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輔導員人文素質教育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輔導員人文素質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輔導員人文素質教育論文

      一、高校輔導員人文素養現狀分析

      當前,社會各方高度重視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輔導員的學歷學位層次得到明顯改善,職業技能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尤其是高校輔導員人文素養現狀不容樂觀,開展思政工作的經驗欠豐富,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能力不足。

      (一)部分輔導員自身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

      文化底蘊不深,綜合能力不強輔導員若要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除了具備一定的思政專業的知識外,還應了解文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管理學等多學科知識。目前,高校輔導員趨于年輕化,大部分是剛剛從學校畢業,缺乏社會實踐經驗。以成都文理學院為例,在專職的78名輔導員中,年齡在20-30歲的有67人,占總人數的85.9%;30-40歲的有11人,占總人數的14.1%。他們之中,大學期間主修思政專業僅3人。大部分輔導員在自身的專業領域展現出了較強的實力,但在人文素質教育中的卻略顯不足。有的輔導員老師鮮有讀書的習慣,對哲學社會科學知識似懂非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有的輔導員沒有經過系統的教育管理、心理學知識的培訓,在思政教育中和人文素質教育中力有不逮。

      (二)部分輔導員思想政治素養不高

      政治敏感性不強輔導員是思政教育的實施者和指導者,要“積極引導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使他們中的先進分子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目前,部分輔導員對黨的理論知識、重要思想的學習不夠深入,較少關心國家時政,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時缺乏理論基礎,進而造成工作的被動;有的輔導員政治敏感性不強,面對突發事件組織協調和處理能力不足,易造成嚴重后果。

      (三)部分輔導員行為示范作用差

      缺少人格魅力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高校輔導員若要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必須在個人行為方面做好表率,展現出良好的人格魅力,以真正感染和引導學生。目前,有的輔導員為人師表意識淡薄,在工作中不注意個人形象,舉止輕浮;有的輔導員過于看重利益得失,自我評價偏高,自控能力不強,角色定位不準確。這些行為均嚴重損害了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

      (四)部分輔導員缺乏敬業精神

      育人意識淡漠“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是對敬業精神最好的詮釋。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的輔導員缺乏職業理想和立業意識,過分注重自身利益,強調個人發展,僅把在高校工作當做是職業跳板或謀生手段,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個人“第二職業”上,沒有真正認識到教書育人的重要意義;有的輔導員責任心不強,工作上敷衍懈怠,遇事只一味抱怨,不講奉獻;有的輔導員在工作中缺乏耐心和愛心,對學生的事情漠不關心;有的輔導員工作經驗不足,創新意識不夠,工作方法欠妥。這些表現,直接影響了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效果。

      二、提升高校輔導員人文素養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高校輔導員人文素養是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需要

      《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中對高校輔導員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所具備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經濟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輔導員應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提升個人綜合素養,才能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人文素養是其個人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輔導員只有展現出過硬的思想素質、扎實的人文素養、優良的工作作風和陽光積極的心態,才能觸及學生心靈,深深感染和打動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提升高校輔導員人文素養是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

      開展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最終目的是希望通過一系列人文教育,使學生能吸收有益知識,內化于心、外踐于行,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完善自我人格。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教育逐漸向大眾教育轉變,僅靠專業知識參與就業競爭已日顯單薄,嚴峻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輔導員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其人文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人文素質教育的效果。目前,輔導員的人文知識結構不盡合理,智能品質和情緒調控能力較低,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能力亟待增強。

      (三)提升高校輔導員人文素養是堅持以生為本

      建設服務型高校的需要輔導員的人文素養,對于堅持以學生為本,建設服務型高校,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此,成都文理學院強化了“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教學評價標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儒學推崇的“仁愛”思想,對于輔導員樹立“以生為本”的意識能起到積極的作用。輔導員是與學生聯系最緊密的高校管理者,這要求其在管理學生過程中堅持“以生為本”原則,關愛每一名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把學生利益和學校、國家的整體發展作為工作的中心。

      三、提升高校輔導員人文素養的途徑探索提升輔導員人文素養

      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期積累。在提升輔導員人文素養的途徑探索方面,首先要轉變觀念,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尊重知識、人才的前提下,將內在努力與外在支持相結合,才能逐步提升高校輔導員人文素養,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順利開展。

      (一)高度重視輔導員的選拔、任用和培養建立健全輔導員管理和培訓機制

      1《.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中對從事輔導員職業應具備的基礎知識和能力特征做了規定:“具備寬廣的知識儲備,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政治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倫理學、法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等。”高校應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把好入口關,在輔導員的選聘和考核上,不僅要考察其道德品質、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還要考核其人文素質。同時,建立起人文素質考核選拔機制,將良好的人文素養作為上崗的要求之一。

      2.管理機制是決定管理功效的核心問題,輔導員管理機制構建問題關系到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全局。因此,要提升輔導員的人文素養,首先應根據《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等文件要求,結合高校自身實際,逐步加快輔導員管理運行機制的建設和完善。例如,高校可制定《輔導員選拔條例》、《優秀輔導員評選辦法》、《輔導員獎勵實施辦法》、《輔導員工作考核辦法》等,在績效考核的基礎上完善輔導員工作激勵機制。科學合理規定薪資標準,做到工作量與待遇掛鉤,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對考核優秀的輔導員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從而增強輔導員的榮譽感、成就感。

      3.高校要建立科學化、系統化的培訓機制推動輔導員人文素養的提升。通過老帶新、召開交流會、舉辦學術講座、專題培訓、外出培訓和學習深造等途徑,提升高校輔導員的組織、管理和溝通能力。以成都文理學院為例,學校每年組織新進輔導員參加全省高校師資崗前培訓,定時選派輔導員參加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的輪訓,定期組織校內學生工作專題培訓。由于該校輔導員承擔了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工作,為拓寬輔導員的文化知識,提高其教學水平,學校素質教育教研室還專門為輔導員開設了人文知識的專業培訓,邀請各類專家學者為輔導員授課,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輔導員隊伍整體文化水平的提升。同時,為了增強輔導員的能力建設,學校開展了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開設主題演講、學生辨識、主題班會和基礎知識測試等,通過以賽促學的方式提升輔導員的綜合素質。

      (二)強化輔導員自我認識,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多措并舉提升自身修養

      1.堅定信念,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養。輔導員要明確自身職責,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堅持政治立場和信念;具備較高的從事思政教育的理論、政策水平,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2.樂學勤思,提高文化水平。當今社會是學習型社會,輔導員須自覺學習文、史、哲、教、管等相關學科的知識,不斷完善人文知識結構。同時,還應養成閱讀的習慣,讀一些人文經典,特別是傳統文化經典,從而豐富自身文化底蘊,為更好地開展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3.在工作中鍛煉自己,增強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高校輔導員應把學生工作當做學問去研究,創新工作理念;把學生工作當做事業去發展,立志成為思政教育管理的專家、行家。

      4.增強責任意識,展示人格魅力,強化敬業精神。輔導員要培養和建立健康完善的人格、高尚的人文情懷和強烈的責任意識,力求以自己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5.心態陽光,心理素質過硬,增強心理輔導能力。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輔導員應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輔導員要心理素質過硬,找準自我定位,做到心態陽光,興趣廣泛,意志堅強,這樣才能發揮好自身的作用,解決工作中的矛盾。其次,通過借助心理學相關知識和積累心理輔導經驗,增強心理輔導能力,在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及時干預。

      (三)營造濃郁的校園人文環境和氛圍

      潛移默化地提升高校輔導員人文素養輔導員的成長變化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自身修養的提升,離不開外部良好環境的推動。大學校園濃厚的文化環境本身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滲透力,它潛移默化地傳遞著人文精神,促使輔導員將人文精神內化為個人品質。

      1.加強校園人文環境資源,營造濃郁人文氛圍。高校可根據自身實際,在校園內懸掛為人圖像,修建名人雕塑,建設文化長廊,展示傳統文化、風俗人情。以成都文理學院為例,該校校園內有多座名人雕塑,教學樓公共場所隨處可見名言警句,有傳統和現代結合的文化藝術墻,有廣集古今書法大師精品的書法長廊,有特色鮮明的音樂樓,有供教職工休閑娛樂的閱覽室、音樂展示室等,是一所集“書香、墨香、花香”為一體的現代園林式學府。

      2.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輔導員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如開展教職工講課比賽、課件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比賽、書畫比賽和文藝演出等活動,豐富輔導員的文化生活,在參與活動中將人文知識內化為自我品質。在成都文理學院,輔導員積極參加學校工會組織的教職工足球、籃球、羽毛球比賽;在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博覽節上,輔導員參加教師講課比賽和課件比賽,獲得了不俗的成績。這些活動均有益于輔導員的身心健康,對提升其人文素養具有積極的作用。

      作者:杜凡王亞軍袁吉發單位:成都文理學院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 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国产成人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