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工程確權劃界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水利工程建設概況
*縣土地總面積1509km2,共有7鄉2鎮146個行政村,總人口13?郾52萬人,耕地面積22?郾42萬畝。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渠道117條,長654km,其中國營灌區2處,干支渠長344km;民營渠道115條,長310km;電灌站9座;農灌機井7眼;澇池7座。水利工程控制農田灌溉面積15萬畝,其中保灌面積12萬畝,分別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66?郾9%和53?郾5%。全縣146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人飲解困目標,共解決了13?郾39萬人、13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困難。在湟水河縣城段兩岸建成了30年一遇的高標準堤防8?郾86km,治理河道4?郾43km。全縣共完成小流域綜合治理27處,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90?郾5km2,占全縣水土流失面積的68%;興修梯田19萬畝,占全縣宜修梯田的90%。
*縣水利工程確權劃界工作始于1994年,按照青海省土地管理局、青海省水利廳聯合下發的《關于青海省水利水電工程用地確權、登記安排意見的通知》精神,1994年首先對湟海渠進行了土地權屬確定,1995年又對南山渠進行了確權劃界。截至目前,湟海渠確權劃界138?郾5km(干渠76km,支渠62?郾5km),確權面積近280萬m2;南山渠確權劃界93km(干渠63km,支渠30km),確權面積95萬m2。
三、主要經驗和做法
(一)加強學習,深入宣傳
為全面理解掌握水利工程確權劃界有關政策,省上有關文件政策出臺后,*縣水務局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了集中學習,在掌握文件精神的同時,組織人員反復勘察和調研,通過召開討論會等形式,認真分析了確權劃界工作中實際存在的困難和面臨的問題,并制定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方案,從而使每一個確權劃界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實現了方法、步驟、程序相統一,為順利開展確權劃界工作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向縣政府主要領導進行了詳細匯報,與確權劃界聯系密切的土地主管部門主要領導進行了聯系溝通,對涉及的鄉鎮、村社、村民進行了廣泛宣傳。
(二)加強領導,搞好協作
確權劃界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難度大,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是確權劃界工作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縣成立了以主管縣長為組長,水務、土地、有關鄉鎮、水管單位參加的確權劃界領導小組,做到了在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指揮協調部門關系,及時解決劃界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保證了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別是搞好了與土地管理部門的聯系和協作,得到土地部門的理解與支持,不僅少走了彎路,減少了失誤,使核發土地證的工作一步到位,而且隨時幫助解決了劃界工作中的疑難問題,經費困難的問題也迎刃而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明確標準,依法劃界
為做好*縣兩大灌區的確權劃界工作,劃界范圍原則上按照我縣1992年的《*縣水利工程管理辦法》規定的管理范圍進行了確權劃界,即渠道兩側坡腳線外4~6m。這樣,劃界工作既有法律依據,又有政策可循,同時也尊重歷史,面對現實。根據工程所處的具體位置,按照既有利于工程安全運行和效益發揮,又保持穩定的原則,參考原有設計及利用現狀界定范圍,使得*縣兩大灌區的劃界工作能夠穩步進行,順利開展。確權劃界工作完成后依法辦理了土地使用證,建立了管理檔案。檔案的內容包括工程管護范圍劃定情況紀實、管護范圍劃定的依據及組織領導、有關協議書和證明材料、土地登記申請書、土地登記表、管護范圍平面圖與界址位置、土地使用證書等。同時管理單位制定管理規章制度,鞏固確權劃界成果,規范了灌區管理工作。
四、確權劃界效果
(一)為依法行政提供了保障
水利工程確權劃界工作是法律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的劃定,明確了依法管理的范圍。沒有搞確權劃界前,湟海渠管理范圍不明確,群眾隨意在渠岸挖土、采砂的現象較多,造成渠岸不穩定,渠道發生決口的事件多,管理單位也無法追查責任;有的群眾為了自身利益,趁機把自家附近渠道兩旁的土地占為己有,亂栽植苗木,甚至把房屋、豬舍建在渠岸上,不僅給正常管理工作帶來難度,而且隨著管理單位人員的更換和時間的推移,渠岸樹木也混淆不清,經常出現水管單位的渠岸樹木被群眾誤伐等現象,不時與群眾發生糾紛,執法部門也無法做出正確處理。在水利工程改造過程中,因工程建設需要,本來在工程管理范圍內的渠道合理改線、取土,由于管理權屬不明確,村社、群眾以占用集體、個人土地為由提出一些賠償要求,甚至阻礙工程建設。在劃界前,有些村社把渠岸馬道作為鄉村路、田間路使用,因維修養護一直由管理單位承擔,群眾對渠岸馬道不愛護,任意破壞,即使管理單位現場發現破壞現象,也只能是對群眾進行說服教育,無法追究責任。劃界后,水利工程管理范圍、權屬明確,因權屬不清與群眾發生糾紛的事件明顯減少,即使有糾紛,調處也有了依據。
(二)規范了工程的管理
確權劃界后,明確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依法管理和保護的范圍,水管單位對管理范圍內的土地可以統一規劃,按照有利于工程正常運行、有利于工程管理、有利于美化環境的要求,宜木則木,宜花則花,宜封則封,實現了工程管理規范化,不僅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水利工程效益也得到了充分發揮。如湟海渠,確權劃界后,管理單位對渠道兩岸統一規劃,栽植了楊樹、黑刺、松樹,目前兩岸樹木已達40萬株,并形成了一定規模,這對于平均海拔2900m的湟海渠來說實屬不易,已成為*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是*縣北山地區林木栽植區和非栽植區的分界線,也是*縣確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小型水利工程確權劃界難度較大
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工程本身手續不全,權屬不清,且大部分工程地處村莊,與群眾的耕地相連,加之缺乏必要的劃界工作經費,使確權劃界工作難以正常開展。
(二)新建工程未進行確權劃界
隨著形勢的發展、土地經營的市場化,水利工程管護范圍內的土地劃撥越來越困難,征地費用更是不足,因此確權劃界難以如期完成。如我縣的河道治理工程,因地處縣城段,河道治理后,此地段的環境得到改善,河道兩岸土地利用價值提高,縣上拿不出足夠的資金進行確權劃界。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強執法隊伍建設,落實管理經費,配備必要設備,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培訓學習,提高執法能力,依法嚴厲打擊水利工程管理范圍內各種違法行為,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和效益的充分發揮。二是就近年來國家投資新建、全面改造的水利工程確權劃界工作向縣政府進行積極匯報,申請資金,與土地部門協商,盡快進行確權劃界,為進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