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自覺分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自覺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自覺分析

      提升對文化價值的認識,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的重要論斷。黨的十九大作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黨的文獻的相關重要論述,對我們增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自覺性具有重要意義。現從以下幾個層面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關于文化價值的認識進行論述。

      一、就文化與國力的關系而言———文化越來越成為國家的軟實力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著力提高文化軟實力。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軟實力”這個概念,是美國一個學者提出來的,他將綜合國力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是指經濟、軍事、科技方面的力量,軟實力是指意識形態、思想觀念、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方面的影響力。中國共產黨采納了這個概念,并提出文化越來越成為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的論斷。回顧五千多年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文化史,中華民族在周邊國家和世界上被推崇,不是靠指手畫腳,更不是靠強權和侵略,而是靠中華文化的精神品質和強大感召力,即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具有軟實力,是基于對自身文化價值的深刻認知。以文化立國的中國古代社會,即使有夷夏之分,其深層原因是認為周邊地區的民族受教育不夠、教化不足,并不太在意族群之分和強力之用,我們堅信“遠人不服,可修文德以來之”。應該說,我們對自身文化的價值是沒有懷疑過的,正因為如此,才有了中華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中華民族的這種自信,來自于對道德、禮法的自信,來自于對人性、人心、人文的自信,是對人的本質意義的自信。從古至今,我們與文化的對立面諸如野蠻、暴力、愚昧、神權等進行了諸多斗爭,最終我們選擇了文化自信。這種自信,源于對中華文化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深刻認知,源于對自身文化價值的深信不疑。《論語》所蘊涵的人倫規則、人文精神等,在中華民族的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對中華民族有著深遠的影響。僅就中華文學經典《詩經》而言,其審美價值超越時空,且對中國成為一個詩歌的國度有奠基禮的意義。推而廣之,一首《義勇軍進行曲》,表達了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意志和抵抗外侮的決心,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為抗日而英勇獻身。毛澤東所著的《論持久戰》,科學地分析了抗日戰爭時期敵我雙方的情況,得出了勝利最后一定屬于中國的結論。看現象,一時之強弱在于力;看本質,永久之強弱在于理。這個理,用哲學的語言說就是人類的共同理性,就是處于文化最核心地位的精神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雙重奇跡,但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卻屢屢被詆毀和“抹黑”。現在這種情形已經有很大改觀,但爭取國際話語權仍是我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大現實問題。我們應該認識到,就國際影響力而言,固然需要強大的經濟、科技和軍事力量,但沒有文化影響力,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就會受到影響。

      二、就文化與道路的關系而言———文化自信支撐道路自信

      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其中蘊含的精華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中華文化與中國道路、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的深層關系。中國共產黨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有成就也有過曲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路。實踐證明,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但是,曾幾何時,由于受經濟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影響,這條道路遭到了來自西方的挑戰和滲透,也遭到了國內錯誤思潮的干擾和詆毀。在當時,來自國際理論方面的挑戰,主要是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和福山的《歷史的終結》這兩本書中所宣揚的觀點。這兩本書的內容,其實質還是西方文化優越論,將西方文明中心論包裝出售,事實上并非嚴謹的學術論證。《文明的沖突》的錯誤,在于把正常的文明差異,當作了世界沖突的根源。而人類文明的事實恰恰是,要肯定差異、保護差異、欣賞差異,讓差異成為世界美好之源。《文明的沖突》則是粗糙地設想人類的每一個文明群落的文化選擇只能是單一的,武斷地設想不同文明之間的邊界是不可逾越的,魯莽地設想每種文明的傳承都是保守和凝固的。《文明的沖突》表面上是學術著作,實質上仍是西方本位論、西方文明優越論、西方中心論的政治老調,無非是把舊酒裝到新瓶子里。《歷史的終結》則認為世界上存在著兩條道路之爭,即自由民主之路和社會主義之路,認為前者終將戰勝后者,立論的哲學基礎是:自由民主制“滿足了人的深層次需求”。由此斷言,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社會的最后意識形態,生活在這種意識形態之下的人將是人類社會最后的人的形態。其實質與《文明的沖突》所宣揚的觀點一樣,也是認為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具有“普世價值”,這實際上不過是西方價值中心論的翻版而已,結論仍然是武斷的、錯誤的。在國內,有一個時期,文化領域亂象叢生,歷史虛無主義泛濫,功利化傾向嚴重。面對這些挑戰和亂象,這一重要論述的意義,在于把中國道路的形成與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頑強抗爭、中國共產黨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的歷程相貫通,特別是與五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貫通,深刻闡釋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道路的根基和底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國共產黨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有著“天下為公”“大同世界”思想的支撐,“一帶一路”倡議是“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理念的時代實踐等。因此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植根于中華文化的豐厚沃土,而不是植根于經濟繁榮的沃土,更不是植根于西方文化的土壤,是文化自信支撐道路自信。

      三、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系而言———文化

      精神是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文化的凝結,是文化的核心內涵。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離不開這個民族積淀的文化,同時,精神力量又引領著這個民族文化發展的方向。世界上之所以有不同民族,不僅在于各自的生活條件不同,更在于表現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精神形態的不同。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是由它的精神所標定的。何謂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和集中體現,它是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在牽引。中華民族精神是在中華大地孕育形成的,不可能離開中華文化的沃土,沒有中華文化的滋養,就不可能形成中華民族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那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什么呢?概言之,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與時俱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國的神話故事如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體現的正是中華民族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國的思想觀念,如兼容并蓄,和而不同,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海納百川等,體現的正是中華民族這種厚德載物的精神涵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豐富滋養,對人類文明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特別是中華文化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并迎來了中華文化的新輝煌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推動歷史前進和凝聚民族精神的力量。

      四、就文化與人的發展關系而言———文化是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重要條件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人的最根本、最本質的發展。其內涵是豐富的,具體表現為,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意味著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意味著人的社會關系的充分發展,意味著人的個性的自由發展,而人的能力全面發展、人的社會關系全面發展都是與人的個性自由發展分不開的。通常,人的個性發展主要包括人的興趣、信仰以及人的體力和智力的充分發展;同時,人的個性充分發展還表現為自主性與獨特性,即人的自律性和能動性,進而使人的性格和氣質更加完美,心理更加健康。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必須擺脫“人的依賴”和“物的依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更需要人精神境界的極大提高,成為“文化的人”和“能動的、全面的人”。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必須充實和提升人的精神生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美好生活不僅包含物質生活需要,也包含精神生活需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愈加強勁。人是自然存在物、社會存在物、精神存在物的統一體。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其中,物質需求是基本需求、是第一位的,但又是有限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高級需求、是第二位的,但卻是無限的。物質需求的有效滿足會推動精神文化需求從非主導性需求轉為主導性需求。人類的需求,不僅是生態即生存層面的,更應該是心態即存在層面的。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就是要引導人們把對物質高度發展的追求轉變成對文化高度發展的追求;將對物質追求的攀比轉化為對精神文化追求的攀比,比誰對真善美的創造更多。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必須引導人民精神成長的方向。什么是人?西哲說,人是由獸而神的空中索道。人如何由獸而神呢?那就是文化、教化。事實上,文化就是人化,即以人化文;反過來,文化又是化人,即以文化人。文化的過程,就是由“認識自己”到“完成自己”的過程。文化之學是成人之學。我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呢?就是要成為有精神家園的人,在精神家園里體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這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未來一個時期文化建設作出的戰略部署。切實深化對文化價值的認識,才能更加自覺地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新征程已然開啟,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藍圖已經繪就,讓我們錨定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作者:孫增舉 單位: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黨校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亚洲嫩模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亚洲人成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AV网站|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