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困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因為地區經濟落后,民族地區高校社會工作專業雖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但始終面臨專業發展的困境。本文從我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的背景出發,以內蒙古地區高校為例,通過梳理民族地區高校社工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提出未來社工人才培養的對策。
關鍵詞:民族地區高校;社會工作;人才培養
一、民族地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社會工作(簡稱社工)專業自1986年教育部批準恢復開辦以來,發展的勢頭越來越好,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教育近幾年發展迅速。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內蒙古從2003開始開辦社工專業,到目前已經有十所大專、本科院校開設社工專業。招生規模,從2003年的年招生60人發展到2015年的年招生1595人,十幾年來,內蒙古高校培養出的數千名社工專業畢業生,已經遍布我區的各行政事業單位及各類企業單位,從學生自己從業的體會及有關行業反饋的信息來看,社工專業學生因為大學期間比同類文科專業有更多的實踐機會,所以社工專業的畢業生在各行業表現普遍非常出色。
二、民族地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
因為民族地區經濟普遍落后,高校社工專業的辦學條件以及學生的就業機會普遍受到限制,導致社工專業人才培養進展非常緩慢。具體來說,民族地區社工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表現為:
(一)社工專業在學校被邊緣化,發展過程舉步維艱
盡管高校領導都認識到社會工作是一個朝陽行業,未來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是我國對高等院校專業的考核一般以學校內部各專業招生及就業排名作為標準。社工專業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在國內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普遍不高,尤其在民族地區,社工專業招生晚、發展緩慢,社會影響更小,很多人甚至沒聽說過這個專業,所以社工專業招生一直以來都很不理想,我區各高校都普遍反映社工專業每年只有少數學生是第一志愿錄取,大部分學生是調劑到社工專業。在民族地區社工專業學生就業同樣不理想。民族地區受經濟發展水平影響,社工機構發展受到很大限制,政府開發的其他社工就業崗位也非常有限,因此社工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很嚴峻。最終以招生和就業狀況考核下來,社工專業在各高?;径继幱诘箶档奈恢茫瑢W校接下來的各項發展政策都很難向社工專業傾斜。其結果是社工專業越來越弱勢,發展越來越艱難。
(二)就業崗位少,人才流失嚴重
民族地區由于經濟發展落后,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力度比較小,所以社會工作機構發展緩慢。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內蒙古地區注冊的專業社工機構有100多家,但項目充足,非?;钴S的社工機構只有十幾家,多數社工機構的項目都處于吃不飽的狀態,所以也無法留住專業的社工人才。社工機構是消化社工專業大學畢業生的主要工作平臺,民族地區的社工機構數量少、專業性不強的現狀無法承接大量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此外,也是因為民族地區經濟不發達,民眾收入普遍不高,所以高層次的服務性行業無法在民族地區落地發展。這樣就阻塞了社工專業大學生就業另一條重要渠道,最終在民族地區因為社工就業崗位少導致大量的社工專業畢業生轉行從事其他職業,即使有一部分準備投身于社會工作的畢業生最終選擇去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實現自己的夢想。
(三)專業價值不明確,社會認同度低
民族地區高校社工專業的教師大部分是從別的專業轉過來從事教學,因此專業課程設置時除了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審定頒行的《社會工作專業主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開設了11門主干課之外,其他課程基本是按照教師的專業背景設置了相關課程,很少有開設《社會工作價值》或《社會工作倫理》的相關課程,而且跨專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意識給學生強調社工的價值理念和專業信仰。由于缺乏堅定的專業信仰,民族地區高校的社工專業畢業生在求職之際,也同其他專業學生一樣對薪酬方面有很高的期待,從業之后卻背離了社工助人自助的專業理念,在工作中服務意識不夠強,服務的專業水平也不是很高,嚴重影響了社會對社工專業的認同度。
三、民族地區高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的對策
民族地區高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和發達地區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差距,而從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來看,為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提供社會工作服務更有必要性。所以筆者認為民族地區應該針對高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采取措施提升社工人才培養的水平。
(一)政府和高校聯手進行社工人才培養
一直以來,高校人才培養都是教育部門主管的工作,政府一般不插手高校人才培養的問題。但是社會工作專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不同的情況,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為此需要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需要一支宏大的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在這一改革措施的號召下,不僅高校在培養社工人才,各地民政部門也在進行社工人才隊伍建設,而且民政部門通過東西部項目合作或與發達地區對口支援計劃等方式引進的培訓教師一般都是資深的社工教師,在理論或實務水平方面都是行業內的專家,所以政府部門和高校應該合作進行社工人才培養。政府相關部門聘請資深的社工專家先給高校社工專業教師進行培訓,社工教師接受培訓之后再對本地區的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而且高校教師還能將自己技能的提升運用到日常的教學當中惠及廣大的學生。
(二)高校之間資源整合,相互合作,聯合進行人才培養
民族地區各高校社工專業面臨的情況基本類似,各高校單打獨斗進行專業建設往往因為資金不足,工作進展非常緩慢。高校間應該將資源整合,相互合作,聯合進行人才培養。首先,在教師培訓方面進行校際合作。每年各高校都撥出大筆資金安排教師外出學習或邀請專家來本校講學。各高校相同專業都做同樣的工作,資源浪費的同時,收獲也很受限制。更有效的做法是同一座城市的高??梢怨餐贫ń處熍嘤栍媱潱瑢<艺埖奖镜?,各高校社工教師共同參與培訓,這樣將幾所高校的培訓資金整合運用,就可以讓教師接受多次培訓,各學校教師都可以在短時間有很大提升。其次,可以在實習實踐方面進行合作。民族地區各高校社工專業的實踐教學是一大短板,一方面因為專業的社工機構少,另一方面是有實務經驗的教師或社工督導數量太少,這些都無法滿足所有高校社工專業實習實踐的需要。有效的做法是高校聯合建設實踐基地,同一座城市的高校聯合,將社工機構與各高校實習實踐內容進行統籌規劃,督導老師進行統一安排,共同邀請發達地區高水平的社工督導對本地區實習實踐進行統一指導,這樣共同建設實習基地進行資源統籌利用,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高校的實踐教學水平。
(三)以需求為導向,增強高校培養社工人才的信心
2019年初,中央組織部、民政部等19部委聯合了《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以下簡稱《社工規劃》),此規劃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要舉措,是加快推進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迫切需要,對于積極發展中國特色專業社會工作事業、加強創新社會管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從我國對社工人才的培養目標可以看出,國家對社工人才的迫切需要,少數民族地區社工人才的缺口更大,高校應該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增強培養社工人才的信心。社工專業現在招生、就業的低迷狀態,是新專業發展之初面臨的正?,F象,一般情況下,挑戰與機遇是并存的。高校作為高端人才的培養機構,應該高瞻遠矚,看到社會工作未來的發展前景,學校應該出臺相關政策,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探索出一套有自己學校特色的社工人才培養措施,最終不僅給民族地區社工人才培養做出了貢獻,也在本校專業發展上有一些突破性進展??傊褡宓貐^的高等院校應該抓住我國社會工作蓬勃發展的機遇,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紅利及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與地方政府形成合力,共同培養出符合民族地區發展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方舒,劉世雄.高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反思與建議[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02)
[2]朱琳,萬遠英.四川省高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困境與對策[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5(04)
[3]郭瑋,李淑芳.內蒙古高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6).
作者:李淑芳 汪海玲 單位:內蒙古財經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