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發展縣域經濟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展縣域經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發展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經濟的發展關系著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局。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壯大縣域經濟”。如何深刻領會和貫徹落實黨中央自十六大以來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特別在邊疆地區,如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步伐,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進程,這既是一項長期的奮斗目標,又是當前一項十分緊迫的重大政治任務。

      一、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對我們黨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關于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戰略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紀新階段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十六大以來,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戰略思想??茖W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們正處在加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時期,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將貫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縣域經濟也必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操作平臺?!翱たh治,則天下安”??h是我國具有綜合性、相對獨立性、基礎性層次的行政區域,是國家行政建制的重要單元,它既是城鎮與農村的結合部,又是工業與農業的交匯點,同時也是宏觀調控與微觀管理的銜接處。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關鍵問題。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必須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要實現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把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二、發展縣域經濟要著力強化“五個意識”

      (一)強化科學發展的意識。發展縣域經濟,不單純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h域經濟的發育程度,不僅決定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而且決定著社會事業和文化生活水平??h域經濟不發達,不僅農民收入上不去,縣域內的城鎮居民收入同樣上不去,縣級財政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而也就無力顧及社會事業。要辦好各項社會事業,必須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所以,不能就經濟論經濟,而要站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高度,既要重視和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通過發展縣域經濟來促進基礎設施、文化、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又要注重社會事業的發展,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文化科技素質,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強化科學發展意識就是要求我們在縣域經濟發展中要注重統籌兼顧,注重以人為本,注重改革創新,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這樣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

      (二)強化特色經濟的意識??h域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特色經濟。財源不足、經濟結構不合理,缺乏具有區域特色的支柱性產業,是當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發展縣域經濟,要依托自身優勢,立足現有特色,不斷延伸強化特色;要立足群眾增收和財政增長,把結構調整融于縣域經濟發展之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促進支柱產業多元化;要挖掘潛在特色,不斷開發壯大特色,大力培育和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構筑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

      (三)強化市場經濟意識。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縣域經濟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市場是開放的,沒有國界,更沒有縣界??h域經濟是現代經濟,必須在更大的區域內進行資源配置,跳出縣域范圍發展經濟,確立競爭優勢。因此,發展縣域經濟,必須既要立足縣域實際,促進內部資源、生產要素和市場的優化配置,積極培育和發展具有縣域特色,有較強競爭力的支柱產業和品牌產品,更要兩眼向外,著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以外力促發展,為縣域經濟發展不斷注入生機和活力。

      (四)強化可持續發展意識。發展縣域經濟,不僅要注重經濟快速增長,更要注重可持續發展。速度和質量的關系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特別是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越來越受到當今社會的高度關注。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堅決杜絕出現片面追求發展速度、而不考慮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政績工程。要從思想上跳出縣域經濟等于資源經濟的怪圈,牢固樹立環境保護、效益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既要充分利用優勢資源,搞好開發,加快發展,又要科學規劃,注重環保,推進綠色工業和綠色農業,大力發展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使社會、經濟、環境協調均衡地發展,把環境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切實推進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五)強化區域合作意識??h域經濟不是一個獨立的單元,而是處于有機的區域經濟聯系之中。發展縣域經濟,不能自我封閉,而必須立足縣域,面向全省和全國??h域比較優勢和縣域特色的確立,新型產業的布局和發展,都要胸懷全局,面向市場,注重區域合作,找準自己在大區域分工中的定位,有效地利用好中心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積極向城市融合,主動參與區域分工合作。

      三、發展縣域經濟要抓好“六個重點”

      (一)把解決關于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縣域經濟的基本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把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基本任務。要抓住國家實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一是以政府增加投入與引導群眾自主投入相結合,加大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條件,增強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二是要實施科技興縣戰略,大力發展農村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培育“民智”,激發內動力,增強群眾增收的自我“造血”功能;三是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特色的優質高效農業產業。

      (二)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途徑。工業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牢固樹立工業立縣的觀念,把加快工業化進程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低、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要進一步加快推進結構調整,依托科技進步,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尋找結合點和著力點,拉長產業鏈條,推進深加工,培育富有縣域特色的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注重資源的節約和利用,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注重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努力實現雙贏。

      (三)堅持把城鎮化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取向。城鎮化是實現強縣與富民的有效結合點,是推進農村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基礎載體??h域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必須以小城鎮作為有效載體和支撐,把小城鎮納入縣域經濟發展的范疇,以此帶動經濟更好地發展。一是堅持小城鎮建設和農業產業化一起抓;二是切實加強小城鎮規劃工作,把握建設重點,注重規劃的超前性、科學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規劃質量和品位;三是積極探索多元化投資體制;四是要發揮小城鎮的特色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為依托,大力發展特色經濟,不斷推動小城鎮經濟發展。

      (四)堅持把特色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略。縣域經濟的本質就是特色經濟,發展縣域經濟,就是要突出區域特色,充分發揮和利用區域特色和比較優勢,加快形成優勢明顯、規模較大、特色鮮明的區域板塊經濟,進而走出一條適合本地實際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從區域競爭的態勢看,特色就是財力,特色就是潛力,特色就是競爭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經濟發達縣(市)的實踐也證明,發展特色經濟是成功之道。要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立足自身優勢,培植強勢,發展和壯大特色經濟。因此,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規思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結合本地資源狀況、交通區位、產業結構、科技水平等綜合因素,選準特色,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對現有的傳統優勢產品,要在保持傳統的同時,不斷應用現代科技,改進生產工藝,保持市場競爭優勢。同時,在對外交流中要積極引進適合當地條件的、有發展前途、有生產優勢的產品,變成自己的特色產品。對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明顯的特色產品,要進一步壯大規模,努力做大做強。

      (五)堅持把民營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力量。民營經濟是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新生事物,具有競爭性、靈活性、廣泛性、多元性的特征。民營化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趨勢。實踐證明,縣域經濟民營化,是一種機制靈活、潛力巨大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激活生產要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升縣域經濟水平的發展戰略。換句話說,富縣先要富民,富民要靠民營??h域經濟民營化主要體現為所有制結構多元化、利益分配要素化、生產經營社會化、產品生產標準化等等。要消除一切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思想障礙,廢除一切限制民營經濟發展的歧視性政策,清除一切落后的管理手段和行為,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在市場準入、監督管理、發展政策上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膽,政策上放寬、放活,工作上放手、放開,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內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使民營經濟在縣域經濟中唱主角。

      (六)堅持把優化經濟環境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競爭點。從縣域經濟的競爭基礎來看,環境出生產力,環境出競爭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區域間資源、市場、效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經濟發展環境的優劣成為了關鍵的因素。只有著力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創新服務思路,拓寬服務領域,創造寬松的宏觀社會環境、平等競爭的體制環境、加快發展的政策環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務環境,才能贏得發展主動權,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優化經濟環境,一是要通過積極創建“服務型”政府,切實從“管理企業、管理百姓”向“服務企業、服務民眾”轉變,最大限度地實現行政提速、審批暢通和辦事高效;二是在服務領域上,要從由單一搞審批辦手續,向做好產業指導、信息咨詢和市場體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三是要不斷健全政府部門行政效能評估監督制度,從源頭治理,從機制入手,堅決清除一切不利于環境發展的障礙。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亚洲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白色白色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