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健康教育對產婦產后抑郁癥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于產婦產后抑郁癥的影響。方法200例正常分娩的健康產婦,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干預組采用常規護理和健康教育,觀察兩種不同產后護理方法對產婦產后抑郁癥的影響。對比產婦剛入院時與產后21d的抑郁情況。結果干預組產婦產后被判定為抑郁癥3例,發生率為3%;對照組產婦產后被判定為抑郁癥17例,發生率為1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干預可使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率大大降低,值得在各產科護理工作中推廣。
【關鍵詞】產后抑郁癥;健康教育;影響
產后抑郁癥是女性生產之后最為常見的精神障礙類疾病,常在女性生產后6周內發生,疲憊、易怒、焦慮和抑郁是產后的主要特征。其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心理、分娩及社會因素有關。發病率為15%~30%,如不治療,嚴重者會出現自殺傾向,給女性患者的身體、心理、情緒造成不良影響,不僅嚴重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到嬰兒的健康成長,破壞家庭和睦和婚姻的安定[1]。本院通過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產后抑郁癥發生情況減少,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本院正常分娩的200例健康產婦,初產婦180例,經產婦20例;孕婦年齡22~28歲,中位年齡25歲;產婦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孕周22~40周。所有產婦均無精神類疾病家族史和個人史,排除各種疾病對產婦精神狀態的影響。隨機將患者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產婦年齡和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組對產婦從入院時就進行常規護理+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2.1產前護理
護理人員應針對不同孕婦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案:在產前為產婦提供心理咨詢指導,建立產婦課堂向產婦宣教有關妊娠、分娩的基本知識,答疑產婦在產褥期可能出現的一些正常現象,消除產婦對分娩前后的疑惑和緊張、恐懼感,向產婦講解分娩過程中的技巧和如何主動配合醫務工作人員來達到輕松分娩的目的,了解分娩過程及分娩時的放松技術與助產人員的配合,消除其緊張、恐懼的消極情緒,幫助產婦建立男女平等的性別觀念[2]。幫助產婦提早進入母親的角色,使產婦提前適應自己的角色和明確自己的責任,最大程度的帶動產婦的積極性,促進產婦與醫護工作人員之間的合作和配合,給予產婦關懷和親切的陪伴,解答產婦的疑慮。
1.2.2產褥期的健康教育
對分娩時間較長、難產或有不良妊娠結局的產婦,應著重給予心理健康教育,多給予產婦真誠的陪伴和關心,在言語表達方式上應做到和善、親切。在護理工作中及時鼓勵產婦,對產婦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和充分的支持[3]。及時與產婦溝通,并根據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調動產婦的積極性,將產婦的興趣引到新生兒身上,學習基本的產后知識,包括如何母乳喂養、為新生兒更換尿布等技巧,教育產后飲食注意事項,講解運動禁忌等方面。引導產婦及家屬共同做好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的保健工作[4]。同時對產婦的親屬和丈夫進行健康教育,對產婦的進步給予多肯定和多贊揚,在產婦表現出焦躁不安的精神狀況時親屬應該耐心的使用恰當的方式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和安慰,使產婦脆弱的心靈能及時得到慰藉及平穩的度過分娩期和產褥期,可以有效避免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生[5]。
2結果
干預組產婦產后被判定為抑郁癥3例,發生率為3%。對照組產婦產后被判定為抑郁癥17例,發生率為1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產后抑郁癥是產婦產后常見的一種精神障礙類疾病,是因為女性生產后身體內性激素的分泌變化,轉化為母親身份以后的社會角色變化及心理變化后而導致的身體情緒和心理的一系列的負面變化,通常易在產后6周內發病,發病率較高[6]。在孕期對產婦實施優良的服務,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對產婦進行妊娠分娩方面的健康教育及科學指導,實行人文關懷和悉心照顧,可以幫助產婦建立自信心,提高產婦生產的積極性以及與醫護人員的配合默契度,有利于產婦分娩的正常進行[7]。在成功分娩后及時對產婦的努力和進步做出鼓勵和肯定,配合家屬對產婦進行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關懷,向產婦普及科學的自身保健和嬰幼兒母乳喂養及新生兒沐浴等知識,幫助產婦制定科學的飲食和產后形體鍛煉計劃,幫助產婦早日恢復身材與自信。綜上所述,優質的護理服務可以幫助產婦減少產后抑郁癥的病發率,以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渡過產褥期,值得在各產科護理工作中推廣。
參考文獻
[1]林淑恒.床旁護理模式對初產婦產后負性情緒影響的臨床觀察.內科,2014,9(4):424-426.
[2]萬麗娟,王惠.產后抑郁癥的圍生期優質護理服務.浙江臨床醫學,2012,14(5):631-632.
[3]李彩華,繆節慧,周婉靖,等.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產后抑郁癥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2014,52(34):99-102.
[4]鄭淑萍,高海紅.全程無縫隙優質服務在產科中應用的效果評價.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8):2872-2874
[5]謝月霞.床旁護理模式對產后抑郁癥的臨床觀察.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2):131-133.
[6]施青林,陳百芳.產科家庭一體化產房產后母嬰護理效果觀察.中國優生優育,2013,19(4):323-324.
[7]張乃霞.淺析產科醫護人員工作態度對產婦產后抑郁癥的影響.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08,18(3):24-25.
作者:肖娜 張紅 單位:撫順市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