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中醫培訓教育

      中醫培訓教育范文精選

      前言:在撰寫中醫培訓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中醫培訓教育

      中醫康復論文:康復教育方式討論

      本文作者:李惠蘭徐基民盧虎英劉蘭群

      中西醫康復相結合是中醫康復教育的一個方法。中醫康復教育的對象是在職中醫人員和中醫本科生;最常見的康復病種以神經損傷為主,例如腦損傷、脊髓損傷等,對主要病種進行中醫康復教育,盡快掌握康復流程及主要內容,使從事中醫康復的人員將中醫康復理念及方法推廣到心肺等其他領域應用。

      現職中醫工作者的康復教育

      由于現在許多醫院的康復科是在現有中醫科人員基礎上組建而成,因此對現職中醫師、針灸師、按摩師的培訓和教育大多采用送到康復醫療發展較全面的醫院進修學習,因此對進修生的培訓在重視中醫康復療法的同時應該進行現代康復療法及評定內容的補充,在培訓方式上采用理論授課及實際操作相結合,使進修人員在進修后能將中西醫康復知識運用于臨床。

      1培訓計劃:將康復評定及中西醫康復療法設置為培訓內容,與中醫針灸、按摩、中藥的使用與具體問題相結合。以腦血管病及脊髓損傷的評定、康復為切入點,將現代康復理念融入中醫康復療法。針對具體的康復問題,如假性球麻痹、痙攣、肩手綜合癥、偏癱平衡障礙、認知障礙、失語及脊髓損傷并發癥等,設置相關課程,使進修醫生對中醫康復有全面認識。通過以上培訓,使中西康復融合貫通。

      2現代康復療法的介紹:在介紹以上評定和不同障礙康復的基礎上,介紹物理治療法、作業治療法的基本方法及內容。培訓計劃目的是將中西醫康復概念及方法融會貫通,必將對中醫康復起到積極作用。

      點擊閱讀全文

      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實踐與思考

      摘要:繼續醫學教育是針對上崗之后的衛生技術工作人員,繼續學習醫學科學發展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以及新方法的一種終身教育。本文在繼續醫學教育發展的基礎上,立足云南省中醫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發展現狀,總結了醫院繼續教育的實踐經驗,并就醫院繼續教育的開展提出幾點心得體會,對綜合性醫院的繼續醫學教育體系構建和完善進行了有益的思考。

      關鍵詞:繼續醫學教育;中醫醫院;實踐

      繼續醫學教育是以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終身性、連續性醫學教育,目的是使廣大衛生技術人員能快速了解醫學科學的前沿動態,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是醫療機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1]。結合《云南省加快中醫藥發展行動計劃(2014—2020)》的方針政策,以醫院作為中醫醫療集團抓手,為促進中醫藥事業向前發展,逐步形成了以我院為核心,輻射全省的中醫藥網絡,并在中醫藥繼續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繼續醫學教育的現狀

      我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中醫醫院,同時為云南省中醫醫療集團總醫院、云南省針灸推拿康復醫院、云南中醫學院臨床醫學院,也是全國城市社區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示范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住院醫師、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臨床)基地。每年除承擔大量的臨床醫療工作外,還承擔中醫、中西醫結合、針灸、推拿、康復、護理、檢驗、影像等業的教學與實習,積極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2012—2014年間,獲準并舉辦國家級項目29項;獲準并舉辦省級項目41項。同時積極開展醫院繼續教育活動,平均每年開展45次院內講座,接收進修156人,基本可以滿足全院繼續教育培訓需求。此外,教育經費占全年收入比逐年提高,2014年占比1.14%。

      2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的實踐

      點擊閱讀全文

      校園中醫常識教育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此項活動,全縣托幼機構和中小學校園中掀起學習中醫啟蒙知識的熱潮。通過幼兒園老師給幼兒講中醫人物趣味小故事,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背誦《中醫啟蒙三字經》學習了解祖國醫學的起源和中醫養生理念,中學生及普通民眾全面了解中醫文化及基本知識,使學齡前兒童和中小學學生掌握一些中醫基本常識和啟蒙知識,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傳播中醫藥文化知識,從而達到宣傳和普及中醫藥知識的目的全社會營造一個學中醫、用中醫、愛中醫良好氛圍。

      二、實施步驟

      縣衛生局和縣教育局共同負責實施。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把開展中小學中醫文化啟蒙教育活動作為讓中醫走向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托幼機構廣泛發動,全面動員,提高思想認識,形成愛中醫、學中醫、用中醫的良好氛圍。

      第二階段集中學習:各醫療機構結合本單位實際,抽組有一定基礎的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按照《縣托幼機構和中小學學校中醫文化啟蒙教育代課老師培訓任務分解表》對各教學和托幼機構代課老師進行培訓,隨后由經過培訓的代課老師向在校學生和托幼機構幼兒開展宣講。各教學和托幼機構要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由老師講授外,還可采取名老中醫作報告、主題班會、集體誦讀及命題作文等多種形式,校園內掀起學習中醫藥文化知識的熱潮。

      點擊閱讀全文

      中醫特色療法本科教學論文

      1研究對象

      選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實習的本科生50例作為觀察組,并隨機選擇同期實習的50例學生作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在性別、專業構成及出科考試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常用中醫特色療法篩選將臨床常用中醫特色療法根據治療特點進行歸類,并篩選出臨床療效確切、常用的中醫特色療法10種,分別為針灸、拔罐、中藥穴位貼敷、中藥塌漬、中藥熱敷、中藥熏洗、中藥穴位注射、中藥離子透入、中藥足療及中藥熨燙,制訂規范的操作流程和臨床適應癥,并制訂相應考核評價體系,對臨床指導老師進行統一培訓。

      2.2分組將觀察組50例學生隨機分成10組,每組5例,分別跟隨不同的帶教老師進行實踐技能學習,每月進行1次輪轉。對照組50例學生按常規帶教,不進行專門的臨床技能培訓。

      2.3培訓方法入科時對觀察組學生進行針灸、拔罐、中藥穴位貼敷、中藥塌漬、中藥熱敷、中藥熏洗、中藥穴位注射、中藥離子透入、中藥足療及中藥熨燙等10種方法培訓,包括操作方法、適應癥、注意事項等,出科時進行考核。

      點擊閱讀全文

      全區中醫事業建設意見

      強化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

      1.合理配置中醫醫療資源。科學規劃,建立健全以區中醫院為龍頭,區級綜合醫院中醫科為重要力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個體中醫診所、門診部組成的,融合預防、治療、康復、保健為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鼓勵開展中醫藥專科專病、保健康復、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等服務。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進入中醫藥服務領域,促進非公立中醫藥服務機構健康發展。2.大力建設中醫名院、名科。區中醫院進一步提升三級乙等中醫院內涵,力爭在2014年底前完成整體遷建,使其成為與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需求相適應、中醫藥特色明顯、有較高知名度的省級中醫名院。積極推進社區中醫藥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鞏固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成果,創建省級中醫藥參與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單位2家以上、市級中醫藥參與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單位5家以上。加強綜合性醫院中醫專科建設,實施中醫名科計劃,建成省級中醫重點專科2個。3.傳承和發展中醫藥特色優勢。突出中醫藥服務特色,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防治中的療效、價格等優勢,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力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中醫藥適宜技術和服務。應用中醫單病種診療規范,加強中醫特色制劑的研究開發,促進中醫藥臨床特色優勢標準化建設。加強中醫急救能力建設,在急診過程中配合使用中醫中藥,提高中醫中藥急救水平。4.積極開展中西醫結合工作。發揮中西醫結合學科優勢,針對重大及疑難疾病防治的關鍵問題,開展中西醫結合研究和探索,促進中西醫結合學術發展。加強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鼓勵中西醫相互學習,促進學科交叉和相互配合,以更好地適應現代醫療服務需求。區中醫院要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和對急危重癥病人的救治能力,區級綜合醫院要發揮技術人才優勢,按規定建設好中醫藥業務科室。推進區中醫院與中醫藥大學合作,成為其教學醫院,積極開辦多種形式的中醫學習班。鼓勵在職西醫臨床醫生、護士參加中醫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充實壯大中西醫結合人才隊伍,更好地適應現代醫療服務需求。

      拓展中醫藥服務領域

      1.豐富中醫藥服務內容。深入開展中醫藥技術服務“三進”(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活動,積極應用針灸、推拿、拔罐、刮痧、中藥熏蒸、敷貼等中醫藥適宜技術為社區居民服務,把中醫藥適宜技術運用貫穿到醫療、預防、康復、保健全過程。每年引進推廣國家或省推薦的中醫藥適宜技術不少于5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能掌握并應用3-5種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防治常見病、多發病。2.積極開展中醫藥“治未病”服務。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在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中發揮中醫藥特色作用。重視中醫藥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設,將中醫“治未病”服務更多地納入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疾病預防與控制中積極運用中醫藥方法和技術。將中醫藥服務內容納入社區居民健康檔案,中醫藥服務量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總量的比例達到10%以上。3.加強社區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中醫藥服務納入社區衛生發展規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中醫科和中藥房,配備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基本中醫藥診療器具和必備中藥,能夠提供中醫藥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中醫藥應用普及率達到100%。在中醫藥業務指導、中醫藥人才培養、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推廣上為社區醫療機構提供技術支持。認真做好民間中醫獨特診療技術和單方、驗方的篩選、評價和開發工作。

      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1.重視高層次和實用型中醫藥人才培養。有計劃、有重點地培養一批中醫藥學科帶頭人,引領我區中醫藥學術的發展。通過繼續教育、專業培訓、師承帶教、適宜技術推廣等方式,加快培養基層中醫藥專科、專病技術骨干和中醫藥實用型人才,形成一支中醫功底扎實、現代醫學知識豐富、專業技術精湛的中醫藥人才隊伍。2.重點抓好社區中醫藥服務隊伍建設。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一定比例的中醫類執業醫師。積極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人員中醫藥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培訓率達到100%。通過進修培訓、在職培訓等方式,“十二五”期間,培養30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臨床技術骨干。3.培育一支名中醫隊伍。繼續開展“區級名中醫”評選活動,積極開展推薦市級名中醫(藥)師評選工作,到2015年市級名中醫達到5名,市級基層名中醫和區級名中醫達到20名。鼓勵開設名中醫工作室,為名中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充分發揮名中醫的作用,開展名中醫帶徒工作,區級以上名中醫帶教2名以上中青年骨干,以師承的方式抓好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的整理總結和繼承發揚。4.建立健全中醫藥終身教育體系。根據不同對象,有針對性地采取崗位培訓、脫產進修等多種形式,加快中醫藥隊伍的知識更新。全面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逐步建立中醫藥人才培養機制,對青年中醫藥人才進行有規劃的專業培養。加強學歷教育、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中醫藥人才的學術水平。

      點擊閱讀全文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sm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jiz zz在亚洲|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