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固定資產是學校辦學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是社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不僅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建設節約型校園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需要,在中共中央號召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今天,繼續探索與實踐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摘要]固定資產是學校辦學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文章在對當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剖析了當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路與對策。
[關鍵詞]固定資產高校管理
一、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現狀
1.各?;旧铣闪⒘藢iT機構,實行了專職管理。1990年12月11日,原國家教委了《關于國有資產管理的通知》,自此,固定資產管理有了專門的管理機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各個高校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有所提高,基本上都設置了專職機構,如國有資產管理處、設備處、技術裝備處等,并配備了相應的管理人員專職從事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雖然名稱和職能有所不同,但基本都包括了固定資產管理的職能。
2.加強了制度建設,建立了部分規章制度。近年來,各校都建立了部分規章制度,如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崗位責任制、物資設備采購供應規程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
3.采取了措施,加強了固定資產的常規管理。各?;旧隙及l揮了固定資產專職管理部門的作用,在固定資產的論證、購置、驗收、管理、使用、維修、報廢和清產核資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許多措施加強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使浪費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不健康的消費觀念。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不顧經濟條件盲目攀比,追時髦、過度包裝等不健康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已經成為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重大阻礙。
2.不合理的制度設計。(1)土地問題。高校的土地有無償劃撥、有償劃撥、購置等多種形式,在《教育部所屬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試行草案)》([79]教供字067號)附件的固定資產分類中,將土地定為固定資產,規定以畝為單位。當時我國會計核算工作借鑒的是原蘇聯模式,所以,土地在會計核算中沒有作金額反映。1994年,國家對會計制度進行了改革,“貨幣計量”是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之一,但土地仍然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至今沒有政策明確規定土地這一巨額資產在會計賬上如何反映,造成了數以億計的資產游離在賬外,學校的財務狀況無法得到真實的反映。(2)財務制度與資產管理制度不協調問題。根據《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第三十二條規定,高等學校的固定資產一般分為六類:房屋和建筑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其他固定資產。而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固定資產分類目錄》又將固定資產分為房屋及建筑物;土地及植物;儀器儀表;機電設備;電子設備;印刷機械;衛生醫療器械;文體設備;標本模型;文物和陳列品;圖書;工具、量具和器皿;家具;行政辦公設備;被服裝具;牲畜等十六類。制度的不協調給各個學校固定資產的日常核算和管理工作,特別是對賬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3.不合理的管理體制。(1)個別主管部門沒有專職人員?!爸劐X輕物”的思想不僅在各個學校存在,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有關主管部門,具體表現為,雖然設有固定資產的管理機構,但卻沒有專職人員,僅僅是每年做國有資產的《產權登記證》年審,收取經費,再更換一個新的《產權登記證》,僅此而已。有的主管部門甚至還沒有設置固定資產管理的專職機構,也沒有專職人員,而是把固定資產管理的職能放在財務部門,由有關人員兼職管理。(2)學校內部管理條塊分割。各校雖然設有固定資產管理的專職機構,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歸口單位,通常是設備部門或教務部門管理教學儀器設備,總務部門管理房屋、建筑物、器具等,圖書館管理圖書雜志,學校財務部門負責學校投入經費,購置固定資產的價值記錄和核算,個別獨立核算的二級財務部門核算自籌經費購置的固定資產。從表面上看,設備或教務、總務、財務、圖書館都在管理,但沒有一個部門統籌,如果資產部門在建資產賬的時候沒有處理好一級財務部門和二級財務部門的關系,那么將會給對賬工作帶來很大影響。(3)缺乏有效的資產預算管理體制。一般來說,高校對經費預算的安排是比較重視的,但是對如何集中管理已經形成的固定資產,如調劑余缺、物盡其用、資源共享等問題則考慮得不多,固定資產購置缺乏統籌規劃和科學論證,各部門、各系、各學科貪大求全,爭投資、爭設備,造成設備的重復購置、大量閑置和低效使用,甚至出現有的設備買來以后,使用部門幾年未打開包裝的現象。
4.不合理的政策措施。(1)對固定資產的界定很困難。一是概念模糊。仔細分析各校的機構設置及職責和權限劃分情況,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多數人(包括各級領導在內)對國有資產、固定資產、實物資產、教學儀器設備等概念是不清晰的,通常情況是,設置國有資產處、設備處或資產處管理學校的實物資產或部分實物資產,計財處或財務處管理學校的資金。而事實上,設有國有資產處,就不應該再設置獨立的財務處,因為資金和實物資產都是國有資產。二是對標準和口徑的理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產品的更新換代加快了,這給高校固定資產的界定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有關固定資產界定的爭議越來越多?!陡叩葘W校財務制度》第三十二條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也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由于各校的理解不一致,在賬務上的處理方式也不同。統計口徑不同,各校的數據也不具可比性。三是軟件及網絡產品的處理。按照固定資產的定義,軟件應該列為固定資產,但在固定資產分類中查不到它的編碼。因為軟件始終是依附在一定的物體上,如可以保存在光盤上,也可以保存在計算機硬盤上,還可以進行無限的復制和升級,而且價格很高,因此,軟件具有很強的固定資產特性,應該列為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網絡產品更具有特殊性,如網絡實驗室,有設備、耗材、房物裝修、家具;有大量的科技投入,如培訓、軟件等。如果以單件辦理固定資產,那么只能將設備和個別夠標準的家具列入固定資產,其價值可能只有整個實驗室的一半左右,大量的投入無法形成學校的資產,只能作為費用列支,但如果以一個實驗室為單位,那么情況就不一樣了。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界定固定資產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2)各種評估對固定資產管理只有量的要求,沒有質的控制。目前對高校的各種評估很多,但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指標不多,而且大多只有數量要求,如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共有19個二級指標,涉及固定資產的只有一個指標,占整個指標的5%;44個觀察點中涉及固定資產的只有5個,占整個觀察點的11%;各地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檢查,涉及固定資產管理的指標也只在20%~25%之間。(3)對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沒有具體的考核指標。從主管部門到各個學校,從上級領導到學校領導,幾乎都在要求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但大都體現在文字條款之中,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標。
5.不相符的人員素質。近年來,由于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財政投入也在不斷加大,加之各融資渠道的拓寬,新校區的建設和本科教學水平評估要求的提高,各校設備的數量和價值都在迅速增長,但師資隊伍建設沒有跟上。主要體現在:一是實驗室教師隊伍欠缺,導致實驗設備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能;二是管理隊伍也不像會計人員隊伍那么專業化,大多數人員都是半路出家,專業化程度不高,加之管理手段的落后,整個管理隊伍都跟不上新形勢的要求。
三、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1.抓好日常管理,規范基礎工作。抓好日常管理,規范基礎工作是做好固定資產管理的重中之重。第一,資產管理部門必須加強與財務部門的溝通,在賬戶的設置上必須協調一致。財務部門設置總賬和二級分類明細賬,資產管理部門除了設置與財務部門對應的總賬和明細賬外,還應該按使用部門設置分類分戶明細賬,并指導有關資產使用部門按規定設置分類分戶明細賬。在這一環節,必須處理好資產管理部門與一級財務和獨立核算的二級財務兩者之間的對賬關系,在總額上,資產部門的總賬金額應該是學校一級財務部門的總賬金額和各獨立核算的二級財務部門的總賬金額之和。第二,認真做好對賬工作,這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關鍵環節。這項工作說起來很簡單,但是許多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就出在這里。在這個環節要注意以下幾點:規模較大的學校,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必須按月核對;規模小的學校,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每個季度必須核對;資產管理部門與各使用部門的對賬工作可以采用循環對賬的方法,每月核對幾個部門,但是必須保證每個部門每年至少有一次對賬的機會,確保固定資產賬賬相符。第三,保持對賬的成果。在現實中,由于各種原因可能會出現未達賬項,賬賬完全相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對賬的成果。在具體處理時,可采用銀行對賬的方法,編制固定資產余額調節表,其格式如下:
此表既可以查出固定資產賬賬不符的原因,保持對賬的成果,同時也提醒人們,錢和實物都是學校的資產,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2.健全的機構是基礎。各級主管部門必須建立專門的機構,配備專業和專職人員,加強對各高校固定資產工作的管理、指導和監督。各高校應大膽進行制度創新,在機構的設置上應突破常規,建立財務與資產管理的一體化制度,設置國有資產管理處,下設預算部、資產部和資金部,將資金和資產納入一個部門集中管理,有利于國有資產的預算統籌,克服“重錢輕物”的現象。
3.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和實驗室隊伍是關鍵。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和實驗室隊伍是提升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決定性因素。但現有的人才根本無法滿足目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需要,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實施人才培養工程,通過引進、培養、培訓等方式,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抓緊培養專業化的管理人才和實驗室教師隊伍,以適應新形勢下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要求。
4.建立加強固定資產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必須從學校和各職能部門兩個層面都建立起“管理策劃、實施運行、檢查與糾錯、管理評審和持續改進”的長效管理機制。第一,管理策劃。通過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策劃,對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組織機構、職責、權限、工作流程和制度化的程序做出規定,從而實現管理目標,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持續改進。第二,實施運行。策劃所形成的計劃、方案僅僅是寫在紙上的東西,要將計劃、方案變成現實,才能實現既定的目標,否則就僅僅是一種愿望的陳述。為此,必須要將策劃所確定的目標、方案變成具體的行動。第三,檢查與糾錯。對固定資產管理的既定目標、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加強對方案運行過程中各種問題的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第四,管理評審。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固定資產管理的有關情況進行評審,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措施。第五,持續改進。對不合理的規劃、目標、指標、考核辦法、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糾正,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5.健全和完善制度設計。有關主管部門應對現行制度進行清理,健全和完善制度設計。第一,對土地的計價規則和入賬辦法應做出明確的規定。高校與企業不同,高校的土地應該是固定資產而不是無形資產。教育部在1979年就已經做出明確規定。既然如此,會計制度也應當予以明確,將現有的土地經法定評估機構評估作價入賬,賬務記錄為:借記固定資產,貸記固定基金,資產和基金同時增加,真實反映學校的財務狀況。第二,財務制度對固定資產的分類應與資產管理部門的分類統一。第三,抓緊制定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考核指標,各高校應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健全和完善規章制度。
[參考文獻]
[2]邵勇.永恒的話題:高校固定資產管理[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4(6).
[1]中國教育會計學會.教育財會改革探索———中國教育會計學會科研課題文選[G].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