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結三種橋梁作業的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平行作業法
所謂平行作業法,是將四座小橋作為四個獨立的項目,配備四個相同的專業小隊同時開工,平行生產。由于工程相等,假定工作效率一致,四座橋同時竣工,施工期限為16個工作日,但所需勞動力最多人數為48人,最少為12人。
二、流水作業法
各施工隊依次投入生產,按先后順序在每座橋上按同一工序施工,此時相同的工序依次進行,不同的工序則平行進行。本例中挖基坑施工隊由6人組成最先在1號橋上施工,再依次挖2、3、4號基坑,直到全部完成挖基坑工作,共占用16工作日。砌基礎專業施工隊由5人組成,它是繼前一專業施工隊在1號橋上完成挖基坑而進入2、3、4號三座橋,同樣也占用16工作日,其余兩個專業隊依次類推。在流水作業中,勞動力的總需要量隨各專業施工隊先后投入施工而逐漸增加,當全部專業施工隊投入施工后,就保持穩定(本例為26人),直到第一施工對象完工后才逐漸減少。至于施工總期限,雖然每一專業施工隊均占用16工作日,但施工隊是一個接一個地相繼投入施工,由正式開工起至所有專業施工隊全部投入施工止,中間需要一段時間間隔,這間隔就稱為流水作業的開展時期。開展時期(t0)與專業施工隊(n)和每個施工隊在一個施工項目執行同一工序的期限(t)有關,而總期限(T)又同時與開展時期和施工對象的數目(N)有關。表示如下:T=t0+Nt1=〔t1(n-1)〕+Nt1=(N+n-1)t1.當本例為流水作業時總期限:N=4n=4t1=4.T=(N+n-1)t1.(4+4-1)×4=28天。
三、順序作業法
所謂順序作業法,即完成一道工序后,再依次按順序接著完成另一道工序,直至全部完成全部施工項目的作業法。四座小橋按工程序和施工項目施工的先后順序進行,如在1號橋的四個項目用16個工作日完成后,再按順序進行第2、3、4號橋的施工。在順序作業法中,每個專業施工隊要在一座橋上執行同工序的期限為4工作日,完成任一座橋四道工序的施工期限為16工作日,施工對象的數量等于4,因而四座橋的施工總工期限為64工作日,投入施工的勞動力最多為12人,最少為3人。分析:上述三種方法,對同一項工程施工,采用順序作業法要64日,工期太長,雖然勞動力需要量最少,但周期性起伏不定,各個專業施工隊的工作是間歇的,造成“窩工”,因此對勞動力調配和管理及臨時性設施的設置都不利。尤其是在工程和技術等級的配備上,將形成極大的不合理。在這一例中為減少間歇性的“窩工”,不可能按四個工序所需要的總人數(26)來使用,如果配備12人,在砌橋臺的4天得到充分使用,其余12天有半數等待施工,就會降低工效,形成浪費。采用平行作業法,施工總期限縮短為16工作日,但專業施工隊的數目相應增加四倍,施工依然是間歇的勞動力,無法保持聯系均衡。尤其在短時期內集中四套機具和人力對于我們這樣一個縣級公路段也難以做到。同時人數上突然出現高峰且技術人員數量增加,形成更大的“窩工”,將增加施工費開支。任何工程,在工程數量和施工操作方法確定之后,施工組織的主要問題就是正確地解決施工期限和勞動力需要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本例中三種方法的結果不同,但期限與人數的乘積的數值不變,均為416工日。即順序作業法:每座橋期限為16工作日,需要勞動量26工日,則工作量=16×26=416(工日)。平行作業法:總期限也是每座橋工期限為16,每座橋需勞動日26工作日,工作量=16×26=416(工日)。流水作業法:高峰需要人數為26,當高峰時施工期限為16天,工作量=16×26=416(工日)。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比較理想的施工方法是流水作業法。采用流水作業法施工時,其施工總期限較順序作業法短,比平行作業法長,需要投入的勞動力比平行作業法少,而且施工隊保持連續施工,使勞動力得到最合理的運用,在整個施工期內均衡一致。從流水作業法的特點看,它是順序作業法和平行作業法的綜合,集中了二法的優點,消除了其缺點,使生產連續均衡。如果再考慮到機具和材料的供應和使用,采用流水作業法施工的優點就更顯著。
作者:高志單位:赤峰市翁牛特旗公路管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