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鄧小平非均衡發展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鄧小平非均衡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鄧小平非均衡發展

      【關鍵詞】非均衡發展/先富/共同富裕

      【正文】

      非均衡發展戰略是鄧小平經濟發展理論的重要內容,從理論上對這一戰略進行研究和探討,對于準確把握鄧小平理論體系,正確制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均衡發展是指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呈現不平衡、不均稱的狀態,這種現象在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是司空見慣的。但是,把非均衡發展作為一種較長時期選擇和運用的經濟發展戰略,則是鄧小平同志的創造和發明。

      1.確立“先富帶后富”的指導思想和經濟政策,尋求實現最終共同富裕的途徑。

      1978年12月31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他的“先富”思想,明確指出,在經濟政策上,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來,就必然產生極大的示范力量,影響左鄰右舍,帶動其他地區、其他單位的人們向他們學習。這樣,就會使整個國民經濟不斷地波浪式地向前發展,使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比較快地富裕起來。這標志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有了歷史性的轉變,即由平衡發展轉變為不平衡發展,而不平衡發展的目的是達到最后的平衡,這既符合事物發展的不平衡規律,又符合我國的實際。這是因為在現階段的中國,實踐已經證明,同步富裕或均衡發展是不可能的。過去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實際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貧窮。現在要發展生產力,擺脫落后狀況,消滅貧窮,就必須打破均衡,支持和鼓勵一部分人率先致富。當然支持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以辛勤勞動合法經營為前提的。對那些歪曲現行經濟政策,利用經濟管理工作中的漏洞,為搞錢而進行的各種違法亂紀行為必須高度警惕,堅決斗爭。鄧小平同志同時指出:“先富政策”不會產生兩極分化。先富與后富的差別是暫時的。只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實行按勞分配為主的分配原則,就不會導致兩極分化。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就會產生兩極分化,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先富起來的地區多交點利稅,支持貧困地區的發展。總之,就全國范圍來看,我們一定能夠逐步順利解決沿海同內地貧富差距的問題。

      2.作出先沿海后內陸的戰略部署,構建改革開放的基本框架。

      我國疆域遼闊,各地區的經濟條件差別很大。充分發揮經濟條件較好地區的資源、財力、管理、技術、人才、對外開放等方面的優勢,使他們的發展速度先快一些,就能對經濟條件稍差的地區產生示范和鼓舞作用。創辦經濟特區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從經濟發展看,深圳毗鄰香港,具有地緣和人緣優勢,在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后,具有引進國外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的有利條件,便于我國發展外向型經濟,走向國際市場。因此,深圳經濟特區自成立以來,由一個邊陲小鎮迅速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成為全國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中央在深圳建立經濟特區,把深圳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試驗場”和“窗口”,讓深圳發展起來的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它對全國其他地區發展的推動作用和輻射作用。到1995年底深圳市政府向中央和省財政上繳利稅60億元。深圳還通過為內地招商服務、到內地投資、培訓和交流干部、智力支持和進行無償支援等多種方式幫助和帶動內地經濟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建立了許多開放城市和開放地區,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3.制定“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規劃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

      在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后的國家,要想較快地實現現代化,必須制定一個既切合實際、反映時代要求,又能激勵群眾、凝聚人心的戰略步驟。早在1979年12月,鄧小平在回答外國客人提出的中國整個現代化的藍圖是如何構想的問題時,提出先實現小康。他認為,我們的四個現代化概念,不象西方的現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即使達到了某種目標,國民生產總值人均水平也還是很低的。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水平,比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一千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努力。就算達到那樣的水平,同西方相比,也還是落后的。所以,中國到那時也還是一個小康的狀態。1987年4月鄧小平同志在會見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副總書記、政府副首相格拉時,全面系統地論述了中國經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黨的十三大確認了鄧小平的戰略構想,即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本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一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步驟符合中國的實際,糾正了以往在經濟建設上急于求成的“左”的偏差。“三步走”的每一步都有相應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標準,即“溫飽型”、“小康型”和中等發達國家的比較富裕型,這種梯次遞進和發展構想是鄧小平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具體運用。

      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鄧小平非均衡發展戰略是在總結我國建國以來經濟建設的經驗教訓基礎上,依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而設計和制定的。

      1.我國幅員遼闊、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是鄧小平非均衡發展戰略形成的現實依據。

      我國各地區由于自然的、歷史的、政治的及其它種種因素,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我國沿海地區由于自然條件優越、交通發達等原因,經濟發展比較快,而內地則相對比較閉塞,主要以農業為主,經濟比較落后。因此,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這樣,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只能因地制宜,打破“均衡”發展的思想禁錮。爭取條件比較優越的東部地區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然后利用東部來推動中、西部的快速發展,以實現社會主義的共同目標——共同富裕。

      2.糾正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義錯誤,是鄧小平非均衡發展戰略形成的歷史背景。

      建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實行的平均主義政策,實際上是獎懶罰勤、獎劣罰優、挫傷先進、鼓勵落后。在各地區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的實際情況,盲目推行“一大二公”、“一平二調”,忽視各地區的差異,片面強調全國各地在同一時間達到共同富裕。新中國成立時,工廠大多分布在沿海,面對這種不合理分布的局面,黨和政府采取了重點發展內地的戰略,試圖通過對內地大規模投資和將企業從沿海遷入內地的辦法,迅速縮小地區差異,實現共同發展。當然這種均衡發展戰略的實施,對于改善中國地區生產力布局和加強內地經濟基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這一時期地區差距的縮小是以全國整體經濟效益的下降為代價的。因此,鄧小平明確指出:“我們的政策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帶動和幫助落后的地區,先進地區幫助落后地區是一個義務。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然而平均發展是不可能的。過去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實際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貧窮,我們就是吃了這個虧。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義,打破‘大鍋飯’,現在看來這個路子是對的”。

      3.我國人口自然分布的特殊狀況是鄧小平非均衡發展戰略形成的客觀因素。

      我國人口分布上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東南密集,西北稀疏,而且越接近海岸人口密度越大。根據1989年的統計,愛輝——滕沖線(從黑龍江省的愛輝開始,向西南經甘肅省的蘭州,再到云南省的滕沖)東南一側,包括臺灣省在內,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42.9%,而人口則占全國總人口的94.4%,西北一側的面積占57.1%,人口卻只占5.6%。東南側的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41人,而西北一側每平方公里卻不到12人,相差20倍。鄧小平同志的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實際上就是讓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然后帶動內地人走向富裕。

      鄧小平非均衡發展戰略在中國的實際出發,承認差別,打破平均主義,用差別消滅差別,用暫時的不均衡追求最終的均衡。這一戰略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產生了巨大作用和影響。

      1.鄧小平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實踐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大膽實施鄧小平非均衡發展戰略,正確地把握了經濟發展中均衡與不均衡的辯證關系,并主動利用這種辯證關系巧妙地駕馭了經濟發展平衡與不平衡的消長過程,采取積極的政策措施,以不均衡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手段,進而達到共同富裕、均衡發展的目的,推動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1995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高達57600億元,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兩番的目標,已經提前5年實現了。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東部沿海地區在經濟上的突飛猛進。按可比價格計算,1994年占全國總人口35%的11個東部沿海省市自治區創造了58.7%的國內生產總值。其總量與1993年相比增長了16.4%,進而使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在同期增長了13.9%,比中西部地區的10.6%增長速度超出了3.3%。從1979年到1997年的20年間,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這不僅使中國引以為傲也令全世界稱奇。這一速度使我國國民經濟生產總值20年來增長20倍,經濟總量達到9020億美元,居世界第七位。使我國綜合國力明顯增強,溫飽問題基本解決,短缺經濟悄然逝去,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事實證明,鄧小平非均衡發展戰略是強國富民戰略。

      2.鄧小平非均衡發展戰略推進了思想解放的進程。我國是一個封建思想和小生產意識影響很深的國家,“不患窮而患不均”的思想意識根深蒂固。這種思想意識和社會主義社會中“左”的思想奇妙地結合在一起,不但嚴重地阻礙了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社會的全面進步,而且成為人們的精神桎梏。長期以來,人們誤把平均主義當成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來固守。工資收入上的差別都被視為資產階級法權,嚴酷的現實使人們談“富”色變。在這樣的背景下,鄧小平的“先富”論猶如一聲春雷,使國人迅速覺醒,致富頓成潮流。這無疑使當時正在開展的思想解放運動獲得了新的動力和支持。使思想解放的進程大大加快了,思想解放的領域也隨之拓寬了。

      3.鄧小平非均衡發展戰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理論。在生產力發展較為落后的東方國家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之后,究竟采取何種方式和途徑來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進而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也不可能提供現成的答案。馬、恩之后的馬克思主義者諸如列寧、斯大林、等人對此作了艱苦地探索,但都沒有真正解決這一個問題。鄧小平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不僅指明了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在于發展生產力,而且還為如何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制定了正確的戰略,即采取非均衡發展的戰略方式,實現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因此,鄧小平的非均衡發展戰略,為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找到了一條有效的途徑,破解了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理論的一道難題,在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發展理論中占有獨特的地位。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上海社會科學院

      鄧小平理論研究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男人的天堂av亚洲一区2区|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