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地理地圖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地圖教學的意義
地圖結合了語言、文字和圖片標記為一體,能夠有效傳遞高中地理的空間信息,是一種具有最直接、最形象的教學工具。地圖的直觀、系統(tǒng)表達地理空間信息有利于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狀況,并且直觀和系統(tǒng)又能清晰的表達出各種地理事物的特征。具體來說,地圖教學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
1.體現(xiàn)地理學科的教學
特色與其他學科注重計算、識字、識意不同,地理學科很重要的一個特色就是“圖表系統(tǒng)”的學習,各種地理圖像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地理信息合地理規(guī)律。這些地理圖像在呈現(xiàn)出眾多地理信息、簡明表述地理事物空間的分布等方面比單純的文字描述更加形象和具體。因此,地理學科中的圖像系統(tǒng)是反映地理學科的一項重要特點。
2.包含地理學科的教學
內容與其他學科教材中的圖像只是發(fā)揮輔助功能不同的是,地圖在地理學科中還承載著地理知識的重要功能,是地理知識的重要來源,圖像系統(tǒng)在地理教材中所發(fā)揮的知識載體功能也是地理學科區(qū)別于其他教材的重要標志,可以說,文字、圖像合作業(yè)共同構成了地理教材的表述形式,從新課程的教材改革來看,課改后的地理教材中圖像與文字的比例已經(jīng)超過了1:4,地理知識圖像化成為教材改革的一種發(fā)展趨勢。
3.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高中階段是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通過地理地圖教學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地圖是地理知識的圖像表達方式,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合簡明特征,經(jīng)常的閱讀、研讀相關的地圖,綜合掌握對各種地理知識要素的歸納和地理演變過程圖像展示,也有利于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
二、地圖教學的方法
1.教會學生閱讀地圖
初學讀圖時,理解課文的能力高于理解地圖的能力,往往習慣于讀書而不習慣于讀圖。因此,開始讀圖時應從文到圖,把課文中描述的地理事物的方位、范圍、大小、形狀、高低、水系、城鎮(zhèn)、交通線等,在地圖上找出來;即把文字知識落實在地圖上,形成初步的地域(分布)觀念。這是依靠課文輔助讀圖的過程。教師要學會充分地了解地圖的作用與功能,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讀取地圖中所包含的內容和信息,具體來說,首先就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地圖,掌握地圖的三要素:地圖上的標記、比例尺和圖例等等。通過讓學生熟練的掌握看地圖不同區(qū)域的地理差異,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獲取所需的地理知識。此外,地圖中的許多圖像素材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注意教授學生如何的正確閱讀地圖,把握地圖中的有用信息。根據(jù)高中地理學科的特點,應該進行分步驟,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是讓學生看地圖的標題,在講授“氣旋與反氣旋”的相關課程知識時,首先告訴學生們氣旋與反氣旋中的高壓、低壓的相關理論,然后繪制氣旋與反氣旋的天氣狀況圖,幫助學生了解該圖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讓學生有目的的閱讀地圖,在對比中盡快掌握和了解需要講授的課程內容。其次是看地圖的圖例和注釋,指導學生掌握地圖的重點和細節(jié)。最后是看地圖的內容。通過地圖主題的了解合細節(jié)的特征分析,為學生學習地圖的內容打下了扎實基礎,引導學生結合地圖的內容和課本教材知識進行歸納合整理,闡述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分析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2.提前做好地圖分類
高中階段地理學科的圖像較多,分布較為零散,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地理地圖的教學,必須要先做好地理地圖的分類。根據(jù)地圖的內容可以分為專題地圖和普通地圖兩大類,通過分類讓學生掌握某一類地圖的特點,進行比較合歸納。例如專題地圖中的自然地圖、環(huán)境地圖、人文地圖中大多包含了氣候、地貌、海洋、水文、土壤等等,將每一類地圖進行歸納整理,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對中國的鐵路網(wǎng)圖進行了歸類,歸納起來就是①~⑥代表的是我國南北向鐵路干線;⑦~⑩則代表我國的東西向鐵路干線。其中,①京哈線;②京滬線;③京九線;④京廣線;⑤同蒲線-太焦線-焦柳線;⑥寶成線-成昆線;⑦京包-包蘭線;⑧北疆線-蘭新線-隴海線;⑨貴昆線-湘黔線-浙贛線-滬杭線;⑩蘭青線-青藏線。
3.加強地理填圖、繪圖訓練
做好地圖分類是地圖教學的前提,而教會學生閱讀地圖則是基礎,在這前提合基礎之后還需要加強地圖的理解,這時通過加強地理填圖的訓練,讓學生準確地將信息填到相應位置是學生掌握地圖技能的升華。例如讓學生準確填出外國各種礦產(chǎn)的位置、主要河流的流向以及水資源的分布等等,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知識。此外,還要做好繪圖的訓練,繪圖是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繪圖可以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技能。可以先讓學生跟著老師版圖由簡入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進行,然后再布置一定的作業(yè)讓學生鞏固知識,最后讓學生及時的對知識進行歸納合整理。
4.適時歸納總結
地圖教學在地理教學中,不能為了用圖而用圖,而是應把培養(yǎng)學生運用各種類型的地圖及圖表解決地理問題或實際問題放在首位。獨立運用地圖,描述一個區(qū)域的地理特征。先分析各自然要素、經(jīng)濟部門和城市特點,闡明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描述這個地區(qū)的地理特征;再對照課文,檢查是否有錯誤和遺漏,是否抓住了重點和特點,并檢查失誤的原因,然后進行修正和補充。高中的地理學科中,地圖的形式豐富多樣,有的時候為了對某一特殊區(qū)域的相關研究往往會運用到多種地圖,這就要讓學生學會掌握綜合的運用地圖的能力合水平。例如在分析西南地區(qū)的環(huán)境特征時,往往就需要應用到西南地區(qū)的政區(qū)圖、地形圖、資源分布圖以及氣候圖等到。所以,當老師在講授完一個重點區(qū)域內的地理知識后,要注意及時幫助學生搜集、整理歸納。
三、結語
地圖作為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地理學中一切語言、文字或思維意識的簡化和替代者。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師應用地圖的方式直接相關。正確用圖,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上課對腦、手、眼、口等齊頭并進,這樣知識在大腦中的印象才會更深刻、更強烈,記憶的知識更牢靠。所以教學中教學師應引導學生正確地用圖,充分發(fā)揮它們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要實現(xiàn)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離不開地圖的運用,只有充分發(fā)揮地圖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做到對高中地理地圖的詳細了解,才能提高學生認識地圖、分析地圖和掌握地圖的能力,從而幫助掌握地理知識,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作者:蔣海峰單位: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