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勁頭,辦學思路日益明確,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形式日趨多樣化。高職教育呈現健康、和諧、快速發展。本專業也得以蓬勃發展。我院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近三年招生人數逐年上升,2012年53人、2013年64人、2014年76人。但調查顯示,本專業認同度仍然較低。為此,本文通過對以菏澤家政職業學院、濱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等12所高職院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為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現狀,主要包括學生現狀、師資隊伍、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實訓基地、就業形勢六個方面。分析本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及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1人才培養現狀
1.1學生現狀
(1)生源狀況。
目前高職院校主要招收五年制大專以及三年制大專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五年制大專學生多數初中畢業,年齡小,基礎知識薄弱,自主學習能差。三年制大專學生高中畢業,經過高中階段學習,基礎知識較好,自主學習能力較強。但多數學生為獨生子女,動手能力較差,開始學習實踐性較強的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時有些吃力。
(2)專業認同。
專業認同影響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可程度。專業認可度高,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接受容易專業知識,有利于職業發展。專業認可度低,學生學習興趣低,接受專業知識吃力,影響職業發展。本專業學生專業認同度普遍較低。部分學生想學習口腔醫學專業,畢業后考取口腔醫師資格證,從事口腔臨床工作,但在填報志愿時把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等同于口腔醫學專業。部分學生是專業調劑后學習的本專業。學生整體專業認同度低。專業認同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擇業意向以及對未來工作的態度等,從長遠角度來看,甚至影響著該專業的遠期發展。
1.2師資狀況
師資力量決定高校的教學質量。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起步較晚,任教老師專業多為口腔醫學。導致高職院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師資狀況存在問題,包括年齡不合理,“雙師教師”少,兼職教師配備不合理。
(1)年齡結構。
大部分學校是學科帶頭人年紀偏長,大多數老師均為青年教師,缺乏中堅教學力量,年齡結構不合理。
(2)“雙師教師”。
95%專職教師既具備教師資格證又具備口腔修復工證書,但具備口腔技師的老師較少。專職教師本科階段學習的是口腔醫學專業,對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中工作模塊不熟悉,需要長時間再學習、練習后才能熟練。96%專職教師不在義齒加工廠兼職,所以大部分教師修復體制作能力不能達到義齒加工廠的要求,影響實踐課程的教學水平。
(3)兼職教師。
兼職教師多數來自口腔臨床,這部分教師授課時偏口腔臨床知識較多,影響學生實踐操作的學習。來自加工廠的口腔技師制作義齒精美,但部分老師學歷較低,影響授課質量。
1.3課程設置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口腔技工有較高的美學素養以及與醫生、患者良好的溝通能力,以滿足患者對美的追求。然而在課程設置環節,多數學校只注重技能的訓練,開設了職業基礎模塊、專業技能模塊、拓展技能模塊、臨床實踐模塊,忽略了美學知識的學習以及職業素養的培養,不利于口腔技工職業生涯的發展。
1.4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是章節授課,講授基礎知識再到實訓室練習。實際生產工序的內容涉及多本書,傳統章節授課將實際生產工序割裂開來。導致學生畢業后不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
1.5實訓基地
多數實訓基地的建設不能體現真實的職業環境,只是作為學生的技能操作練習場所不能與企業生產保持同步性。以至于學生在上學階段不能了解真實的義齒操作流程,不利于學生對本專業了解,不能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
1.6就業環境
義齒加工廠專業技術人才缺口很大,然而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后一年內、兩年內離職率分別高達20%、10%。一方面由于而國家對本行業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規范的義齒加工企業進入市場,企業間不良競爭多。技術熟練的老員工多數是通過短期培訓或通過“師傳身授”的方式學習,文化程度低,技術上“傳、幫、帶”效果差。另一方面企業管理制度不規范,初級員工待遇差,工作時間長,工作性質單一,發展空間小,再加上口腔技工人才流動性大,使得義齒加工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投入少,造成惡性循環。
2人才培養對策
2.1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專業認同度
首先高考招生宣傳工作要做好,要從源頭抓起,切實做好高考招生工作,讓學生明明白白入學。其次,大學階段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了解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國外及國內發展前景及工作性質,讓學生從內心喜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度。學生在學校階段能認認真真學習,在工作崗位兢兢業業。
2.2培訓再學習,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鑒于本專業專職教師所學專業基本是口腔醫學,對義齒制作流程不熟悉,動手操作能力差。不能完成指導學生實踐的任務,講課流于紙上談兵的尷尬境地。這將對學生學習以及今后的職業生涯產生不利影響。教師入職后應接受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系統培訓、再學習,到正規義齒加工廠學習義齒制作的各個流程,利用課余時間到加工廠掛職上班。每位老師既能在課堂出色完成授課任務又能在加工廠制作出精美義齒。學校應建立“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制度,使得每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老師都能接受系統培訓,迅速適應教學崗位要求,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從老師的工作中能看出本專業的性質及特點,提升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感。
2.3完善課程體系設置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除了開設職業基礎模塊、專業技能模塊、拓展技能模塊、臨床實踐模塊外,應加設人文模塊,如美學基礎課、基礎雕塑課,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為以后制作出精美修復體打下基礎。還應加設職業素養模塊,如職業道德方面、言語交流技術方面。一方面本專業學生多為中專生、大專生,畢業年齡偏小,獨生子女多,缺乏團隊合作意識。而義齒制作是流水線工作,要求團隊合作。另一方面,口腔技工與口腔醫師交流溝通至關重要,否則影響義齒制作的質量,導致物力、人力浪費,還影響患者滿意度。所以加強職業素養方面的培訓對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非常重要。
2.4引進“工序化”教學模式
傳統章節授課將實際生產工序割裂開來,不利于學生學習整個義齒制作流程。將實際生產工序引入到課程的教學中。在學習每個工序時,挑選與此工序相應的知識點學習,這樣既節省時間、強化技能、增加學習興趣,同時達到了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的一致。
2.5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
職業學校以校內師資技能為依托,以實訓基地的設施、設備為基礎創辦企業,按企業經營管理的方式、方法來經營管理實訓基地。校內實訓基地不僅發揮了專業教師的特長,更為專業教師提供了實踐鍛煉的場所。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重要的是提高了實踐課的教學效果,讓學生不出校門就能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提高他們學習專業的興趣,提高用人單位滿意度,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
2.6政府主導,改善就業環境
國家應完善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相關方向的資格認證制度、規范相關行業的準入管理制度,加強對義齒加工企業的管理,義齒加工企業應逐步探索、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提高員工的待遇,為員工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改善企業留不住員工,員工頻繁跳槽現狀。工作性質穩定,員工安心工作,歸屬感強,利于職業發展。反過來員工工作穩定,企業生產穩定,提高口腔醫院、口腔診所對企業的信任度。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發展離不開高職院校的積極探索。行業、政府與學校合力更能改善人才培養的現狀,促進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長遠發展。
作者:黃春靜 單位:菏澤家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