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物權法制度創新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物權法制度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摘要]:《物權法》的頒布是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分析了《物權法》立法背景、基本理論和制度創新。這對于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保護公民私有財產,促進非公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等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物權、物權法、立法背景、制度創新

      《物權法》歷時14年,8次提交審議。圍繞物權法的諸多爭論,終在全國“兩會”上得以平息。2007年3月16日,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物權法》以高票獲得通過,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一、物權法的立法背景

      按照國家立法規劃,到2010年,我國要出臺《民法典》,目標是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民法典》的內容包括五大部分:主體編、合同編、物權編、債權編和責任編。法律條文至少要超過1000條。為了實現立法目標,必須早日制定《物權法》。為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專門成立了以粱慧星、王利明為首的兩個課題小組,從事《物權法》的起草工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制定了不少市場交易規則,同時十分關注財產的歸屬和利用問題。1986年通過的《民法通則》,專門有一節規定了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1993年物權法開始起草,1994年正式列入立法計劃。1998年3月,成立了民法典研究小組,開始了對物權法的研究和討論工作。2002年1月,公布了《物權法(征求意見稿)》。2002年12月23日,《民法》(草案)被首次提請審議,物權法是作為其中的一編。2004年,對民法草案第二編物權法進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物權法草案。從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十屆人大常委會先后六次對草案進行審議。2006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高票通過了有關議案,決定將物權法草案提請2007年3月舉行的十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2007年3月16日,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高票通過《物權法》。近3000名人大代表的投票結果:贊成的2799人,反對的52人,棄權的37人。這標志著中國民法典向誕生邁出關鍵一步。

      物權法破了我國立法的記錄,是立法史上審議次數最多的一部法律,是12部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的法律之一,在2005年7月公開征求意見中,共收到11543件來信,召開了100多場座談會和專家論證會,廣泛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建議。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北大法學院教授鞏獻田的一封公開信。題目是《一部違背憲法和背離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物權法草案》,在全國引發了廣泛的爭論,因為涉及政治問題,有關領導叫停了立法步伐。雙方各持己見。

      鞏教授說《物權法》草案照搬西方法律,社會主義的東西基本沒有。沒有寫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反而強調國家、集體和個人財產的平等保護。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講平等,就是要乞丐的要飯棍和少數人的汽車、機器平等保護,要把普通居民的住房、危舊房和那些高級別墅一樣保護,這樣形成的不是勞動的平等,而是資本的平等,這與資本主義社會有什么區別?

      起草小組粱慧星和王利明等民法學專家辯解:第一、對合法財產一體承認、平等保護是物權法準則。其二、《物權法》是民事法律,不是憲法。沒有寫明國家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理由:①憲法已規定,物權法沒有必要重復;②如果重復該規定,易引起誤解。第三、貧富分化是社會本身問題,不是物權法問題。

      正在物權法即將審議通過之際,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史上最牛的釘子戶”(屋主楊威、吳蘋夫婦)在重慶市九龍坡區適時出現,向為城建熱點的拆遷與“釘子戶”問題再度升溫。各大媒體紛紛跟進,一場關于物權法與“釘子戶”的爭論就此展開。最牛釘子戶用它的“大海中的一葉孤舟”筑就了一座公民私產的堡壘,實踐了物權法中“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的規定,捍衛了憲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原則。

      二、物權法的基本理論

      (一)物權與物權法

      所謂物權是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權是一種重要的財產權,與債權、知識產權等其他財產權不同,物權的客體主要是動產和不動產。不動產指土地以及建筑物等土地附著物;動產指不動產以外的物,包括能夠為人力所控制的汽車、火車、飛機、輪船和電、氣、光波、磁波等物。

      物權法是規范民事財產關系的基本法律,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包括明確國家、集體、私人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以及對物權的保護。物權法的調整對象是物的歸屬關系以及對物的占有、利用而發生的財產關系。物權法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國改革開放勝利成果的法律形式,特別對經濟體制改革的勝利成果進行的法律確認。

      物權法與財產權法在內涵和外延上不同。財產權法包括物權法、債權法、繼承法和知識產權法等內容,財產分為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兩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才上是難以確定其價值。有些無形財產簡直就是無價之寶。

      (二)物權法的指導思想、原則和意義

      物權法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從我國的國情和實際出發,全面準確地體現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依據憲法和法律規定,對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權給予平等保護;加大對國有財產的保護力度,防止國有財產流失;全面準確地體現現階段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維護農民利益;針對現實生活中迫切需要規范的問題,統籌協調各種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諧。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①物權法定原則:物權的種類及其內容由物權法和其他有關的法律規定。②物權公示公信原則:公示就是公開表示出來的意思。③物權優先于債權的原則。

      制定物權法,意義重大。一是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需要;二是體現了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要求;三是實現憲法原則的需要;四是維護群眾物質財產利益的需要;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物權法的作用是定分止爭、促進社會和諧。商鞅說:“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賣兔者滿市,而盜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物權法從表面上看是保護物權,透過物權實際上是保護人權。物質資料是由人類控制的,只有先尊重和保障人權,才能更好地保護物權,不尊重人權就難以保護物權。

      英國洛克有句名言:“沒有個人物權的地方,就沒有公正。”物權和人權是公民兩大基本權利。王利明提出:財產權與生命權、自由權一起,被稱為公民的三大基本權利。物權法不僅僅是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保護人民群眾財產權利的基本法,也是規范行政機關公權力、保障人民財產權利的一部重要民事法律。西方國家有一句格言,對私人住宅,“風可進,雨可進,國王的軍隊不可進”。

      這就是著名的“波茨坦磨坊”故事。1866年10月13日,剛剛打贏奧地利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大批臣屬的前呼后擁之下臨幸他在波茨坦的行宮。然而,行宮前的一座破舊磨坊卻讓他大為掃興,他想拆除,但磨坊卻并不屬于王室;他想贖買,奈何磨坊主死活不賣。暴怒的國王強令拆除,但被磨坊主訴至法庭。本來平民告國王已經是破天荒頭一遭,但審理案件的三位法官毅然一致裁定:被告人因擅用王權,侵犯原告人由憲法規定的財產權利,觸犯了《帝國憲法》第79條第6款;責成被告人威廉一世,在原址立即重建一座同樣大小的磨坊,并賠償原告人150元德國馬克。波茨坦磨坊的故事被視為西方司法獨立、民主法治的經典案例,后來成為法律院校的學生法制教育的基地。

      物權制度是羅馬人的創造,物權法體系則是德國人的智慧,經由日本人提供的橋梁,通過清末沈家本、伍廷芳等中國人的努力,最終來到了古老的北京。羅馬法是奴隸制社會最完備的法律,對后世產生巨大影響,《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都是參照羅馬法而制定的。古羅馬到處侵略擴張,成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歷時1100多年)。在奴隸制社會,古羅馬人用軍事統治世界;在中世紀,古羅馬人用宗教統治世界;在資本主義社會,古羅馬人用法律統治世界。公法與私法是大陸法系依古羅馬法劃分出來,憲法、行政法是公法,它體現國家統治階級意志或者行政管理職能作用;民法、物權法是私法,它體現平等主體之間的老百姓意志。

      三、物權法的創新規定

      《物權法》分為總則(包括基本原則、物的變動、物權的保護);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和占有共五編、19章247條,約22000字。主要內容涉及:①關于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②關于平等保護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權;③關于國有財產的范圍和保護問題,國家所有權的行使問題;④關于集體財產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有權;⑤關于房屋等私有財產的法律保護問題;⑥關于征收補償。(一)平等保護

      物權法是私法,本應以保護私有財產為主。保護私產是為了構建和諧社會。保護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的利益,不能采取殺富濟貧的辦法,否則就會挫傷大家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競爭的結果必然是優勝劣汰,改革就是要破除平均觀念,肯定會出現貧富差異,但對窮人和富人的合法所得必須予以同等的法律保護。

      自然人無論貧富、強弱,其財產都應該受到平等對待。對國家的財產和私人的財產實行平等保護,有助于完善我國平等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只有實行平等保護,才能堅持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平等保護是對所有民事主體的一體保護,就是要保護每一個公民的財產,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尤其是,這種財產不僅僅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動產和不動產,還包括9億農民所享有的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等財產權利。這些權利都應當受到物權法的平等保護。

      (二)采光通風

      《物權法》規定:建造建筑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妨礙相鄰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日照。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噪聲、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

      (二)車庫綠地

      《物權法》規定:建筑區劃內的綠地,屬于業主共有,但屬于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于個人的除外。建筑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于業主共有。第74條規定:“建筑區劃內,規劃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建筑區劃內,規劃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占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屬于業主共有”。

      (四)業主權利

      《物權法》規定: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制定和修改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管理規約;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籌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五)征地補償

      《物權法》規定: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物權法規定的征收補償標準兼具“充分性”和“有效性”。特別是關于“征收個人住宅應當保障被征收人居住條件”的規定,說明在拆遷時除了依法應當給予被拆遷人充分補償之外,還應當保證被拆遷人的居住條件不下降。

      當前,征地、拆遷是引起群體性上訪的主要原因。某些地方官員打著“公共利益”的旗號,進行非法拆遷并且不給予合理補償,這就使得一些老百姓的利益受到侵害。在這種情況下,強調平等保護,實際上有利于維護窮人的利益。一段時間以來,拆遷后不能就地安置,被拆遷人在房地產開發的浪潮中,被迫離開城市中心而居住于城市邊緣,從而造成了一部分人生活質量下降,甚至生計受到影響,人民群眾對此很有意見,物權法的上述規定反映了民意,將來必將成為拆遷就地安置的重要法律依據。

      (六)70年產權

      《物權法》第149條關于“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后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住宅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后如何處理是許多住宅所有權人的一塊心病。我國城市土地屬于國家所有,但住宅的土地使用期限是70年。70年后如何處理并不明確。此次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期間屆滿后自動續期。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住宅所有權人的擔憂。但是,續期時,要不要交費,怎么交?有的認為,自動續期就無需辦理任何手續,這當然更指的是無需另行交納土地使用費。向私人再次收取土地出讓金會引發許多問題,例如,新的土地出讓金如何作價?如何保證每戶私人住宅的所有權人均有二次土地出讓金的支付能力?對于沒有支付能力的人要不要沒收住宅還是采取其他辦法制裁等等,這些都是難以解決的。

      (七)農民權益

      “三農”問題是重中之重,物權法能否保護好農民的土地利益是個大課題。《物權法》用了第十一章共11個條文的篇幅,規定了土地承包經營權這個獨具特色的用益物權種類,肯定了這個具有獨創性的物權,既不同于傳統民法中的永佃權,也不同于其他國家中的用益權,是中國物權法的一個最具特色的用益物權。

      宅基地使用權也是一個獨具特色的農村土地權利。按照《物權法》規定,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享有的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占有和使用的權利,自主利用該土地建造住房及其附屬設施的用益物權。這個權利僅存在于農村,是農民的權利,解決的是農民建筑住宅供其居住、生活的土地使用權問題,關系到農民的安居樂業、居有定所。因此,物權法第十三章也做了專章規定,使農民的這一權利得到保障。但城市居民不能到農村買地建房。

      《物權法》規定的這些關于農村土地權利制度,以集體所有的土地所有權為基礎,派生出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鄉(鎮)村建設用地使用權,再加上根據約定可以產生的地役權,構成了我國獨特的農村土地權利體系。這種獨具特色的農村不動產用益制度,產生于我國農村經濟實踐和社會現實,又通過法律化和制度化而固定于《物權法》,是保護農民權利的根本性法律制度

      參考文獻:

      [1]中國物權研究課題組:《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2]王利明.物權法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3]梁彗星,陳華彬.物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4]史尚寬:《物權法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5]劉衛華,李華振.物權法考驗國資監管[N].中華工商時報,2007-4-9.

      [6]梁慧星主編:《中國物權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張俊浩.民法學原理[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8]李芳.物權法的憲政價值[J].理論前沿,2006,(16).

      [9]毛瑋.論物權行為的實踐性[J].學術研究,2006,(12).

      [10]趙嵐.論現代物權法的經濟意義[J].法制與社會,2006,(11).

      亚洲第一AAAAA片|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性猛交XXXX|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