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分析3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
1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模式的發展
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在其發展歷程中,一共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分別是事后維修階段、計劃維修階段、預防維修階段以及視情維修階段。其中視情維修階段也稱主動維修階段,主要運用可靠性維修理論以及故障檢測與診斷進行。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由于科技進步帶來工業領域的快速發展變化,現代工廠和現代化設備開始走向大型機械自動化的發展道路,并且朝著精密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這不僅使得工業生產擁有較高生產效率,取得巨大成效,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關于生產設備使用、管理以及維修方面的難題。設備一旦發生故障不能及時維修管理,將會造成工廠的非計劃停產,從而極大地影響著生產效率和企業的經濟效益。隨著零庫存理念的推廣,生產中微小的設備故障都將引起整個生產線的停產。為克服此種弊端,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管理模式開始成為重要的維修管理模式之一,該種模式注重分析故障的原因,從故障模式、故障影響以及故障預防入手,采用維修計劃軟件跟蹤記錄設備的運行狀況,根據相應數據資料分析事故原因,從而制定出維修計劃。該種模式的出現打破了原有事后維修的被動維修管理理念,是一種積極意義上的主動預防與維修。此種模式借助計算機實現可靠維修,有效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能夠保證設備在使用周期內的安全。隨著設備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進一步發展,為更加精準的預測未來設備故障,同時彌補傳統機電設備維修的弊端,新型狀態監測以及故障監測診斷、預防模式開始受到大家的青睞,這是又一次設備維修管理模式的創新。此種模式主要通過借助狀態監測、故障診斷、人工智能以及專家系統等先進理論和方法實現設備的維修與管理,此種模式也將是未來設備維修管理的主流發展方向和研究重點。設備維修管理模式歸根結底需要依靠人力進行,離不開技術人員的正確操作,因此,人為因素對設備維修管理的影響較大。維修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樹立嚴謹的工作態度,在工作中按照規范要求進行維修。
2.1改進機電設備維修管理的方式
機電設備對煤礦生產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煤礦生產過程中,要高度重視設備,包括設備的使用、維修、管理,以及設備使用人員的技能和素質。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設備的三級保養、點檢、班檢、定期維護以及巡回檢查制度,除此之外,還要在日常交接班時進行設備檢查和維護,建立安全、文明的煤礦生產管理制度。一旦設備發生故障,要以現代維修理論為指導,根據其行業特征和設備特性以及煤礦生產的環境特點進行檢修,制定的規章制度要嚴格貫徹落實,靈活選擇運用事后維修、計劃預修、預防維修、狀態維修等多種維修模式,在實踐創新基礎上形成新的維修管理模式,使之更加適合現代化煤礦的高效生產。
2.2建立健全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工作標準
維修管理工作標準主要包括:機電設備維修各類技術標準、經濟管理標準、設備管理人員的工作標準、維修技術標準以及涉及維護修理的各種定額標準等。只有建立健全工作標準,才能逐步實現科學的現代化管理維修制度。在各類標準的框架下,能夠對設備的系統性、可靠性等進行系統研究,從而找出不同機電設備的最薄弱環節,在事后維修和預防維護中更有針對性,從而不斷提高煤礦機電設備的可靠性能。
2.3借助計算機網絡實現輔助維修管理
在信息網絡社會,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已經涉及到各行各業,借助計算機,能夠高效精確地分析和處理各類故障數據,并根據相關數據資料作出正確的預測和決策,使設備維修管理實現可視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計算機軟件處理能夠做到數據的準確規范、傳遞速度快、決策優化可靠,并且反饋較為通暢,這也是未來機電科學維修的主要發展方向。
3結語
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工作首先要從基礎做起,要從源頭保證機電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工作中樹立裝備、管理與培訓并重的工作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為為指導,以機電質量標準化為要求,縱覽全局,切實做好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工作。同時,要善于運用現代化管理技術,綜合運用可靠性工程、系統論、信息論、決策論等方法,實現對設備全周期的維修與管理,最大限度地追求設備的最佳綜合效益。
作者:宋明明 單位: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篇
1煤礦機電設備狀態
煤礦機電設備一般處于潮濕、空間狹小、易燃易爆的井巷、硐室內。礦井生產條件決定了煤礦機電設備必須具有防爆性、抗靜電、堅固性,同時還存在設備笨重、檢修不便、更換困難等實際生產服務特點。煤礦機電設備故障往往具有鏈式反應,一旦一臺設備發生故障有可能引發一個系統或者整個礦井停產。煤礦具有水、火、瓦斯、煤塵、高溫、頂板等主要災害,在機電事故安全管理上,任何一臺設備都有可能引發災害發生。因而機電設備檢修模式的選擇應以安全第一為標準。由于上述原因及設備監測、故障診斷方法缺失,礦山機電設備檢修在較長時期內選用的是定期檢修和預防檢修模式。定期、預防檢修在維護設備穩定、避免設備故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至今在許多煤礦機電檢修中仍然采用。但是定期、預防檢修存在不科學、不經濟等缺點,例如礦井提升罐籠,一旦發生故障,影響全礦井正常生產,因此煤礦機電設備檢修采用一種什么樣的方法能夠既保證設備高效、安全、穩定服務,又保證設備的狀態完好,兼顧科學、經濟和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模式選擇
根據煤礦生產系統構成及配置特點,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采取措施。對于煤礦生產各子系統,礦井生產系統具有相對獨立性;而各個系統又是相互聯系,每一子系統都不能獨立運行,需要相互依存,因此煤礦生產系統具有相互聯系性。煤礦機電設備選型都具有高可靠性和一定的冗余性。例如礦井提升機選用的鋼絲繩安全系數為9,一些機電設備設計選型時備用的富余系數、安全系數較大;礦井采用雙回路供電系統,當一回路發生斷電,另一回路能夠快速自動切換。煤礦機電設備實施狀態檢修的可行性。煤礦機電設備開機率能夠衡量一個礦井生產效率的高低,而煤礦是一個高投入、高運營成本的行業,因此在設備安全穩定的前提下,提高機電設備開機率,最大限度的發揮機械效率,增加企業效益。因而煤礦實施狀態檢修是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系數和冗余系數較大,實施狀態檢修后能夠降低備用部件及設備的投入,減緩資金積壓和延長部件及設備使用壽命。運用現代信息監測手段及分析方法,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預測分析設備狀態,運用在線或離線故障診斷系統對設備運行狀態做出科學合理的評估和趨勢分析,分析確定設備檢修時間及必要性。
3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模式確定
3.1機電檢修模式
礦井機電設備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具有系統性強、安全生產權重不一樣,因此不同機電設備檢修模式應適應機電特點,針對各自重點及關鍵科學地制定檢修模式,即不同的機電設備應采用不同的檢修模式。對于礦山機電系統具有冗余性的設備,運用狀態檢修能夠不影響其正常生產服務,發揮設備最發效率。對于礦井主要運輸系統(帶式輸送機、提升罐籠等)運用狀態檢修不僅能減少檢修成本,還能減少設備停機時間,提高開機率,避免不必要的停產,提高礦井生產效率。對于輔助子系統、設備易損零部件和機械潤滑等的維護修理在日常檢修工作中實施完成。
3.2機電設備特征
隨著煤礦開采技術的不斷發展創新,同時受現代制造工藝、電子信息系統的快速發展,機電設備的變化也是日新月異,主要新特點如下:機電設備大型化,裝機容量不斷突破,控制方式電器化,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實現裝備自動控制,一些系統能夠無人作業;設備可靠性不斷提升,故障率較小,故障主要發生在傳感器和外部子設備等,并且設備能夠自我診斷故障點及故障類型,實時顯示在控制屏上;設備電器集約化程度高,核心部件及元件廠家一般不提供圖紙或技術參數,核心元器件需專業技術人員檢修維護,現場一般不具備條件,只有外圍子設備和一些配套設備、程序等可以實現現場維修;機電設備制造企業的生產技術人員所擁有的知識、技術、技能、資源是煤礦相關技術人員所不能比擬的。因此,煤礦機電設備維修必須有專業化流程,選取適合不同設備特性的檢修模式。
4結語
1)煤礦主要機電設備及關鍵部件檢修應采用狀態檢修,利用狀態檢測、信息技術綜合評判設備、部件的損耗狀態,確定最佳的檢修維護時間,最大限度發揮機械效率。
2)輔助設備、設備潤滑、易損件維護更換等非核心設備和零部件維修技術簡單、現場操作方便,應以日常維護修理為主,從而實現主輔分明,有機結合的機電維修模式。
作者:梁里鵬 陳志平 單位:西山晉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第三篇
1煤礦生產中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技術存在的問題
1)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技術不適應國內煤礦
煤礦機電設備的正常運作,離不開其機電設備維修方面的各項工作。隨著國內各項科技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持續提升,煤炭領域也在不斷的發展,高新技術的合理運用是煤礦行業的關鍵。對于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來講,國外的很多技術均是要比國內的先進,因此國內諸多煤礦在展開其設備維修時就是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不過其對應技術在引進的時候是需要實踐與磨合的,其在相關的實踐和磨合過程中,發生故障的情況非常大,這就會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的難度。
2)維修人員自身素質偏低
相關的維修人員自身素質偏低,盡管設備非常先進,在應用時均是需要有人來對其進行一定的管理,而對于先進設備運用也是提升了對應維修人員的素質要求及需求。現今諸多的煤礦企業的煤礦開采均是采用較為先進的設備,該類設備自動化水平極高,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就需要相關的管理人員有效落實其管理工作,因此維修人員自身素質直接影響著設備事故的發生率,進而關聯到煤礦生產安全性及效率。
3)行業標準規范化水平較低
其相關的設備零件生產行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偏低。隨著社會科技的持續發展,煤礦生產過程中,機電設備也是極為先進的,諸多生產則會存在零件的損壞,需要及時的對其進行修理或者是維修,不過國內對于先進設備零件生產的管理并未統一化,這也就造成了諸多的設備及零件自身適配性很低,要是相關的設備出現了事故,就很容易出現對應零件不適應的狀況,這就會造成其維修不及時,進而導致煤礦企業不能正常的經營生產。
4)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模式不合理
現階段,很多的工程總是考慮煤礦生產產量以及其相關的效率,總是在追求設備在線的施工壽命延長,諸多機電設備往往處在高負荷的生產情況之下,但是相關的部門對其生產不直接關聯的維護以及管理并未重視,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諸多高科技技術含量機電設備一直處在不良運作中,這也降低了其生產規模以及效率。若是不出問題就不予以處理,不出現故障不注重,這是國內現階段很多煤礦工程所應用的管理模式。還有些工程方總是要節省工程費用,不雇傭或者是雇傭極少的高技術機電維修人員,造成設備的維修人員由于其技術水平不足,從而不能合理的處理以及故障設備太多而無暇處理的情況,很多的煤礦機電設備因此而有著諸多安全隱患,長時間下來,導致其設備年久失修,進而對其作報廢處理以及更為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
2提升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措施
1)健全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模式
煤炭企業在對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模式進行改善時,應該合理的依據行業的特性以及維修理論、設備特點、行業特征以及相關的工作環境狀態和煤炭生產過程中,其設備的主要作用來有效的落實維修決策工作,并依據實際狀況來選取最適宜的方法實行維修,這樣日積月累就能夠形成新型的維修管理模式。
2)強化設備應用與維護管理
國內現階段的諸多煤炭企業從業人員自身素質偏低,在對相關的設備進行應用時,其方法方式不夠正確,這也為其設備保養和維修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由于其設備的操作應用不規范就會造成很多的設備隱患,因此,煤炭企業要注重職員的自身素質提升,在這對應的基礎上來完善規章制度,并合理的要求其職員在工作時務必依據相關制度開展,并且還應該對三級保養機制以及定期維護等機制進行完善,并將其生產機制不斷健全。
3)健全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標準
在進行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時,要注重各項標準的合理健全,例如技術管理標準以及維修技術標準、經濟管理標準、維修管理人員工作標準等,在依據實際狀況實行定額標準的編制,這樣才能有效的確保其維修機制的科學性、合理性,保障其可以充分的滿足實際要求與需求。
4)設備維修性及可靠性研究
煤礦應該與對應機電設備設計單位以及生產單位、維護單位進行有效的關系建立,這可以更好的深化與系統的機電設備出現故障模式以及其相關故障的誘因、其對生產所造成的影響進行掌控。對相關的設備運作狀況以及維修記錄、管理過程各項數據進行一定程度的歸整及分析,這樣可以合理的確保機電設備維修可靠性,并找出其中的薄弱點進行有效的改進,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設備自身開機率和應用度,以便于確保設備能夠安全的應用。
5)應用檢測儀進行維修管理
在展開維修管理時將檢測儀合理的應用其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其相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于提升其硬件投入方面應依據相關實際情況進行維修管理系統構建,把先進檢測技術和設備的診斷技術應用其中,有效的提升其開發的程度,并進行技術和儀器儀表的推廣,把計算機技術合理的運用其中,這樣可以迅速的進行對應事故診斷及處理,提升其維修效率。
6)健全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系統
把計算機技術輔助維修管理應用其中,合理的對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系統進行改善。計算機的自身優勢是非常顯著的,可以合理的提升數據的采集、分析、處理的效率,還可以針對相關的維修計劃進行預測,進而提升其最終決策的有效性,這樣也可以確保其數據的傳送規范性與準確性,并及時的進行相關信息傳送,有效的實現維修管理系統智能化以及可視化進展。
3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企業的市場化進程加快,企業的生產效率就成了關鍵。想要有效的幫助國內煤炭企業能夠更好的進展,就應持續的對其相關管理系統進行健全,合理的降低故障出現率,并維護企業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煤礦企業應持續提升煤礦的機電設備維修管理的效率,并合理的對其維修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提升設備故障的預測能力,以降低機電設備故障所導致的停產。對于機電設備維修管理來講,不僅僅是要健全其管理系統,更要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以便于確保相關設備應用正確性,有效的落實定期檢查工作,這樣才可以合理的保障效率不斷提升。
作者:覃光懷 單位:廣西合豐能源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