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本科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本文指出高校教師在課堂教學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實踐教學能力和創新教育能力四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從教師、教學系(部)、學院(校)三個層面分析提出教學經驗共享、教學知識與教學創新、重視學習成果和教學實踐三個方面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路徑。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應用型本科高校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內容、評價體系、提升路徑等方面的要求不同于研究型高校。在具有牢固的專業基礎知識背景的前提下,應用型高校更加注重培養專業技能、實踐能力、適應行業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足夠強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這對應用型高校的教師在個人教育理念的形成、知識體系的構建、教學風格的養成、自身教學能力水平的提升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對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不僅有助于完善高校教師整體的素質結構,提高高校課堂的教學質量,更有利于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張琛等[1]認為應用型高校青年教師存在對課堂講授知識深度把握不準、教師和學生之間默契不足、課堂駕馭能力較差等問題,提出深化教學理念,以科研促教學,鼓勵創新教學與信息化教學,推行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制度,構建多元化教師教學成長培養體系的提升路徑。朱賽敬[2]對制約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四條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措施。關于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途徑的研究文獻雖已有很多[3-9]。但是,研究者多是從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背景下、混合式教學背景下、互聯網背景下或是站在高校督導的角度、學生評教等角度單一的討論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面臨的問題和提出相對應的提升措施。這對教師教學能力的綜合提升,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略顯不足。本文試圖對教師教學能力的綜合提升進行探討。
一、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能力的缺失
課堂教學作為應用型高校大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的方式,對教師教學設計的能力、教學組織的能力、教學主體研究與監控的能力、教學的評價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然而,當前很多應用型高校為了學校的發展,大量引進中青年教師,這些教師大多是畢業于“雙一流”高校的碩士或者博士畢業生,他們雖然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功底,但大多沒有經過系統嚴格的教學技能培訓,缺乏教學經驗。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面臨的挑戰
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師教學觀念落后,照本宣科,授課內容枯燥,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互聯網時代,為培養合格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教師在掌握全面具有深度的理論知識的同時,對多媒體技術的有效使用和熟練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實踐教學能力的欠缺
應用型本科高校以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這就要求應用型高校必須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以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教師作為實踐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實踐教學目標的定位者和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意者,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應用型高校教師缺乏開發實踐教學項目的能力,此外,大部分具有中級及以上資格的教師都有指導論文(設計)的能力,但存在指導人數過多、指導論文(設計)創新程度不夠的情況。
(四)創新教育能力提升方面重視不足
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并不關注如何幫助學生挖掘自身的求異思維潛力。很多高校將學生創新教育能力的培養交由輔導員或者班主任負責。其實,如果每一個接觸學生的教師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給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機會,那么將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教學經驗的共享
1.教師層面。高校教師應該認真仔細地準備充分反映課程目標、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預期的課程大綱和考試。年輕教師應向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同事間相互聽課、評課、虛心聽取建議并加以改進,課后注重和學生的交流,聽取學生對課堂的反映情況等,積極參加國際或國內教學研討會、學術研討會,汲取新的知識,撰寫教學論文。此外,應用型高校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傳統教學和現代教育手段的結合,不僅能夠將板書內容和PPT展示相結合,更重要的是能夠熟練掌握多個軟件(如Matlab、Photoshop、Spss等)的使用,這樣對學生實踐性教學的指導將更加有用。2.教學系(部)層面。教學系(部)作為教師所屬的直接領導部門,承擔分配教師教學任務和對教師進行考核評價的重任。制訂好合理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年度工作方案和考核評價標準對教師的發展至關重要。對于新進的年輕教師,做好傳、幫、帶的青年教師導師制工作,在積極開展關于教學和課程內容的教學研討會基礎上,鼓勵教師參加國際、國內的教學研討會議。教學系(部)主任帶頭組織申報教學團隊、一流專業、重點學科等強化學科優勢,通過齊心協力的方式,搭建學科平臺,力爭教師所在系(部)專業在省內或國內有一定的影響力,為教師更好地發展提供人際支撐。3.學院或學校層面。學院或學校的發展離不開一線教師的發展,縱觀現在的高校,擁有一流師資、一流學科平臺和一流領軍人才的學院或學校,才能立住腳跟,穩步發展。因此,學院或學校應該積極地支持教師開展教學和學習計劃,制定好鼓勵學生和教師之間評價的公共性政策,做好新進教師的指導和培訓計劃,做好教學系(部)開展研討會或學習交流會的贊助和支持工作。
(二)教學知識與教學創新
1.教師層面。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應用型高校教師應積極地學習新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此外,高校教師還應做好在所教領域內新知識合成的課程內容設計,以便能夠更好地反映學生主動學習和在實踐中應用的能力。一名優秀的教師,在上好每一堂課的同時,還應教會學生如何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科學研究和學術探究,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術研究和學術創新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進行一些大學生項目的研究或者是一些實踐性競賽課題的完成。2.教學系(部)層面。為提升教學系(部)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學系(部)應該有計劃地支持相關學科的教學研討,獎勵教師發表學科教學論文,鼓勵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3.學院或學校層面。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和辦學規劃,學院或學校應該制訂合理的教師發展計劃,致力于各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促進學科知識以及與學生相關的獨特教學方式的發展,強調和支持非傳統的教學實踐方式,制定好不僅強調學科內容的知識,而且強調有效的教學實踐的獎勵體系。
(三)重視學習成果和教學實踐
1.教師層面。為了能夠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對課堂進行研究并利用研究結果促進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背景故事、趣味問答等方式補充教學,應充分了解所教授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根據他們各自性格特點的差異、知識水平的不同等因素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改進考核的方式,達到教學創新的目的。2.教學系(部)層面。為更好地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掌握情況,教學系(部)可以通過開展學生座談會、師生交流會,及時了解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對教師授課內容或者授課方式的看法,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通過改革傳統的“7+3”的考核方式,融入學生實踐教學能力的考核。3.學院或學校層面。學院或學校應該鼓勵更多的教師參加教學競賽,擬訂好教師在學習成果和研究成果方面的測試程序,補助和支持教師進行學習成果總結和教學方面的研究,做好學生對任課教師認可度的問卷調查工作,強調學生學習的效果。總之,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文從教師、教學系(部)、學院(校)層面給出了提升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具體策略,見下表。
三、結語
應用型本科高校承擔著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重任,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關系著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途徑的探索是一個需要長期研究的課題,本文綜合分析了教師發展面臨的瓶頸,從教師、教學系(部)和學院(校)三個層面提出了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36條建議,對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有科學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作者:張慧愿 張文林 單位:六盤水師范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