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私營經濟發展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經過二十多年的政策調整和憲法修訂,黨和政府對待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定位和態度,可以說是越來越清晰了、明確了,這就是:允許和鼓勵它們的存在和發展。這同改革開放前的態度截然不同。改革開放前是徹底消滅,要它們絕種,永世不得翻身。如今是支持和鼓勵它們的存在和發展,要充分發揮它們的積極作用。這確實是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但現在還不能說這方面的法制已經完善了,完善法制要有一個過程。人們對它們的認識也要有一個提高的過程。為了鞏固和完成這個過程,我覺得有些重大的理論問題需要重新思考,重新認識。換句話說,發展私營經濟要有理論的支撐。于是寫了這篇文章。(一)社會主義應是公有為主、公有私有并存的社會
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理論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必須有新認識。
傳統的認識是:只有消滅了私有制,建立起一統天下的公有制,才算建立起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才能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因為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特性,并且我們就是按照這樣的觀點來行動的。字串3
但是,這樣的觀點未必正確,未必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正如于光遠先生曾經說過的那樣:社會主義者確有消滅私有制的愿望,卻沒有把私有制徹底消滅干凈的事實。之后他又鮮明地說:“社會主義社會應是公有私有并存的社會。”還說:“馬恩從來不說公有財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①
字串4
我很贊成于光遠先生的這一論點,只是我同他的論述不完全一樣。我的論述是社會主義社會還不能消滅私有制。為什么不能消滅呢?因為消滅了私有制,就不能實現“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所以原來的認識必須修正。字串9
事實上我們黨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在不斷修正。黨的十五大報告講:“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當然包括多種形式的公有制,也包括多種形式的私有制,更包括公有私有相結合的混合所有制。沒有私有制就談不上是多種所有制。這當然是對傳統觀念的一個重大的突破,甚至可以說是對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大的發展。然而十五大報告講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初級階段再怎么長,也總歸是一個暫短的過程,一百年不行,兩三百年總行了吧!那么,初級階段結束后怎樣呢?我的看法是:整個社會主義都應當是公有私有共同發展。不能設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結束以后,一下子就要變成公有制的一統天下。字串2
為什么整個社會主義都應當是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呢?一個基本的根據是,整個社會主義社會都應當實行市場經濟體制。至今我們還看不到可以用別的什么體制代替市場經濟體制。以往我們采用和試行過的計劃經濟,因為它徹底失敗了,才改行市場經濟的。而體制上的市場經濟概念,理論上即商品經濟概念。由于商品經濟本質上是交換經濟,是不同的所有者交換產品、交換勞動的經濟,因而它的微觀基礎必然是和必須是不同利益主體的所有者。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市場經濟必須以多元化的產權主體為基礎,市場經濟只能實行多種所有制并存的制度,二者要相互適應才行。單一的公有制是排斥商品交換的,它也排斥競爭,并且難以促進經濟發展。只有實行包括私有制在內的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才能促進專業化和協作化的發展,促進不同主體間各種各樣的交換,促進競爭,促進發展。這當然不是說私有制與市場經濟永存。就具體的所有制形式與市場經濟體制本身來說,它們都是歷史的,它們既有生就有死,都不會是萬歲,并且都是在發展和變化著的。它們都有一個由低到高的發展過程。我們說社會主義是公有私有并存,并不是說其具體形式不再變化和發展,而只是說現在還看不到也不清楚將來用什么別的形式可以代替它們。反正不能再回過頭來搞以往那種計劃經濟體制和公有制一統天下了。如果有人還要那么搞,必然發生歷史的大倒退。可能嗎?絕對不會。字串9
如果整個社會主義社會都應是公有與私有并存,那必然發生另外一個問題: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究竟有什么區別呢?因為資本主義也是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它并不是全部為資本主義私有制。我現在形成的觀點是:從人類社會產生以來的歷史來看,除了原始公社這個人類社會初期的歷史時期以外,迄今為止,所有社會都是多種所有制并存。不僅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公有與私有并存,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也不是單一的私有制。資本主義社會也有國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以及股份制等混合所有制。我們觀察和判斷一個社會的所有制特征,不僅要看到它們是不是多種所有制并存,更重要是看作為主體和主導的是什么所有制。根據這個分析方法,可以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作為主體和主導的是資本主義私有制,我國社會主義社會
是公有制為主體、社會主義國有制為主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樣不就區別開來了嗎?
字串4
(二)對五十年代的對資改造完全可以重新認識
字串3
如果前一個問題談論的是未來,那么本問題要論證的則是過去。它們都與現實中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特別是與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有著一種內在的、邏輯的關系。我堅決反對這樣一種觀點:五十年代消滅私有制經濟是對的,現在允許并鼓勵私營經濟存在和發展也是對的。這純屬風派觀點,而不是一種嚴謹的學術觀點。但僅僅這樣論述是不夠的。字串2
對于五十年代中期的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當時的評價是高度贊揚的,這毫不奇怪。到了八十年代初,由于事情過去二十多年了,已經有新的實踐了,一些問題看得更清楚了,評價自然就稍稍客觀了。在中央有關歷史問題的《決議》中,當然還是充分肯定,但也指出了缺點和偏差,如對原工商業者的使用、處理不適當,以及整個運動過急、過快,形式也過于單一,等等。在當時來說已經不錯了,能成為集體的觀點為許多人接受也是一種前進。但時至今日,這個評價行不行、夠不夠呢?字串5
由于在這之后又有了二十來年改革開放的實踐,特別是經過思想解放、實事求是的教育和啟發,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把許多事情聯系在一起,重新認識。這樣,我形成的新看法是:五十年代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絕不僅僅是搞的早了、急了、快了,對原工商業者安排不適當,等等,而是根本就不應當那么搞。不搞反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