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農村交通建設會議上的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
(2006年2月22日)
同志們:
這次全市新農村交通建設工作會議,主要是傳達貫徹省、××市新農村交通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農村交通建設工作,進一步動員廣大干部群眾,再鼓干勁、再加措施,掀起農村交通建設新高潮。剛才,向天星同志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村交通建設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重大意義
農村公路是關系到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關系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既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既是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條件,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的前提,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既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既是構建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交通又快又好發展的重要基礎。各地各部門務必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新時期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重大意義。
1、農村公路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的特點,為解決“三農”問題而明確提出的重大戰略舉措。農村公路是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基礎條件。農村公路發展了,可以改善農村運輸條件和投資環境,促進農村“生產發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民就業,促進農民“生活寬裕”;可以加快農村信息傳播和對外交流,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激發農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進取精神,促進“鄉風文明”;可以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改善村容村貌,促進“村容整潔”。
2、農村公路建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要想富、先修路”,這是農民群眾多年總結出的一條經驗。實踐證明,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改善農村交通條件是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徑。我市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落后,信息閉塞。加快農村公路建設不僅可以打破農村地區的自然封閉狀態,有效地促進農村的資源開發,使廣大農村蘊藏的土地、礦產、森林、水電以及旅游等資源潛力轉變為現實生產力,而且還可以暢通與擴大農村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使農村的自然物產和農副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從而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3、農村公路建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措施。擴大內需,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持久動力。我國有9億農民、2.5億多農戶,是我國最大的具有消費活力的群體,增加農村需求是擴大內需的根本措施。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村的流通環境,不斷提高農民的購買力,將對擴大國內需求開辟廣闊的市場。目前,我市農村交通還比較落后,“買難”和“賣難”問題仍然突出,制約了農民的生產和消費。實踐表明,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改善和提高農村交通條件,可以有效地開拓農村市場,刺激農民消費,從而達到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目的。
4、農村公路建設是構建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交通運輸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城鄉協調、結構合理、質量穩固、功能完善的公路網絡和運輸服務體系,最終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是我們長期堅持、努力奮斗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難點在農村。從根本上提升我市公路運輸整體水平,關鍵也在農村。農村公路不僅是干線公路集疏運的基礎網絡,也是其他運輸方式集疏運的基礎網絡,是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交通運輸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農村公路建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把通村公路建設作為“十一五”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從2006年開始,省政府對每公里通村公路補助標準提高到10萬元。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視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每年都將農村公路建設作為“十件實事”之一,強化措施抓落實。因此,各地各部門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戰略部署上來,搶抓機遇,切實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交通發展的戰略重點抓緊、抓好。
二、明確任務,切實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
“十一五”時期,我市將投入資金3億元,建設通村公路700公里。到2010年,實現100%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基本實現村村通客車,村村有候車亭,并逐步將油(砼)路延伸到自然村。2006年,全市要完成五大項交通建設任務:一是完成省、××下達的二級路、三級路改造任務87.3公里,其中張東線24公里、文石線15公里、襄鐘線28.3、北豐線20公里。完成南泉橋、紅衛橋、聽江橋、汪火橋、江北橋等五座橋梁建設。二是力爭完成羅長路、胡轉路、溫峽路大修任務。三是做好武荊高速公路建設服務工作。四是全面完成通村公路建設任務。其中路基建設608公里,路面建設130公里。五是完成××漢江公路大橋主橋加固處治工程,力爭11月底通車。圍繞上述目標,要著力抓好以下五項重點工作:
1、編制建設規劃。要堅持規劃主導,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綜合考慮山水林田綜合治理、小城鎮建設、扶貧開發等因素,確定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的目標和重點。在編制和完善總體規劃時,要對未來發展留有空間,避免“走彎路”、重復建設和分散投入。要在確保完成國家、省統一安排的“通暢”、“通達”工程目標和任務的基礎上,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農村公路實際,從農民迫切需要而又有條件做好的入手,分階段、有重點地穩步推進,把農民生產生活中最關心的問題解決好,使他們真正得到實惠。
2、精心組織實施。要進一步明確農村公路的建設責任主體,鄉道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村道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由村民委員會按照“村民自愿、民主決策、一事一議”的方式組織建設。各地要按照“政府主導、分層負責、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建養并重、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強領導,完善機構,科學組織,有序推進農村公路建設。要按照全省統一要求,開展“兩個百日大戰”,加快建設進度,不折不扣地完成今年608公里路基、130公里路面的通村公路建設任務。
3、落實建設資金。“十一五”期間,中央、省和市都加大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投入,但還不能滿足建設資金的需求。各地要積極采取措施,鼓勵社會籌資、企業贊助、個人捐款,努力形成政府投資為主、農村社區為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渠道籌資機制。要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強對中央、省和市補助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保證補助資金真正用到農村、用到項目,防止中間截留、擠占和挪用。
4、嚴格質量監督。要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質量。農村公路技術標準不高,但質量要求決不能降低。如果在質量上出了問題,“民心工程”就成了“傷心工程”。交通部門要認真履行好行業管理職能,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的征地拆遷、招標投標、施工質量、安全生產和竣工驗收等重點環節的監督。建設項目符合法定招標條件的,應當依法進行招標。要健全質量保證體系,落實質量責任制。質量監督機構應加強對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對出現的質量問題,一定要查明原因,視情節依法追究責任。同時,充分發揮鄉鎮政府、村委會的作用,發動群眾積極參與質量監督,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要積極探索適合農村公路特點的質量管理新機制,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加強對基層技術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指導培訓,普及農民群眾易于掌握的施工方法。
5、健全管養制度。“三分建,七分養”。對農村公路來講,養護工作尤為重要。交通部門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要求,盡快研究制定落實的具體意見,理順農村公路管理體制,落實養護責任,健全養護機制,穩定養護資金來源。同時,盡快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制度、技術規范、質量評定標準和驗收標準,加強路政管理,治理超限超載,使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三、加強領導,確保農村公路建設任務落到實處
農村公路建設任務是一項硬指標,必須硬帳硬結。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狠抓落實。
1、加強領導。為加強對全市農村路網建設工作的領導,市里成立了農村路網建設領導小組和管理協調機構。各地各部門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切實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的協調管理和技術指導。各地要把公路建設當作“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切實解決好農村公路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市直各單位要落實包扶責任,在人財物上給予大力支持,做到“真包實扶”。
2、密切配合。各職能部門要樹立農村交通建設“一盤棋”的思想,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市交通局、發改局、財政局要在資金籌措、規劃設計、工程施工、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等方面做好服務工作。國土、建設、銀行、供電、電信、公安、林業、水利等部門要在土地征用、信貸資金、管線搬遷、治安保衛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順利完成我市農村公路建設任務做出努力。
3、強化督辦。市路網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經常深入施工現場,了解掌握情況,幫助解決問題,切實做到一月一通報,半年一結帳,年終結總帳。對工作得力、效果突出的部門和單位,要大張旗鼓地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行動遲緩、效果不佳的,要給予嚴肅批評,并給予適當經濟處罰,確保新農村路網建設任務的完成。
同志們,農村交通建設是一項“民心工程”,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各地各部門一定要搶抓機遇,扎實工作,開拓創新,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小康社會,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