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細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細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范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與安全生產有關的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并將其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五條縣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安監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綜合管理工作,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能。

      其它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具體負責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同級安監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可根據需要設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配備人員,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保障措施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并組織建立單位自救、區域互救、政府救援的應急防范救援體系。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行政區域特大、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經主要領導人簽署后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第七條負責行政審批的部門或者機構涉及安全生產事項審批的,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和程序進行審查,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批準。

      第八條中小學校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教育以及組織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等社會實踐活動,必須確保學生安全,不得以任何形式、名義組織學生從事接觸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的勞動以及其它危險性勞動,或者將學校場地作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的生產經營場所。

      第九條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的操作規程、標準,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并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必要的管理機構和人員,安排一定的專項經費用于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生產專項經費在成本中列支。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重大危險源、重大安全事故隱患報告、評估、監控和整改制度,定期對本單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檢查,發現安全事故隱患必須及時消除。重點防護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制定應急處理預案。

      第十條生產經營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參加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具備管理安全生產和處理安全事故的能力。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與其崗位相關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使其具備相應的安全操作技能;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參加專業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除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等以外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參加經省安監部門認可的培訓單位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第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管理人員不得違章指揮,強令從業人員冒險作業;從業人員必須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和技術要求作業,并有權拒絕執行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指令。

      第十二條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工程)的安全生產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十三條生產經營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物品、煙花爆竹以及從事建筑安裝、礦物開采等危險性作業的,必須由安監部門和其它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進行安全資格認證。

      礦山、化工、冶煉、建筑等行業和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易燃易爆物品的企業,應當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條件評價。

      第十四條勞動防護用品的設計、生產、檢驗、銷售、使用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標準和技術規范。生產經營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必須取得省以上安監部門許可。

      第三章監督檢查

      第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情況實施定期檢查,發現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責令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整改;超出其管理權限的,應當立即按程序上報。無法保證安全生產的,應當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有關設備和設施的使用。

      第十六條安監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規定,制定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和措施,并組織實施。對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應當進行全面監控和跟蹤檢查。

      第十七條負責安全生產事項審批的部門或者機構,必須依法對獲得批準的單位和個人實施嚴格的監督檢查,發現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必須立即撤銷原批準事項;發現未經批準從事與安全生產有關的活動的,應當立即予以查封或者取締。

      第十八條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在依法履行職責時,必須持有效執法證件由2人以上共同進行,并有權進入有關場所,查閱有關資料,向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情況,發現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時有權當場予以糾正或者責令限期改正。監督檢查結束后,監督檢查單位應當及時向被檢查單位通報檢查結果和處理意見。

      第十九條安監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應由其它部門負責處理的不安全事項,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建議。有關部門應當及時進行處理,并向安監部門反饋處理結果。

      第二十條安監部門應當加強對安全生產中介機構的監督與指導。從事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產條件和設備的檢測檢驗、安全培訓、安全評價、安全咨詢等活動的中介組織,應當經省以上安監部門審查認可并取得相應資格。

      第四章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發生安全事故后,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并按規定立即上報,不得隱瞞、謊報或者拖延不報。事故發生地的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迅速組織救助,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服從指揮、調度。

      第二十二條發生重傷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安全事故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報告事故發生地的安監、監察、公安部門和工會組織以及行業管理(主管)部門,并由事故發生地的安監部門按下列規定上報省安監部門:

      (一)一次死亡1至2人或者重傷3至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事故,于24小時內上報。

      (二)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者一次重傷1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以上(鐵路、水運、礦山、水利、電力等為500萬元以上)的事故,必須立即上報。省安監部門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報告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安監部門。

      (三)其它性質惡劣、影響重大的事故,必須立即上報。

      第二十三條有關方面接到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組織調查:

      (一)輕傷或者一次重傷1至2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足50萬元的事故,由生產經營單位自行組織調查;

      (二)一次死亡1至2人或者重傷3至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不足100萬元的事故,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

      (三)一次死亡3至9人或者重傷10至4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不足300萬元(鐵路、水運、礦山、水利、電力等為100萬元以上、不足500萬元)的事故,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組織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

      (四)一次死亡10至29人(鐵路、水運、礦山、水利、電力等為10至49人)或者重傷5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以上、不足500萬元(鐵路、水運、礦山、水利、電力等為500萬元以上、不足1000萬元)的事故,由省人民政府組織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

      (五)一次死亡30人以上(鐵路、水運、礦山、水利、電力等為5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鐵路、水運、礦山、水利、電力等為1000萬元以上)的事故,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調查。

      前款(一)至(三)項所列事故中屬于性質惡劣、影響重大的,上級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委派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二十四條調查組由安監、監察、公安部門、工會組織和事故發生單位的行業管理(主管)部門組成。調查組根據需要,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和人員參加。

      事故調查應當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等情況,確定事故性質和責任,提出事故處理和防范措施意見。

      第二十五條事故調查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60日內完成,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但不得超過120日。事故調查結束后,應當由調查組出具事故調查報告。

      事故調查報告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情況、性質和責任劃定、事故處理以及防范措施意見。調查組對事故原因分析和責任人員處理意見不一致的,由安監部門作出調查結論。

      第二十六條負責組織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和有關生產經營單位自接到事故調查報告之日起30日內,應當對有關責任人員提出處理意見。無權提出處理意見的,應當向有關方面提出處理建議。

      第二十七條事故調查報告和對有關責任人員的處理意見,必須按程序報經安監部門批復。屬于本規定第二十三條第(一)項事故的,由縣級安監部門批復;屬于本規定第二十三條第(二)、(三)項事故的,分別由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的上一級安監部門批復;屬于本規定第二十三條第(四)、(五)項事故和上級人民政府直接委派調查組進行調查的事故的,按國家有關規定批復。

      第二十八條事故調查報告和對有關責任人員的處理意見經安監部門批復后,有關人民政府和部門以及有關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對事故和有關責任人員作出處理決定。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設區的市、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依照法律、法規和本規定應當履行職責而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規定的職責和程序履行,致使本行政區域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根據情節輕重,對主要領導人給予記大過以上直至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負責安全生產事項審批的部門或者機構、負責安全監督管理的有關部門,未按照法律、法規和本規定履行職責,致使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根據情節輕重,對部門或者機構的正職負責人給予降級以上直至開除公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發生安全事故后,有關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門隱瞞不報、謊報、拖延報告或者阻礙、干涉事故調查和處理,或者未按規定組織救助的,根據情節輕重,對政府主要領導人或者政府部門正職負責人給予記過以上行政處分;造成事故損失擴大的,給予記大過以上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設區的市、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的副職領導人和縣以上有關部門的副職負責人以及其它直接責任人員,對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發生負有責任的,比照本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中小學校違反本規定,組織學生從事危險性勞動或者將學校場地作為危險品生產經營場所的,根據情節輕重,對相關人民政府的主要領導人和教育部門的正職負責人給予記過、降級直至撤職的行政處分;對校長給予撤職的行政處分,對直接組織者給予開除公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監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并根據情節輕重對有關單位處以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規定建立重大安全事故隱患報告、評估、監控和整改制度的;

      (二)未經安監部門許可擅自生產經營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

      (三)非法阻撓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或者對檢查出的安全事故隱患拒不整改的;

      (四)非法阻撓和干涉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的。

      第三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規定,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并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的,由安監部門根據情節輕重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安監部門以及其它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尚未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七條本規定所稱重大安全事故,是指第二十三條第(三)項所列事故以及本省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其它性質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

      第三十八條法律、法規對安全事故隱患查處、安全生產培訓、安全事故救助、安全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法律責任追究等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九條本規定自年9月1日起施行。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妓女综合网99|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AAAAA片|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午夜久久影院|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亚洲色成人四虎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视频人成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