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設計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生物作為高中階段中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在其中擔當重要的角色,而高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設計,也給生物教師帶來了很大地挑戰。要想獲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的教學設計上要進行創新,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對生物教育教學進行比較周密和詳盡的安排,更好地做好生物課堂的教學設計。
一、目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以為,課堂教學設計,是運用現代的教育技術、傳播學以及信息技術等理論基礎來分析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學生的需求,在此基礎上設計并且嘗試獲得一種最佳的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方法。一個好的教學設計不僅可以提高整堂課的效率,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學生提高對學習生物的興趣,自覺地進行探究和合作。然而,在當今我國的高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雖然學校內的實驗設備基本上都齊全,也有專門的生物實驗室,顯微鏡等器材都十分充足。但是,由于高中的實驗課時比較少,再加上有的實驗過程中所需要的藥品或者材料比較難找,這就使得很多實驗學生都不能親自動手完成。現今高中的生物實驗課堂教學仍然采取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在生物實驗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都采取教師在講臺上展示和講解實驗,學生在臺下聽實驗,記住實驗現象。學生們只看不動手,使得主體地位得不到有效地的發揮,這就使得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嚴重缺乏,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也不牢靠。同時,在教師展示實驗的過程中,有的學生也不注重記錄實驗數據,對教師展示的實驗也不留心觀察,就更談不上對實驗的思考了。而且,這種教學模式會使學生認為實驗課堂很枯燥、很乏味,激不起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也調動不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大大降低。
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設計的策略
(一)增加學生親自操作實驗的機會。生物實驗的教學不僅僅只是讓學生知道一個正確的實驗結果,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真正地體驗和經歷實驗過程中帶來的樂趣,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實驗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把實際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實驗當中。因此,在進行生物實驗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把演示實驗轉化為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把講實驗轉變為邊講邊實驗。還要多開放學校的實驗室,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地接觸到實驗。同時,教師與學生要多進行互動,讓學生自主地得出實驗結果,積極地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并最終確立和認定正確的結論,不斷地激發學生對生物實驗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生物實驗、實踐能力。
(二)創新實驗教學方式方法。教師在進行課堂實驗教學前,一定要對實驗的原理、流程以及所要采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熟練掌握,同時要仔細的研讀生物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來設計實驗項目,充分地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進行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時,如果依據課本上的步驟進行實驗的話,成功率和實驗的效果都不能令人滿意,這就要求教師對實驗進行改進,使得學生更加清楚的理解實驗。洋蔥是課本上所要用的實驗材料,但是由于洋蔥自身的因素,不一定就是最適合的實驗材料,這時就要求教師選用新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比如大蒜、小麥或者大豆等材料,并進行比較,得出大蒜是最適合的實驗材料。因為,大蒜自身的細胞分裂相對來說比較活躍、分裂的次數較多,便于學生觀察。同時,大蒜所具有的根莖細胞排列比較稀疏,方便進行染色和解離,這些特點都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大蒜比洋蔥更適合做實驗材料。另外,教師還要從藥品和設備以及實驗步驟上對實驗進行改進,以便讓實驗達到最佳的效果。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材的內容是生物課堂教學設計所依據的基礎,在新課改背景下,舊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已經不再適應新課改的需要。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設計是連接生物實驗教學實踐和生物知識學習的一個重要橋梁,教師要及時的轉變實驗教學的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改進實驗教學的方法,增強實驗的指導作用,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而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作者:孟慶華 單位:松原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