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環境下英漢翻譯歧義和消除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對于詞意的選擇不精準
因特網上有多款軟件都可以滿足譯者查詢詞匯的需要,幫助譯者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網絡資源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網絡資源的真實性尚待考證。倘若譯者錯信了虛假的信息就會對譯文的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倘若譯者多次使用這些虛假信息就會嚴重降低譯文的可信度。此外,譯者的任務不僅僅是要保證將原文要表達的意思準確地表達出來,有時候還要兼顧語言使用的語境:如該語言是口語式的表達還是較正式的官方語言等等。這些因素都是譯者需要考慮的。
(二)句子結構不夠“地道”
眾所周知,英語和漢語在表達方式上是有著非常大的差別。例如,漢語中時間狀語一般都是放在句首,然后用逗號將其與句子主干部分分割開來;而英語中時間狀語的位置相對比較靈活,既可以放在句首表示對比和強調,又可以放在句尾。又如,漢語中修飾動詞詞組的狀語通常是放在動詞詞組前面,但是英語中狀語的位置通常是放在實意動詞前或者是be動詞后,當然也有可能為了強調動作的狀態而位于句首。倘若譯者單純地依賴網絡上的翻譯軟件,雖然大概的意思都能夠表達正確,但是這些表達在母語使用者看來卻是非常別扭的。例如將漢語句子“徐老師今天說我的作業完成得非常好”,翻譯軟件中翻譯的句子就是“Xuteachersaidthatmyhomeworkdoneverywelltoday”。很明顯,句子中有兩處不足:第一,英語譯文中的意思是說我今天的作業做得很好,而原文的意思是說老師表揚我這件事是今天發生的,而作業是否是今天完成的并不能推測出來。第二,徐老師的翻譯方式不應該是XuTeacher,因為teacher一詞是不可以放在姓氏前面做稱謂語的,英語中稱呼徐老師應該是Ms./Mr.Xu。所以翻譯軟件中句子結構的不合理往往會影響讀者對于原文的理解。
(三)語篇之間的銜接性不夠好
在某些任務量比較大的翻譯工作中,為了提高翻譯效率,通常由數名譯者共同完成,這些譯者對于原文的理解可能有所差異,他們使用的查詢軟件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他們對于語篇中反復出現的表達方式的處理方法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如果譯者之間沒有足夠的溝通,這些不一致的現象就有可能影響讀者的理解。例如對于sister,brother,aunt,uncle等表示親屬關系的名字的理解就需要對人物之間的關系有足夠的了解,一旦有譯者未能做到這一點,和其他譯者在人稱的處理上未能達到統一,就會嚴重影響讀者對于文章的理解。例如,國內翻譯的某部外國大片的字幕翻譯中就存在這樣的歧義,在影片開頭部分將出現次數并不多的主人公的sister翻譯成了姐姐,而在影片結尾的部分卻將主人公對其sister翻譯成了妹妹,這樣的翻譯可以說是非常失敗的。
二、消除歧義的策略
為了在發揮網絡資源優勢,提高翻譯效率的同時提高翻譯質量,譯者需要選擇權威的網站來搜索資源,對網絡資源進行分析和反復驗證,還要堅持老一輩翻譯家對于翻譯的嚴謹態度,真正將“信,達,雅”的原則落到實處。
(一)使用比較權威的查詞軟件
目前,網絡能夠提供大量的查詢軟件,如Google、百度、金山等。這些翻譯軟件在詞條基本意思的解釋上基本是準確的,但是有道詞典和必應詞典的詞條解釋和例句都是非常全面、權威的。例句中的豐富信息對于譯者理解原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例如:譯者在搜索muffler(消音器)一詞的時候就會找到該詞例句中有這樣的一句話:ItbouncedupunderthecarandtoreoffthemufflerofmyancientFordstationwagon.(那錐標彈了起來,扯下了我那臺老式的福特旅行車的消音器)這樣的例句中還包含了原文中有可能包含的其它相關詞匯,對于譯者的幫助是非常大的,能夠幫助譯者節省查找的時間。這些例句的另外一個好處就在于其權威性,其中不乏一些名言警句,以及從一些著作中摘錄出來的比較經典的句子。譯者在翻譯英語原文的時候就有可能遇到這些句子,有道詞典和必應詞典上提供的譯文就是比較不錯的參考。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譯者可以照搬照抄上面的譯文,相反,譯者應當辯證地看待這些譯文,然后保留其中準確的部分,結合譯文的問題需要來進行調整。這樣既能保證譯文的準確性,又能保證語言的“地道”。
(二)驗證表達方式的精準性
雖然譯者注意到了使用較權威的查詢軟件,但是對于詞匯的使用和搭配問題也是不容小覷的。母語是漢語的譯者在做漢譯英的時候就需要對這一問題予以更多的重視,將不確定的英語搭配放在Google軟件中進行驗證。例如筆者在翻譯一篇關于某汽車配件產品介紹的過程中從查詞軟件中查到“完善的”可以用perfect,impeccable等詞匯來表達,但是在表達“完善的設備”這樣的詞組的時候卻只能用soundequipment才是最符合英美人士的用法習慣。除了在英譯漢以外,譯者在做英譯漢的時候也必須結合語篇的語言特點,文體特點等對查詢軟件上詞語的釋義進行適當的調整。在面向國內讀者譯文中對于那些只有西方才有的事物就有必要進行一定的解釋,尤其是那些宗教故事,如theleopardcannotchangehisspots(江山易改本性難移),castpearlsbeforeswine(對牛彈琴)等等,這些專有名詞的解釋應當根據需要解釋的信息量的大小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對于那些圣經中出現的典故,只需要解釋其寓意的就可以放在語篇中加以簡要的解釋;而對于那些有必要仔細解釋的歷史典故則需要放在文章末尾的注釋中進行解釋。而上述的這些解釋完全都可以在網絡中得到解釋。
(三)斟詞酌句,力求表達意思完整
雖然豐富的網絡資源使譯者能更加高效地完成翻譯任務,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借助網絡資源翻譯的譯文是十全十美的。這是因為網絡上的譯文有可能是適應其它語境的譯文,是不可以完全的照搬照抄的。所以在翻譯任務完成以后,一定要對譯文進行仔細的推敲,小到詞匯的搭配和使用,大到語篇的整體風格,都需要譯者進行仔細的審核和把握。在進行這樣的審查的時候,譯者需要對那些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匯特別地關注,例如原文中使用的如果是politician,就不能按照詞典中釋義那樣翻譯成“政治家”,而應該翻譯成“政客”,這樣才能符合原文的意思。而且,這樣的工作僅僅是將譯文通讀一到兩遍是不夠的,而且還需要將譯文交給母語的使用者來審查,這樣才能確保譯文的地道。
三、總結
互聯網上豐富的資源能夠為譯者高效地完成翻譯任務提供必要的信息,但是其中的虛假信息也會對譯者造成一定的困擾。還有一些專業水平不足的譯者甚至會依賴翻譯軟件來進行翻譯,這就會嚴重影響讀者的理解。為了避免上面的這些問題,譯者需要首先選擇查詢信息權威的資源,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其次譯者需要驗證詞匯使用方法是否地道。最后譯者需要對完成的譯文進行反復的推敲和修正。只有這樣才能在發揮網絡環境優勢的基礎上保證譯文質量。(本文來自于《開封教育學院學報》雜志。《開封教育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周凱猛單位:江蘇省射陽縣明達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