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宏觀經濟運行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在國際經濟環境依然偏緊的情況下,我國宏觀經濟呈現了較好的增長態勢。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前三季度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1682億元,同比增長7.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權威研究機構根據經濟運行情況綜合分析后預計,全年GDP的增長可望達到7.8%左右。
兩個信號顯示市場機制作用增強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消費、出口三大因素都呈現了良好的增長態勢:
——消費需求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7%,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2%,保持了近幾年來消費需求穩定增長的勢頭;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大幅回升。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1.8%,增幅提高6個百分點;
——對外經濟形勢明顯好于預期。針對外貿外資形勢中的困難,中央及時采取了加快出口退稅等應對措施,再加上第二季度國際貿易形勢開始好轉等有利因素,我國外貿外資狀況得到改善。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8.3%,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9.4%,且增速逐月有所加快,實現貿易順差200億美元,同比增加66億美元。前三季度實現利用外資396億美元,同比增長22.6%。字串5
在上述各種因素拉動宏觀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考察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的各項指標,兩個明顯的信號尤為值得關注。
其一,民間投資明顯改變了往年緩慢增長的狀態,表現出較快的增長態勢。目前,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民間投資規模幾乎與國有經濟投資規模等量齊觀。與此同時,全社會投資增長對政府直接投資等刺激政策的依賴程度也在逐步降低。從今年前三季度投資的資金來源看,即使國債投資保持零增長,全社會投資增長速度仍會高于去年。上述現象一方面說明積極的財政政策對社會投資的帶動作用日益明顯;另一方面也預示著民間自發的、更具市場經濟色彩的投資力量,將在來年經濟增長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其二,近年來的結構調整對今年宏觀經濟供給層面的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住宅、汽車、電信等與居民生活關系密切的產業部門表現出較為強勁的增長。今年上半年,汽車工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2.3%。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和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度均超過14%,居工業各行業之首;二是高新技術產業部門取得了明顯的快速增長。與此相應,前三季度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0%。工業產銷率為97.6%,同比提高0.41個百分點。產業結構的升級,經濟效益的提高,表明我國經濟增長正在加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字串4
上述兩個信號從需求與供給兩個層面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經濟增長中來自市場的動力在逐步增強。這是推動今年宏觀經濟穩步向好的一個重要力量。相信伴隨加入世貿組織為中國市場化進程加速帶來的機遇,來自市場的增長機制將成為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四個問題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需逐步化解
在經濟增長呈現良好態勢的同時,經濟運行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問題可能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困擾國民經濟的良性發展,對這些突出問題尤其需要重視。
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據有關部門估算,21302年進入勞動年齡的人口增加800萬人左右;與此同時,2001年末失業人員和國企下崗人員各有600萬人左右,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規模越來越大。而有關分析顯示,2002年城市所增加的就業崗位很難超過800萬個。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以較快速度增長的同時,就業問題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更加突出了。這一方面由于結構調整加快,資金、技術含量的提高,使產業吸納就業的數量相對減少;另一方面,隨著競爭的加劇、改革的深化,企業不斷裁員,就業總量的增長進一步放緩。由此看來,就業問題在未來較長時期內將是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個突出矛盾。
通貨緊縮趨勢仍未止住。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8%。從未來一二年的情況看,技術進步導致的產品性價比的提高,國際市場商品和勞務價格的走低趨勢、收入相對不足和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導致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經濟運行中貨幣供應不足等因素,將促使價格進一步走低。雖然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使某些原材料產品的價格出現較快上漲,某些壟斷性產品和被管制的服務行業有提高價格的傾向,但從短期看,通貨緊縮的趨勢仍有延續的可能。
字串5
農民增收仍然緩慢。前三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
字串9
[1][2]字串7
1721元,實際增長5.3%。有關分析表明,農民收入增長的70%來自非農產業,30%來自減輕負擔、退耕還林等政策措施??傮w來看,農民負擔過重、增收緩慢,一些農業區的農民收入出現停滯、甚至下降。
財政收入增幅回落,收支矛盾加大。前三季度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0.9%,增幅回落13.3個百分點;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7.6%,增幅僅回落3.8個百分點。收入增長放緩,支出鋼性較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紤]到以往幾年打擊走私、加強稅收征管等措施在增加稅收上的功效難以長時間持續,以及當前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稅賦水平和財政收入的比重不宜提高過快等因素,今年財政收入增幅的回落有其必然性。同樣基于上述原因,未來一個時期內,財政收入增幅難有大幅攀升,如能保持略高于GDP增長率的水平,應當視為合理。
上述問題的存在,有短期經濟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響,更根本的影響仍然是來自過去中長期積淀的結構性矛盾和制度缺陷。其中一些問題如不及時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決,可能制約宏觀經濟的持續較快增長,甚至可能成為社會不穩的隱患。
明年GDP增長有望略高于今年
來自多個研究部門的分析認為,如果2003年國際經濟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國內政策保持穩定,則宏觀經濟將繼續平衡運行。今年投資增幅較上年提高較大,預計明年將在今年的水平上逐步穩定下來;今年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速率加快,預計明年消費增幅將會保持穩定,或略高于今年;根據有關國際經濟組織的分析,明年國際經濟形勢將保持溫和增長態勢。在這一背景下,考慮國內出口退稅力度將有所減弱、今年出口基數較大等因素,明年出口增幅可能比今年有所降低。綜合各項分析,明年宏觀經濟運行仍將保持今年以來的良好態勢,全年GDP增長有望略高于今年。但是,若想讓預期最終變為現實,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夯實基礎,還需采取得力措施,逐步化解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難題,使宏觀經濟步入更為良性、協調的健康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