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開放型經濟結構性轉變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開放型經濟結構性轉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開放型經濟結構性轉變

      一、外貿增長的經濟效應分析

      外貿出口的增長,已經成為溫州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之一。出口的增長對區域整體經濟的推動作用逐漸增強,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眾多生產企業加入到外貿出口的行業,提高了這些企業的規模經濟效益。如溫州的打火機生產80%以上出口,眼鏡行業的年出口額更是占年產值的90%。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促進了這些企業提高生產規模和產品檔次。從行業分布來看,溫州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機電類和輕工類產品。這些行業的出口額已占全市出口總額的87.89%。再從出口規模看,溫州的出口總量甚至超過了西部特大城市重慶(該市2002年的出口總額只有10.92億美元)。

      表1溫州主要出口行業分布(2002)

      行業出口額(億美元)占當年出口總額的比重

      機電類鞋類服裝眼鏡打火機總額9.026.674.572.310.7223.2934.0425.1717.258.722.7187.89

      資料來源:根據溫州市外經貿局計財處的統計資料計算整理。

      二是提高了核心企業整合和控制產業鏈上中小企業的實力。在溫州,每個規模較大的生產型出口企業背后都有著數量不菲的家庭作坊式的小生產企業為其服務,形成垂直的產業一體化或產業鏈。外貿出口的擴大,可以提高這些核心企業整合和控制產業鏈上中小企業的實力。

      以溫州的大虎打火機廠為例。在大虎打火機生產的產業鏈上,為其提供協作配套的作坊式小廠竟有400家之多。由于這些家庭企業具有專業化生產、產品批量大和產業內交易的優勢,它們提供的配件產品成本也低得驚人。比如同樣一個點火的小部件,日本公司生產一只成本為人民幣1元,為大虎廠協作的家庭企業的生產成本僅為人民幣1分錢。外貿出口的擴大,提高了這些企業的凝聚力。從而進一步增強了溫州產品的對外競爭力。

      三是促進了整體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發展。溫州的出口產業涉及大部分規模以上行業(見表2)。但從流通環節看,溫州生產企業的自營出口比例還很低。全市具有相對規模優勢的出口企業大部分是貿易公司或公司。在溫州出口商排位前10強中,除泰慶皮革有限公司屬于生產型企業外(排名第6位,2002年出口額為8327.90億元),其它9家都是屬于貿易公司。

      除傳統產業外,作為溫州“新秀”的高新技術產品也成為新的外貿增長點。2002年前10個月,溫州高新技術出口達3374.16萬美元,同比增長13.98%。這對于高新技術是“弱項”的溫州來說已屬不易。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生命科學技術、電子技術分別以1028萬美元、924萬美元、753萬美元的出口值占據“新秀”出口前三名。除了這三種高新技術產品外,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生物技術、光電技術、材料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等產品的出口也取得了一定的份額。從長遠發展看,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對溫州開放型經濟將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戰略意義。三、溫州出口貿易增長的瓶頸分析

      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溫州外貿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越來越強。因此,溫州外貿出口本身能否突破發展瓶頸,已成為影響溫州經濟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從基本面看,影響溫州出口貿易可持續增長的瓶頸因素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出口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從表1可以看出,在外貿出口商品結構中,輕工類的幾大支柱產業依然在唱”主角”,其中機電產品占了1/3的比重;其次為鞋類,占1/5多;再次為服飾類。這三者相加,對出口貿易的貢獻率達到了75%。此外,眼鏡和打火機的出口也占據溫州出口的重要地位。

      二是產業優勢隱含著結構性的危機。除輕工類產品外,技術及資本密集型的行業較為薄弱。溫州的傳統產業如制鞋、服裝、電器等都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低,這與溫州大量的資金游移于生產性產業之外形成鮮明的反差。

      溫州現有產業組織形式的特點是內部分工精細、產業鏈完整,如打火機、眼鏡等產業內部都形成了高效的協作、配套網絡結構。即使是新的企業進入,也不需要很多的投資、設備和技術,很快就能獲得生產體系的支持并形成規模生產能力。它既形成了今天溫州產業的成本優勢,也是導致出現產業危機的根源。尤其是這些行業產品的出口還面臨著來自具有相似比較優勢的發展中國家同類產品的競爭。例如溫州鞋類和服裝的出口(這兩類產品占據了溫州外貿出口總額的四成以上),就越來越受到來自越南鞋類和墨西哥服裝的挑戰。

      三是單個外貿經營單位的出口規模不能達到規模經濟的要求。其特征表現為:(1)出口規模較小。前10強中最大出口企業年出口只有1.34億美元,最小出口不足5000萬美元;(2)外貿出口主體仍以專業外貿公司為主。前10強中有9家專業外貿公司;(3)壟斷程度不高,缺乏一家在同類產品市場出口中占支配地位的企業。例如,前10強出口企業的出口總額占當年溫州市總出口的比重僅為31.8%,遠沒有達到標準的產業集中度。

      四是出口退稅不及時。溫州市政府在經濟管理活動中雖然“越位”的時候較少,但“缺位”現象卻常常出現。體現在外貿出口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出口退稅不及時。因此,很多自營出口企業及專業外貿公司只好移師寧波、上海等地。據統計,僅2000年從溫州外流到寧波等地的外貿業務就已超過5億美元,2002年外貿業務的外流量已達到10個億,占當年外貿出口總額的近40%。據調查表明,退稅不及時是影響溫州出口貿易的首要因素(表2)。

      表2企業出口中遇到的問題統計情況

      主要問題統計結果比重

      退稅不及時缺乏外貿人才新產品開發慢銀行信貸困難開拓市場難度大其它原因513920169533.626.713.210.55.93.3

      注:本數據來源于溫州大學經濟學院林俐講師對152家隨機樣本出口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

      五是基礎建設和貨物配送系統的相對落后。首先是港口的建設落后。溫州港目前有深水泊位7個,但年貨物吞吐量只有1670萬噸,港口規模小,現代化水平低,功能單一。為此,溫州的出口貨物還要經過寧波或上海港轉口。其次在航空和鐵路、公路等建設方面,也是不盡如人意。從溫州到浙江省會杭州,乘火車竟然需要7個多小時。機場的運力也十分有限。這些薄弱的基礎結構及落后的物流系統已成為溫州擴大外貿出口的瓶頸。

      六是觀念和人才的瓶頸。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市場競爭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人才的競爭。溫州的人才瓶頸主要體現為高中級人才的嚴重缺乏。據調查,目前溫州國有企業中級以上職稱(包括科技和管理)人員約占總人數的1.1%,而民營企業僅占0.4%。這一點,與溫州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溫州人普遍存在的封閉型心態有直接的關系。

      結論:溫州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轉型時期,也就是從初始階段的面對國內市場和滿足國內需求的內需主導型經濟,轉向了同時面向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的開放型經濟。在這種情況下,外貿出口的增長已經發展成為拉動溫州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因素之一。為此,溫州市必須克服上述阻礙溫州產品出口進一步增長的瓶頸,保持出口貿易的穩定增長,才能真正實現對整體經濟的拉動作用并持續發展。

      二、溫州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傳統的貿易理論把出口比喻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D.H.Robertson,1937)。這一理論對1994年以前的溫州并不適用。這主要是由于溫州經濟起源于“一鄉一品”和“一鎮一業”的塊狀經濟,這種經濟型式在當時環境下主要針對國內市場需求;而且由于國家對外貿經營權的管制,使溫州的出口貿易發展緩慢。1993年,溫州的外貿出口只有5261萬美元,按當年匯率計算的外貿出口傾向僅為0.62%。

      自1994年起,溫州開展了以全面提高經濟質量為核心的第二次創業,營造了“小區域、大發展”的態勢。溫州產品質量和溫州企業信譽度的提高,不僅提高了溫州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和知名度,也加快了溫州產品的外貿出口。1994年,溫州市當年外貿出口首次突破1億美元。針對溫州企業主體中私營企業比例高的特點,溫州市實施了“掛靠經營”的外貿促進策略。這種靈活的介于與自營進出口之間的出口形式,為沒有外貿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從事出口貿易提供了一條可行途徑,因而大大提高了溫州外貿出口的規模。截至2000年,以掛靠業務部形式出現的私營外貿部門已達200余家。僅2000年1-6月,這些掛靠業務部的出口值總額就達到了1.5億美元,占母體公司出口額的64.12%,占全市同期出口總額的22.89%,外貿出口傾向達到了8.3%。

      從1998年起,私營企業獲得了合法直接從事對外貿易的權利,消除了在外貿政策上不同類型企業之間的不平等,為在溫州經濟中占據主要地位的為數眾多的民營企業的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掃清了政策上的障礙。隨著外貿經營權逐漸下放,越來越多的溫州私企摘掉了“紅帽子”。截至2002年,溫州擁有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數達到了826家,行業涉及溫州所有的規模以上行業。外貿出口已經成為溫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長的最主要動力之一,從而也成為拉動溫州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之一。

      1998-2002年期間,溫州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有一定的波動,其波動趨勢與出口依存度的變動大致相同,兩者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而且,出口增長的變動與GDP的變動趨勢也是大致相同(2000年除外)的。這說明了外貿出口對經濟增長存在著拉動的效應。

      據統計,溫州的GDP增量在1978年僅為71億元,而在2002年已達到123億元;同期,GDP增長率從11.7%上升到13.2%;凈出口額增量從0.6億美元上升到5.45億美元;外貿出口平均貢獻度在5年期間達到了26%。而且,1998-2002年期間,在溫州GDP平均11.73%的增長率中,有3.05個百分點是外貿出口拉動的。

      [參考文獻]

      [1]吳國楨:《溫州外貿的2002與2003》,《溫州商報》2003年1月14日,第11版

      [2]《溫州統計局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濟公報》,《溫州日報》2003年4月7日,第2版

      [3]胡恩強、林萍:《外貿:增長之中藏隱憂》,《溫州日報》2003年4月15日,第6版

      [4]章定強、管向陽:《外貿掛靠是溫州企業走向世界的通道》,《溫州論壇》2000年第5期

      [5]董輔礽:《溫州模式與與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宏觀經濟研究》2002年第9期

      [6]郭斌,劉曼路:《民間金融與中小企業發展:對溫州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2002年第10期

      [7]吳曉波,胡宏偉:《溫州懸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張仁壽:《溫州模式需要在創新》,《政策咨詢》2002年第1期

      [9]F.Kuhnen,1994,SustainabilityRegionalDevelopmentandMarginalLocations,Appl.Geography&Development,No.39.

      [10]JoseLoper-GraciaandCristinaAybar-Arias,2000,Anempiricalapproachtothefinancialbehaviorofsmallandmediumsizedcompanies,SmallBusinessEconomics,14

      內容摘要:溫州的經濟增長正處于轉型時期,即由原來的內需主導型經濟轉向同時面對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的開放型經濟。在這種情況下,溫州的外貿出口發展成為拉動溫州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主要的動力因素之一。然而,溫州外貿出口的穩定增長卻受到了產業結構單一、基礎建設薄弱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等瓶頸的限制。只有克服這些不利因素,溫州的外貿出口才能上一個大臺階,從而實現對整體經濟的推動。

      關鍵詞:開放型經濟出口貿易經濟增長增長瓶頸

      在我國加入WTO的背景下,隨著貿易體制和規則的轉變,溫州的出口貿易同全國一樣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1997-2002年,溫州出口總額從5.31億美元增長到26.50億美元,同比增長4.4倍,年均遞增40.3%。同期,溫州國內生產總值(GDP)則由605.82億元增長到1055億元,同比增長81.2%,年均增長12.6%。溫州的出口貿易呈現了超常規速度的增長,從而成為拉動溫州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亚洲www77777|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