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合唱教學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音樂是一種沒有國界、沒有種族之分的藝術表現形式。目前,音樂在世界各地都深受人們的喜愛,音樂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然而在農村中,師資力量的匱乏,教師人手不足,同時專業的音樂設備的缺失使得音樂課的開展十分困難。加上學校和家長只注重語數外等科目的教學,對于音樂課的價值進行了忽視,錯誤性地把音樂課當作了不重要的副課,對音樂教育和不同形式的音樂教學進行了否定,甚至會出現語數外占課的現象,這明顯是不正確的。音樂在現在的教學當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合唱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必要的樂理知識。學生能在合唱中收獲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1合唱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合唱是一門集體性、綜合性很強的一種表演形式。我國現代音樂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冼星海曾經說過:“這是一部歌頌中華民族的史詩,我要把它寫成一部代表中華民族偉大氣魄的大合唱!”可見其對于合唱這一形式的重視程度。合唱對于老師和學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尤其是在農村人力物力都缺乏的條件下。但是合唱能在“仁”、“義”、“禮”、“智”、“信”各個方面提升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在合唱教育過程中,學生要在共同的創作和演繹協作下,完成一個作品。這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學生會在合唱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并理解團隊合作的價值。合唱不僅需要自己的音準和聲音達到要求,還需要以他人聲部的正確為前提,合作精神就是“達己必先達人,利己必先利人”的原則。這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素質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合唱過程中所追求的音樂上的和諧需要學生彼此謙讓、彼此遷就。學生在主要聲部的主唱下、其他次要聲部的和聲配合下,才能演繹出一首完美的作品。否則,每個人都唱自己的風格,整個團隊就和合唱成功背道而馳。合唱過程中,各種音色相互之間的配合、音準的把控,不但需要老師來整體把握,更需要學生能夠掌握相關樂理知識,能夠對音調產生敏感的反應,能夠準確的理解指揮或者領唱的想法。學生要提升他們的技能水平,獲得更多的相關知識。合唱的過程是一個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的過程,學生不能發揮自己的獨特性,而是要以團隊為重,在變眾心為指揮之心的基礎上去實現最后的目標。這樣經過了合唱歷練的學生,能夠理解到團隊協作完成目標的重要性,也能收獲很多的成就感,能夠讓學生在其他學習或者生活中,習慣將自己這個個體融入到集體生活中。
2.1教學資源缺乏
農村相對于城鎮來說,音樂老師可能只有一到兩位。這稀缺的教學人員要求一個老師需要帶很多學生,會造成老師精力不夠,過分疲勞。另外,很多優秀的音樂老師都選擇去城鎮發展,這造成了農村的師資力量不是特別優異,無形之中給農村和城鎮學生的音樂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差距。很多農村音樂老師都疲于教學,不選擇開展合唱這種類型的活動,甚至將課交給了語數外老師來上,導致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十分匱乏。當然不僅僅是師資力量的缺少,還有教學設備配備不足。這個問題受限于農村的教育資金大多數被用于語數外等課程的使用。對于音樂課可能學校只能提供一架鋼琴,對于專業合唱的場館、麥克風和音響設備等等這些都是不具備的,這勢必會對很多的教學活動開展造成阻礙,與城鎮之間的差距也會被拉開。這也是很多農村學校在校內表現十分出色,但是出去比賽由于對場館的不熟悉以及臨場的恐懼心理,導致不能發揮出很好的水平,最終不能取得應有的名次的原因。當然,這些資源的缺少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教學資源上面的合理調配,才能得到很好的改觀。
2.2學生年齡限制以及水平不一
學生的年齡處于小學階段,對于集體性的活動可能一開始會出現很多不服從的現象,這要求老師耐心地去教導學生,傳輸給學生團體意識。另外,合唱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音樂技能和音樂天分。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同班級、不同年級、不同性格的學生他們的音樂天賦不一樣,音樂的接受能力不一樣,音色特點也不一樣,這些眾多的不同都給組織合唱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3學校重視程度不高
農村學校可能會認為學生花大量時間在合唱這類活動上,不利于學生在語數外這些課程上的學習,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學校過分關注學生語數外的成績忽視了這方面的培養,這違背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宗旨。并且這有礙于有音樂天賦的學生被發現。農村學校很多教學經費不足,導致即使領導想在音樂方面加強教育,也不能實現,真正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農村學校很多都不被重視,很難去城鎮參加一些合唱比賽。另外,去外面合唱的出行安排以及學生安全保障,農村學校也很難做出一個很好的方案。這些都對合唱教學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2.4學生對合唱歌曲的認識不足
學生由于年齡小,整體的合唱觀念薄弱,對聲部協調感覺上有偏差,實際合唱結果就是亂糟糟的一片。學生也會在合唱時,出現聲部之間出現攀比的情況,導致出現很大的演唱事故,合唱音效很差。這些都會降低學生對于合唱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生難以管教對于老師來說,也會降低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使得老師信心降低。在實際教學中,老師不能從整體練習出發,一個聲部一個聲部的教學,機械的教學制度,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進而不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最終只能讓合唱草草了事。
3合唱歌曲的選擇
在農村小學里,學生對于音樂的認知較為薄弱,對于合唱這種形式的了解程度有限,這樣對于歌曲的選擇會造成阻礙。合唱要在不違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實際音樂水平和音色特點,選擇合適音域合適旋律的歌曲。在剛開始學習、基礎薄弱的期間,可以選擇較為簡單的歌曲作為合唱曲目。例如人民音樂出版社的小學音樂中《牧童》這樣的曲目,適合剛開始練合唱時進行練習。從每個聲部開始進行分開練習,先練好每個聲部的音準。在每個聲部都有一定的練習基礎上,開始進行聲部之間的配合。可以一句一句地進行合唱練習。在此期間,培養學生的音樂意識、節奏感和律動感,同時漸漸地讓學生能夠齊心協力的完成一個作品。等幾個聲部之間配合得十分默契之后,可以選擇一些不同風格的曲目進行突破,讓學生體驗不同作品所帶來的感覺、和聲之間的細微差異。
4農村小學合唱教學的方法和措施
合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包含了樂理知識和演唱技巧以及對作品的欣賞能力和表現形式的培養。合唱要比齊唱更加困難,層次感很強烈,當然給人帶來的聽覺感受也更加震撼。合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聽覺感官。因此,學生應該有效地去開展合唱活動。
4.1教師技能水平過硬,具有一定的指揮能力
農村教師需要有一定的技能水平,不能僅僅是會上課,對于必要的樂理和聲樂知識一定要過關。這對學校教育以及老師的選拔提出了要求。學校一定要綜合考量老師是否合格。除此之外,老師需要具有指揮能力。首先,老師需要在合唱隊剛開始組建時候,擔任指揮的工作。指揮在合唱里面起領導、組織的作用,老師通過手勢動作來表達指揮語言,引導學生去演繹整首歌曲的順序。老師的指揮動作應該行云流水,將作品的節奏、節拍精準地傳達給學生。同時,老師需要去尋找一些有指揮天分的學生,將指揮技能教授給他們,讓他們以后可以在后面的合唱隊伍中承擔重任。另外,這里的指揮不僅僅是合唱中的指揮,更重要的是老師應該組織好整個合唱的進程。老師要合理地做出整個合唱團隊的規劃。另外,由于學生處于小學階段,天性比較頑皮,老師要管理好學生的紀律并且有序地開展學生進行合唱訓練。老師還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嗓子,小學階段學生沒有概念,也缺乏必要的唱歌和呼吸技巧,很容易造成嗓子的損傷,所以老師要告誡學生禁止嘶聲竭力的大聲喊唱。老師一定要對合唱這個項目充滿信心,并且增強自己在合唱這方面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其次老師需要耐心地對待學生,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師生一起將整個活動做好。
4.2鼓勵政府和學校支持合唱活動的開展
現在政府大多數都把重心放在城鎮或者是一些重點院校,對于農村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非常不重視。這也導致農村學校領導也缺乏這方面的重視。無論是精力還是財力上面都不愿意去投入太多。最終導致老師和學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象出現。這就需要老師申請政府加強這一方面的宣傳和重視,多舉辦一些類似的活動或者比賽,讓學生能夠通過贏得比賽來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時,設立一些獎勵來鼓勵農村學校努力訓練,支持農村小學的合唱工作。除此之外,老師需要引導學校領導了解合唱的優勢和特點,消除之前對于合唱的偏見,努力審核老師的提案,對老師沒有考慮到的問題進行重新討論,爭取能夠做出一個周全的規劃。接下來就需要學校規劃出一部分的資金用于合唱的發展中,當然對于農村小學資金的提供可能確實有困難,但至少需要給老師和學生一個信號:學校在支持合唱這個活動,讓我們能夠有信心去完成整個合唱團隊的建設。農村學校需要做出一些特色的改革,農村學生也需要有自己的特長和優勢。例如:現在有很多足球學校就在農村里建設。希望學校能夠發現自己學校的優勢,在保證學生文化教育的同時能夠發展學生的素質教育。
4.3教師應該采用一些科學、有趣味的教學方式
學生處于小學階段,生性活潑的學生在合唱學習中會表現的十分突出和頑皮,所以需要老師進行合適的管理和教導。應該引導學生在合唱團隊中發揮自己的才能和作用。老師需要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訓練環境,需要把合唱隊的訓練在日常就進行加強,投入到課堂中,首先需要引導學生能夠放松自己。合唱隊站好兩隊為唱歌做好準備,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加團隊協作意識。學生頸部和胸部的肌肉要得到充分的放松,心胸得到舒展,整個精神狀態都要得到很好的調整和訓練。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氣氛,使他們不覺得自己在學習,而是在娛樂,從而能夠培養他們的興趣。課堂上,用一些輕松的方式進行練習,比如“咬蘋果”、半打哈欠的方式來給學生打開喉嚨、放松下巴,這有助于學生接下來的發聲和練習。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的發聲方式。在清唱的時候,需要學生注意音色、節奏、聲部之間的協調配合,老師不能讓學生過分的使用技巧,小學生還是需要教導他們發自內心的歌唱,將小孩子的天性發揮出來。學生在剛接觸到整體合唱可能很難理解二聲部或者多聲部歌曲所帶來的美感。可能學生會覺得很雜亂,難以掌控。老師可以采取小組對唱、二人重唱、師生合唱等各種形式來進行有效的合唱教學。長時間的單一訓練還會使學生產生疲憊的感覺,漸漸導致興趣感消失,甚至會產生退出的想法。對此,老師需要把握訓練的時間和程度,合理規劃每一次訓練的量,做到勞逸結合。老師可以不定時的找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學習合唱中的困惑,并給他們提供解釋和幫助。師生一起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將合唱開展的井井有條。
4.4提升學生的欣賞水平
在合唱教學的時候,需要把排練的歌曲努力訓練好,除此之外,老師還要去提升學生欣賞其他音樂作品的水平。可以用同一首歌的不同版本,給學生來辨別其中表現手法和樂器呈現方式的不同,讓學生能夠融入到音樂的世界里。除此之外,可以給學生欣賞中國和外國的合唱作品,從而欣賞到不同的國家地域合唱作品的風格和特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呈現出更好的合唱作品。在音樂體驗過程中,鼓勵學生打開思維、放松身心,在音樂中喚起學生對音樂的追求和體驗,把“自主學習”滲透到合唱學習中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欣賞合唱作品,開發學生的創作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老師也可以在實踐中努力研究,研究出更好的、適合自己學校學生的方案進行教學。
4.5合理運用現有的樂器,把握各聲部的旋律
農村學校由于資金有限,可能在樂器配備上只能提供一架鋼琴。這就要求教師有更好的技能水平,能用一架鋼琴將合唱隊伍帶好。學生在初步練習歌曲合唱時,不容易把握各個聲部的旋律,可能出現跑調的情況。老師要用鋼琴來幫助學生找回旋律。學生有時候唱的不準,但是樂器能幫學生認識到正確的旋律和音調。合唱前做一些簡單的合奏練習,在演奏和傾聽結合的基礎上也可以避免出現合唱時跑調的情況。
4.6教師積極報名一些合唱賽事
很多人都認為農村小學的合唱水平不高,導致很多農村小學不會進行合唱賽事的報名。這不利于合唱水平的提高以及學生成就感的建立。學生不能在比賽中認識自己的水平以及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比賽學生能夠了解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農村學生通常肯吃苦,能夠在后續練習中多加練習,彌補自己的不足,在下次比賽中,爭取更好的名次。老師也要對學生充滿信心,不能因為教學差距,產生不好的心理問題。
5結束語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建設和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漸漸被重視起來。農村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很多優秀老師和大量教育資金的注入給農村學生帶來了很大的福音。隨著素質教育的力度增強,需要以人為本,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綜合性的人才。身在農村的音樂老師更加要努力,合理運用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發現有天分的學生,讓學生的天賦得到合理的使用,將合唱教育努力落實到位,促進農村音樂教育的持續發展。
作者:康小龍 單位:隴西縣碧巖鎮科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