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考古學專業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考古學專業創新能力培養途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考古學專業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狹義的文化人類學即指民族學,早在19世紀中葉就已確立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中,以美國的文化相對學派和法國的文化社會學派影響最大。而廣義的文化人類學包含考古學、語言學和民族學三個分支學科。20世紀20年代以后,隨著研究范圍的深入和擴大,文化人類學才形成包括民族學、考古學和語言學等分支的學科[3]。在文化人類學屬下,考古學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發掘、研究古代人類的物質遺存來復原人類無文字記載時期的社會文化面貌,探討人類文化的起源和演變。而文化人類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實地參與觀察法、全面考察法、比較法。實地參與觀察法,即常說的“田野實踐”,這是文化人類學最有特色的研究方法。文化人類學家特別注重通過直接的觀察,收集每一手證據。那些研究現代民族生活方式的文化人類學家,深入到這些民族中間,通過參與他們的活動、與他們交談和觀察他們的活動來了解其社會和文化。由此,考古學作為廣義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將其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的“田野實踐”引入到本學科內并賦予其新的含義,應是其研究的題中應有之意。目前,人們一般將考古學科中的田野學校(FieldSchool)定義為由特定機構(通常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者考古公司)組織志愿者參與考古遺址發掘活動的一種特定形式,在參與活動的同時,鍛煉和提高參與者的動手及分析能力、心智,并促進其通過實踐形成健康的人際關系(特指團隊精神)。

      我國考古學學科中“田野學校”的發展

      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繁榮發展,國家進行了一系列基本建設工程,而考古部門則積極參與了諸如三門峽水利工程、三峽工程、南水北調等基本建設中的考古工作,發現了安陽殷墟、西安大明宮等珍貴的考古遺址,從而使考古發掘和文化保護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然而,與我國近年來發現的大批珍貴遺址相比,我國考古學科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技術力量卻遠遠不能支持和滿足考古發掘與文化遺產保護一體化的發展需求。因此,堅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與國外同行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使中國考古學更快走向世界;堅持把考古發掘同遺址保護與利用結合起來,自覺為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提供學術支撐,已經成為當前中國考古學發展的主流。這兩方面內容近幾十年來都積累了基本經驗,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也應予以傳承和弘揚。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例,1994年以來,它先后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等國考古研究部門和高校合作開展中國田野考古工作[4];2000年、2002年還派遣考古發掘隊前往德國、俄羅斯等國參加田野考古活動。目前,該所已與日本、韓國、越南、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秘魯等國的相關高校及考古機構,簽署了近20個長期友好合作交流框架協議項目。這也體現了田野學校這種交流手段已被國際考古學界接受,并在我國獲得了較大的發展。

      “田野學?!痹谖覈脊艑W專業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

      (一)“田野學?!痹谖覈脊艑W專業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

      考古學是文理交叉的邊緣學科。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國際考古學研究的深入開展和國內考古學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以及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培養研究生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前提下,如何使得我國高等院校考古學專業研究生教育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已經成為考古學研究生教育中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除了應該加大考古學專業研究生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的力度,進一步改善教學環境,創建國內一流的考古學專業實驗室和一套完備合理的教學體系,我國一些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考古學者已經認識到參加及舉辦田野學校(FieldSchool)在考古學專業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們同時也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嘗試,開創了田野學校這一培養考古學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新途徑,期望能從根本上解決課堂講授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其所取得的成績,具體如下:1.2004年7月5日至8月18日,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師生7人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考古與民族研究所在俄羅斯阿穆爾州的伊凡諾夫卡進行了考古發掘[5]。經過40天的野外作業,發掘面積共計250平方米,使用高技術手段測繪了30座靺鞨人古墓的地形圖與平面圖。同時,在此次發掘中,出土了包括陶器、金屬耳環、馬具、武器、青銅帶具、石器等在內的一批對研究靺鞨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的遺物。針對此次考古田野學校的實踐,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說:“這是一次全新概念下的田野考古發掘活動。”2.2009年7月15日至9月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的兩位研究生赴羅馬尼亞參加由德國考古研究院歐亞考古研究所與羅馬尼亞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的羅馬尼亞皮特雷特遺址的聯合考古項目[6]。1943年,羅馬尼亞國家博物館曾對其進行過小規模的發掘。自2002年始,德國考古研究院歐亞考古研究所與羅馬尼亞科學院瓦西里•帕爾萬考古研究所合作,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在此次考古發掘之前已經進行了6個季度(2002、2004、2005、2006、2007、2008)的田野發掘作業。其發掘的目的是復原當地古代居民的生活,并考察當地公元前第五個千年的社會分化進程。此次發掘的領隊為德國考古研究院歐亞考古研究所的漢森教授,田野學校的成員包括來自德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格魯吉亞、芬蘭、美國、中國的30多位考古學、地理學專業的學者及研究生。田野調查主要由考古學和地理學兩個團隊完成,其中,考古學團隊負責遺址的發掘、土壤的浮選以及地磁探測等;地理學團隊主要負責大面積的鉆探、取樣,以及勘測河道等收集古地貌信息的工作。在田野工作進行的同時,室內工作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這主要包括陶片的清洗、統計、拼對、繪圖、攝影等,負責室內工作的隊員同時也負責考古隊的后勤事務。另外,特殊的遺物亦有學者專門負責,并進行同步研究,例如對燧石核、石葉的分類,以及微痕分析等。通過參加此次的田野學校活動,使得考古學專業研究生熟悉并掌握了德國、羅馬尼亞等歐洲國家的考古發掘方法和研究理論,并與西方年輕學者建立起了聯系,為促進日后雙方的相互了解和學習搭建了平臺。3.2010年夏季,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學系的一位研究生赴洪都拉斯參加由美國哈佛大學皮博迪(Peabody)博物館組織的夏季田野學校(SummerFieldSchool)[7]。皮博迪博物館此次在科潘遺址舉辦的田野學校內容豐富,包括了田野考古發掘與整理、重要遺址參觀、西班牙語和瑪雅文字的專門教學、知名學者講座、閱讀與討論等諸多內容。除了上述活動外,來自不同國家的考古學專業研究生在發掘環節中還和哈佛大學考古學專業的部分研究生合作分組進行探方發掘,并參與了撰寫報告和整理陶片。通過此次田野學校的實習,使學生基本了解了科潘遺址的歷史、發掘現狀以及考古工作的方法。4.2008年夏季,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兩位研究生參加了由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考古學與民族學研究所和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組織的田野學校[8]。此次夏季田野學校發掘的均為舊石器時代遺址,分別為Kulbulak,Kyzyl-AlmaII,Obi-RakhmatandDodekatymII四個遺址。通過此次田野學校的學習活動,使中國的考古學專業研究生不僅學習了中亞地區較為獨特的考古發掘方法,還對中亞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至晚期的遺址文化面貌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同時也對晚更新世末期石葉技術在歐洲—中亞—東亞地區的傳播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二)“田野學?!钡奶攸c及其在我國考古學專業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根據國際考古學專業田野學校的一些主要活動情況,我們可以對田野學校的特點進行一定程度的歸納:一是在注重研究生基礎訓練的同時,著重培養了研究生的動手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二是注重教學相長;三是與研究生的學習興趣和研究方向相結合,并貼近當前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脊艑W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同時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考慮到未來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對人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因此,研究生階段的田野學校應該納入我國考古學科研究生專業的培養計劃之中,最終成為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落實高校固本培源以及著重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和能力之辦學特色的主要途徑??脊艑W作為一門獨特的學科,其發掘和研究的進展既和其他人文學科一樣,受到歷史、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響,同時又在很大程度上為自然科學技術所推動。中外考古研究工作基本狀況的差異盡管有著社會制度、歷史情況和科技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難以通過閱讀相關專業文獻獲得全面的認識,但仍然可以通過采取使考古學專業研究生參加田野學校的形式進行了解,并為今后我國考古學專業研究生的專業研究提供很多借鑒。由此可見,田野學校在我國考古學專業研究生教育中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田野學校形式多樣,培養了研究生的學術創新能力;二是提高了研究生的綜合素質,鞏固了其專業興趣;三是搭建了與國外考古青年學者及研究生進行學術交流的平臺,增進了彼此的了解,也為其畢業后可能存在的國際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考古學專業研究生教育實行“田野學?!迸囵B模式的思路及方案

      教育教學改革是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體系各項改革的核心,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當代中國考古學對人才的需求,立足于我國高等院??脊艑W學科的教學理念,即著重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過硬的基本技能和創新能力,本文認為“田野學?!蹦J降拈_展和推行對我國高等院校考古學專業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據目前我??脊艑W專業研究生教育教學的現狀,結合國際考古學田野學校的發展趨勢和特點,本文在此提出了相關的思路和方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鼓勵考古學專業研究生參加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的田野學校。結合考古學專業下具體的研究方向,鼓勵研究生積極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選擇,挑選適合自己研究方向的遺址參與發掘。2.建立和實現“田野學校”環節、手段、過程的規范化。目前,在長期的“田野學校”實踐中已經建立了一整套規范的運作體系。首先,按照田野學校的實綱預先安排好實習的具體事項;其次,研究生每次參加田野學校后都應進行完善的實結;再次,建立固定的資料整理和匯報制度;第四,嚴明實習紀律,保證田野實習的安全。3.建立包括經費、制度、質量、平臺在內的保障機制,尤其要加強經費保障。建議各高校對田野學校設置固定的經費投入(主要為研究生的交通費),以保障經費來源。國際田野學校一般為參加者交通費自理,其在實習所在地的食宿費用則為田野學校組織機構負擔。綜上所述,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落實科研、理論、實驗交叉融合的保障?;谶@一指導思想,在注重考古學專業研究生基礎訓練的同時,應著重培養研究生的動手能力、學術創新能力。在田野學校的學習中,除了要強調進行考古學的基礎訓練,即要求研究生熟練掌握國內外考古領域的基本理念、調查方法和資料分析方法,同時也要注重培養研究生的動手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和進行學術創新的能力。我們希望通過對考古學科研究生教育中田野學校環節的建設和創新,可以培養出具有出色創新能力的科研自主型研究生。

      作者:王春雪陳全家單位:吉林大學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va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无套内射|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