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在校大學生課外閱讀情況閱讀推廣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當今網絡的飛速發展決定了閱讀方式的變革,而大學時期是通過閱讀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階段。閱讀不僅對大學生人格和人生觀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完善大學生知識結構和培養人文素養也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此次調研分析,可以進一步明確當代大學生的閱讀量、閱讀質量、閱讀結構和閱讀的主要目的,以及影響大學生閱讀的主要因素。并針對實際情況,提出可行性建議,制定出閱讀推廣的策略。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興起了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改革。閱讀,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2006年4月23日,在第十一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中宣部等11個部門聯合發出“全民讀書”的倡議書,開展“愛讀書、讀好書”的全民閱讀活動。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該決定明確提出要深入開展全民閱讀。2013年8月,《全民閱讀促進條例》開始起草,并列入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2014年3月5日,全國人大第十二屆二次會議首次將“倡導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3月5日,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上提出,“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導全民閱讀”。全民閱讀連續八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民閱讀”在社會上受到了史無前例的關注,“好讀書、讀好書”蔚然成風。高校圖書館作為推廣“全民閱讀”,營造“書香校園”的重要推手和載體,在進行閱讀推廣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重大改變:從傳統紙質閱讀到網絡閱讀;從閱讀經典名著到閱讀低俗小說;從閱讀小說到通過電視電影來了解小說等。當代大學生的閱讀習慣逐漸從深層次閱讀向淺閱讀過渡。課外閱讀是相對課堂閱讀而言,指課堂閱讀訓練之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學生課外通過閱讀書報進行學習的形式,閱讀者更有獨立自主性,閱讀的內容也更廣泛多樣,更有利于培養閱讀者獨立閱讀的興趣和習慣。通過對當代大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不僅有利于掌握其閱讀情況的第一手資料,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大學生閱讀,提出更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策略,更好地助力“書香校園”建設。
二、大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分析
1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目的不同
通過分析相關數據可以得知,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并沒有太強的功利意識,他們不只是為了“不掛科”而讀書,更多的是為了提升自身修養和素質,培養自己健全的人格。大一的同學選擇讀書的主要目的更傾向于陶冶情操,與此同時也可以增長知識,只是為了打發時間和通過考試的學生不是很多,所占比例分別為6%和4.7%。大二的同學選擇讀書的主要目的同樣還是以陶冶情操和增長知識為主,所占比例分別為12.6%和10.4%,但為了打發時間和通過考試的學生人數有所增加,其所占比例為8.6%和7.8%。大三的學生花費在讀書上面的時間相對減少,但還是以陶冶情操為主。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閱讀的目的還是很明確的,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是為了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而閱讀。數據中顯示,較少的同學選擇“通過考試”這一選項,由此可見,大家覺得課外閱讀對考試并不是十分重要。
2不同民族學生的閱讀目的不同
通過分析相關數據可以得知,漢族同學選擇讀書的目的更傾向于陶冶情操,而為了通過考試和為了增長知識的學生不是很多,所占比例分別為14%和13%;少數民族同學選擇讀書的主要目的則以增長知識為主,所占比例為13%,為了打發時間、通過考試和陶冶情操的學生人數都不是很多,其所占比例依次為3%、4%和6%。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僅僅為了通過考試而進行閱讀的漢族和少數民族學生所占比例都不是很高,由此可見,不同民族的學生普遍都認為閱讀對考試并不是十分重要,只有少數同學選擇通過閱讀確保自己考試通過。
3不同年級的學生對課外閱讀量滿意度不同
通過對不同年級的大學生課外閱讀量的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對課外閱讀量都不太滿意,大二所占比例最高,其余依次為大三和大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大二的學生剛剛接觸專業課知識,發現自己的知識面很窄,認為是閱讀量不夠所導致;而大三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專業課學習,專業技能不斷提高,加上大二時期不斷增加閱讀量,所以大三學生所占比例較大二少;大一的學生剛進入大學,對高中所學知識記憶猶新,高考前的強化訓練,使他們的知識儲備達到了一定數量,再加上大一時期所接觸的專業知識比較少,所學知識難度不大,使得他們對自己的課外閱讀量還比較滿意。在閱讀量比較滿意和感覺閱讀量一般的學生中,大一學生所占的比例較高,其余依次是大二和大三,這也和前面的看法相同。從這次調查可以看出,現在的大學生對自己的閱讀量還是不滿意的,學生雖然普遍認為自己應該增加閱讀量,卻并沒有實際行動。
4不同民族的學生課外閱讀量不同
通過對不同民族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進行調查可以看出,少數民族學生、漢族學生對自己的閱讀量非常滿意,所占比例都為2%,由此可知對自己閱讀量很滿意的學生只占少數;對自己的閱讀量較為滿意的學生中,漢族學生占了15%,民族學生占了6%,總體來說所占比例都不是很高;感覺自己閱讀量適中的學生中,漢族、民族學生各占了31%、11%。另外有17%的漢族學生和6%的民族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較少,并不滿意自身現在的閱讀量;在對閱讀量非常不滿意的學生中,漢族學生為10%,所占比例最高,民族學生所占比例僅為2%。從對自己閱讀量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學生中可以看出,漢族學生所占比例相對較高。
5不同年級的學生閱讀態度不同
對大學生主要業余愛好的調查可以從側面顯示出大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態度:現在大學生在課余時間主要以看電視、看電影,聽廣播、聽音樂為主,其中大一所占比例為28%,大二學生所占比例為34%,大三學生所占比例為21%。課余時間上網的大一學生占了25%,大二學生占了27%,大三學生占了18%。這說明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課余時間在看電視、聽音樂、上網方面花費了很長時間。室外活動和閱讀所占比重相對較少,大一、大二、大三各占了18%、20%、14%和16%、15%、10%。花費在體育運動上的時間最少,所占比重最低,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分別占了8%、10%、3%。從這里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大多數的課余時間都花在了休閑娛樂上,在閱讀及鍛煉方面所花費的時間較少,尤其是在體育運動方面,大一和大二還占有一定比例,大三幾乎沒有人參與體育運動,這也是現在的大學生體能越來越差的重要原因。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進入大學后,教師對學生的約束和管制減少,周圍學習的氛圍如果不夠濃厚,學生就會把大量的時間消磨在網絡及碎片化閱讀上,從而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閱讀和運動。4不同民族的學生閱讀態度不同通過對不同民族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態度的調查可以發現,現在的大學生在讀書時,漢族學生大多數都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比例達到40.1%,選擇讀各種書的比例為17.5%,有需要才讀書則占16.6%。相比較而言,少數民族學生讀書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其中讀感興趣的書的學生占到10%,讀各種書的占10.4%,有需要才讀書的所占的比例更小,僅為5.3%。從這里可以看出,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在書籍的選擇上主要以興趣為主,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在平時沒有需要時是不會閱讀的,通過閱讀各種書籍來充實自己的人數較少,積極主動去閱讀的學生則更少,絕大部分學生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去閱讀。5不同民族的學生閱讀興趣不同通過對不同民族大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的調查可以看出,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在選擇圖書種類時,選擇文學歷史和文體娛樂的漢族學生比較多,所占比例為52%和46%,民族學生則在所有類型的書籍閱讀方面所占比重都不是很大。從這里可以看出,漢族學生對自己的要求相對較高,而少數民族學生的閱讀會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
三、大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調研結果進行梳理分析,可以發現當代大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于以下幾點:
1閱讀目的
通過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當代大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功利意識并不是很強,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閱讀是為了增長見識和開拓視野以及提高文化修養。單從數據來看,當代大學生的閱讀目的較為單純,有著較為良好的閱讀意愿和基礎。
2閱讀量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對自己閱讀所存在的問題認知較為清晰,他們普遍認為自身閱讀量不夠,認為應該增加閱讀量,卻又無從下手并缺乏有效的實際行動。3閱讀態度及興趣通過對閱讀態度及興趣的研究,可以發現當代大學生將大多數課余時間都花在了休閑娛樂上,在閱讀上所花費的時間較少。而通過對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因素及學生選擇閱讀一本書的原因進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結論,大多數學生主觀上還是很愿意進行閱讀的,只是在閱讀書籍的選擇上,隨機性較大,方向不明確。當代大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明顯對娛樂類書籍較為青睞,而對專業類書籍和自然科學類書籍涉及過少。同時,在校大學生在選擇書籍閱讀時以中文書籍為主。這些都說明當代大學生在閱讀上需要被有效地指導,尤其是對閱讀類型的選擇。因此,建立有效的閱讀推廣機制,對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行為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以便更好地發揮高校圖書館文化陣地的作用在當下顯得尤為迫切。
四、基于調研現狀的當代大學生閱讀推廣策略
1明確閱讀目的,激發閱讀興趣
當代大學生承受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加上海量的信息轟炸,浮躁之氣尤為嚴重,功利心及目的性較強。因此,保持良好的閱讀心態顯得尤為重要。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心態,激發學生靜心讀好書的興趣是高校需要做的事情。高校可以通過舉辦讀書沙龍、進行“閱讀之星”的評選等常規線下交流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采用“引進來”的方式,邀請名師大家走進圖書館開辦專題講座與學生進行交流,讓更多的學生自愿放下手機,選擇進入圖書館聆聽名師講座、閱讀一本好書,讓閱讀成為一種校園時尚。
2分層級構建導讀書目,引導不同層次學生高質量閱讀
通過調研結果可以看出,不同民族、不同性別的學生在閱讀量及書目的選擇上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分層級構建導讀書目,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高質量閱讀很有必要。新疆財經大學圖書館目前會結合世界讀書日及每年的讀者服務月推出借閱之星排行榜、借閱量最高書目排行榜等各式各樣的排行榜,但尚未建立起規范的體系化導讀制度。因此,當務之急是建立起常態化規范的導讀體系。故應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民族的學生建立不同層次的導讀體系,并結合當前網絡信息對傳統閱讀的影響,在導讀書目中優先推薦有電子書版本的圖書。還可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當前最迫切的需要,比如大三的學生面臨著求職或考研,可以為其多推薦一些求職類或職場藝術類的圖書。
3加強教師指導,推動閱讀成為第二課堂有效補充
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行為需要更多的規范引導,如果一線教師能夠參與到這個工作中,將閱讀引導嵌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勢必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可以在大學生課外閱讀計劃及書目方面下功夫。在每一學期開始時,應督促學生制定新學期的具體閱讀計劃,包括閱讀目標、閱讀書目、具體的閱讀進度、閱讀方式等。在閱讀書目的選擇上,教師可結合課程的需要,為學生列出備選書單以供學生選擇。此外,圖書館可與教學主管部門相結合,以開設公選課的形式,對大學生課外閱讀交流、課外閱讀技巧和方法、大學生研究性課外閱讀等內容進行專題指導。
4與學院、學生社團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學生
網絡的出現使人類的閱讀量以及閱讀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也對傳統圖書館的到訪量和書本閱讀量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高校圖書館應抓住這個機遇,將網絡媒介作為工具吸引更多的學生重返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可以借鑒當前某些綜藝節目的形式,利用學生習慣淺閱讀以及愛看短視頻的新生活方式展開活動,可以積極與社團合作,采用簡短的語音書評或者情景劇演繹進行廣泛傳播,還可以利用身邊人的形象演繹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高校圖書館也可與更多的院系進行合作,針對院系學科特點,請院系老師參與到導讀書目體系的構建中來,使書目導讀工作更具針對性,更受學生歡迎。在策劃活動時,也可結合院系特點及教師教學科研需要,將閱讀推廣活動嵌入課堂一線,使之成為教師教學科研的工具,這將大大提升本學院的參與率和活躍度。
參考文獻
[1]王丹.大學生課外閱讀傾向探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29(03):131-133.
[2]于鳳賢.理工科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調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3]班媚.大眾文化背景下大學生課外閱讀取向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
[4]鄒育艷.大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作者:楊雪梅 單位:新疆財經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