氛圍;以長效為主的避孕節育措施得到更好落實;全面實行并完善鎮機關聯系計劃生育工作制度、季度考核結賬制度、以優質服務為中心的“三查”制等制度;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更加健全;開展了計生貧困家庭慰問和“關愛女孩戶”活動;嚴格計劃生育行政執法,1-11月完成了9例共44000元的社會撫養費征收,凈化了計生工作外部環境。全面兌現一次性獎勵及獨生子女保健費,累計兌現一次性獎勵17對共15000元,獨保費280對共23000元。三是扎實推進社會穩定和安全生產工作,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設立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調解工作中心,大力推進以村級綜治工作站(警務點)、村組綜治聯絡員、“十戶聯防共富”為主要內容的基層綜治組織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創歷史最好成績,“四個舍得”換來了“一方平安”。20*年9月18日,荊州日報以及*新聞還專門報道了我鎮的平安創建工作,并且《*調研》全文刊載《努力推進大調解構建平安新*》的調研文章,向全市推廣經驗。還開展了“兩禁(禁賭禁毒)兩反(反盜搶反藏獨)”迎奧運護圣火保穩定活動,確保了奧運期間全鎮的平安穩定。
安全生產常抓不懈,對規模企業、項目工地和河運渡口等定期不定期進行安全督查管理,有效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督促做好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和建設工地安全督查工作,為創建平安*打好基礎。四是認真落實領導信訪接待日、書記大接訪和矛盾隱患排查制度,有效避免了群體性上訪和越級上訪。截止到目前,全鎮上訪總量為55批255人次,其中到市上訪1批52人次,辦理人民群眾來信6件,處理疑難信訪案件9起,排查并化解矛盾糾紛9件。全鎮無赴京赴省上訪,信訪積案、重復上訪、纏訪鬧訪人員明顯減少,大量的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得到了及時化解。五是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力度加大,做到了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創新體制、強化管理。鎮區凈化、綠化、美化、亮化水平全面提高,居民環境進一步改善,湖北電視臺還給我鎮的創省級衛生鎮工作做了專題報道。六是積極參與全市大型文化體育活動,并獲全市鄉鎮機關干部男子籃球第一名的好成績;支持和加強農家書屋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全鎮已安裝有線電視戶達2400戶,豐富了農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成功舉辦了*鎮首屆農民運動會;基礎教育進一步加強,教育改革與素質教育穩步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繼續保持全市領先地位,學科統考成績排位名列前茅;衛生院投入大量資金購買了新型醫療器材和進行了醫療內部裝修,群眾就醫環境極大改善,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全鎮農民群眾參保率達95.5%以上,人民群眾的醫療保健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重大疾病治療有了一定的保障。
4、農村黨建和廉政建設工作全面進步
以農村基層組織“三級聯創”為載體,廣泛開展“三+五”雙帶工程,深入開展了“三觀兩大”和政府效能建設等學習教育活動。從20*年上半年開始,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了“三觀兩大”和政府效能建設等學習教育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有了更清醒的認識,使廣大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進一步增強,思想作風進一步得到了改進,服務群眾的本領進一步提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進一步得到了落實。新改擴大建村級辦公場所9個,開展了“創五好、爭十星”活動,落實了“黨建帶婦建,培養婦女人才”試點工作,新選配婦女干部13人,達到村村都配齊了婦女干部;全面完成了第七屆村級“兩委”班子的換屆選舉,全鎮現有村兩委干部68人,同時還按照有關要求,結合*實際,成功將楊桐咀、官山當兩村進行合并成紅陽村。利用資源建基地、依托基地樹典型、強化典型帶全局,開創了我鎮黨建工作新局面。共培育市級“三+五”雙帶示范基地3個,確定科技示范戶58戶,科技示范項目18個,農村黨員與發展能手結對153對,發展能手與貧困戶結對124對。
扎實開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年”活動,健全了反腐倡廉的制度體系,注重源頭治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突出抓教育、突出抓制度、突出抓監督、突出抓查處,著力轉變機關工作作風,狠抓制度建設和督促檢查,推進政府機關效能建設。在突出創新、嚴肅紀律、謀劃載體和務求實效上作了積極大膽的有益探索,認真做好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警示教育工作,切實貫徹執行重大事項決策民主集中制度和項目建設紀委全程參與監督制度。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度。加強廉政勤政建設,深入開展政風、行風評議和創建“人民滿意站所”活動,政府機關形象得到了進一步優化,機關效能得到明顯提升。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鎮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經濟總量縱向比近幾年增長很快,但橫向比與*鎮所處的區位仍不相稱;二是經濟快速增長的基礎不穩、后勁不足;三是農業大而不強,未能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農民仍然不能從農業領域獲得收入快速增長的直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