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商務下企業成本管理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電子商務成為了企業經營模式轉型的重要方向。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部分企業的成本支出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持續發展。如何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科學的開展成本管理,強化企業競爭優勢已然是需要進行深思與探究的問題。本文就此展開討論。本文首先對電子商務環境下成本管理的相關概念與內涵進行闡述,提出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管理的優化路徑,最后提出保障措施,以此來為電子商務環境下部分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電子商務;成本管理;措施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成本管理工作的相關內容、內涵、對象、目標等均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其本質上是一種戰略成本管理,這其中包含了對成本的預測、核算、控制、報告以及評價等諸多內容,通過電子商務成本信息的戰略性運用,將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進行實現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管理的相關概念與內涵
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是其經營發展過程中所付出的各項代價,其中各項要素包含了投入成本、交易成本、其他成本以及隱性成本。具體來講,諸如企業在具體業務開展之中所發生的采購成本、銷售成本、物流成本以及稅收成本等。一般來說,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時,可簡單的概括為通過對標準成本的制定,將核算成本發生額與標準成本進行比對,對其的差異進行控制,以此來實現成本管理的目標。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涉及到了電子商務企業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其目標是為了實現電子商務成本的降低,幫助企業獲取利潤最大化,并實現企業自身的電子商務戰略。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具備典型的信息經濟特征。具體來講包含了以下幾方面特征:其一,高固定成本。在電子商務下,企業各項經營業務的開展需要以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其是電子商務開展的關鍵資產,此部分內容占據了企業整體成本的較大比重;其二,低邊際成本。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低邊際成本指的是企業的額外收益需要付出的額外成本較低,同時這也是典型的信息經濟特征;其三,成本較為容易估算。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是能夠在所開發的系統之中,通過系統結構及系統目標,采用軟件工程的方法對成本進行預估;其四,時間上的先期性。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實際經營活動的開展在初始階段需要投入較大的成本,對相關基礎設施需要進行先期性的投入與建設。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的特征也就決定著其成本管理工作開展的具體方式。由于電子商務具備較低的邊際成本,從理論上來看,如果其業務量不斷的增大,其單位成本也會逐步的降低。而從電子商務的生命周期角度來看,其在實際經營活動開展之前需要較高的成本投入,并且其效益的實現是存在滯后性的。因此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需要開展系統的成本效益分析,以此來為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管理的優化路徑
(一)構建并完善成本控制機構
其一,建立專門的成本管理部門。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為了進一步加強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成立專門的成本管控機構,其具備對成本管控的絕對權限,能夠對企業自身不同層面的成本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部署。成本管理部門在成立之后,其需要具備以下職能:即為對企業之中不同的責任中心進行權限授予、構建企業成本管理規章制度、成本預算、監督、考核與評價。成本管理部門需要以企業戰略為基準,對企業電子商務環境下各項成本管理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其二,建立不同的成本責任中心。企業成本管理部門需要依據不同業務特點劃分企業中各個不同的成本責任中心,并授予其相應的權限,同時將成本管理部門的各項成本任務進行落實。成本責任中心是設立于不同的職能部門之中的,包含了采購成本責任中心、物流成本責任中心、銷售成本責任中心、稅收成本責任中心等。不同的成本責任中心均有各自業務所屬的負責人、專門的成本核算人員及具體業務環節的管理人員。成本責任中心的主要職責是對自身所屬業務范圍的成本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對成本的具體發生環節進行指導,并對成本信息進行收集與反饋。成本責任中心的設置要依據權責利結合的原則,以此來進一步加強各職能部門人員自身的成本控制意識,提高企業整體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企業的成本管理部門與不同的責任中心存在著彼此影響的關系。成本管理部門對各責任中心的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而不同的責任中心則需要將具體的成本管理工作進行落實,并將相關信息進行反饋,以此來不斷提高成本管理部門各項決策的適用性。
(二)成本控制程序
其一,事前控制。成本管理工作的事前控制是主要是通過成本預算來實現。而成本預算的編制需要以企業自身的銷售預算為基礎。企業成本管理部門依據發展戰略需求,通過目標成本方法來構建預算方案,進而將具體的指標分解到不同的職能部門及各崗位員工。成本預算的制定要結合多方面信息進行全方位的考量,使成本預算的實現具備可行性、相關性以及合理性,以此為成本預算的具體執行、考核及評價等后續工作打下基礎。其二,事中控制。對于成本管理工作來說,事中控制重點在于對成本執行狀況的監督以及糾偏兩個要點。在成本管理部門中需要對各項日常成本的發生進行監督控制,而不同的責任中心需要對具體業務環節的成本進行管控。監督工作的開展要結合各項成本信息,因此信息的收集與匯總工作是極為重要的,要確保各項成本信息的可靠性與全面性,同時將收集到的各項成本信息進行及時的分析,對出現偏差的成本支出要進行及時的糾正與調整。其三,事后管理。事后管理工作的重點在于對成本工作開展的考核評價以及信息反饋。成本管理部門將各項成本信息進行全面收集之后,要進行系統的分析處理。要依據既定的績效考核指標來對相關內容進行評價,并根據考核結果對不同的責任中心進行適當的獎懲。同時要將存在問題節點的相關信息進行及時的反饋,并監督其做好事后的整改。此外,要將本期內成本管理工作各方面的信息匯總于數據庫,為下一階段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以此來持續的完善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
(三)業務層面成本管理優化路徑
1.采購成本管理。成本管理部門對采購成本預算進行制定之后,需要將其分解到采購業務的各個環節與具體崗位的層面。而采購成本責任中心則需要對采購業務開展過程中預算的執行狀況進行監督,將采購成本信息進行全面的收集,通過對成本信息的考核評價來找尋其中所存問題,并進行上報與糾偏。在實踐過程中,要對商品的競價進行控制。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商品的采購占據著絕大部分的成本。其是企業整體成本管理結構中的關鍵要素,而對于商品采購的成本動因,主要是由采購數量及定價能力所構成,因此需要著重的加強此方面事項的管理。首先在議價能力方面,除了取決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之外,采購人員需要具備較好的談判能力,因此需要著重的加強采購團隊的綜合素質培養,并通過考核的方式來調動相關人員工作積極性,使其能夠自主的提升自身談判能力。同時還需要將采購人員各項行為進行規范,防止其存在為謀私利而抬高商品價格獲取回扣的現象。對于采購數量的管理需要根據銷售計劃來進行確立。企業要依據采購預算來合理的確立商品采購數量,在對企業自身銷售規模不產生影響的前提下,要避免商品滯銷的現象發生,這不僅會影響到采購成本的控制,還會加大企業自身的庫存成本。其次則是對于交易成本的控制,在采購過程中,交易成本是由采購人員的差旅費、違約費以及談判過程所產生的費用所組成的,其成本動因主要是由交易費用、報銷標準及交易次數所構成。企業需要對交易談判的過程進行監督,對采購人員的各項報銷憑證進行審核,依據交易成本信息,對此方面內容進行考核評價。報銷工作的開展要具體到詳細的事項,加強對采購人員行為的約束,減少無效成本的產生。最后則是退貨成本管理。商品退回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商品質量不合格,二是供應商供貨數量與合約數量不匹配。一旦產生退貨行為,原因多是由供應商所造成,因此在合同簽訂過程中,要將此方面事宜的責任及相關處理方法進行明確2.物流成本管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較為關鍵的環節即是對物流成本加強管控,其同樣是成本管控的核心所在。對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可分為兩方面,即為正向物流成本管理與逆向成本管理。具體來講:首先,正向成本管理主要是銷售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涵蓋了產品的包裝運輸及配送費用,包裝的費用主要是取決于對商品包裝材料的數量。此方面成本管理工作要加強包裝人員的操作技能,避免過多的包裝材料損耗。而運輸的成本產生是由包裹數量及運輸距離所決定的。因此企業要采取專門的運輸管理系統,將成本與時間進行合理規劃,確立最優的路線選擇。而配送成本加強商品的送達率,避免由企業自身的商品配送工作不完善而造成無謂的成本損耗。同時對于銷售物流可以與第三方展開合作,可與企業自身的物流系統進行比對,進而選擇較低成本的配送方式來降低相關成本支出。其次則是逆向物流成本。在電商環境下,企業商品銷售之后會產生退貨事件,而此方面成本的產生則是由商品退回處理方法及數量所決定的。退貨原因一般是由以下幾方面因素構成,即為服務問題、質量問題或是溝通問題。企業要將產生退貨事件的原因進行匯總,并上報給企業相關責任方,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來降低企業的退貨率。對于退件的處理方法,應當從退貨原先進行控制,如若是質量方面,則要求與供應商進行協商,明確雙方的責任歸屬。而由于溝通與服務原因,則需要反映給企業內部責任人,要求相關人員進行整改。通過對退貨原因進行系統的分析,能夠有效改善企業的銷售狀況,降低退貨率。3.銷售成本管理。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銷售成本包含了上線前的準備費用、宣傳費用、銷售人員薪酬等。銷售費用中占據比重較大的成本支出一般是宣傳費用。宣傳費用主要是由企業所投放的廣告所構成的。在對宣傳費用進行管理時,要通過績效評價來分析出企業的廣告投入量及形式,同時企業還應該采取其他的方式來進一步拓寬自己的營銷形式,以此來進一步加強推廣效果,降低僅從廣告方面投入成本。在對各宣傳渠道進行比較之后,選出效益最大化的路徑來構建企業宣傳組合模式。其他銷售費用除了宣傳費用之外,還包含了上線前的準備費用及銷售人員的薪酬。上線前的準備主要是對網站及銷售頁面進行設計與美化等方面,企業要通過實證調查的方式來契合消費者的喜好需求,以此來做好相關工作的準備,避免無效成本的支出。銷售人員的薪酬則需要與績效掛鉤,通過考核評價的方式來確定其薪資水平,以此來提高銷售人員的積極性。4.稅收成本管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構成的要素之一也包含稅收成本。企業稅收成本管理的工作主要是通過稅收籌劃來實現,幫助企業稅收成本達成最小化的管理目的。企業稅收成本管理是對應稅業務進行規劃、組織、實施以及控制等不同環節,以此來對各項經營活動進行全過程的管理,進而降低各種可能影響到稅收成本的因素。對于稅收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要從籌劃、控制、溝通與考評等多方面角度進行,其主要的控制策略應當是以稅收籌劃作為起點。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需要嚴格的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同時籌劃活動要考量企業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不能僅對單一稅種進行籌劃。要結合企業自身經營狀況,將稅收籌劃與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有機結合,幫助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降低成本支出。而在稅收籌劃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其客觀條件包含了不同的因素,一般來說是由經濟主體導致的計稅規則差異、不同稅收征收方式的計算方法、不同經營地區或行業稅收優惠政策及稅負比例。通過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能夠有效的開展稅收籌劃工作。而在具體的稅收籌劃過程中,要結合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經營特點。值得一提的是,稅收成本管理不能夠忽略稅收籌劃成本與收益之間的關系,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是能夠降低企業直接稅收成本的,但同時也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則。由于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在企業之中能夠降低稅負,但也有可能造成其他費用的增加。與此同時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其也是需要成本支出的,雖然這屬于間接的稅收成本,但是為了保障稅收籌劃執行實施的效果,此部分成本同樣不能夠忽視。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稅收籌劃工作在具體執行過程中要加強監督,并對籌劃內容的實施進行考核與評價。與此同時,對于稅收籌劃執行過程中,政策變更等外部環境因素產生變化時,需要對稅收籌劃方案進行及時調整,這也要求企業財稅人員需要及時的掌握最新的稅收政策變化,防止企業發生涉稅風險。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分析工作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通過技術的支持與引導,能夠使得分析工作獲得相應的支持。企業可采取大數據等信息分析管理工具,并結合企業實際狀況,對成本管理工作的關鍵節點進行分析。其一,價值鏈分析。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之中所銷售的各類產品,從采購到最終的銷售需要經過各個相互聯系的作業環節。作業鏈的產生既是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過程,同時也是價值形成與增值的過程。進而形成企業在市場之中競爭戰略中的價值鏈。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均會產生價值,同時也會消耗掉企業的成本。因此在開展價值鏈分析工作時,能夠對各個環節價值鏈上的成本與效益進行明確,進而對價值作業之間作出適當的權衡取舍,將價值鏈的關系進行適當調整。企業可通過對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分析、行業的價值鏈分析以及自身的價值鏈分析,來明確企業的成本優勢。其二,成本動因分析。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是由成本動因影響到了作業,而作業會影響到成本。成本動因產生的原因一般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企業具體的業務環節所產生的成本,例如物品消耗等。二則是在戰略方面上產生的成本動因,例如企業自身的經營規模、質量管理等。兩者相較,戰略成本動因會對企業整體成本管理工作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企業要從兩方面角度進行深層次的分析,以此來對企業日常經營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成本問題進行及時的挖掘與處理。
(二)加強財務控制力度
其一,完善預算機制。成本預算是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的起始點,成本預算是否合理,對之后的成本管控環節的實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預算應當采用全面、科學的預算機制,通過預算的編制、執行、分析、考核以及反饋等環節,使預算管理工作形成閉環管理的體系。并且在各個環節執行過程中,需要設定明確的規章制度來約束相關工作的開展。同時預算工作的開展要結合企業戰略,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預算內容應當包含業務預算、資本預算、財務預算等。預算管理部門依據指標分解法,將預算進行梳理與細化,便于之后的考核與評價工作開展。預算的制定要充分的獲取企業內部及外部市場環境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此來確保預算的有效性。其二,考核機制。在成本執行發生的過程中,應當設置監督機構對不同成本的實際支出狀況進行實時的監督。要全面的收集成本信息,進而對成本管理工作進行全面考核。考核指標的設置要依據不同的業務環節進行確立。同時指標要采取量化與非量化指標結合的方式,同時還需要使指標具備易觀察性與代表性,便于評價工作的開展。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成本管理考核工作的開展,一方面要依據信息系統進行及時的數據收集與管理,同時還要輔以人工管控,由此來構建一個全面的考核機制。在對各項成本管理工作進行考核之后,需要將具體的結果進行充分的利用。依據考核結果要對相關人員開展相應的獎懲措施,對存在問題的環節要找出問題產生的根源并進行解決,進而以考核評價機制來實現成本管理工作的閉環管理,對成本管理體系進行查缺補漏。
四、結語
隨著當前的市場競爭愈加激烈,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管理工作成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企業要在實踐過程中對成本管理工作不斷完善,以此來為企業的健康發展與穩定運營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馬佳欣.電子商務環境對企業成本會計的影響與策略探討[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6(02):48-50.
[2]曾珂,趙洪進.電子商務環境下基于供應鏈視角的企業成本控制研究[J].電子商務,2019(11):22-23+25.
作者:趙丹丹 單位:許昌市潁汝灌溉工程運行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