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法律監督本質區別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法律監督本質區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梁國慶在第11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上指出,檢察改革要堅持憲法規定的檢察機關作為國家專門法律監督機關的憲法地位。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權力腐敗的根源就在于權力缺乏監督。然而,近年來自上而下打擊不可謂不嚴,為何職務犯罪卻屢禁不止,甚至似有更加猖獗之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時下檢察機關普遍存在重打擊輕預防,在國家對職務犯罪預防立法相對滯后的情況下,檢察機關對如何履行檢察監督職能深入研究不夠,存在認識上的誤區。筆者作為一名普通的職偵工作干警,對此有一些粗淺認識,在此與各位同行從職務犯罪預防角度就檢察預防與一般法律監督的本質區別做一些探討。

      一、我國法律監督體系

      (一)法律監督的概念

      "法律監督"一詞,在我國法學界有不同理解,通常有廣義、狹義兩種含義。狹義上的法律監督,是指由有關國家機關依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對立法、司法和執法活動的合法性所進行的監察和監督。廣義上的法律監督,是指由所有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對各種法律活動的合法性所進行的監察和督導。

      (二)法律監督的基本構成要素

      一般包括三個方面,即法律監督的主體、法律監督的客體和法律監督的內容。

      1、法律監督的主體,主要可以概括為三類:即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

      2、法律監督的客體,即監督誰的問題。法律監督的客體包括從事各種法律活動的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但法律監督客體的重點,應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各種公務活動。

      3、法律監督的內容。總的說來,凡是法律監督對象的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都是法律監督的內容,都在法律監督的范圍之內。法律監督的內容,既包括對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的監督,又包括對國家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執法、司法活動的合法性的監督,還包括對社會組織和公民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監督。

      (三)法律監督的種類

      法律監督從執行監督的主體、監督對象、實施監督的時間的不同可分為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事前監督和事后監督。筆者把法律監督分為專門國家機關監督-檢察監督和一般社會主體實施的監督即一般監督。

      二、檢察預防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我國的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其檢察權是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的特定的法律適用,這種監督表現在對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執行和適用法律的具體行為進行監督,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則主要是對政府和兩院的抽象國家行為進行監督和對一府兩院的工作實行監督。因此檢察監督權的定位應是國家權力中的監督權,是一項與行政權、司法權相對獨立的權力。其旨在維護國家法律的統一實施,防止行政、司法專斷和腐敗。同時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有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憲法、法律,積極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任務。所以無論是從憲法、法律定位還是按照科學的邏輯推理,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都應該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本質體現和職責要求,檢察預防工作應該體現法律監督的性質,法律監督是檢察預防的職權基礎。由此可見,從屬于檢察權的檢察預防應是預防監督權,而不是預防權。預防權本身是一項行政性權力——因為無論是針對具體公權行使過程的"以事預防",還是著眼特定公職人員的"以人預防",我們都事先假定了其中存在犯罪可能,通過"犯罪推定"進行合理懷疑,基于不信任的立場防止公權被濫用,進而才對癥下藥。然而行使該項權力的主體并不是檢察機關,而是相關重點行業、領域、單位。檢察機關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如個案預防、系統預防、工程專項預防等,都是為了督促這些有權作出實體決定的單位自覺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建設,堵漏建制,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各預防主體擁有預防權,而檢察機關擁有的是啟動預防程序的預防監督權。

      綜上所述,檢察預防是指以法律監督為職權基礎的檢察機關,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統一實施,依法督促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自覺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建設,并監督社會全體公民、組織和法人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的一項檢察權。

      三、檢察預防與一般監督的內在關聯

      (一)檢察預防與一般監督性質上的差異

      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具有鮮明的特點:一是具有法定性。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依法定程序規定的。二是具有專門性。檢察機關的各項職能機構都是圍繞如何實施法律監督而設置的,專司法律監督職責。三是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檢察機關通過行使立案監督、偵查監督、審判監督、執行監督等職權,把在執法中各個環節的監督與糾正違法行為的功能融為一體,特別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對職務犯罪具有偵查權,即對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受賄、侵權瀆職等職務犯罪的行為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從而維護了法律的統一實施和尊嚴。從屬于檢察權的檢察預防,是以法律監督為職權基礎,因而亦具備上述三性。

      一般法律監督則是各其他社會主體基于我國《憲法》第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的規定,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活動的合法性實施的監督。其特點是在監督的途徑和形式上呈現靈活性和多樣性、在監督效力上不具國家強制性。

      如檢察預防同人民群眾的監督的區別。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對于法律的實施當然享有監督權。人民群眾除了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代表監督法律的實施情況之外,還可以通過黨派的民主監督、輿論的社會監督以及采取舉報、投訴等方式來監督法律的實施情況;案件當事人還可以通過上訴、申訴或自訴等方式監督法律的實施情況。但是就各個個體而言,人民群眾對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是作為權利而不是作為權力來行使的。這種監督,一方面具有一定的隨機性。作為人民群眾中的各個個體,他可以行使這種權利,也可以不行使這種權利;可以在這個問題上行使這種權利,也可以在那個問題上行使這種權利;即使是明顯違法的情況,他也可以不予監督。因而這種監督不具有制度性的特點,難以保證對法律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的、經常性的監督。另一方面,這種監督沒有法律約束力。新聞媒介可以通過報道執法機關的工作情況和具體案件,披露執法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但是不能要求司法機關按照新聞媒介上的意見處理該行為;當事人可以不同意司法機關的處理結果甚至可以向作出決定的司法機關的上級機關進行反映,但是不能阻止或妨礙司法機關對案件的處理。

      與人民群眾的監督相比,檢察預防具有法定性和強制性的特點。法律監督是法律監督機關的法定職責,法律監督機關如果放棄對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就是失職。作為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監督法律的實施是法律監督機關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著眼點。這就在制度上保障了法律監督的經常性和必為性。不僅如此,法律監督的方式也具有法定性。法律監督的手段和程序是由法律明文規定的,法律監督機關只能運用法律規定的手段、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監督;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法律監督權,而不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之外任意使用監督手段。與法律監督的法定性相聯系,法律監督的行為一經實施,就會產生一定的法律效果,不接受法律監督則構成違法。

      (二)檢察預防與一般監督內容的區別

      檢察預防是檢察機關利用預防監督權,依法督促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自覺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建設,并最終通過對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貪污賄賂,侵權瀆職等犯罪案件進行偵查,來實現對國家工作人員遵守法律的情況進行監督,而一般監督則是各其他社會主體通過檢查、質詢、控告、檢舉、申訴等方式為防止公權被濫用,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共公務活動的合法性實施的廣泛監督。

      如檢察預防同人大監督的區別。人大作為國家的權力機關,其在國家權力結構中的地位決定了人大對憲法和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必然是一種宏觀的、帶有決策性質的監督。這種監督,與其說是法律監督,毋寧說是權力監督。

      與人大的權力監督不同,檢察預防則是就各個具體的案件或行為進行監督,不涉及國家的大政方針,不具有宏觀的、決策的性質。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檢察預防是不重要的、可有可無的。由于法律的實施始終是并且只能是通過各個具體的行為來實現,所以在法律實施的各個環節上對遵守、執行和適用法律的具體情況進行檢察預防,運用法律監督權來追訴嚴重職務犯罪的行為,是保障法律被嚴格遵守、保障司法公正的關鍵,也是在法律的實現過程中最具現實性的、最直接的監督。

      (三)檢察預防與一般監督的本質區別

      檢察預防體現法律監督性質,而一般監督的實質是監督法律的實施。檢察機關擁有的是啟動預防程序的預防監督權,而一般監督主體擁有的是監督權。

      "法律監督"與"監督法律的實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人都有監督法律實施的權利。但是,我們不能把任何監督法律實施情況的行為都視為"法律監督".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各種代行機構監督國家權力的運作包括國家法律的實施。但是法律監督機關只有一個,即檢察機關。我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九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第一百三十一條又規定:"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按照憲法的規定,檢察權即法律監督權是從統一的國家權力中分離出來的、與國家的行政權、軍事權、審判權并列的一項國家權力,因而必須由專門的國家機關來行使。從我國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看,在我國,只有人民檢察院才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除了人民檢察院之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或個人,雖然有權監督法律的實施,但是不享有檢察權即法律監督權,不能作為法律監督的主體。

      上述分析表明,檢察預防是指運用法律規定的手段,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針對特定的對象進行的、能夠產生法定效力的監督。在我國,檢察預防特指人民檢察院通過運用法律賦予的職務犯罪偵查權、公訴權和訴訟監督權,追訴犯罪和糾正法律適用中的違法行為來保障國家法律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正確實施的專門工作。它與"監督法律的實施"雖有一定的包容關系,但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法律監督的主體是惟一的,法律監督機關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運用法律規定的手段進行監督,而監督法律實施的主體是廣泛的,監督的范圍是全方位的、手段是多樣的。因此,既不能過分夸大法律監督的地位和作用,用法律監督來取代監督法律實施的全部活動;也不能混淆監督法律實施與法律監督的區別,把監督法律實施的所有活動都視為法律監督,以此否定法律監督概念的特定性和主體的惟一性。

      檢察預防不同于其他各種監督的上述特點,決定了檢察預防在依法治國中擔負著特別重要的使命。它對于樹立法律的權威,保障法律的統一實施;對于教育和督促公民遵守法律,保障無罪的人不受非法追訴;對于懲治職務犯罪,督促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對于糾正法律適用中的違法行為,促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等方面,具有其他監督方式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權的唯一執行者,應當進一步強化檢察預防職能,全面履行檢察監督權,在加大對職務犯罪的打擊力度的同時,還應充分發揮各其他社會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深入地、系統地啟動職務犯罪預防體系,積極大膽探索預防舉措,為有效遏制官吏腐敗,真正實現依法治國作出積極貢獻。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色天使色婷婷在线影院亚洲|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在线mv|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