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女性政治參與高等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培養女性參與社會分工的能力
女性政治參與的重要基礎就是獨立參與社會事務,主要是經濟生產活動。而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角色分工對女性參與就業與社會公共領域事務帶來很大的限制,如果沒有職業領域的參與和發展、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而需要依靠男性供給的話,女性進入政治領域的機會將是非常有限的。從目前來看,各個國家女性獨立的經濟地位、參與社會事務能力的獲得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階段。高等教育提供了各學科、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如醫學、工學、法學等,幫助女性成功走上就業崗位。不僅如此,高等教育經歷還成為女性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向更好階層流動的階梯。從近些年來的歷史看,在工業化國家或正在工業化的國家,那些具備良好條件獲得系統高等教育的人走在了前面。一般來講,經濟越獨立、經濟地位越高,參與政治系統的可能性越大、機會越多,所以,從一般的經驗性數據來看,高等教育對女性就業以后的政治參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2培養女性政治認知和政治情感
作為公民政治社會化的主要途徑,高等教育已經成為女性由“過度階層”到“積極公民”轉化的關鍵環節,對女性日后能否積極參與政治系統具有重要影響。高等教育通過開設正式課程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政治教育,目前我國高校都開設專門的思想政治課,承擔著介紹主流政治思想,宣傳主流意識形態,傳承主流政治文化的功能,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形成對待政治體系、政治現象的正確態度,成為有效的激發大學生追求進步的動力。同時高校還開設一系列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文學等方面的人文素養課,進行全面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這些課程的開設潛移默化地將政治知識傳授給女性,如對國家政治制度和運行方式、政黨功能以及活動狀況、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了解等等,為女性參與政治提供了知識基礎。另外,高等教育中的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相關專業的設置將培養一部分能夠直接參與到政治體系中的女性人才,如國家、省、市等各層次的政府工作人員,而無論這些政治學專業學生是否直接進入政治體系,其在高等教育階段接受的專業教育都將使其在高等教育階段之后繼續保持一定政治敏銳性和參與政治體系的熱情。
3鍛煉女性參與政治實踐的能力
大學階段的管理方式使學生擁有大量的政治活動空間可以更多地參與政治。高等教育階段提供的鍛煉女性參與政治實踐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投票活動。我國大學生的選舉權直接行使在區(縣)人大代表的選舉和學校共青團、學生組織的選舉上。另外大學階段也存在一般政治意義上的公決活動,例如在班級、團支部、社團等組織內,對某些重大事項作決策時采用,如對班級公約、社團章程的表決等。二是結社行為。首先加入政黨或政治團體。加入政黨或政治團體是典型的政治參與行為,一般來說,只要加入了政黨或政治團體,不管是否參加了政黨或團體組織的具體政治參與活動,都視為已經參與了政治。而且,加入政黨或政治團體需要具備一定的政治素養,如堅定的政治立場、一定數量的政治知識,這些政治素養的獲得無形增加了公民的政治參與能力。另外,女大學生對高校中的其他社團和組織如學校、學院直屬的團委、學生會、學生協會等正式組織和學生自發組織的非正式組織的參與也為日后參與政治提供了鍛煉。三是參與問題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為了獲得或維護個人、團體某方面的利益,學生主動與學校領導、有關部門接觸,用直接或間接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批評,以期影響或改變某一決定。另外大學中還能夠接觸到一些社會問題,如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當代大學生參與農村發展的主要方式。再如中國利益、榮譽受到別國侵害時,大學生也會自覺地以有組織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敦促問題解決,這些都屬于政治參與行為,而這些特殊的政治參與都是與高校的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性別分析中看,在種這參與方式上,高校中男女之間的差別并不明顯。因此,女性學生經過高等教育階段學校環境和氣氛的感染而參與社會活動,對未來成為積極的政治參與者將起到重要的影響。
作者:曲宏歌 孟繁英 張麗紅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