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習過程管理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專業能力是就業競爭能力的基本要素
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是指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知識結構的優化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而獲得的能夠實現就業理想、滿足社會需求、在社會生活中通過競爭實現自身價值的本領。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是大學生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是多種能力綜合發展的結果。專業能力是指大學生在專業教育和專業學習過程中形成的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包括專業知識結構、專業學習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等要素。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構成要素眾說紛紜。但不管何種觀點都一致認為專業能力是大學生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的基本要素,是從事職業專業工作所需要的專業技能,是勝任職業崗位要求并賴以生存的核心能力。用人單位招聘畢業生時往往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招聘什么專業的學生,并有相應的專業能力考察和測試,一些技術含量高的用人單位尤其注重考察學生的專業能力,即使是國家公務員招考也對應聘人員的專業有要求,由此可見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首先要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能力。大學生專業能力的獲得主要來源于學校的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專業實習、實訓等內容。于是,加強大學生的學習管理,發揮學校教學在提升大學生專業能力方面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當代大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毫無疑問,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為此大學生理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去,然而受社會環境、學習條件、自身能力等多方面的影響,大學生的學習現狀并不容樂觀,從學生教育管理的角度來看,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
進入大學前,學生的學習目標非常明確,都在為自己理想的大學努力學習,刻苦鉆研,但是當他們進入大學后,一旦失去了對大學的新鮮感,好多學生突然發現沒有了方向,于是顯得無所事從,生活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應該學什么,應該往什么方向努力,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好比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沒有指南針的指引,永遠靠不了岸,再加上沒有高中時的嚴格作息制度,沒有家長的叮嚀,沒有班主任老師的管教,于是放縱自己,不再積極、主動的學習,將過多的時間用于了無關學習的事情上,有的甚至沉迷于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有的雖然考上了大學,但并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或理想的專業,因而無法正確面對,出現對學習不感興趣的現象,認為只要考試都通過,能混個文憑就可以了。有的甚至把上大學看成任務,是在完成父母上大學的心愿。重慶三峽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有35.57%的人有短期目標而無清晰的長期目標,34.49%的人有清晰的總目標而無具體的階段目標,還有13.23%的人無任何具體目標。出現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大學生沒有認識到大學階段是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黃金時間,沒有充分認識到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為將來自我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的黃金階段,沒有認識到上大學的真正意義所在。
(二)逃課現象屢見不鮮
課堂是大學生學習的“主戰場”,大學生需要掌握的相關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多是在課堂上獲得的,他們的課堂出勤和參與程度直接決定了其獲得相應能力的多少。雖然高校都會強調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但無論是重點高校還是一般的普通高校,都屢屢出現大學生曠課的現象。高怡寧的調查數據顯示,武漢市重點大學的綜合逃課率在56%左右,而河南大學的一項調查也顯示,絕大多數學生都有過逃課經歷,其中有一調查小組92%的學生都曾逃過課。大學生逃課的原因各種各樣,關于這方面的調查與研究已經很多,文章不再論述,但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逃課,學生之所以敢于逃課,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管理的問題。有的是因為相關的管理制度不夠健全;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相應的規章制度;有的既使有制度也沒有真正發揮其作用,形同虛設,還有就是教師沒有直正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對學生的缺勤和課堂表現睜只眼閉眼,任由學生發展。
(三)成績不合格學生數量驚人
成績不合格的突出表現在補考和重修的數量上。補考是學校針對特定的、少數的大學生在教學上采取的一種彌補手段。大學生補考的數量從某一個方面反映了一個學校的學風和校風;一個學生的補考情況則從一個層面反映了該生的學習情況。如今,高校存在大量的補考人群,以重慶交通大學機電學院2011級為例,該院共有學生704人,在2011-2012學年,考試不及格人數為323人,不及格率高達45.88%。有的班級共計30人,不及格的就有18人。很多同學年年掛科,累計掛科學分達到了該被退學規定的學生也大有人在,每年都有數名學生因掛科太多、成績不合格而被學校退學。大學校園甚至流行一句玩笑話“:沒有掛過科的大學生活不完整。”考試不及格的同學可以參加補考,而補考不及格則只能重修。補考人數增多,隨之而來的是重修人數的增多。以華北科技學院為例,該校從2011至2012年三個學期每個學期的重修人次、人數一直居高不下,全校每學期有20%左右的學生參加重修。學生補考、重修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不可否定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加強學習過程管理,提升學生專業能力
過程管理是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強調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對企業管理當中的每個節點進行質量控制,通過每個過程細節進行控制管理,從而達到全面質量管理,包括過程策劃、過程實施、過程監測(檢查)和過程改進(處置)4個部分,即PDCA(plan-do-check-act)循環,又稱為戴明循環,是質量管理大師戴明在休哈特統計過程控制思想基礎上提出的。過程管理是將復雜的問題分解為若干個簡單的問題加以解決,避免管理中斷,強調的是對“過程”進行管理,而不是“流程”。過程管理所包含的管理理念正適合于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眾所周知,大學生專業能力的獲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能運用過程管理的原理,抓好大學生每個節點即每個學習階段甚至每門功課的學習,則大學生的學習就有了堅實的保障。即在新生一入學的時候,就將過程管理的原理運用于學生的學習管理,讓學生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將對提高大學生的專業競爭能力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
(一)建立健全與學習有關的規章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學生本身心智發展并不完全成熟,自律能力還不夠高,再加上缺乏少了高中時期老師和家長的管教,難免會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出現曠課、沉迷游戲等現象,以至于影響學習。因此有必要從引起大學生曠課的原因入手,建立健全與學習有關的規章制度。一是要防止夜不歸宿。目前高校絕大多數學生都是集中住宿,這種方式便于管理。為防止學生外出從事娛樂、上網、玩游戲等活動而影響第二天的課程,可以從夜不歸宿入手,制定學生夜不歸宿的相關規章制度。作者所在學校就規定,學生上學期間一般都要在校住宿,如要外出住宿,須由其本人提出申請,經家長簽名同意后方予以批準。二是要嚴格請假制度。如今的大學社團眾多,各類活動豐富多彩,這對提高大學生的除專業知識能力之外的各種能力本是好事,但有些學生過于熱衷社團活動,甚至有一些學生干部經常請假,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嚴重影響學習。三是要加強課堂考勤。要制定課堂考勤的相關制度,選拔責任心強、工作認真的學生骨干或是學生黨員擔任考勤人員,并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和管理。
(二)充分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高等學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廣大教師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率先垂范、言傳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給大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國的《教師法》和《高等教育法》都對教師的育人職責有著明確的規定。然而,有的高校教師卻并沒有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育人職責,認為大學生已經是成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于是學生是否來上課既不過問也不向班主任、輔導員反映,學生上課開小差、玩手機或從事與課堂無關的活動也不制止,僅僅把自己當成了教書匠。事實上,任課教師是課堂教學和課堂紀律的直接組織者和管理者,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責任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試想,一位連上課紀律都管不好的老師又如何能上好課,就更別提教好學生了。因此,解決學生的課堂學習問題主要責任在教師。為此,高校要加強師德建設,強化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如作者所在單位就明確發文規定了教師在課堂紀律管理上的職責,要求任課教師在每門課程的第一節課向學生明確宣布課堂紀律,包括:不遲到早退和曠課;上課關閉手機;不吃食物;不隨意離開課堂等內容;明確考勤方式:明確對學生課堂違紀行為的處理辦法,其中包括學生缺課,累計超過其課程教學時數三分之一者,不得參加該課程考核,該課程成績按零分計;對教師的失職行為,學校也有相應的處理規定。
(三)指導學生做好學業規劃
目前,高校普遍重視大學新生的入教育,包括怎樣完成從高中到大學角色的轉換問題,尤其是這期間出現的環境適應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經濟問題等,但卻忽視了對大學生學業規劃的指導。大學生學業規劃是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邁向社會之前,根據對自我的了解和認識,結合社會需求而制定的學習成長計劃和目標方案。學業規劃的制定是一項系統而長期的工作,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學業規劃需要建立連貫的體系,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指導內容。一年級主要通過入學教育、新老學生交流、職業規劃教學、專業介紹等形式引導學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了解專業特點和探索職業方向,掌握專業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習的動力和熱情。二年級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專業發展,通過專業知識競賽與講座、相關證書考試的選擇引導與指導、科研立項申報等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目標、拓展知識面和完善知識結構。三年級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和畢業選擇去向,鼓勵學生了解專業前沿,積極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為走上社會積累經驗。四年級要幫助學生客觀評估自身學業情況,調整目標,加強就業指導,合理選擇就業方向。指導學生做好學業規劃要堅持以生為本、分類規劃、動態發展的原則,堅持分類整體輔導與個性輔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在學業規劃的動態過程中厘清自己的奮斗目標。
(四)加強學生信息反饋及處置工作
過程管理的優勢就在于能及時發現并處置問題,力爭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一方面,作為學生教育管理者的班主任、輔導員應通與過同學交流,察看學生考勤冊、夜不歸宿記錄,了解平時測驗與期末考試情況,加強與任課教師的溝通等渠道及時了解學生信息,掌握學生動態,便于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對偏離目標的學生應積極開展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及時進行危機預警和干預,使學生的行為由負向向正向轉變,防風險于未然。對違紀違規的學生,一定要堅持按規定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要以書面形式告知學生,同時通過一定的形式在全體學生中進行宣傳,以起到“殺一儆百”的宣傳效果。如作者所在的學院就對曠課但尚未達到校紀校規處理的學生,視情況予以通報批評、警告、嚴重警告的院級處分,一方面,既能及時提醒教育學生,另一方面又能使其盡早“懸崖勒馬”,避免釀成大錯。
(五)重視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雖然大學生大都已年滿18歲,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已具備獨立的民事行為能力,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中國的特殊國情和現實都表明,家庭的教育對大學生的在校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高校在學生教育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和家庭的溝通,尤其是對那些學習困難,經常有不及格現象的學生,除開展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和切實有效的幫扶工作外,還要將學生的在校表現和學習情況告知其家長,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家校合力,促進學生的學習。據現代快報報道,南京理工大學一直有給學生家長郵寄期末考試成績單的慣例,并認為這是家校溝通的形式之一,該校學生處老師表示,“上大學后,學生們的自由度確實很高,但家長放手不是撒手不管。”此外,還應及時有效有針對性地做好服務工作,教務部門要及時告知學生補考情況,督促學生檢查自己的學業完成情況,及時重修未完成學業,允許學生在一定的條件下調換自己喜歡的專業。如作者所在單位就專門利用暑期時間,為重修課程較多的學生專門開設重修班,確保因學分未修完的同學能有機會正常畢業;每年都為一部分確實對原專業不感興趣的同學調換專業。教師要認真備課,改進教學方式,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后勤部門要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條件等等。總之,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提升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除提高專業能力外,還應增強職業能力、創新能力、求職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從而才能在就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侯文軍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 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