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就業壓力下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就業壓力也隨之不斷增大,且成為全社會都密切關注的重點問題。其中,大學生就業作為社會和學校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在高就業壓力下如何解決大學就業問題并鼓勵其創業也就成為當前必須要研究的問題。基于此,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希望在幫助大學生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進而為各高校師生提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高就業壓力;大學生;就業創業;創業指導
202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高達874萬人,相對于2020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增加了40萬人。雖然當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人才供應平臺并對大學生開展了就業創業指導,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由于很多大學生無法返校且再加上招聘會無法正常進行等,給原本就業壓力大的高校增加了工作難度。本文對高就業壓力下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對策進行了研究,希望對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和社會的穩定發展等有所幫助。
一、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及就業壓力來源分析
(一)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在我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是就全球范圍來看,疫情的形勢依然非常嚴峻。教育部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2021年應屆畢業生當中,50%以上的大學生在畢業后選擇直接就業,與2020年相比,人數規模收縮了約19%;10%左右的大學生在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相對2020年而言,人數增長了約7%。通過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雖然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畢業生就業期望值高,創業經驗不足,且在遇到困難時容易退縮,所以這也就導致大學生在就業、創業方面存在很多問題[1]。
(二)高校大學生就業壓力來源
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受外在因素影響,其中包括大學生的社會、學校、家庭等;另一方面是受到內在因素影響,其中包括個人認知、職業期望以及個體能力等等。因此,下文對此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1.外在因素。一般情況下,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會、學校和家庭三個方面,具體分析如下:一是社會方面。因高校大學生缺少工作方面的磨練,且又沒有社會工作經驗,所以其在面試企業崗位的時候,也就會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這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大學生造成就業壓力[2]。二是學校方面。伴隨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數量也逐年增加,再加上各企業在招聘大學生時會優先考慮綜合實力較強的學校,所以這也就使部分高校大學生處于就業劣勢地位。三是家庭方面。由于不同大學生的家庭生活背景不同,很多家長將全部的希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如果其一旦找不到工作,那么就會產生愧疚感和心理壓力。2.內在因素。一般情況,內在因素主要包括個人認知、職業期望和個體能力三個方面。具體分析如下:一是個人認知方面。一些大學生在選擇工作時盲目而隨意,對自身感興趣的單位沒有做到充分的分析調研,對該企業的業務狀況、用人標準等方面都不夠了解,所以這也就導致大學生在進行求職準備時沒有針對該企業做好充分的準備,很容易在求職過程中被淘汰。二是職業期望方面。一些大學生由于受到社會不良價值觀影響,導致他們一味追求高收入、高職位的工作,自主過濾掉一些就業機會,對企業無法生出歸屬感,缺乏敬業精神。如,一些家庭經濟較為困難的畢業生,往往會出于想要緩解家庭經濟壓力的意愿而過度追求高薪工作;而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大學生對于工作的需求則是舒適體面;還有一些大學生其自身能力與素質較強,但同樣的他們對于工作也有著更高的期望。這些都會使高校大學生因猶豫和觀望而錯過就業的最佳時機,進而也就逐漸地增加了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壓力。三是個體能力方面。對個體能力沒有正確認識,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具體來說,由于許多大學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無法腳踏實地;再加上一些大學生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導致缺乏自信、態度消極。還有一些大學生擁有良好的外部資源,如教師推薦、親友的人脈等,其在就業方面的壓力較小,但他們往往也會因為等待消息而錯失良機[3]。
二、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的現狀
1.各種政策指導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現階段,我國高校大學生不僅就業壓力大,而且創業難度也非常高。為了緩解這一壓力,國家和各省有關部門相繼頒布了很多有關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宏觀角度指導高校大學生就業,還可以為其創業奠定基礎。2.各種平臺指導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平臺可由國家創建,也可以由省政府創建。一般情況下,國家所創建的就業創業平臺可為國家范圍內的大學生提供就業創業幫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省政府所創建的就業創業平臺,可為各個地方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提供與就業創業相關的信息服務,還可以通過平臺與大學生的實際需求相結合為其開設相關課程指導,對于地方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4]。
(二)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存在的問題
1.缺少對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意義的認知。雖然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學生數量逐年增加,給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盡管國家政府對此有所重視并頒發了相關的政策,但是由于個別學校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以及教育理念沒有與時俱進,所以這也就在給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增加了難度,同時為其以后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5]。2.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教育體制不健全。現階段,由于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教育體制不夠健全,所以這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能力。首先,因參與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教師綜合能力較差,缺少足夠的創新能力,且在講授過程中多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所以這也就導致高校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再加上部分高校沒有與時俱進,且在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沒有與社會發展的實際相結合,所以這也就無法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6]。再次,再加上部分高校的考核體系不夠合理,且教育體制不健全,所以這也就對大學生的就業創業造成了不利影響。3.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缺少實踐平臺。雖然現階段社會已經出現了很多可以幫助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實踐平臺,但由于其目前仍存在很多缺陷或問題,所以這也就對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造成了影響。例如,部分平臺開放程度不高,且沒有針對全體學生開放,所以這也就會使其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再如,部分平臺過度重視理論教育,缺少實踐課程的開展,所以這也就會使其無法滿足大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7]。
三、高就業壓力下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對策
鑒于大學生就業壓力大以及創業難等問題的存在,只有對當下就業教育現狀做到充分掌握,并從他們的實際需求角度考慮,才能有效地為就業壓力大的大學生提供有效的幫助。
(一)明確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的含義
在高校規模不斷擴大以及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多的今天,只有不斷更新大學生就業創業觀念,才可以有效地推進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同時,使其更具價值意義。首先,從教育角度來看,必須要讓相關領導及管理人員在起到帶頭作用的同時,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并對其頂層設計予以加強,才可以更全面地貫徹和落實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計劃。其次,大學教師以及管理人員也要具備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意識。由于當前無論是校園方面還是社會方面,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形勢非常嚴峻,且問題也非常突出,所以這也就使其無法被有效地分析出來[8]。因此,各個層面的平臺管理人員必須要與高校教師多加溝通和協調,進而使其在逐漸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全局意識的同時,不斷掌握時下最新形勢政策并全面地了解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方案,從而幫助大學生堅持正確的方向,不斷提高自我,突破局限,努力創業,促進各個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有序進行。
(二)完善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體系
為了更好地完善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體系,高校也需要適時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教師提供一系列講座或者培訓活動,以此來幫助其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愿意主動了解并參與就業創業活動。因此,高校管理人員有必要對教師的資格等級進行劃分。如:高校管理人員可以將實踐經驗豐富、綜合素質高且業務能力強的教師安排在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的重要崗位當中,以此來鼓勵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還可以讓這部分教師參加一些有關就業創業的講座,增加雙方的溝通交流,并了解不同創業人士的創業想法,以及在創業不同階段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而為高校大學生提供質量高的指導方案;而針對專業能力以及業務水平不是特別高的教師,學校可以組織內部講座,讓教師之間多加溝通合作,進而實現共同成長與進步。高校及教師也要根據時代發展要求以及政策要求對大學生人才培養計劃予以調整和修訂,然后再對整個方案進行優化和設計,目的在于為不同高校、不同專業以及不同學歷的大學生提供不一樣的就業創業指導目標,并將理論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從而將現有的資源、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方法進行有機整合、補充和設置[9]。另外,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教師在此期間也要調查和收集不同大學生的就業意愿和創業想法,并對每位大學生的優勢予以評估,繼而靈活地調整就業創業指導方向,從而促進高校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
(三)為高校大學生搭建就業創業指導實踐平臺
為提高和加強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高校需著重建設多元化實踐平臺,加強對難就業大學生的實踐培訓。校內平臺是指在高校校園內搭建良好的創新創業孵化樞紐、積極組織學生參賽、為學生和企業之間搭建良好互動交流平臺。現階段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實踐平臺類別較多且平臺內容較為豐富,這不僅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激發大學生的就業創業熱情,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提高對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重視程度。例如,高校可針對一些可行性項目為學生提供實踐場地,同時在學生開展實踐期間為其提供相關指導,以增強學生的創新和創造力。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項目比賽,從而幫助他們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增強自身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就業能力。為此,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人員就需要不斷與時俱進,根據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努力尋找切實可行的優化措施,不斷引導他們學習并了解更多的專業知識以及專業以外的知識。由此可見,恰當利用平臺并指導大學生如何應用,那么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緩解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壓力[10]。綜上,高校應該不斷地進行思路的創新,提高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的重視程度,樹立學生們科學的就業意識,結合時代要求對大學生就業指導進行創新與改變,幫助學生進行全面的自我規劃,引導學生實現個人美好生活前景。這樣才能幫助就業壓力下的大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就業創業能力與水平,進而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作者:劉洪 單位:撫順職業技術學院(撫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