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產科護理風險因子及管理方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產科自身的特殊性,導致孕產婦在護理時潛伏著一定的風險性。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會直接性地影響母嬰的健康安全。本論文研究的正是產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因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管理方略,進而加強產科護理的安全性服務,減少護患糾紛出現的概率。現將本院產科護理的風險因子及其管理方略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論文主要分析的對象是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所出現的產科護理風險患者50例,回顧性地探討其相關臨床資料。擔任此50例患者的護士年齡23~41歲,平均年齡26歲,工作年限3.2~21.8年,平均工作年限8.2年;主管護師2位,護師5位,護士23位。中專、大專、本科(含)及以上學歷的護理人員依次有21位、5位與4位。
1.2研究方法
通過回顧性研究的方法分析50起產科護理風險患者的臨床資料。產科護理的風險數據的核心來源有兩點:其一,產生產科護理風險后,患者的提問;其二,病例調查者在調研過程中,調查該病例有關的護理人員與患者所獲取的數據信息,諸如護理人員具體的護理技能、責任心與醫院狀況信息等;患者的耐性狀態、有關住院方面知識了解程度、收費情況與外界環境輿論等。具體統計的數據包括上述各個因子所造成的護理風險數目、各種護理風險案例的幾率等,再據此提出有關的管理方略,目的在于減少產科護理風險因子。
2結果
2.1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方法處理調查的數據,將其輸進計算機內,借助于統計學軟件SPSS14.0加以研究,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產科護理風險因子
通過數據的統計分析可得,造成產科護理風險的因子主要有5點,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進行排列。可見,醫院環境因子是產科護理風險因子中首屈一指的。其中,醫院環境因子由以下5個維度組成:住院的環境雜亂、床位數目不足、硬件設備不夠齊全、病區分區標志陌生化與科室人員沒有做好配合工作等。患者及其家屬因子主要由如下的5個維度組成:對住院過程的認知有欠缺、患者及其家屬沒有耐心傾聽醫護工作者的指導、認為醫療的費用太高、缺乏有關護理方面的知識與受社會輿論影響等。護理人員又涵蓋了以下的5點:業務水平不高、急救素質欠佳、溝通能力尚需提高、服務理念缺位與法律意識淡薄等。
3討論
從以上的分析可知,產科護理的風險因子并不少,其主要特點有:①產科病房的管理制度貫徹不力。產科護士不能很好地落實各項相關的護理工作及其操作規范,工作比較懈怠,諸如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查對制度與分級護理管理制度等都被忽視。②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高。產科護士大部分以中專學歷為主,這一點在基層醫院中尤為明顯。整體業務素質偏低,導致在產力、產道、胎兒與精神等方面進行觀察和研究時,難以得出科學合理的推斷,而由于偏于年輕化,因此法律方面的意識并不濃厚,也缺乏一定的責任心,從而為護患糾紛埋下了隱患。③產科儀器設備并非周至完備。比如,氣管插管設備、胎心監護儀與簡易呼吸器等都有一定的缺陷,日常也未能做好必要的檢查與維護工作,導致延時性搶救后果。④溝通欠缺。醫護人員在解答患者同樣的問題時,答案不同,導致患者莫衷一是,誘發護理糾紛。在護理過程中,一些護士在和孕產婦及其家屬進行交流時,缺乏技巧性,從而產生矛盾。相應的管理對策有:①構建科室風險管理組。組長為護士長、組員為骨干護理人員,確定每個人的責任與上報機制,系統化地組織、搜集并預告各類風險信息。②狠抓產科護理工作制度的貫徹。產科護士長做好帶頭作用,跟班式督查、指導并考核護理人員是否貫徹規章制度情況。③強化產科儀器設備的維護與更新,尤其做好消毒隔離工作,提供性能完備的先進設備。④促進護患溝通,采取談話簽字模式。每個護理人員都必須完成入院宣教任務,包括醫院環境及其制度,特別是高危孕婦及其家屬須提前告之其分娩風險性情況并雙方簽字,盡可能地減少護理糾紛率。
4結論
由上述分析可知,產科護理本身存在著諸多的風險因子,采取相應的管理方略,從而盡量地減少產科護理的風險,讓孕產婦獲得安全而又良好的護理服務。
作者:祝慧 單位:山東省鄒城市人民醫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