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醫藥治療白血病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鍵詞】翻譯;隱性顯譯;中醫
1引言
“隱性顯譯(implicitnesstoexplicitnesstranslations)”是翻譯中的常用方法,也稱“外顯化”、“明晰化”、“明示”等,是指將原作的信息在譯作中以更為明確的方式表述出來以增強譯本的邏輯性和易解性。它與增詞法技巧密切相關,但還包括增加額外的解釋,直接表達出原作暗含的意思,添加連接詞等翻譯方法。“隱性顯譯”的譯作由于添加了原作不曾有的信息,因而常常比原作篇幅更長、邏輯關系更清楚、更容易理解。英語和漢語分屬不同語系,形式化程度相差很大,因此“隱性顯譯”翻譯技巧始終貫穿于翻譯過程。中醫文化博大精深,隱含著豐富的文史哲知識,文化內涵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富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中醫英譯可謂是難上加難。因此巧妙運用“隱性顯譯”翻譯方法,對中醫英譯及促進中醫對外交流尤具指導意義。
2“隱性顯譯”在中醫英譯中的使用理據
2.1中醫思維的整體性
中醫學在形成和發展其理論體系的過程中,不斷容納中國古代哲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諸學科的優秀成果,其思維必然受到各學科的影響。中醫思維特點之一是綜合性思維。綜合性思維傾向于把一個物體或觀念各個分散的部分合為一個整體,而分析性思維則傾向于把一個整體分成細小的部分。任何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都不可能只有分析性思維而無綜合性思維,反之亦然。因此綜合性思維與分析性思維都是東西方民族共有的思維方式,但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形成了“東方重綜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維習慣。由于中醫思維注重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綜合性思維是其主要特點。因此,在中醫英譯時,譯者要在體現思維模式的不同語言形式之間進行轉化。具體來說,譯者常常需要通過“隱性顯譯”翻譯技巧對中醫的綜合觀念進行分析性的解釋和闡述,把譯文進行“隱性顯譯”處理,增加譯文的邏輯性和明晰性。
2.2中醫思維的形象性
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是人類思維的兩種基本形式。由于歷史和文化的原因,不同民族會有不同的側重和選擇。中國文化思維方式具有較強的形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維方式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古代醫家在進行醫學研究時,通過直觀觀察,并借助于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應用比類取象法說明人體結構、生理功能及疾病的病因病理、診斷方法和治則治法。因此中醫語言包含中醫思維的形象性,翻譯過程中,“隱性顯譯”翻譯技巧的使用可以使譯文語言清晰、自然。
2.3中醫學的豐富文化內涵
翻譯活動不僅涉及到語言內部因素,而且涉及到語言外部因素,文化因素是語言外部因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西兩種語言文化承載的內涵有著不同程度的差別。承載內涵越豐富的文化,其語言文本的隱化程度越明顯;反之,承載內涵相對貧乏的文化,語言文本在表達上解釋性詞語多,作為翻譯目的語時顯化程度越高。中醫文化植根于中國文化之中,多層次體現了中國文化內涵。中醫英譯時,為充分表達中醫的文化內涵,體現中醫獨特的思維和理論內涵,“隱性顯譯”的翻譯技巧為常用手段之一。
2.4中醫語言注重意念的隱含性
漢英兩種語言屬于不同的語系,在詞匯、句式、語篇等方面差異巨大。漢語語言以意念為主軸,極少曲折變化,無形態變化[1]。而英語屬于印歐語系,有著豐富的曲折變化,是以形態為主軸的語言。中醫語言,特別是中醫文獻,更是以意念為主軸,融會了豐富內涵。在英譯過程中,要采用“隱性顯譯”翻譯技巧,在譯文中用形態的邏輯形式表達中醫的豐富內涵。
2.5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審美觀
中國文化迥然不同于西方文化,以和諧、含蓄、體悟與綜合為其主旋律,正是這種文化傳統的獨特性造成了中國傳統文藝審美觀的獨特性,也就造成了中國歷代翻譯大師們思維方式的獨特性。他們強調從整體上去把握原作,從心靈上去感悟原作,從想象中去獲得意境,從主體直接經驗上去發掘原作內在、隱蔽的因素,并力圖把這些因素融合在譯本中,從而達到一種“神似”、“化境”的境界。漢語在“模糊中傳遞語義,朦朧中孕育意境”,而英語則反其道而行之,邏輯與分析攜手,語義清朗,表述精確[2]。中醫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獨特審美觀的體現,“隱性顯譯”翻譯手段應該成為中醫翻譯的主要手段。在中醫英譯中,譯者應將自己經過識別、轉化、加工的審美體驗賦之于英語譯文。譯者所進行的審美再現的主要工作就是以邏輯驅走模糊,以分析排斥朦朧。換言之,即“隱性顯譯”翻譯。
3“隱性顯譯”在中醫英譯中的主要手段
3.1增加解釋性語言
中醫文獻和中醫歷代名家在中醫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翻譯中醫文獻和歷代名家時,我們要按照翻譯的通則,使用“隱性顯譯”的翻譯技巧,增加解釋性語言,以便國外讀者了解背景知識。以下劃線部分均屬解釋性語言。
例1原文:五禽戲,為兩千多年前的名醫華佗所創。他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創編了五禽戲。
譯文:WuQinXiwasinventedbyHuaTuo(110207AD),afamousphysicianover2000yearsago,onthebasisoftheexperiencesofthepredecessors.
華佗為一代名醫,其名其人對國內讀者來說耳熟能詳,但是對于國外讀者,恐怕不甚了了。在翻譯時,不能只使用音譯,還要加上華佗大致的生活年代以及身份特征,把漢語的隱含信息隱性顯譯,給西方讀者提供背景知識,方便讀者了解中醫的歷史人物。在中醫翻譯中,只要遇到歷代名家名醫的翻譯,我們大都應該采用顯化的方法進行必要的背景知識補充。
例2原文:張仲景進一步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寫成《傷寒雜病論》。
譯文:ZhangZhongjing,anoutstandingphysicianintheEastHanDynasty(3rdcenturyAD),compiledabookentitledShanghanZabingLun(TreatiseonExogenousFebrileandMiscellaneousDiseases)basedondetailedstudyofthemedicalachievementsmadebydoctorsbeforehimandhisownclinicalexperience[3].
對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的翻譯采用“隱性顯譯”的翻譯技巧,不僅采用了音譯,更在括號內進行了解釋。
3.2化抽象為具體
抽象和具體是民族語言中的特色,為各民族語言所共有。中醫由于強調整體觀念,有些語言富有抽象性,為使譯文能夠清晰易懂,需要采取“隱性顯譯”的技巧,把抽象的語言在譯文中具體化。
例3原文:以草木之偏性,攻臟腑之偏勝,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治之,而后無喪身殞命之憂。(用藥如用兵論)
譯文:Tomakeuseofthecoldorwarmnatureofthedrugstocurevisceralstheniaorastheniarequiresthefullknowledgeofbothdrugsanddiseaseaswellasthecombineduseofvarioustherapiestoattackthepathogenicfactors.Onlybytakingsuchameasurecanlifebeguaranteed[4].
原文中“知彼知己”是一個成語,比較抽象,如果直譯,會使人不知所云。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作者把抽象的成語巧妙地翻譯為“thefullknowledgeofbothdrugsanddisease”,把這個成語明晰為“充分了解藥物和疾病”,直觀易懂。
3.3轉換句法,重組句段
漢語句法結構的基本特征是“意合對接”,其中包括詞匯和詞匯之間、詞組和詞組之間,分句和分句之間以及句法詞項和詞項之間的意合對接。正是這兩個層級上的意合對接不用任何表示語法關系的結構標記,使漢語的語法范疇高度模糊化。在這種情況下,譯者必須根據意義(對接項的語意整合)作形式結構完形,才能構建目的語的語段。為將漢語意合對接句段轉換成英語,譯者勢必先析出意義,然后再根據“語義內容句法結構”的模式,以原語句結構為參照,構建英語句段,進行以嚴格的英語語法規范為依據的形式結構完形,將漢語的隱性語法轉換成英語的顯性語法[5]。中醫文獻的語言大多屬于古漢語,更多地呈現出意念強勢,隱含意義豐富。譯者在英譯中醫文獻時要時刻注意古漢語的這個特征,時刻提醒自己譯文中需要用“隱性顯譯”的手段增加形式結構完形,從而使譯文邏輯嚴密,表達通順。
例4原文:散步是指閑散、從容地行走。散步是我國的傳統健身方法之一,通過閑散和緩的行走,四肢自然而協調的動作,可使全身關節筋骨得到適度的運動。
譯文:Takingawalkmeanswalkingleisurelyandunhurriedly.AsoneoftraditionalChinesephysicalexercises,itcanmoderatelyexercisethejoints,tendonsandmuscleswithwalkingslowlyandlimbscoordinatednaturally.
原文為并列句,翻譯的時候作者把原文中的句子成分通過英語的同位語、分詞、介詞詞組等手段進行了重新組合,譯文清晰、顯化。
3.4以今譯古
中醫文獻屬于文言文,語言簡潔,綜合性強,但有時也不免生澀難懂,因此在中醫英譯時,英語譯文中的表達必然把古代文言通過“隱性顯譯”手段轉化為通暢直白的英語語言。
例5原文:拯救之法,妙用者針。察歲時于天道,定形氣于予心。
譯文:Amongthetherapeutictechniques,needlinghasawonderfuleffect.Beforeapplyingit,thedoctorshouldkeepinmindtheseasonalchangesofthenaturalworldandjudgewhetherthepatientisfatorthin,strongorweak[6].
原文語言抽象,艱澀難懂,翻譯的時候采取了“隱性顯譯”的辦法,對艱澀的古代漢語進行了解釋,譯文通曉易懂。
3.5對中醫形象語言和修辭格進行標注解釋
中醫學語言善用取象比類的語言,形象生動,但由于文化差異巨大,外國讀者理解起來殊為不易。譯者翻譯時,可采用“隱性顯譯”的方法靈活處理,以使譯文清晰易懂,增加可讀性。
例6原文:提壺揭蓋(中醫學的治則)
譯文:Liftingthelidtopouroffwaterinthepot—openingthelungqitotreatconstipationordysuria.
例7譯文:釜底抽薪(中醫學的治則)
譯文:Takingawayfirewoodfromunderthecauldron—amethodofclearingheatbypurgation.
以上2例均為中醫的治療原則,富有民族特色,翻譯時采用了解釋加注的辦法,使譯文明晰,易于讀者理解。
4結語
中醫學融哲學性、文學性、科技性于一體,中醫英譯注定是一項復雜艱難的活動,翻譯技巧的熟練應用對中醫英譯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充分挖掘英漢兩種語言的特點,從語音、詞匯、句法等各個層面,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隱性顯譯”翻譯技巧,促成不同語言間的表意理解和文化交流,從而推動中醫英譯事業的發展,促進中醫對外傳播和交流。
【參考文獻】
1PanWG,TanHM.Contrastivelinguistics—historicalandphilosophicalsurvey.Shanghai:ShanghaiEducationalPublishingHouse.2006:109110.Chinese.
潘文國,譚慧敏.對比語言學——歷史與哲學的思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09110.
2MaoRG,FanWQ.Languagefuzzinessandcorrespondenttranslationstrategies.ShanghaiFanYi.2005;82(1):1115.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毛榮貴,范武邱.語言模糊性與翻譯.上海翻譯.2005;82(1):1115.
3LiZG.SentencestructureinEnglishtransl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ongXiYiJieHeXueBao.2007;5(3):355358.Chinese.
李照國.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中醫英語翻譯句法漫談.中西醫結合學報.2007;5(3):355358.
4LiZG.Englishtranslationtechniquesofancientmedicalliteratures.Shanghai: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ss.1999:5152.Chinese.
李照國.醫古文英語翻譯技巧.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9:5152.
5LiuMQ.Translationandlinguisticphilosophy.Beijing:ChineseTranslation&PublishingCorporation.2001:169170.Chinese.
劉宓慶.翻譯與語言哲學.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169170.
6WuLS,WuQ.YellowEmperor''''scanonofinternalmedicine.Beijing:ChineseScience&TechnologyPress.2005:33.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