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態建筑設計與建筑設計生態化趨勢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民的居住環靜和生態環境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壞,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建筑行業的發展給人們提供了居住和休閑的場所,但其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問題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反思。為了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生態化的建筑設計方式已經成為了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本文對生態建筑設計和建筑設計生態化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系統性的總結,闡述了生態建筑的內涵和特征,明確了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建筑設計生態化的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生態建筑;生態建筑設計;生態化
世界人口的劇增和自然資源的驟減造成了生態環境出現了嚴重失衡的狀態,生態環境的破環嚴重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著建筑行業的巨大發展,但建筑行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能源消耗等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各行各業共同的追求目前,因此,對于建筑行業而言,轉變建筑設計理念,實現建筑設計的生態化發展是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1、生態建筑的內涵及特征
1.1 生態建筑的內涵
建筑設計生態化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全新的建筑形式。所謂生態建筑設計是指將建筑看做一個整體的生態系統,利用建筑的內外空間對各種不同物態因素進行組織,在生態系統內部實現物質和能源的有序循環和轉變,從而實現生態系統的高能效、低污染、高環保。生態建筑的內涵主要表達了兩層含義,第一,生態建筑可以為人們提供健康、環保、清潔的居住環境,是人們享受到高質量的生活空間和休閑空間。第二,生態建筑能夠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實現了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尊重,確保人和自然的和諧友好相處。
1.2 生態建筑的特征
生態建筑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不同的綠化方式改善建筑的內外部環境,選取大跨度、輕型的建筑結構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質量水平。生態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重視建筑設計區域的內外部環境的交互作用。二,強調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理念。三,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盡量選取節能環保、低能耗的可再生能源。四,采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建筑環境的污染治理和防護。五,注重建筑項目的生態文化,尊重建筑設計的生態內涵。
2、生態建筑在建筑設計中的作用
2.1 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建筑行業的發展是衡量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但目前我國的很多城市設計都過于關注建筑規模而忽視了建筑環保的問題。建筑設計師對環境保護問題的忽視,往往會造成建筑資源的浪費以及后續建筑項目使用的高成本。如今,城市化的發展逐漸向現代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在建筑設計中加入一定的生態化設計理念和元素,可以大大減少人們生產和生活給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整個城市的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2.2 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城市的經濟發展是衡量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各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生態化建筑設計的發展打破了城市原有的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促進了城市建設、經濟增長、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同步性發展,可以說生態建筑的發展是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因素和必然趨勢。
2.3 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
建筑設計生態化可以有效地實現生態、環保、經濟、建設的有機統一,從而確保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要想實現城市環境和能源分布的平衡和穩定,就必須按照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生態化建筑設計。作為一名合格的生態建筑設計師,必須要有足夠的責任心和信心,將保護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節約,重視城市建設的生態化環境保護,從而促進城市化進程的穩定、持續、健康發展。
3、建筑設計生態化的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全球都面臨著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因此,探索建筑設計生態化的發展趨勢已經成為了未來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對建筑生態的研究主要包括原生生態建筑和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建筑生態化發展兩個方向。相比而言,原生生態建筑對自然環境更具敏感性,其建筑設計約束更加嚴格和苛刻。
3.1 能源利用
近些年,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的現象日益嚴峻,對新能源的利用和開發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建筑行業也不例外,特別是光能源的應用在建筑行業得到了快速的推廣。在建筑行業中,采光器、追光器以及反射管等光能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建筑設計和生態設計的完美融合。此外,比較常見的光能技術的應用就是太陽能的利用,如今,太陽能技術的使用已經逐漸在各大城市和農村中實施起來,這些技術的應用有效地解決了以往建筑設計中存在的熱能、光能稀缺的問題。能源的利用不僅對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效地降低了人們的生活成本,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得整個建筑實現了生態化和節能化。
3.2 材料運用
建筑設計生態化中得材料運用主要包括建筑結構材料的運用、水暖等材料的運用、通訊材料的相關運用以及各類建筑裝修材料的運用。當然,材料的節約也屬于材料運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筑生態化設計過程中,將材料的節約作為約束條件考慮到設計中,并通過研究和分析,重點把握材料節約的關鍵環節。對建筑項目進行科學的精簡和節約,不僅可以減少建筑成本,同時可以有效地體現建筑設計的生態化發展理念。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建筑材料的節約主要體現在對結構材料的節約上,具體表現在選用輕型的鋼架結構代替傳統的磚砌式結構,構造方形的建筑構架,這種建筑結構既能節約成本,又稱減輕建筑本身的承重量,從而使整個建筑更加具有穩定性和安全性。
3.3 自我調控
建筑設計的生態化發展趨勢主要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自我調控。所謂主動式調控是指利用數字化技術和信息化技術進行建筑設計的應用,這種方式是實現建筑設計生態化的重要成果。數字化技術和信息化技術可以將建筑設計師的設計理念用形象的三維立體模型呈現出來,因此進一步帶動了建筑設計生態化的技術性變革。通過主動式自我調控,建筑設計師可以將建筑生態化設計進行準確化、精細化和嚴格化處理,從而實現了建筑設計生態化與數字化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完美融合。
4、結語
生態建筑傳承于現代建筑,是一種全新的建筑設計形式,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在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我們不必要太在意生態建筑與現代建筑的區別,從現代建筑向生態建筑的過渡是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鄭明鳳.關于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思考[J].河南建材,2015,03.
[2]黃磊.回應地域自然環境的生態建筑設計策略初探[D].重慶大學,2010.C
作者:張旭 單位:上海筑森建筑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