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內部控制財務風險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財務風險控制概述
自從內部控制管理規范以來,人們對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逐步深入。金融危機以來,我國企業面臨的風險日益嚴峻,由于內部風險控制的缺陷導致出現財務危機甚至破產的案例經常發生。為進一步加強財務風險管理和控制,我國企業逐步建立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成立了企業內部控制相關的管理機構,為我國內控體系和風險管理提供了制度和機制保障。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是企業經營管理和公司治理中的關鍵一環,是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保障,隨著風險的逐步增多和風險失控案例的不斷增加,企業管理者逐步認識到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財務風險控制是建立和完善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強對財務風險管控的研究顯得極為重要。企業要將財務風險控制提升到發展的戰略高度,及時完善風險控制措施,將企業面臨的風險進行系統梳理,制定出風險管控措施,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加強企業管理。
2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分析
企業財務風險是指在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企業所面臨的各種能夠以貨幣計量反映,不能實現預期財務收益而造成損失的那部分經營風險,這部分經營風險是因為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企業自身經營活動的不穩定性造成的。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有很多,從企業和市場之間關系的角度來看,企業財務風險的產生主要可以分為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原因。內部原因是企業自身由于主觀認識和控制風險能力的局限性,對于財務風險認識膚淺,缺乏對風險的警惕性,經營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對于一些關鍵控制點不能很好地控制,導致財務風險形成。在籌資方面,融資渠道不合理,籌資決策失誤,企業籌集資金不能有效使用,預期效果不理想,資金流動性不強,周轉速率較低,資產的流動性和質量較低,導致企業盈利能力缺乏。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缺乏相互制約機制,財務決策缺乏相應的合理性,沒有建立統一的決策制度,對于投資中的不確定性因素缺乏科學的預見以及應有的防范,導致投資決策失誤,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甚至產生巨額的投資損失,為企業帶來極大的財務風險。企業大量采用賒銷方式,擴大市場占有量,對客戶的信用等級缺乏了解和控制,加大了資金的收回難度,部分企業資金周轉困難,面臨資金斷裂,可能導致企業無法繼續經營,生產經營風險由此產生。收益分配也會造成經營風險,為了擴大相關領域的發展,企業資金需求量較大,如果分配大量的現金股利,將使企業陷入資金短缺的經營風險,股票市值將降低,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和財務危機。企業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不健全,財務監督制度執行不嚴格,缺乏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資本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不到應有的保證,財務風險極易發生。外部原因主要是外部宏觀經濟政策和市場供需等,主要包括國家政策的相關變更、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市場匯率等外部因素,這些原因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之外,是企業難以預測和應對的,有時是無法改變的。外部環境的變化可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發展機會,但也有可能使企業面臨一定的危險。部分企業對于財務風險重視程度不夠,缺乏主動融入市場、適應市場的魄力,不能及時適應外部環境和宏觀經濟政策,不能及時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做出投資和籌資、生產經營方面的變化。如果企業對外部環境預測或把握不準確,不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就必然會給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困難,從而導致企業的財務危機風險。
3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3.1財務風險控制意識淡薄雖然我國企業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留存下來的都是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但是,在后金融危機時代,財務風險的管控意識仍較為淡薄,沒有將財務風險控制提升到應有的高度。企業管理者缺乏應有的風險意識,尚未建立起全面控制和預警機制,沒有相關控制防范措施,一般是在風險出現后才進行處理。企業員工風險意識淡薄,再好的制度也需要員工來執行和遵守,員工是財務風險控制的主體,員工的素質和水平決定了財務風險控制的成敗。
3.2企業監督機制不完善企業財務監督機制來自多方面,在業務流程方面,只是注重業務成果,忽視風險的存在。部分財務人員只是對單據做機械式的統計,即使是發現了相關疑點,由于缺乏監督機制,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監督和信息溝通,延誤了相關時機,使企業蒙受損失。在內部監督方面,目前很多企業主要靠內部審計來實現,部分企業對內部監督重視程度不夠,內部審計管理機制不健全,導致內部審計獨立性較差。部分企業內部審計只是起到了會計審核的作用,會計監督和審計、評價、鑒證的作用發揮得較少。
3.3企業風險評估不及時風險評估是對風險的有效識別,是風險控制的前提,要對可能發生的風險做出綜合評定。公司層面上,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缺乏應有的溝通和協調,管理目標不明確,戰略目標不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在業務層面,沒有規范業務流程,沒有將部門的業務目標上升為企業長遠的發展戰略高度。缺乏一套系統的風險識別和評估機制,不能提前有效識別出可能存在的風險,風險防控預案尚未建立,防控措施存在片面性。部分企業缺乏財務風險的評估機制,不能針對國家的相關政策和外界環境的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企業規避風險的能力較弱。
4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建議
企業財務風險與內部控制具有相關性,企業追求的是生存和盈利,生存是基本前提,盈利是最終目標,只要有利潤就會存在風險。企業要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建立基于風險控制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加強人員管理和相關組織機構建設,逐步完善相關制度,才能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安全的經營管理環境,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4.1增強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意識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不斷變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并善于分擔、分散風險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關鍵。企業要進一步樹立財務風險防范意識,落實好風險與收益相均衡的原則,收益與風險防控相平衡。財務風險不是財務人員的專利,全體員工都必須樹立風險意識,將風險防范流程貫徹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去。會計和財務管理人員要具備職業判斷和風險識別的敏感性,及時發現和評估潛在風險,對具體環境下的財務風險做出正確的判斷,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和應對措施。企業要從戰略的高度構建新的企業文化,將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管理理念融入企業文化,明確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完善考核指標,建立基于風險導向的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
4.2強化企業財務風險監督機制進一步加強風險的監控,從源頭上加強風險管控。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企業內部審計在財務風險控制中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從而實現企業科學管理、民主決策,建立健全約束和激勵機制,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的、強有力的內部財務監控制度,探索將內控制度和管理制度有機結合,確保內部控制規范科學有效。制定具體的控制流程和方法,明確控制各崗位的職責和管理權限,確保各崗位之間的形成相互制約,管理層級之間的相互制約,以風險控制為核心的、多層次、多目標的財務風險內部控制體系,以規范化的流程管理和節點控制來保障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風險評估與預警體系,健全財務管理風險預警機制,對企業經營運轉進行實時監控,時刻關注企業償債能力與負債比率,及時做出正確、客觀的風險分析。在對企業財務信息進行計量、加工、整理、披露的過程中,對于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要及時預警。
4.3完善企業財務風險評估機制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須對各類風險全面識別,要善于從未知風險中尋找必然風險,以便使企業能夠采取措施或者抓住機遇應對風險,全方位監控風險,及時發現問題,提出處置意見。建立和完善風險評估機制,采用財務指標,進行技術性分析。要注重發揮整體效益,提出風險控制的關鍵點,將風險控制在最低水平。轉變內部控制理念,以風險導向為原則,將財務控制擴大為風險控制;以風險導向為目標,針對風險涉及相關流程、提高控制效率,有效識別和控制重大錯報風險,提高風險控制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4加強企業財務活動風險控制
4.4.1籌資風險控制籌資風險要在源頭上控制,要做好籌資期限、資金來源、籌資環境等籌資因素的相關預算工作,科學籌資,控制好相關結構和債務結構,降低資金風險。把握好宏觀環境的變化,對企業財務狀況做出科學預測。把握市場動態,順應經濟環境,做出合理的預測。提高籌資資金的使用效率,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根據企業實際安排杠桿系數,創造更多利潤。企業要對債務進行積極化解,科學管理,加強債務融資治理。
4.4.2投資風險控制投資風險主要包括資金回收風險和投資資金效率風險。一般投資回報率與投資風險成正比,企業要獲取投資收益,就要承擔一定的風險。現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投資后,如果資金不能及時收回,將導致企業運行困難,不能準確把握相關現金流量,使企業蒙受經濟損失。要確保投資項目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平衡相關收益和風險。要加強投資前的項目審批和風險論證,嚴格把握投資進度,做好相關預測分析,建立投資決策機制,避免冒險投資,將投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區間內。
4.4.3經營風險控制經營風險是企業生產經營必須面對的,只要有生產經營活動就必然面臨經營風險。經營風險是企業必須及時發現和控制的。企業要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將資金預算和生產經營預算相銜接,擴大相關領域的合作。企業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具有不確定性,會受各方面的影響,具有全面性,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財務風險。企業財務風險還具有一定的激勵與約束作用,因為風險與收益同時存在,只要產生收益就會有風險,收益與損失是相對的,要合理控制風險,將收益最大化。
作者:龍佺單位:中石化中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