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一體化與國際經濟法發展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20世紀90年代之后,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國際經濟在全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際經濟的日益發展從多個方面推動了國際經濟法的發展與完善,變化最明顯的是國際經濟法中的制度和規定在各個領域得到了融合。同時國際經濟法漸漸與其他領域和其他國家的法律有了聯系,促成了由內而外聯系緊密的國際法律體系,共同維護著國際之間的經濟貿易,帶動全球的發展。
關鍵詞:世界經濟;國際合作;經濟一體化;國際經濟法
經濟一體化逐漸成為各國不得不面對的客觀事實,并因對各國的影響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因此,多數發達國家認為,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資本、人才和技術的自由流動帶來了市場的擴大、效率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部分發展中國家關注的重點是經濟一體化對傳統貿易產生的影響、國家主權受到的威脅、進程不均造成的貧富兩極分化以及各種國際矛盾等。這些態度也反映出在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各個階段國家和地區的態度。發達國家或有基礎的國家會通過政策、法律等形式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較為落后的國家則選擇謹慎的態度,謹慎對待,表現出極強的貿易保護思想和行為。世界經濟一體化成為國際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各國共同關心的問題,經濟一體化影響著人類生產活動的各個領域。在經濟一體化的整體進程中,需要發揮合理的優勢,要認識到進程對傳統制度和發展模式帶來的沖擊和影響,避開劣勢,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和規范。
1經濟一體化的必然及影響
1.1經濟一體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經濟一體化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全新階段,是全球各個國家發展的必然,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由化”,內在的目的是世界經濟和資源得到更加優化且合理的配置。經濟一體化主要體現在科技、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所有這些跨境的活動和模式都需要跨國公司面對全球的商業活動,換一個思路講就是跨國公司的發展是經濟一體化最重要的載體。實際上,經濟一體化更需要主權國家、國際組織的參與和作用,沒有這些經濟主體的參與,經濟一體化依托跨國公司難以產生全球范圍內的影響。由此可知,經濟一體化是國際經濟中各種關系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經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客觀現實,是世界經濟量變達到一定程度而發生質變的必然趨勢。互聯網和全新的科學技術給經濟一體化提供了最為重要的物質條件和基礎,市場經濟體制是經濟一體化的制度基礎,為世界各國的普遍運行得到了擴張,資本尋覓利益的本性以及對利益的擴張欲望為經濟一體化提供了充足的驅動力。各個國家極力追求經濟發展,紛紛制定出追求國際經濟發展的規范和法律條文,逐漸形成全球性質的機制和規則,目的是快速確立并發展國際經濟,這為經濟一體化掃除了極大的障礙,所有利于發展的因素聚合在一起,加快了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速度。經濟一體化主要是指“市場”與“市場經濟”的融合,特點是跨境經濟往來和與市場經濟往來。它的形成和發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種國際政治、經濟、文化因素長期共同發展和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資本和市場的自然增長與擴張,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衛星通信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等科學技術爆發式發展為經濟一體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這些技術有效縮減了交易成本,將全球市場無國界化變為了可能。除此之外,大型企業的跨國生產、貿易、金融、投資等的蓬勃發展,也有效地推動了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腳步。可以肯定的是,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為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在整個過程中,積極開放政策,提供技術和多個領域的支持,有著極大的功勞。
1.2經濟一體化產生的影響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雙向的,有有益的一面,就有存在弊端的一面。經濟一體化對整個世界的經濟和政治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同時經濟一體化會產生失衡的現象,為發展中國家或者較為貧窮落后的地區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帶來很多消極的影響。經濟一體化并沒有帶來“世界統一”或“機會均等、利益均等”,很多落后或較為貧困的國家和地區在這個進程中逐漸形成了“邊緣化”的現象。因為各個國家是相對獨立的個體,文化傳統、歷史、政治制度以及經濟差距等因素有著很大的區別,各國或民族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距,勢必在一體化中造成利益不均和諸多負面影響。換而言之,經濟一體化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少數發達國家經濟主導地位的發展歷程。國際經濟交往中的許多原則、規則、制度和標準等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制定”和“發明”的,發展中國家要想融入經濟一體化,需要作出部分的犧牲,或者被動的接受。經濟一體化作用是雙向的,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際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也拉大了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經濟一體化自我整合過早或者過度,也將給“免疫力”低、抗風險能力弱的發展中國家帶來巨大的風險和損失,東南亞金融危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隨著經濟一體化的到來,外來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等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與國內的本土文化產生碰撞,導致本土文明與法律觀念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2經濟一體化對國際經濟法的體現
2.1國際經濟法的產生與發展
國際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等金融業務的迅速發展,主要影響因素是世界貿易以及直接投資的快速發展,并且有著驚人的增長速度。在國際經濟里,種種經濟現象充分證明了國際經濟對于普通民眾的工作、收入、消費和生活有著越來越直接、深刻的影響。規范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必將引起高度關注。為了滿足人們對國際經濟法知識的需要,國際經濟法注定會成為一門全新且實用性很強的法律學科。縱觀歷史可以發現,沒有一個經濟體或者組織離開了世界經濟能夠長久的運行下去。在各國和地區意識到世界經濟的重要性之后,其經濟都會對各種國際經濟關系產生較為直觀的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經濟的增長,國際經濟關系的內涵、形式以及數量等不停地發生著改變,與之相關的國際經濟法律勢必會存在變革。若國際經濟法難以適應國際經濟的現狀,國際經濟關系則會陷入混亂的狀態,同時國際經濟法的成功實施也是世界法律史逐漸統一的特征。目前,國際經濟法涉及的領域和知識等極為龐大,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該領域的絕對專家。國際經濟法這一個新興的學科有必要做出調整,將其中包含的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金融、稅務等劃分為精準的學科,應該說,國際經濟法律規范的出現,為國際經濟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奠定了基礎。
2.2經濟一體化對國際經濟法提出的要求
在客觀事實中,經濟一體化需要做的是實現各個生產要素在全球的流通,最重要的體現是自由化。經濟一體化的另一個目的是實現經濟資源在全球的優化配置,這種國際性的分配對國際經濟法提出的要求主要為以下五點。第一,經濟一體化可以理解成為市場經濟體制全球化運行的結果,需要各國建立適應市場經濟以及國際交流的法律。但是很多發展中國家或者較為落后的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經濟尚未成熟,借鑒成熟國家的運作模式是基本的趨向及最正確的指引。第二,經濟一體化是全球性實現自由流通和合理的優化配置,其中包含資本、商品、勞務、技術、人員等重要的生產要素,必然要求各國在運作時需要執行較為統一的法律和制度。第三,在經濟一體化中,國際經濟協調機制表現出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國際經濟組織在其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國際經濟的立法功能和法律效益日益增強,國際經濟法指定的各種規范在全球經濟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對全球的影響不容忽視。第四,國際經濟是在競爭中實現發展的目的,更加要求在國際經濟貿易、投資、金融等國際經濟法律中保持更加平衡的狀態,國際經濟法需要更加統一、公平、公正,要求加速和平、穩定、公正以及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第五,國際之間的經濟交往越來越自由化,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張,發展方向或發展期間很容易出現問題,經貿交往極易產生糾紛,建立公正且合理的國際經貿糾紛機制尤為重要。
2.3經濟一體化對國際經濟法提出的挑戰
首先,在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國際經濟法的建立和發展是為了整個國際經濟的協調發展,在平衡各個大國和小國之間的利益和權利方面,有著原則性的困難。其次,當前國際經濟的既得利益者主要是發達國家,怎樣突破發達國家的重重障礙去改變國際經濟舊秩序以及現有的國際經貿規則是不可避免的難題。現行的國際經濟秩序和國際規則是發達國家最喜歡的,這些秩序和規則可以給發達國家帶來最可觀的利益,對舊的國際經濟法律作出改變意味著讓發達國家的利益受到損害,動了他們的“蛋糕”是他們不愿意接受的。再次,發展中國家融入經濟一體化需要面對左右為難的困境,既要享受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好處,規避不利影響,又要維護國家主權以及安全平衡等原則問題,若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或較為落后的國家和地區既沒有得到經濟一體化帶來紅利,又給國家自身的安全和主權帶來威脅。最后,是矛盾沖突的難題。最主要的矛盾沖突是各個國家經濟立法與國際經濟法不能趨同化,國際經濟法不符合本國特色,國際化與本土化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沖突。
3國際經濟法的作用及其對經濟一體化的回應
3.1國際經濟法在經濟一體化中的作用
經濟一體化是世界經濟客觀、必然的發展趨勢,任何國家都無法逃脫。在全球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一體化的洪流中是風險與機遇并存的,世界各國和地區都無法逃避國際市場這一競爭激烈的平臺。二戰結束之后,世界各國將競爭的重心轉向了高科技以及經濟軟實力領域,這兩個領域是綜合國力強弱的佐證,也是世界發展必然產生的現象。這種競爭是以硬實力為基礎的,還要尊重“游戲規則”,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就是制定的各種國際經濟法律和制度,公平、公正、統一的國際經濟法不但能夠促進經濟一體化的進步與發展,而且能夠帶動貧困落后的國家,接觸更好的發展空間,實現與發達國家的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在經濟一體化發展中,國際經濟法有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還能有效幫助規避和消除產生的負面作用。在傳統的國際秩序中,經濟交流使用的是舊的規則和體制,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經濟一體化必然體現出技術霸權、制度霸權以及所謂的法律文明等優勢。國際經濟法需要做的就是讓這方面的改變取得突破性進展,對這些不可避免的問題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為國際經濟法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機遇。發展中國家或弱小的國家在融入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建立符合自身的法律和制度,能夠方便利用相關的法律和制度圍護自身的主權和利益,這些國家和地區在不違背自身承擔的國際義務的前提下,能夠享受國際社會提供的特殊優惠和待遇。國際經濟法為各國的交流和往來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建立了一個公平、公正的經濟環境,方便更多的國家和地區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從而促進國內經濟環境的改善和發展。
3.2國際經濟法對經濟一體化的回應
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了國際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國際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經濟一體化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整個國際經濟。作為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國際經濟法,需要對經濟一體化做出積極且正面的回應。很多發展中國家已經意識到對外發展經貿關系的重要性,需要采取積極的態度融入經濟一體化,針對涉外的經濟法制需要不斷完善和強化,并建立與市場經濟以及國際律法相適應的法律框架和制度。國際經濟法律體系的統一立法進程加快,一方面,國際商事法制進程加快。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統一國際商法的進程發展迅速。另一方面,各個全球性和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采取了更多的國際經濟舉措,這些法律也得到了其他成員國的批準和認可。尊重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及其特點,讓國際商務和貿易往來更加自由,各個國家和地區強化了國際商業傳播管理,使國際貿易、投資以及金融等方面的法律越來越嚴謹細致。世貿組織等國際性的經濟組織也在努力推動國際貿易、國際投資以及國際金融等的自由化。
4結語
經濟一體化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必然,催生了國際經濟法的建立與發展,同時國際經濟法又推動了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國際經濟法的建立有利于各國之間更好的貿易繁榮和交流。經濟一體化對國際經濟法的發展有著重要且深遠的影響,兩者相輔相成地推動了國際經濟的發展。
作者:張鐸瀟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