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百折不撓的實踐探索,成功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這個偉大歷史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終堅持科學的理論指導,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并不斷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本質特征、歷史經驗、世界意義等方面體現出鮮明的超越性。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文明新形態
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發展道路。這條道路在革命戰爭中起步、在建設進程中前進、在改革開放中騰飛,不斷創造著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中國奇跡。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指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即“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1]這一重要論斷既體現出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深刻的實踐基礎,又體現出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鮮明的中國特色和價值意蘊。
一、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實踐歷程
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實踐中孕育出了全新的社會主義文明形態。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作自己的責任使命,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上下求索。1949年9月,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勝利之際,毛澤東莊嚴宣告:“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于世界。”[2](P345)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克服種種困難,接續探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道路,為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而奮斗。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完成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中國現代化建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穩定環境,這就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了根本性的政治條件和制度基礎。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還停留在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發展階段,盡管有一些手工業和現代工業,但在國民經濟中占比很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農業社會,到1976年,經過艱辛曲折探索,中國已經初步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搭建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鋼筋鐵骨。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主要任務轉變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中國共產黨在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建設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突破了傳統社會主義模式,同時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現代化建設的正確軌道上,中國經濟社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實現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推動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此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要建設“兩個文明”,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社會主義文明的內涵得到不斷豐富。進入新時代,中國現代化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正式形成,并展現出越來越鮮明的特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高揚的偉大旗幟展現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3](P8-9)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從“兩個文明”到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五個重要建設方面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既豐富拓展了人們對現代化的認識,也標志著不同以往的新的文明形態的正式形成。
二、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理論探索
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能夠創造出人類文明新形態,其根本原因在于始終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并不斷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之所以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建立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深刻總結基礎之上的科學真理。一方面,馬克思從生產方式的變化來劃分社會形態的歷史演進,基于對西歐各國歷史發展經驗的研究,指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創造出巨大生產力和工業文明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另一方面,馬克思又看到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病態與危機,資本主義社會蘊藏著自我毀滅的基因,正確的社會發展方向應該是沒有剝削、沒有異化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社會。在此基礎上,列寧在晚年也在不斷思考,如何把生產力相對落后的俄國變成“真正變成文明的、社會主義的國家”[4](P155)。顯然,這一過程所面臨的任務更加艱巨,需要進行更加艱辛的理論探索。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自身歷史文化傳統“母版”的簡單延續,不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構想“模板”的單純套用,也不是傳統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的“再版”,更不是西方現代化的“翻版”,而是中國共產黨人通過不斷總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不斷創造出的適合發展實際、適合中國發展需要的現代化理論。中國式現代化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展開的。在這樣的特殊國情條件下進行現代化建設,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不行,教條機械地理解科學理論也不行;不遵循現代化的一般規律不行,照抄照搬現代化理論和模式也不行。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一旦脫離實際,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就會遭受重大挫折。現代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過程,必須堅持傳統文化與時代條件的有機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5]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創造體現著一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體現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綜合競爭力。中國共產黨根據時代的具體條件和要求不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舍、擇善而從,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繁榮發展,使中華文明的永恒魅力和當代價值獲得更加廣泛、更加普遍的認同,并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馬克思主義守正創新的重要文化資源。人類文明新形態是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多重文化融合滋養產生的。這種多重融合既富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既立足中國實際又面向世界變局,既正視現實又放眼未來。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揭示了黨在領導現代化建設方面的新認識,代表著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對世界歷史發展大勢的深刻洞察和把握。
三、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價值意蘊
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和理論意蘊,集中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關于社會文明形態的理論,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文明進步的優秀成果,不僅對中國自身具有重要意義,還展現出豐富的世界歷史意義。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全新的社會主義文明形態。迄今為止的人類社會發展史一再證明,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是不同類型文明的基本存在形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在創造著自己的文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所創造出來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展現的是一種社會主義的新文明,是基于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不斷繼承發展科學社會主義傳統、不斷吸收借鑒其他優秀文明形態、堅持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得以創造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所創造出來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體現的是文明的交融,而非文明的沖突,非常鮮明地體現出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和世界發展的多樣化,本質上是一種不同以往的創新性的社會主義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超越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形式。從近代社會發展來看,資本和資本主義的結合開創了比以往階級社會更為先進的文明形態,曾經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西方現代化是以物質主義為核心、資本邏輯支配下的畸形發展模式,具有無法克服的內在弊端。由于資本主義內部存在的根本矛盾,資本主義現代文明在多方面面臨著難以持續發展的困境,這是促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生成的重要現實原因。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旨在推動“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全面實現,旨在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而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不會重蹈物欲橫流、物質主義泛濫的西方現代化陷阱。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必須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因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真正避免資本邏輯支配下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弊端,真正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通過“五大文明”的協調發展,構建一個超越西方模式的現代文明新方案。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打破了西方先發現代化國家確立的“霸權秩序”。在西方先發國家依靠掠奪擴張建立起的世界秩序中,充滿“西方中心觀”和“文明優越論”。然而,占世界總人口80%以上的發展中國家有權選擇自己的社會制度、發展戰略、生活方式和文化價值。每個國家都應該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相互尊重,友好相處。“現代化文明表明了文明更替的新趨向,一切文明形態在歷史上都有產生和存在的合理性,但都不會是萬古不變的,都會被更高形態的文明所揚棄,近代以來這種文明形態就是現代化文明。但即使是資本主義創造的現代化文明,也絕不是‘文明的終結’,也會被新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文明所超越。”[7]中國式現代化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形成,再一次證明人類對文明的探索將永遠持續,“歷史終結論”“文明沖突論”從本質上不符合人類發展趨勢。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辟的不同以往的現代化新方案,充分彰顯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對于世界文明多樣化發展的重大價值。
作者:張叢 單位: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