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擴大內需緊迫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當前,源于華爾街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并逐漸向實體經濟擴散,我國經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本文主要結合這場經濟危機對我國造成的沖擊,分析了我國政府11月5日出臺的擴大內需的宏觀經濟政策對于應對危機的緊迫性。
關鍵詞:金融危機擴大內需引導固定資產投資刺激消費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向更深層次發展,我們看到國際股市一再暴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降,大量的機構、公司裁員,鋼鐵、汽車等行業減產甚至停產。在這種惡劣的國際經濟環境下,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我國經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進入2008年以來,我國的GDP增速連續下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指出,前三季度的GDP增速為9.9%,比去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消費信心指數、企業景氣指數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梢姡瑏碜源笱蟊税督鹑陲L暴帶來的浪潮,已經在拍打中國實體經濟。
面對如此不利的國際經濟背景和我國經濟存在的嚴峻問題,我們應如何應對?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國務院總理在11月5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的“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做出了及時而準確的回答。會議強調:“擴大投資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边@“四個要”字,既反映了擴大內需的緊迫性,又體現了我國奪取這場抗擊經濟危機勝利的堅強決心,是我國政府面對經濟危機的重大戰略舉措。
擴大內需包括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兩個方面。擴大投資需求,就是要通過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激活國內投資市場;擴大消費需求,就是通過增收、擴大信貸等經濟杠桿,激活國內消費市場,從而帶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結合目前我國經濟現狀,筆者認為國家政府出臺的擴大內需政策,對緩解金融危機沖擊和解決我國經濟面臨的各種問題,具有以下三點緊迫意義。
一、合理引導外向型經濟轉型,優化經濟增長結構
眾所周知,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外貿、投資、消費“三架馬車”的拉動。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國經濟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是GDP結構發展不均衡,外貿依存度過高。近年來,在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中,對外貿易占GDP的比重不斷增加。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07年,我國的貿易依存度已經達到了將近70%,這就造成了我國外向型的經濟增長結構。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導致了國際需求的萎縮,所以,主要依賴外貿拉動的外向型經濟必然會受到沖擊。從短期看,最直接的影響是世界經濟衰退將減少對我國出口商品的需求,曾經強手的“中國制造”的低附加值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將受到嚴峻挑戰;從長期看,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造成的影響可能包括各國貿易保護帶來的危害、企業從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困難加大;以及FDI(國際直接投資)減少等。從2008年上半年開始,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已經不斷爆出許多中小企業裁員、倒閉的消息,企業大量的產品外銷受阻,資金困難使其主動轉型難以推行。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政府提出在落實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過程中,合理引導外向型經濟轉型,優化經濟增長結構。此舉具有一石二鳥的功能:既可以幫助外銷受阻的商品轉為內銷,緩解市場需求不足對企業的壓力;又可以通過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貨幣供給,給予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創新型企業轉型提供契機,優化總體經濟結構。
二、引導固定資產投資方向,實現經濟平衡發展
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它是社會增加固定資產,擴大生產規模,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必要條件。近兩個月來,隨著世界經濟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快速轉移,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占我國固定投資很大比重的房地產業在經歷了持續了近八年的投資熱后,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房地產泡沫”。在國家緊縮銀根的宏觀調控和國際房價大跌的陰影中,房地產行業最先跌入低谷。房地產商的資金大多來自銀行貸款,金融危機的沖擊和投資者信心不足,加重了房地產市場的疲軟,從而導致固定資產投資減速。此外,我國在鋼鐵、汽車、造船等重工業所面臨的投資過渡、產能過剩和效能落后等問題,也在經濟下滑中一起暴露出來。為了防止由于投資萎縮造成的經濟下滑,國務院出臺的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突出強調了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各項工作的戰略部署,同時推出了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等方向性的舉措。這是合理引導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方向的睿智之舉。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不平衡,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國內市場廣闊,需求潛力巨大。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加快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不僅會促進投資增長、消費擴大,繼續拉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也會有效改善基礎設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擴大內需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方針。我們發展經濟要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但是必須把我國經濟長期發展的基點放在國內需求上。只要我們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堅持擴大內需,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就能長期保持強勁。
三、民生工程重拳出擊,刺激消費,縮小貧富差距
擴大內需另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當前制約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區域、行業發展不平衡造成的城鄉、區域貧富差距過大,消費能力不足;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造成儲蓄率不斷增高;以及消費市場混亂,監管不嚴等陳年弊病。在當前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刺激消費,縮小貧富差距已是迫在眉睫。
針對以上問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隨后國務院又出臺了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十大措施》?!稕Q定》明確擴大內需的主戰場在農村,刺激國內消費市場的生力軍是農民,縮小城鄉差距的關鍵,是取消城鄉二元體制、實現土地流轉、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洞胧穭t強調,為抵御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不利影響,擴大內需,一定要在加快民生工程建設方面,重拳出擊。這些措施的出臺很好的緩解了市場投機傾向,將資金投到發展相對滯后的農村建設和西部建設中,實現經濟的平衡發展協調發展,減少貧富差距;把資金投到公共保障,公共設施建設領域,給予百姓以醫療、就業和養老等方面保障,從根本上推動居民消費增長,實現投資和消費的良性循環。
《決定》和《措施》的及時出臺實現了十個結合:短期效應和長遠利益相結合、調控經濟和改善民生相結合、刺激經濟和經濟轉型相結合、著眼國內和為國際社會做貢獻相結合、增強信心和贏得民心相結合、應對風險與搶抓機遇相結合、穩定出口與擴大內需相結合、促進增長和深化改革相結合、中央積極性和地方積極性相結合、有效擴大投資和積極拉動消費相結合。這十個結合,可以說是目前縮小貧富差距,從根本上推動城鄉居民消費增長,實現投資和消費良性循環的最佳途徑。綜上所述,在國際經濟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擴大內需不僅具有緊迫性,而且還是當前抵御國際金融危機風險,解決我國深層次經濟問題的最佳方案。增加政府投資,改善消費環境,拉動內需,已經成為我國中短期經濟發展調控的方向。相信在經歷了本次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后,我國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將會更加健康,迎接真正的中國世紀!
參考文獻:
[1]宏觀經濟數據.中國國家統計局,2008年9月
[2]趙承張旭東劉錚:新華網北京11月9日電
[3]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之四:擴大內需: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人民日報,2008年11月10日
[4]人民日報: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2008年10月13日頭版
[5]鄧清波:應對金融危機十大措施體現十大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