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內服務貿易不足與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侯德文作者單位: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服務貿易法律法規不健全:我國不斷加強服務貿易領域的立法,已經逐步出臺了服務貿易相關領域的法律法規,如《海商法》、《中央銀行法》、《商業銀行法》、《保險法》等,這些法律法規的出臺對于規范我國服務貿易秩序,促進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我國服務貿易立法還有待完善,許多領域特別是一些新興服務貿易領域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如旅游、電信等領域。有些已經頒布的法律法規比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操作起來出現有法難依的局面。此外我國現有的服務貿易領域的法律法規與國際相關規則、慣例等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沒有形成接軌,在服務貿易跨國糾紛處理過程中往往非常被動。有些領域尚無立法,僅以一些職能部門的規章制度或內部文件的形式表現出來,立法層次較低。服務貿易領域立法嚴重滯后于貿易實踐的發展和需要,嚴重阻礙了我國服務貿易的持續發展。
服務貿易管理體制滯后:目前,我國商務部負責制定服務貿易相關戰略和政策,參與服務貿易雙邊和多邊談判,負責管理引進外資和審批服務業境外投資等工作,商務部行使著對外服務貿易綜合協調職能。服務貿易缺乏全國性統一協調部門,中央和地方各自出臺一些法規和政策,服務貿易管理各自為政、多頭管理、地區分割現象導致服務貿易兩級法規和政策之間常會出現沖突。服務貿易管理的不協調導致服務貿易發展與國民經濟整體發展之間出現不協調現象。此外,一些地區為了各自經濟利益,對服務貿易采取保護主義,人為造成行業壟斷。服務貿易領域的地方保護主義降低了服務貿易的開放度,使服務貿易行業不能正常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企業難以產生創新的動力,難以獲得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脆弱,不利于我國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
服務貿易人才缺乏:當前全球服務業正從勞動力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轉變,產業結構的升級不僅需要大量熟練的勞動力,而且需要大量高端創新型人才。全球服務貿易近年大幅上升,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然而決定服務貿易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人才因素,我國服務貿易人才的培養,特別是高端人才的培養難以跟上服務貿易發展的需要。服務貿易需要相關領域的創新型人才,不僅要懂專業知識,還需要國際貿易特別是服務貿易相關知識。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所開設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注重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或者注重國際貿易知識的培養,沒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大學所開國際貿易專業一般都以貨物貿易為主,較少涉及服務貿易。高校人才培養不足,而企業注重培養實踐型人才,對人才的理論素養和綜合能力培養方面不足。人才的不足直接制約了我國服務貿易的升級和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1優化服務貿易結構
我國服務貿易長期以來結構失衡,旅游和運輸占比較高,服務貿易的發展需要不斷優化貿易結構。要重點發展金融、信息、文化、會展、咨詢等行業,通過優化服務貿易結構來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帶動服務業整體水平的提高。要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運用現代化的服務管理技術改造商貿流通、物流運輸、餐飲、農業服務、咨詢等行業,提升其整體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
2充分發揮政府對服務貿易宏觀調控管理作用
服務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充分發揮政府在服務貿易宏觀調控方面的管理優勢以帶動整個服務貿易的發展。要制定完善的服務貿易發展總體規劃和戰略,打破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的現象。這些規劃和戰略要細化到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市場和不同的出口部門,并且要分級別制定。要順應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趨勢,協調和引導各地區各部門打破壟斷局面,加大服務業開放力度,引入競爭機制,鼓勵自主創新,鼓勵企業積極開拓新的國際市場。
3完善服務貿易法律體系
雖然我國服務貿易領域不斷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難以滿足服務貿易發展的實踐需要。政府部門要加強和完善服務貿易領域法律法規,建立不同層次相互協調的服務貿易法律法規體系。立法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我國服務貿易的實際情況,使所立法律法規具有切實可操作性,并逐步統一各地方政府法規,確保服務貿易法規的統一性和協調性。要將國際貿易中的有關國際公約、慣例以及我國參與的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引入服務貿易法律體系,使我國服務貿易與國際接軌,減少貿易摩擦。要按照《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及《服務貿易總協定》的有關原則、精神和規定完善我國服務貿易法律體系,為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4加強服務貿易人才培養
服務貿易的發展最終依靠人才實現,服務貿易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不足是制約當前我國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政府要引導建立門類齊全的服務貿易人才培養培訓機構,完善企業與高校之間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加快人才培養步伐。企業要制定完善的人才選拔、培養、任用和考核機制,培養和吸引優秀的服務貿易人才到企業,使之留得下,用得上,用得好。企業和學校之間要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機制,開展產學研合作,通過院校的科研優勢條件和企業的實踐環境育人,為我國服務貿易行業培養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