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城鄉社會保障完善半年總結縣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城鄉社會保障完善半年總結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政局城鄉社會保障完善半年總結縣

      *年以來,在縣委、政府的領導和市民政局的指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民政干部職工認真貫徹實施黨的*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精神,把“以民為本,改善民生”作為民政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推進城鄉社會保障、優撫安置、基層組織建設、社會行政事務管理改革。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活動,大力整頓干部工作作風,促進機關作風的根本改善和轉變,為奪取抗震救災全面勝利,維護我縣的社會穩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構建和諧*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完善城鄉社會保障,扎實推進“民生工程”行動

      1、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加大救災救濟工作力度,確保抗擊雪災、抗震救災工作的全面順利。今年1、2月我縣遭遇嚴重冰雪災害天氣,各鄉鎮不同程度受災,我局及時深入各鄉鎮查核災情,及時制定《*縣雪災居民住房損毀恢復重建工作實施方案》,組織災民抗災自救,分批下撥雪災救災資金69.5萬元,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生產生活。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發生后,我縣地震波及達6度,縣鄉村受損極為嚴重,災情發生后,*縣民政局第一時間成立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把抗震救災作為當前最緊迫的首要任務,組織動員全局干部群眾,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采取各種有效抗震救災措施,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力爭把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民政局派人分片區深入各鄉鎮查核災情,并立即下撥抗震救災應急資金41萬元,同時組織干部職工設立募捐點開展募捐工作,及時匯總各種災情和捐贈款物接收發放情況上報,認真做好災后重建工作,準備工作做好規劃和項目立項報批。截止6月底全局共接收社會捐贈資金318.74萬元,上級劃撥資金124.37萬元,向汶川、北川、德陽、漢源等重災區劃撥資金及發送物資價款32.75萬元,向我縣受災學校撥款100萬元,向各鄉鎮劃撥抗震救災資金、群眾因災困難臨時生活補助、群眾過渡安置補助、倒損房戶自建住房補助等資金203.78萬元。劃撥405人第一個月因災臨時生活補助糧食6075公斤。積極做好民政系統的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對受損嚴重的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胡長保紀念館及游廊長亭進行了加固維修改造,對社會福利院受損門窗進行了加固,對新添敬老院一幢受損嚴重造成整體傾斜的樓房予以拆除,妥善安排好拆除房屋里五保老人的吃做,并做好這些項目的重建規劃上報。同時做好日常性救災和救濟工作,在元旦、春節期間開展“送溫暖”惠民行動,及時撥發其他各種救災、冬令、春荒資金共計127.96萬元。

      2、鞏固完善城鄉低保工作。嚴格施行《*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根據我縣經濟發展實際,不斷提高城鎮低保月人均補差水平。6月份享受城鎮低保2883人,1-6月全縣累計已享受城鎮低保待遇17375人次,發放低保資金211萬元,月人均補差達到121.4元,超過市民政局下達的月人均補差107元任務。鞏固農村低保工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全縣共納入農村低保8100人。1-6月累計保障48600人次,累計發放資金170.1萬元,月人均補差35元,超額完成市民政局下達月人均補差30元的目標任務。城鄉低保金全部按月足額發放。

      3、抓好五保供養工作。全縣共有398名五保人員,全部納入財政供養和農村醫療救助。集中供養89人,集中供養率22%,供養保障標準達到180元/人/月。分散供養319人,保障標準達到100元/人/月、300斤大米/人/年。加快敬老院制度建設,規范敬老院管理,塑造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模范敬老院,取得了顯著成效。省民政廳于今年3月底正式授予我縣新添敬老院為省二級農村敬老院。繼續推進鄉鎮敬老院建設步伐,積極籌建泗坪敬老院,按縣政府安排劃撥5.6萬元回購泗坪中學教學樓資產,下半年開始實施修建。同時根據市局有關安排,我局對今后我縣敬老院建設重新進行規劃和布局,提高建設規模和檔次,現項目正在報批中。

      4、加大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力度。按照《*縣特困居民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實施細則》,擴大城鄉醫療救助保障面和救助力度。資助農村困難群眾6259人參加農村醫療合作保險,解決參合資金6.259萬元。1-6月累計發放農村醫療救助資金29.52萬元,人均醫療救助水平34.8元,城市醫療救助資金8.1萬元,人均救助水平28.1元。

      5、實施農村“安居工程”行動,開展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救助。全縣解決農村特困無房戶、危房戶和受災群眾住房新建55戶,現已完成28戶,占全年任務數50.9%。

      6、在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籌集資金7萬余元,率先在全市第一個完成麻風院搬遷修建,圓滿完成市民政局要求麻風院通路、通水、通電的目標,較好保證了在院麻風病人的生活。

      7、加大福利彩票銷售工作,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大力拓展城鄉市場,全縣共設立電腦福利彩銷售站7個,大力推行刮刮彩銷售,對各銷售站點負責人認真進行了業務培訓。目前全縣彩票銷售達130多萬元。

      二、鞏固雙擁模范縣成果,全面落實優撫政策

      1、鞏固省級雙擁模范縣成果,深入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雙擁教育,進一步完善雙擁工作制度,不斷加大雙擁政策落實力度,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元旦、春節期間,縣鄉各級開展了形式多樣走訪慰問活動,為優撫對象獻愛心,分送年畫、慰問信,發放慰問金。舉辦了“*年雙擁團拜會”,對縣人武部、武警中隊、消防大隊、預備役營、公安局及老紅軍、老復員軍人、傷殘軍人、烈屬代表進行慰問,發放慰問金8900元。組織開展清明節祭拜活動,全縣70多個單位3000余人到烈士陵園為革命烈士掃墓,敬獻花圈花籃。在5.12抗震救災期間,發動各鄉鎮做好現役軍人及其家屬的走訪、慰問,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加強與駐滎部隊的協調聯系,共同努力做好救災物資的搬運發放工作。做好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維護管理,對5.12汶川地震造成嚴重受損的革命烈士紀念碑、胡長保紀念館及游廊長亭進行了加固維修改造,消除安全隱患,以迎接社會各界祭掃、憑吊革命先烈。

      2、認真貫徹落實“五項政策”(《關于調整部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的通知》《關于做好部分原8023部隊及其他參加核實驗軍隊退役人員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印發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落實部分軍隊退役人員保障政策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年至*年軍隊復員干部住房政策和做好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有序開展工作。繼續推行優撫政務公開,確保各項優撫政策落到實處。及時兌現各項優待撫恤金,確保各項優撫資金按月足額發放。及時按規定提高殘疾軍人(含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的殘疾撫恤金、烈屬(含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的定期撫恤金、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含在鄉西路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的生活補助標準。提高老復員軍人定補,每人每月提高70元,達到225元/人/月。帶病回鄉退伍軍人每人每月由70元提高至130元。對在農村的和城鎮無工作單位且生活困難的參戰退役人員,每人每月補助100元。保障標準從2007年8月1日起執行。在縣財政極為困難情況下,共抽擠資金40多萬元對各類優撫對象保障待遇進行補發。繼續實施“關愛功臣”行動,為傷殘軍人配發輪椅18輛。

      3、進一步規范評殘工作,嚴格按照上報評(調)殘審批程序,認真審查評(調)殘材料真實性,為多名因工傷致殘的國家工作人員、優撫對象依法上報評(調)殘材料。對省市初審通過人員,嚴格實行公示。

      4、認真落實好城鎮退伍義務兵和轉業士官的接收安置工作,全面推行有償轉移安置辦法,健全自謀職業補助機制,完善自謀職業優惠政策。2007年我縣退役士兵78人,其中城鎮退伍士兵18人,全部領取有償轉移安置費,完成城鎮退役士兵安置任務的100%。

      5、積極做好涉軍維穩工作。按照中央軍委及民政部有關文件精神加強涉軍維穩排查,完成參戰人員的調查核實登記上報。加強對轉業士官經常性信訪不穩定情況的排查,密切其動向,掌握相關信息,進一步做好思想疏導和解釋工作,及時解決他們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做好預案分析,隨時保持信息互通,掌握情況發展,避免了出現集體上訪,維護了社會穩定。

      三、加強基層政權建設,鞏固村居民自治建設工作

      1、進一步鞏固省級村民自治模范縣創建成果。廣泛深入開展村民自治創建活動,全縣21個鄉鎮的105個村770個村民小組,4個社區居委會17個居民小組,全部實行以公開財務為主的村(居)務公開制度,鄉鎮政務公開面達95%,公開規范化達95%;村務公開面達98%,公開規范化達94%以上。

      2、加快社區建設工作步伐,積極推進社區建設。為適應新形勢下社區建設需要,針對社區陣地建設薄弱,社區劃分過大不宜于管理、社區經費緊缺、社區干部待遇較低等問題深入進行調研,并將調研報告交縣委政府。加強社區隊伍建設,切實履行工作職能,發展社區經濟,造福社區居民,維護社會穩定;做好社區住戶摸底調查工作,建立健全社區工作基礎檔案,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做好維穩工作;積極開展駐區單位共駐共建活動,進一步拓展社區服務,發展社區衛生、繁榮社區文化、加強社區治安,搞好小區物業管理等工作。

      3、全面完成第七屆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從2007年10月8日起至*年1月10日,按法定程序依法換屆選舉產生了新一屆村(居)委會班子,全縣105個村、4個社區居委會,應參選選民88460人,實際參加投票選舉的選民87065人,參選率98.42%,105個村中一次性選舉成功的98個,4個社區居委會一次選舉成功。第二次重選成功的7個村。共選出村(居)委會主任109人(男102人,女7人),連選連任的56人,新任53人,非正式候選人當選2人;中共黨員92人,占84.4%;婦女7人,占6.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4人,占49.54%,26至45歲的77人,占70.64%。全縣105個村委會文書和4個社區居委會文書全部由村(居)民代表采取無記名投票選舉或“兩委”聯席會議推薦產生。全縣共選出委員335人(男230人,女105人),村民代表2816人(男2359人,女457人),換屆村民小組770個,選出小組長770人(男709人,女61人);17個居民小組,新選舉產生了17個居民小組長(男4人,女13人)。3月31日至4月2日,對新當選的的第七屆村(居)主任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培訓。通過這次培訓,使新當選的村(居)主任基本明確了當前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狀和形勢,明確了村(居)主任的職責、任務及如何做好村(居)主任工作,為推進我縣新農村建設,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構建和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依法行政,加強社會行政事務管理工作

      1、加大民間組織管理工作力度。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加強對民間組織的分類指導,著力發展自律管理的行業協會,全縣新登記社會團體2個,民辦非企業單位1個。完善民間組織年度檢查管理監督機制,以公正、規范、時效、強制四大原則,積極開展全縣民間組織年度檢查,規范全縣社會團體及民辦非企事業單位行為。從3月開始對核定登記的社會團體52個,民辦非企業單位51個進行定期年度檢查。已檢查社會團體42個,民辦非企事業單位43個。在全縣民辦非企業中廣泛開展自律與誠信建設活動,加強監督和管理,健全內部機制,增加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完善服務承諾。組織“夕陽紅健身俱樂部”、“金秋藝術團、社區文藝隊”等民辦非企事業單位通過義演為5.12汶川地震災區募捐,樹立良好的民辦非企事業單位公益形象。

      2、強化婚姻登記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婚姻登記條例》,實施政務公開工作,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工作人員掛牌持證上崗,依法行政,配合有關部門大力開展出生缺陷干預工作,積極做好宣傳,確保婚姻登記合格率達100%。半年共辦理結婚登記495件、離婚登記213件,登記合格率達100%。認真做好孤殘兒童的摸底調查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檔案,實施“明天”計劃,開展孤殘兒童康復工作。加強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管理,實施救助55人次。認真做好全縣事實收養摸底調查登記工作,依法辦理收養登記。

      3、加大殯葬改革宣傳工作力度。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祀節日,今年國家首次確定為法定假日。清明節前夕,我局通過街道標語、板報、廣播電視、印發宣傳資料等大力宣傳“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和諧四川,魁力雅安”主題,倡導群眾文明祭祀,綠色殯葬,綠化青山,節約土地,造福子孫。同時為確保清明節群眾祭祀活動安全、有序進行,我局成立了清明節祭祀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清明節群眾祭祀活動應急預案和工作方案,在重點鄉鎮的交通要道和群眾祭祀集中的公墓、烈士陵園設立觀察點,隨時掌握群眾祭祀動態,確保整個清明節祭祀活動的安全有序。加強對公墓的業務指導,注意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綠色生態公墓。今年墓穴銷售26座。

      4、加強老齡工作。認真貫徹《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落實老齡優待政策,春節期間開展向百歲老人慰問活動,全縣7名百歲老人享受每月100元的生活補貼。加強老齡基層網絡建設,健全基層老齡組織機構。積極開展各種敬老活動及實施孝親老人評選,在全社會形成愛老、助老、扶老的良好風氣。積極參與市老齡成果籌備活動。

      5、加強區劃地名管理工作。為配合搞好“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對縣城內所有路、街、巷、門牌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對損壞的12個路、街牌和800個補缺門牌進行重新制做安裝。按照地名命名原則,經縣政府第二十五次常務會議通過對新建的國道108線康寧路西二段至滎河路南北走向的街道命名為“青華街”,并對該街道完成了門牌制做安裝。加強鄉鎮邊界年檢,對我縣7個鄉7條邊界線進行聯合檢查,完成相關鄉鎮行政區域界線聯檢的方案及資料報告。

      五、加強民政項目資金的爭取力度

      積極進市跑省向上級部門反映我縣民政工作實際和現狀,爭取省市民政部門對我縣民政工作的支持,上半年共劃撥我縣抗震救災資金124.37萬元,其他項目資金500.6萬元,共計624.96萬元。*縣社會福利院災后重建項目已被省民政廳納入規劃(全雅安市僅納入4個項目),并上報國家民政部。

      六、全面做好縣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其他工作

      1、強化信訪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做好全國兩會、奧運會及改革開放三十年慶祝期間不穩定因素排查,制定嚴格的防控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群眾來訪接待工作,不斷完善局機關信訪制度,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堅持解決問題和思想疏導相結合,講究工作方式方法,尤其做好救災、低保、涉軍維穩工作,嚴密監控,認真疏導,確保無進京上省人員及群體性上訪事件產生。對所有收到領導批轉及群眾信訪件全部得到妥善回復和處理,未出現重復上訪和集體上訪。

      2、認真做好聯鄉包村工作,加強同聯系鄉村的聯系溝通,積極深入聯系鄉村調查研究,了解困難問題,及時幫助克服解決,在人財物上給予大力支持。配合聯系鄉做好計生整治工作中,派專人長期負責聯系鄉工作,并隨時保證計生用車。大力支持單位下派駐村干部工作,及時解決駐村干部生活困難,幫助解決所駐村的切實困難問題,使駐村工作切實收到實效。做好11戶聯系移民戶的幫扶工作,隨時了解他們的生活生產困難,及時給予解決,做好聯系移民戶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們安心居住下來,真正把*作為自己的家鄉。

      3、加強民政的工作信息流通,加大民政信息宣傳力度。目前已編發民政動態29期,抗震救災信息20期,部份信息被市局、縣委、政府及宣傳部門及雅安日報采用。

      4、認真貫徹落實縣委、政府關于在我縣大力發展慈竹產業,進一步加快發展紙漿原料林基地建設精神,迅速行動起來,大力開展栽種慈竹工作。全局職工深入位于龍蒼溝鄉的麻風院進行義務栽竹。全局共栽種栽竹115畝4500株,大大超過縣委、縣政府下達我局人均40株的目標任務。

      5、認真做好創建省市級文明縣城活動,根據創建文明縣城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切實做好創建工作規劃安排,認真組織實施完成相應工作任務:依法做好社區居委會民主建設與管理,推進民主進程與決策;建立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應保盡保,分類施保;加強城鎮居民扶貧幫困工作,建立完善日常捐助救濟體系;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落實各項優待老年人規定,確保老年人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加強城市街道路巷命名管理,規范設置國家標準街道路牌、門牌,對對損毀的街道路牌、門牌進行了清理安裝。

      七、加強機關效能建設,促進民政工作健康發展

      按照縣委、政府要求,以“向我看齊、對我監督,整肅隊伍、轉變作風”為主題,圍繞提高行政效率、轉變干部作風、加強干部監督、提升工作質量,扎實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活動。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制定了民政局機關效能建設工作制度,將機關效能建設列入公務員年終目標考核。制定完善各項規章考核制度,匯編成《民政工作手冊》印發全體職工。認真落實“首問責任制、辦事公示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四項制度和“宣傳教育、評估考核、督查通報和典型查處”四項措施,大力整治行政不作為、亂作為以及辦事拖拉、工作推諉、紀律散漫等行為,嚴肅查處行政管理、行政審批和行政執法等活動中的違紀違法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為民服務的理念,強化機關管理、轉變工作作風,堅持依法行政,始終保持為民政事業奮發進取、昂揚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推動民政工作再上新的臺階,打造快捷高效、方便為民的民政新形象。

      八、下半年工作主要工作

      1、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扎實推進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安居工程及泗坪敬老院建設等各項民生工程行動,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完成。

      2、繼續深入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加強救災款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各種工作制度,切實保證災民基本生活,做好災后重建。加強防汛工作,做好汛期值班安排,密切注意洪災、山地滑坡和各種泥石流災害,制定和落實各項災害預案。

      3、保持同有關部門及省市聯系,跟蹤落實做好上報省市災后重建項目,力爭落實項目資金500萬元以上。

      4、深入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全面落實各項優撫政策,鞏固雙擁成果,籌備好“八一”建軍節活動。加強涉軍維穩排查工作,嚴密實施監控,將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確保無進京上省和群體性上訪事件發生。

      5、進一步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切實做好新當選的第七屆村(居)委會業務指導,依法推進村民自治工作,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6、強化社會事務規范管理,拓展服務領域,提升婚姻登記、民間組織管理等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水平。規范地名標志的設置和管理,完成鄉鎮牌、村牌和農村居民門牌設置。

      7、進一步加強老齡工作,繼續實施創建勞動模范鄉鎮活動,積極籌備做好“九九重陽節”慶祝活動。

      8、認真做好民政政務公開建設工作,規范政務行政行為,更好為民服務。

      9、繼續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活動,鞏固活動成果,深入持久開展“民生工程”建設活動,以各項工作為載體,聽民聲,順民意,重民生,分民憂,踐行“三個代表”思想,為實現文明*、富足*、和諧*而努力。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lv|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avtt亚洲天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