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討高校的學科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大學學科建設與課程建設的關系
學科水平的提升在促進專業發展時,具體地落實在課程開發上"專業建設不應視為學科建設的一種純粹額外的負擔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也有促進學科發展的一面"在課程建設上事實上可以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新課程的開發;二是原有課程根據學科發展而充實和更新;三是根據教學的實際進行中感悟到的問題加以修訂"前兩個方面都直接與學科建設有關"學科建設上的成就及時反映到課程上來,是高學科水平大學的特點,也是專業建設上的優勢"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學科成就的系統化、理論化和通俗化都有作用"新的課程更需要學科上的新的進展乃至于需要新的學科做后盾"有些新開發的課程可首先用于研究生教學,可能的情況下再進一步開發為本科生的課程并根據其性質與特點再確定為選修課程或必修課程"
二、大學學科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關系
學科建設既在一定觀念下展開,它自身又能展現觀念展現真理至上、學術至上的觀念展現為科學而科學、為知識而知識的純潔心靈,展現艱苦跋涉、不畏險阻、堅持不懈、一絲不茍的精神展現人類智慧與良知以及它能達到的意想不到的高度"因而岸科建設可以展現強有力的觀念文化"事實上大學最重要的觀念文化是由學科建設所反映出來的這是大學文化的特點也是大學文化的優點"在一個學科建設已達到相當水平的大學,才能更充分地體現這一點,同時也更有力地推進文化建設"
三、大學優勢先行與整體優化的關系
所謂優勢先行,是指注重追求優先重點資助優勢學科、扶持新興學科、有條件的兼顧其他學科的發展方式"所謂整體優化是指注重追求結構合理、發展協調、綜合功能強大的發展方式"這是在處理重點學科、優勢學科、特色學科與一般學科、弱勢學科、普通學科的關系上兩種不同的學科建設理念"從現實看朧勢先行是有高顯示度和即時效應的,發展速度比較快河以充分發揮優勢學科的示范、輻射作用,通過學科的交叉、綜合、滲透和延伸,促進學科結構調整,以重點學科建設為龍頭,帶動相關學科,使彼此在更高的水平上發展從而形成優勢突出、特色明顯、相互促進、布局合理的學科體系"從長遠看整體優化是有持續發展優勢的"優勢先行與整體優化的矛盾在高校的學科建設中直接體現為重點學科建設和一般學科建設的矛盾"歸根到底,學科建設是為學校發展目標服務的"重點學科建設是提高學科整體水平的關鍵但重點學科不是孤立的學科,和非重點學科有著廣泛的聯系除了對一般學科有示范和激勵作用外更應在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密切合作"對于高校而言在加強重點學科建設的同時,還應注意調整和優化學科結構為多學科的交叉滲透和相互支撐創造條件"
四、大學跟蹤學科主流方向與確定學科主導方向的關系
如何處理學科主流方向與高校學科主導方向的關系問題也是有關高校學科發展的長遠目標與現實目標的關系問題"高校學科建設在確定學科主導方向時應特別處理好與學科主流方向的關系"高校的學科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加上學科發展水平不高在確定學科主導方向時不能好高鶩遠盲目追求學科主流方向而只能跟蹤學科發展前沿,了解學科發展的特點,把握學科發展的趨勢,以此作為確定學科發展主導方向的學科環境,根據高校的學科發展現狀與特點選擇學科發展的現實目標"
五、大學學科帶頭人與學科創新團隊的關系
學科帶頭人和學科創新團隊的建設是大學學科建設的核心是學科得以發展和進步的關鍵"高校的學科建設應處理好學科隊伍中學科帶頭人與學科創新團隊的關系"充分發揮學術權威的作用,增強群體的凝聚力,組建若干個相互支撐的學術梯隊擴大對外的學術交流和學術影響"一個學術群體完全靠/引進0是不能解決隊伍建設問題的"學術帶頭人的引進與學科骨干的培養應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要重視外部引進反要重視內部培養鼓勵教師開展學歷進修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同等待遇才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學科梯隊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掌科的發展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六、大學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的關系
高校學科建設的根本任務和目標無疑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高水平的人才培養和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等"但學科的實力不僅體現在物質力量上岸科的軟環境建設也是學科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是學科建設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必須給予教師自由的學術環境,讓教師們在自由的環境中產生新的思想形成新的理論,從而推進學科建設和發展"高校學科建設的軟環境還應特別關注學科文化建設"實踐證明營造健康、和諧的學術傳統、環境和氛圍是學科/軟件0建設的關鍵是學科建設中的基本內容"
七、大學學科建設與高水平大學的關系
所謂世界一流大學,就是擁有一批世界一流學科的大學就是擁有一批世界一流學科的大學"在這個意義上便可以認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核心就在世界一流學科的建設上"學科水平河以在二級學科上考察,可以在一級學科上考察也可在學科類,甚至大學科類上考察"在評價大學水平過程中在考察學科水平時,不是一般的注意教授數量,而是特別注重高引用教師的數量;不是一般的注意學生質量而是特別注重獲獎的數量;不是一般的注意論文數量,而是特別注重高質量論文比例"談到質量,就不能不看引文數不能不看高被引論文數不能不看在代表反映當今重大成果的最主要刊物5自然6和5科學6上的論文數"。
作者:于建軍賀媛媛李長玲樸松花單位:吉林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