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礦產地質環境的特點闡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截止至2011年底,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共127種,占全國172種的73.84%;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80種,占全國159種的50.31%;列入儲量表74種,其中重晶石、汞礦、砷、光學水晶等7個礦種排名全國第一位,22種排前三位,50種礦種居全國總量的前十位。主要礦種有煤、鐵、錳、釩、銅、鉛、鋅、鋁、汞、銻、金、重晶石、水泥用灰巖等。全省礦產資源地域分布不均,貴陽市主要為鋁土礦、耐火粘土,遵義市為鎳、鉬、硫鐵礦、錳、鋁土礦,六盤水市為煤、石膏,安順市為耐火粘土、重晶石、煤,黔南州為銻、磷,黔東南州主要為重晶石、金,黔西南州為金、鉬、銻,畢節市為煤、鐵、銅、鉛鋅,銅仁市為錳。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截至2011年底,在全省發現的所有礦種中,已開發利用的有73種。全省共有7848個礦山,大型礦山85個、中型礦山220個、小型礦山7543個(含小礦)。2011年全省礦石產量28837.55萬噸,礦業總產值878.72億元,利潤總額185.95億元。
1.主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
截止至2011年底,全省已發現超過千處礦山環境地質問題,種類繁多,成因復雜,給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帶來阻礙。主要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有地質災害、土地資源占用和破壞、地下含水層破壞以及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等。
1.1礦山地質災害
貴州礦山地質災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地面沉陷、硐室片幫冒頂、井下突水等,造成人員死亡和失蹤達295人,直接經濟損失20億元[8]。礦山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煤礦山,約占總數的80%。
1.2礦山占用破壞
土地資源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礦山占用和破壞的土地資源累計達47544hm2,其中被占用和破壞耕地面積達10000hm2以上。占用和破壞的土地以煤礦山為主(占破壞占用的90%),其次是化工原料礦山(占破壞占用的4%)和建筑材料礦山(占破壞占用的2.7%)。
1.3含水層破壞
礦山在開采過程中,井工開采形成的采空區大,導致礦層及其上覆巖體遭受破壞、地下水流場及補徑排條件發生改變,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量減少、礦井突水、地下含水層結構破壞和地下水污染。
1.4地形地貌
景觀破壞礦山在采礦過程中,人為作用劇烈,嚴重地改變了礦區的地形地貌,眾多姣好的景觀資源被破壞,影響了旅游業的發展,尤以建筑用灰巖、鋁、磷礦及砂石礦等露天開采礦山破壞最為嚴重。
2.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
2.1評估方法
首先在地理地圖上圈定礦山分布范圍;然后按照1km×1km進行單元網格剖分,計算各單元格的礦山地質環境影響指數;繪制區域影響指數等值線;根據不同的等值線閥值,確定區域影響程度,劃分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分區[9]。
2.2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變量選取與量化
本次評估選取現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其控制因素作為2個一級變量[10~11]。其中控制因素包括礦山原生地質環境條件和人為活動強度2個二級變量,礦山現狀問題包括礦山地質災害、土地植被資源破壞與占用、含水層破壞和地形地貌景觀破壞4個二級變量,全部6個二級變量又細分為20個三級變量(表1)。采用專家評分法,對選取的環境地質變量按類(個)因素對礦山地質環境影響的貢獻大小,確定變量權重和評分標準。3.3礦山環境影響指數計算模型及影響程度等級劃分根據貴州礦山地質環境的影響,將影響因子得分及權重按下式計算影響評估指數。P=∑6i=1ai∑20j=1bjxj式中:P———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指數;ai———分類變量權重;bj———次級變量權重;xj———變量得分。P≥7表示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嚴重;3≤P>7表示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較嚴重;P<3表示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較輕。
3.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分區及其特征
依據上述評估原則和方法,對全省礦山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分區,共分為37個區(表2),其中影響嚴重區18個,影響較嚴重區12個,影響較輕區8個,其范圍和分布見圖1。對未受礦山開采影響的非礦山分布區,本次評估將其定為未影響區。
3.1評估結果驗證
貴州西部的六盤水市和畢節市,煤炭資源豐富、埋藏較淺,礦山眾多,開發強度大,主要為井工開采,煤礦開發活動誘發的礦山地質災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其危害相當嚴重,典型礦山主要分布在納雍縣鬃嶺、水城縣大河邊與銅廠坡以及盤縣火鋪等地[12],本次評估中的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嚴重區Ⅰ12、Ⅰ14就是以上煤礦分布區。修文小山壩礦區是中國最早的大型鋁土礦,其類型為碳酸鹽巖古風化殼異地堆積鋁土礦,出露較淺,主要為露天開采,礦業活動占用大量耕地、林地,嚴重破壞了土地和植被資源[13],本次評估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嚴重區Ⅰ8中即包含該礦區。以上兩個實例表明本次礦山地質環境評估結果較為準確、客觀,與礦山地質環境現狀相符。
3.2礦山地質環境現狀特征
通過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筆者總結出貴州省礦山地質環境現狀特征:一是貴州礦山地質災害各類礦山均有分布,尤以煤礦山分布最多,危害最嚴重的是崩塌;二是全省礦山占用破壞土地多,以鋁土礦、金礦破壞土地植被最為嚴重;三是礦山含水層普遍被破壞,其中以煤礦、磷礦較為嚴重;四是對地形地貌景觀造成破壞的主要是建筑用砂石料礦山和鋁土礦山。
4.結論
(1)應用多變量綜合指數法對全省礦山地質環境進行評估,劃分出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嚴重區、較嚴重區和較輕區共37個。(2)全省礦山地質環境影響有從東至西、從南至北逐漸嚴重之勢,基本反映了全省礦山地質環境特點。(3)評估結果表明貴州礦山地質環境受礦業活動的影響大,主要表現為礦山地質災害,其次是土地、植被資源破壞。(4)評估結果反映了礦山地質環境影響程度與礦山分布的密集程度、礦種及其開采方式和開采強度密切相關。井工開采的以煤礦區地質災害影響最為嚴重,其次是磷礦和鋁土礦區;露天開采的鋁土礦山和金礦山則以破壞和損毀土地資源和地貌景觀最為嚴重。
作者:羅炳佳、沈誠單位:貴州省地質環境監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