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控股公司經濟體制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如何將計劃經濟體制下低效的國有企業改造成市場經濟體制下高效的國有企業,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巨大的挑戰。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為我國國企改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高效運行的國有企業的特點。
關鍵詞:淡馬錫公司;國企改制;國有資產管理
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淡馬錫)是新加坡最大的全資國有控股公司,隸屬于新加坡財政部,其主要任務是掌握新加坡政府對企業的投資,管理新加坡所有的政府關聯企業。在30多年的時間里,淡馬錫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世界的矚目。淡馬錫構建了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框架,這種國家控股、公司化運作、集團化管理的成功模式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從不同的角度看淡馬錫,我們能夠得到不同的啟示。
一、淡馬錫建立了一個多元平衡的運作機制
新加坡政府和淡馬錫之間的關系在淡馬錫控股公司董事會得以體現。淡馬錫董事會由政府官員、下屬企業領袖、民間人士三方共同組成:政府官員來自不同部門,包括總統府、財政部、貿易發展司等;下屬企業領袖是業績突出、聲譽好的資深管理人;民間人士包括私營企業家、學者及其他專業人士。這樣的組成結構較好地體現了政府、企業、民間三方權利的均衡。由此可見,淡馬錫董事會的特色即為“多元化”下的平衡。三類成員在合作的同時相互制衡,較好地實現了國家股東與董事會,實質上也就是國家控制和市場運作之間的平衡。
針對董事會的多元構成,政府設計了有區別的監督與激勵制度:為了割斷行政官員與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保證董事會決策的公正性和中立性,新加坡政府規定董事會中的官方成員不能從淡馬錫領取物質薪酬;為激發官員董事的工作積極性,新加坡推行“營優升遷”機制,依據公司經營狀況對委派的董事實行職務升降;其他的董事則一般按照市場原則進行物質激勵。
目前淡馬錫10名董事中有7名為來自于公司外部的獨立董事,形成了非執行獨立董事的判斷和傾向可能決定公司走向的格局,這使得董事會的決策和監督完全來自于獨立的判斷、相關的流程得以規避行政干擾,從而大大提高了公司運營的效率。
二、淡馬錫實現了市場化戰略運營
淡馬錫作為一個成功的政府控股公司,其關鍵之處在于基本以市場原則進行運營,始終堅持在適當考慮政府產業政策的前提下,以市場為導向,以贏利為經營目的和績效指標。依照慣例,如果淡馬錫董事會認為政府指令不合理,有權予以駁回。當市場化原則面臨非市場化的壓力時,淡馬錫董事會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對公司政策的執行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從投資取向上看,淡馬錫已經“完全根據商業原則管理其投資,而非公共利益的政策制定者和市場監督”;在運營思路上,“政府僅為政策的制定者和市場的監督者”,不干預公司的投資運營及淡馬錫和淡聯企業的經營,不下達非商業化的任務。作為出資者的新加坡政府明確的定位和不干預,給淡馬錫的發展提供了寬松的工作環境和極大的想像空間。
對于下屬公司,作為“積極股東”的淡馬錫不插手其具體日常運轉,按他們的說法叫堅持“一臂之距”,在管理與被管理、監督與被監督之間,堅持按程序、按制度辦事。淡馬錫及淡聯企業董事會與經營管理層之間基本職責劃分清晰:董事會重點負責監控經理層、制定長期目標,找到一個與董事會保持一致的總裁,而企業的運作全部由經理層負責。作為國有企業,淡馬錫的經營理念是市場化和企業化的,任何投資項目都必須以能否盈利作為基本標準,政府不得干涉淡馬錫的正常經營,淡馬錫控股也不得干涉淡聯企業的正常經營。
三、淡馬錫有著完善的人才選聘制度
對于人才的選聘,淡馬錫的基本原則是“任用最佳人選,確保決策過程透明,然后放手讓公司自行運作”。在任用本國人才的同時,淡馬錫鼓勵優秀的外國人才加入其管理層。為招聘國際一流人才,淡馬錫提供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薪酬來吸引高素質的管理人員與投資專家為他們效勞,并在全球范圍內選擇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管理團隊。截至2008年,淡馬錫總部350人的團隊分別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40%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來自新加坡以外的國家。這些高素質的人才都具有豐富的閱歷和經驗,能確保淡馬錫控股的戰略性發展。淡馬錫對董事的選擇也是面向全球,相當開放的。在淡馬錫本身的董事會層面,除1~2名執行董事外,其余都是獨立董事,因而可以有效防止內部人控制,保證淡馬錫董事會有獨立客觀的決策過程。
四、淡馬錫有著良好的制度環境
所謂制度環境是一系列用來建立生產、交換和分配基礎的基本的政治、社會和法律基礎規則。特定的制度安排與制度環境是相互依賴、密不可分的。淡馬錫公司的治理主體的安排是由新加坡完善的市場經濟環境、健全的政府管理體制、微觀主體具備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完備的法律體系等制度環境決定的。在這樣一個完善的市場環境及健全的政府管理體制之中,政府只作為所有者行使所有權,只對控股公司進行監督與激勵,而不必干預國有企業的具體經營。由于控股公司完全遵循商業利益原則,其所控股子公司必須圍繞市場原則通過提高自身的經營績效來獲得淡馬錫控股公司的青睞,從而得到資金和經營管理等資源的支持。可以說,是良好的制度環境造就了淡馬錫。
五、淡馬錫有著有效的監督機制
新加坡政府是通過對淡馬錫這類政府控股公司的監督來實現對國有企業的監督的,政府控股公司的下屬企業則由控股公司按照市場規則進行監督。新加坡財政部會定期審查淡馬錫控股的財務報表,遇到特殊情況也可以依法進行臨時檢查。此外,社會的公共監督也是非常有效的。根據新加坡法律,任何機構或個人只須繳納很少的費用就可以在注冊局調閱任何一家企業的資料。同時,新聞媒體的監督是如影隨行、無處不在。于是,強大而完善的公共監督對國資管理經營狀況的監督也成為其國資管理的一大特色。
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和改革經歷了20多年的摸索之后,正期待著從公司治理層面進行全面的改革。這一進程是融匯國際慣例、市場規則和中國國情的大變革,完成這個變革需要觀念的更新、法律制度的跟進、商業道德的提升、經理人市場的建立、政企關系的協調、企業內外監管體系的加強等。在這方面淡馬錫結合新加坡的國情,給我們上了一課。我們一定要切實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來完善我國的國企制度,從而達到優化國企運行效率、提升市場經濟活力的作用,為我國市場經濟的完善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